第四章 招魂曲
關燈
小
中
大
坡上所有的木盆都搬走了。
這裡是金貝村最大的一塊空地,幾百人站在這裡都不顯得擁擠。
蕭莫娜七七祭奠的儀式開始了,草原上吹過來的風開始弱了,皎潔的月光更加明亮。
蕭莫谛手上拿着一張莫裡畫好的契丹文的符咒走到一處高台上,莫裡舉起火把,蕭莫谛将符咒點燃,然後一松手,符咒帶着火苗随風飄蕩,最後,它像一粒螢火蟲落在不遠處的樹梢上。
莫裡對蕭莫谛說:“帥夫人,你默默祈禱幾句吧!” “說什麼呢?” “請你姐姐前來見面。
” 蕭莫谛點點頭,隻見她雙手交叉放在胸前,擡頭仰望夜空,眼裡噙滿了淚水,她定了定神,夢呓一般地說: “姐姐,我沒有看到你,但我知道你肯定在那顆最亮的星星上。
我想你肯定看到了我。
打從你走後,我突然感到我的身體被掏空了。
我不是那種藏頭露尾的人,但在完顔宗翰面前,我必須掩飾我的悲痛。
他不在的時候,我才能夠以淚洗面。
咱們的爹娘早就離咱們而去了,咱倆也是聚少離多,但我心中總想着還有一個姐姐在,吃再大的苦,受再大的折磨,隻要想到姐姐,我就有了往下活着的勇氣。
可是,如今姐姐你也殉國去了,有人說你是殉情,他們不理解你,你是為大遼國殉節。
姐姐,契丹人都說你是大遼國第一号美人,但是,你在妹妹的眼中,是大遼國的第一号英雄。
姐姐,你離開咱們四十九天了,今夜裡,你一定要回來,妹妹還有好多好多話要對姐姐說……” 說實話,蕭莫谛的哭訴告白超過了莫裡的預計,這已經不是三言兩語而是長篇大論了。
莫裡适時地打斷了蕭莫谛的訴說,在蕭莫谛稍作停頓的時候,他立刻搖響了手中的羊皮鼓,敞開嗓子吼了起來: “紮——紮紮烏!” 立刻,所有在場的契丹子孫,無論是軍人還是百姓,都跟着莫裡吼叫起來: “紮——紮紮烏!” “紮——紮紮烏!” 在契丹語中,紮紮烏是天神的意思,莫裡領着大夥兒請神了。
吼過之後,莫裡領着人們沿着他貼過路标的道路,逶逶迤迤地前行。
他一邊搖着手柄羊皮鼓,一邊領着大家歌唱: 天底下沒有相同的道路,天國裡也沒有相同的靈魂。
路走斷了,我們補起來,靈魂迷路了,我們來指引。
天上的星星,明亮的一顆顆啊,是我們祖先不朽的靈魂。
草原上的花朵啊,每一朵,都是契丹人的子孫。
有一顆星我們就有祖先,有一朵花我們就有子孫。
今夜裡哪一顆星最亮啊?蕭莫娜啊,蕭莫娜女王,就閃耀在我們頭頂。
今夜裡哪一朵花最豔啊?蕭莫娜啊,蕭莫娜女王,已經來到了金貝村。
人們跟着小個子莫裡一邊唱歌一邊在舞蹈中行進,雜雜沓沓的腳步聲應和着音樂旋律的節奏,還有閃閃熠熠的火把的光芒。
樹窩上的鳥兒被驚擾了,撲棱着翅膀逃向遠方……金貝村沸騰了,每一個人都像喝醉了酒。
莫裡手中的羊皮鼓不再搖動,歌聲也戛然而止了。
下一個儀式是莫裡将蕭莫谛引上高台。
在人們歌唱的時候,早有小祭司用紅布紮了一個圍棚,蕭莫谛要走進這個圍棚,與她的姐姐陰陽會面。
這是最為神聖的時刻。
當蕭莫谛邁着堅定、興奮、期待,當然還有幾分膽怯的步伐走上高台的台階,整個崗地一片靜寂,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
就在這個神聖的節骨眼上,人群中忽然又爆發出歌聲。
