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第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愕然,繼而是無所反應,葉生相當尴尬,臉一下紅了,即使在黯淡的燈光下,也能清晰看到。
她匆匆地說,對不起。
眼睛裡充盈着淚水,隻是沒有流下來。
她抓起兩個紙盒,仍然沒系上大衣扣子,拉開門出去了。
冰鋒又愣了一會兒,然後追到院子裡,除了自家門與窗戶投出的光線,其他地方都在黑暗之中,已經看不見她的蹤影了。
院門口傳來幾下搬動自行車的聲響,接下來一片沉寂。
冰鋒感到一種壓迫,又覺得莫名其妙,而這已足以化解所有的壓迫、障礙、惶惑和難堪了。
回味起來,葉生那一吻給他的感覺,是自己仿佛站在一個松垮的沙丘邊上,腳下的根基正在坍塌。
他隻記得她嘴唇的豐盈,柔軟,濕潤,味道清新——是那種青蘋果的芳香,不是面的,而是脆的蘋果,而且絲毫沒有蘋果完全熟透了的微微的酒味。
這是以前跟芸芸接吻時感受不到的。
而在那一吻的後面,葉生身上好像還有什麼東西蓄勢待發,這竟引起他些微躁動。
在迄今為止與葉生的交往中,冰鋒一直回避着“性”的問題,彼此隻是握握手,輕輕擁抱一下,她對此似乎已經很享受了。
在冰鋒看來,回避了這一問題,他就沒有辜負她,沒有損害她,他們也就可以各自全身而退。
現在葉生突然将它橫亘在他們之間了。
不知過了多久,他覺得餓了,打算做點吃的。
打開冰箱,拿出一個雞蛋,放在桌上。
轉身去拿挂面,雞蛋自己在桌上轉了個圈兒,到了桌邊有瞬間的遲疑,接着就一下子掉到地上摔得粉碎,連蛋黃都散了。
整個有如自殺的過程冰鋒看在眼裡,卻來不及出手挽救,腦子裡隻冒出一句“出師未捷身先死”。
對此他不是惋惜,而是同情。
但随即就厭煩起自己身上莫名其妙沾染的這種文人積習了。
他一邊收拾地上那個碎雞蛋,一邊提醒自己,重要的是做而不是想,尤其不是什麼也不做。
然而冰鋒卻無法抑止自己的思緒。
他想到《史記》裡伍尚與伍子胥告别時,弟弟說,不如逃到别國,借助力量來洗雪父親的恥辱。
哥哥說,如果逃走,以後又無法洗雪這一恥辱,終究會被天下人笑話。
他似乎預先看到了最終的結局。
當吳國大軍攻進郢都,伍子胥搜尋楚昭王,沒有找到,就挖開楚平王的墳,拖出他的屍體,鞭打了三百下才住手。
朋友申包胥逃到山裡,派人去對伍子胥說,你這樣報仇,未免也太過分了吧!你原本是楚平王的臣子,侍奉過這位君主,如今竟到了侮辱死人的地步,這難道不是傷天害理到極點了嗎?伍子胥對來人說,替我向申包胥緻歉,對我來說,好比天快黑了,路途還很遙遠,所以我才違反常理,不擇手段的。
這是伍子胥的故事裡,最令冰鋒動心的一節。
伍子胥此前的種種謀劃,種種辛苦,都白費了。
抽向楚平王屍體的每一鞭,都是在叩打生死之門,而那扇門紋絲不動,他也深感無能為力,連自己都寬慰不了。
冰鋒心儀伍子胥已久,但囑咐自己,一定要避免他的這個結局。
迄今為止,冰鋒已經做了一些準備,譬如以前一直訂閱的《讀書》《世界文學》《世界電影》,去年年底郵局寄來續訂單,他都丢掉了。
現在決定了結另外一件事。
他從頂棚的窟窿裡,将筆記本,一些寫了詩句的散頁,賀叔叔的信,還有父親留下的那冊《史記》,都取了出來。
粗略翻了一下,荒廢已久,看着都有些陌生了。
忽然看見一行不知什麼時候寫的句子: 記憶是一部未燒的書 似乎對于此刻的自己,是一種明确的提醒。
但他又稍有遲疑,那部詩劇醞釀了這麼久,至少也應該寫個片段吧。
忽然覺得靈感來了,但他克制着自己不再想,更别提寫下來了。
打開爐蓋,火燒得正旺,他毫不遲疑地将筆記本和那些散頁丢在上面。
這麼做當然不是要銷毀罪證;人的一生必須體現為若幹階段,一個新的階段開始,意味着人生有所提升。
他期待看到手稿在火焰中卷曲,伸展,變形,每個字都痛苦地掙紮着,都要從自己最後的境遇中逃脫出來。
然而并無此種景象,隻是被許多火苗包圍了,吞噬了而已。