“誰呀?” 莫裡想趕過去制止,他聽出這是金貝村歌王李老三的歌聲,聽了第一句,莫裡又蹑手蹑腳退回到蕭莫谛身旁站下。
李老三充滿魔力的歌聲,鑽進了每一個人的耳朵: 大冬天裡,大遼國亡了,但蕭莫娜卻沒有死亡。
我們永遠的女王,世世代代,她的故事,将在草原上久久傳唱。
珍惜活着的人,我們活着,契丹就有希望。
紀念死去的親人,親人永遠在我們心上。
一場戰争,給我們,帶來了多少創傷…… 這歌詞顯然是李老三現編的,但曲調卻是薩滿經常唱的《送神曲》的旋律。
李老三的嗓音特别适合表現這種憂郁、悲怆的情緒。
幾分鐘前還十分亢奮的人們,情緒突然低落了下來,就在他的歌聲中,莫裡領着蕭莫谛走進了圍棚。
不一會兒,莫裡走了出來,他留下蕭莫谛獨自一人與蕭莫娜相會。
趁這空兒,耶律餘睹走到李老三跟前,問他:“你願意離開金貝村嗎?” “去哪裡?” “去我的都監府。
” “幹什麼?” “天天為将士們唱歌。
” “不,我隻是一個釘馬掌的。
” “可是你是天生的歌手啊,我碰到的契丹人,沒有人有你這樣的嗓子。
” “大将軍,我喜歡釘馬掌。
” “你專門給我釘馬掌,然後唱歌。
” “這個嘛,我想一想。
” 兩人的對話還沒有說完,隻見不知何時離去的蕭仲恭急匆匆跑來,看得出他神色緊張。
“出了什麼事嗎?”耶律餘睹問。
“大将軍,出大事了,你來看。
” 耶律餘睹随着蕭仲恭走到崗地的盡頭,隻見原野上全是軍隊。
“這是怎麼回事?” 蕭仲恭搖搖頭,沮喪地說:“村子四周全是軍隊,大将軍,咱們被包圍了。
”
這裡是金貝村最大的一塊空地,幾百人站在這裡都不顯得擁擠。
蕭莫娜七七祭奠的儀式開始了,草原上吹過來的風開始弱了,皎潔的月光更加明亮。
蕭莫谛手上拿着一張莫裡畫好的契丹文的符咒走到一處高台上,莫裡舉起火把,蕭莫谛将符咒點燃,然後一松手,符咒帶着火苗随風飄蕩,最後,它像一粒螢火蟲落在不遠處的樹梢上。
莫裡對蕭莫谛說:“帥夫人,你默默祈禱幾句吧!” “說什麼呢?” “請你姐姐前來見面。
” 蕭莫谛點點頭,隻見她雙手交叉放在胸前,擡頭仰望夜空,眼裡噙滿了淚水,她定了定神,夢呓一般地說: “姐姐,我沒有看到你,但我知道你肯定在那顆最亮的星星上。
我想你肯定看到了我。
打從你走後,我突然感到我的身體被掏空了。
我不是那種藏頭露尾的人,但在完顔宗翰面前,我必須掩飾我的悲痛。
他不在的時候,我才能夠以淚洗面。
咱們的爹娘早就離咱們而去了,咱倆也是聚少離多,但我心中總想着還有一個姐姐在,吃再大的苦,受再大的折磨,隻要想到姐姐,我就有了往下活着的勇氣。
可是,如今姐姐你也殉國去了,有人說你是殉情,他們不理解你,你是為大遼國殉節。
姐姐,契丹人都說你是大遼國第一号美人,但是,你在妹妹的眼中,是大遼國的第一号英雄。
姐姐,你離開咱們四十九天了,今夜裡,你一定要回來,妹妹還有好多好多話要對姐姐說……” 說實話,蕭莫谛的哭訴告白超過了莫裡的預計,這已經不是三言兩語而是長篇大論了。
莫裡适時地打斷了蕭莫谛的訴說,在蕭莫谛稍作停頓的時候,他立刻搖響了手中的羊皮鼓,敞開嗓子吼了起來: “紮——紮紮烏!” 立刻,所有在場的契丹子孫,無論是軍人還是百姓,都跟着莫裡吼叫起來: “紮——紮紮烏!” “紮——紮紮烏!” 在契丹語中,紮紮烏是天神的意思,莫裡領着大夥兒請神了。