他趕緊跑到門外,看見煙囪口冒出一縷白煙,那就是它們在這世界上最後的蹤迹。
接着他又把包括那本《史記》在内的其他材料都燒掉了。
她匆匆地說,對不起。
眼睛裡充盈着淚水,隻是沒有流下來。
她抓起兩個紙盒,仍然沒系上大衣扣子,拉開門出去了。
冰鋒又愣了一會兒,然後追到院子裡,除了自家門與窗戶投出的光線,其他地方都在黑暗之中,已經看不見她的蹤影了。
院門口傳來幾下搬動自行車的聲響,接下來一片沉寂。
冰鋒感到一種壓迫,又覺得莫名其妙,而這已足以化解所有的壓迫、障礙、惶惑和難堪了。
回味起來,葉生那一吻給他的感覺,是自己仿佛站在一個松垮的沙丘邊上,腳下的根基正在坍塌。
他隻記得她嘴唇的豐盈,柔軟,濕潤,味道清新——是那種青蘋果的芳香,不是面的,而是脆的蘋果,而且絲毫沒有蘋果完全熟透了的微微的酒味。
這是以前跟芸芸接吻時感受不到的。
而在那一吻的後面,葉生身上好像還有什麼東西蓄勢待發,這竟引起他些微躁動。
在迄今為止與葉生的交往中,冰鋒一直回避着“性”的問題,彼此隻是握握手,輕輕擁抱一下,她對此似乎已經很享受了。
在冰鋒看來,回避了這一問題,他就沒有辜負她,沒有損害她,他們也就可以各自全身而退。
現在葉生突然将它橫亘在他們之間了。
不知過了多久,他覺得餓了,打算做點吃的。
打開冰箱,拿出一個雞蛋,放在桌上。
轉身去拿挂面,雞蛋自己在桌上轉了個圈兒,到了桌邊有瞬間的遲疑,接着就一下子掉到地上摔得粉碎,連蛋黃都散了。
整個有如自殺的過程冰鋒看在眼裡,卻來不及出手挽救,腦子裡隻冒出一句“出師未捷身先死”。
對此他不是惋惜,而是同情。
但随即就厭煩起自己身上莫名其妙沾染的這種文人積習了。
他一邊收拾地上那個碎雞蛋,一邊提醒自己,重要的是做而不是想,尤其不是什麼也不做。
然而冰鋒卻無法抑止自己的思緒。
他想到《史記》裡伍尚與伍子胥告别時,弟弟說,不如逃到别國,借助力量來洗雪父親的恥辱。
哥哥說,如果逃走,以後又無法洗雪這一恥辱,終究會被天下人笑話。
他似乎預先看到了最終的結局。
當吳國大軍攻進郢都,伍子胥搜尋楚昭王,沒有找到,就挖開楚平王的墳,拖出他的屍體,鞭打了三百下才住手。
朋友申包胥逃到山裡,派人去對伍子胥說,你這樣報仇,未免也太過分了吧!你原本是楚平王的臣子,侍奉過這位君主,如今竟到了侮辱死人的地步,這難道不是傷天害理到極點了嗎?伍子胥對來人說,替我向申包胥緻歉,對我來說,好比天快黑了,路途還很遙遠,所以我才違反常理,不擇手段的。
這是伍子胥的故事裡,最令冰鋒動心的一節。
伍子胥此前的種種謀劃,種種辛苦,都白費了。
抽向楚平王屍體的每一鞭,都是在叩打生死之門,而那扇門紋絲不動,他也深感無能為力,連自己都寬慰不了。
冰鋒心儀伍子胥已久,但囑咐自己,一定要避免他的這個結局。
迄今為止,冰鋒已經做了一些準備,譬如以前一直訂閱的《讀書》《世界文學》《世界電影》,去年年底郵局寄來續訂單,他都丢掉了。
現在決定了結另外一件事。
他從頂棚的窟窿裡,将筆記本,一些寫了詩句的散頁,賀叔叔的信,還有父親留下的那冊《史記》,都取了出來。
粗略翻了一下,荒廢已久,看着都有些陌生了。
忽然看見一行不知什麼時候寫的句子: 記憶是一部未燒的書 似乎對于此刻的自己,是一種明确的提醒。
但他又稍有遲疑,那部詩劇醞釀了這麼久,至少也應該寫個片段吧。
忽然覺得靈感來了,但他克制着自己不再想,更别提寫下來了。
打開爐蓋,火燒得正旺,他毫不遲疑地将筆記本和那些散頁丢在上面。
這麼做當然不是要銷毀罪證;人的一生必須體現為若幹階段,一個新的階段開始,意味着人生有所提升。
他期待看到手稿在火焰中卷曲,伸展,變形,每個字都痛苦地掙紮着,都要從自己最後的境遇中逃脫出來。
然而并無此種景象,隻是被許多火苗包圍了,吞噬了而已。
他趕緊跑到門外,看見煙囪口冒出一縷白煙,那就是它們在這世界上最後的蹤迹。
接着他又把包括那本《史記》在内的其他材料都燒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