吼過之後,莫裡領着人們沿着他貼過路标的道路,逶逶迤迤地前行。
他一邊搖着手柄羊皮鼓,一邊領着大家歌唱: 天底下沒有相同的道路,天國裡也沒有相同的靈魂。
路走斷了,我們補起來,靈魂迷路了,我們來指引。
天上的星星,明亮的一顆顆啊,是我們祖先不朽的靈魂。
草原上的花朵啊,每一朵,都是契丹人的子孫。
有一顆星我們就有祖先,有一朵花我們就有子孫。
今夜裡哪一顆星最亮啊?蕭莫娜啊,蕭莫娜女王,就閃耀在我們頭頂。
今夜裡哪一朵花最豔啊?蕭莫娜啊,蕭莫娜女王,已經來到了金貝村。
人們跟着小個子莫裡一邊唱歌一邊在舞蹈中行進,雜雜沓沓的腳步聲應和着音樂旋律的節奏,還有閃閃熠熠的火把的光芒。
樹窩上的鳥兒被驚擾了,撲棱着翅膀逃向遠方……金貝村沸騰了,每一個人都像喝醉了酒。
莫裡手中的羊皮鼓不再搖動,歌聲也戛然而止了。
下一個儀式是莫裡将蕭莫谛引上高台。
在人們歌唱的時候,早有小祭司用紅布紮了一個圍棚,蕭莫谛要走進這個圍棚,與她的姐姐陰陽會面。
這是最為神聖的時刻。
當蕭莫谛邁着堅定、興奮、期待,當然還有幾分膽怯的步伐走上高台的台階,整個崗地一片靜寂,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
就在這個神聖的節骨眼上,人群中忽然又爆發出歌聲。
“誰呀?” 莫裡想趕過去制止,他聽出這是金貝村歌王李老三的歌聲,聽了第一句,莫裡又蹑手蹑腳退回到蕭莫谛身旁站下。
李老三充滿魔力的歌聲,鑽進了每一個人的耳朵: 大冬天裡,大遼國亡了,但蕭莫娜卻沒有死亡。
我們永遠的女王,世世代代,她的故事,将在草原上久久傳唱。
珍惜活着的人,我們活着,契丹就有希望。
紀念死去的親人,親人永遠在我們心上。
一場戰争,給我們,帶來了多少創傷…… 這歌詞顯然是李老三現編的,但曲調卻是薩滿經常唱的《送神曲》的旋律。
李老三的嗓音特别适合表現這種憂郁、悲怆的情緒。
幾分鐘前還十分亢奮的人們,情緒突然低落了下來,就在他的歌聲中,莫裡領着蕭莫谛走進了圍棚。
不一會兒,莫裡走了出來,他留下蕭莫谛獨自一人與蕭莫娜相會。
趁這空兒,耶律餘睹走到李老三跟前,問他:“你願意離開金貝村嗎?” “去哪裡?” “去我的都監府。
” “幹什麼?” “天天為将士們唱歌。
” “不,我隻是一個釘馬掌的。
” “可是你是天生的歌手啊,我碰到的契丹人,沒有人有你這樣的嗓子。
” “大将軍,我喜歡釘馬掌。
” “你專門給我釘馬掌,然後唱歌。
” “這個嘛,我想一想。
” 兩人的對話還沒有說完,隻見不知何時離去的蕭仲恭急匆匆跑來,看得出他神色緊張。
“出了什麼事嗎?”耶律餘睹問。
“大将軍,出大事了,你來看。
” 耶律餘睹随着蕭仲恭走到崗地的盡頭,隻見原野上全是軍隊。
“這是怎麼回事?” 蕭仲恭搖搖頭,沮喪地說:“村子四周全是軍隊,大将軍,咱們被包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