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五一勞動節,口腔科所屬的工會小組組織三十歲以下的職工去香山遊覽。
冰鋒閑着沒事,就報了名。
報名的人不少,但來了一看,總共不到二十位,科裡隻有他一個。
工會小組長給各位買了門票,一人發了一份午餐:一個小圓面包,一瓶塑料瓶裝橘子水。
這種包裝是新上市的,大家看着新鮮,一陣歡呼,有人當下就咬開瓶嘴喝了,但咬得很費勁兒;好不容易喝上了,又嫌不夠甜,紛紛抱怨起來。
進了公園東門,天氣不錯,太陽也不毒。
開始是集體活動,路過香山飯店,到了雙清,合影一張,宣布解散,改成自由活動。
一撥人去碧雲寺、植物園,另一撥去爬鬼見愁,雖然安裝了吊椅索道,他們還是決定徒步登到山頂。
冰鋒也在爬山之列,七八個人,腳步有快有慢,不久就散開了。
後面傳來一個女人的聲音:陸大夫,等我一下。
冰鋒回頭一看,是外科的一位護士,跟小孫很熟,常來他們科玩,見着冰鋒總是客氣地打聲招呼,多少也算熟人。
去年參加全市青年護士護理知識競賽,得了三等獎,全院年終總結大會上,院長特地提到這件事。
但冰鋒忘了她的名字,隻記得姓丁。
她仿佛猜出了他的心思,說,您還不知道我的名字吧,我叫丁芸芸。
冰鋒說,别您您的,你就行了。
芸芸身材瘦小,皮膚很黑,剪着齊耳短發,眉毛細細的,眼睛睜大時圓圓的,鼻梁略窄,但挺直,相貌說是平淡也行,說是本色也行。
戴了頂白色遮陽帽,背着個軍用背包。
冰鋒聽小孫說過她們倆一邊兒大,二十四歲。
二人結伴上山。
芸芸說,陸大夫,我們科也要改革了,咱們醫院改革,你們科是試點,不知都改了些什麼?冰鋒說,嗬,這麼嚴肅的問題。
說實話,到現在為止沒有什麼大動靜,最早獎金大家是一樣的,各個科室也沒什麼區别,基本獎,全勤獎,廢品回收獎,就這幾樣。
出了差錯,請假過多,幹私活,還有病人提意見,都扣獎金。
後來改成獎金跟每天的工作量挂鈎,每個醫生都有定額,完成以後,多看病人多些收入。
每天下班由護士長統計,每月發一回。
芸芸很認真地聽着。
冰鋒接着說,我隻是個住院醫,改革跟我有關的主要就是這些。
獎金确實比原來多了,但并沒多太多,所以有的老大夫每天都是幹到完成定額為止,甯肯不要那點獎金。
剩下的病人還是我們這些年輕大夫看,天天都不能準點下班。
定額每個醫生也不一樣,這麼說吧,職稱或職務越高,定額就越少。
我們主任基本不上班,兩位副主任在院裡有兼職,都有理由不常看門診。
芸芸問,那下一步改革呢?冰鋒說,聽說要拉開各級醫生收入差距,外地有的地方已經有專家門診了,一個專家号收兩塊錢呢。
這麼一來,科裡的主任醫師,就是主任;副主任醫師,就是兩位副主任,應該都會多上點班了。
但幾位老主治醫可能更不願意多幹活了。
據說改革有個重要内容就是收費價格适當調整,不知道除了專家号這麼高,還有什麼别的内容。
芸芸說,那跟我們護士就更沒關系了,小孫也跟我說過。
冰鋒知道,剛才他講的,大概她已經都從小孫那裡了解過了。
到了聞松亭,冰鋒問,咱們是走容易的道,還是走難的呢?芸芸說,當然走難的了,咱們是來爬山的啊。
他們離開人們通常登鬼見愁走的那條老路,左拐,沿着公園殘破的外牆邊一條踩出來的小道上山。
牆内牆外有不少酸棗樹,還沒有開花,幾棵松樹,長了些小小的黃色果實。
稍遠處是大片的黃栌。
一點風都沒有,樹林雖然還是新綠顔色,但紋絲不動,無限寂靜,令冰鋒想到遠古時候,人類甚至動物都還沒有之前,大自然也許就是這般景象。
不由得心生敬畏,好長一段路沒說什麼。
芸芸忽然說,你帶飯了嗎?冰鋒這才想起來,都到中午了。
他說,就是發的那個面包,但汽水已經喝光了。
芸芸說,我的也喝了,我另外還帶了水和吃的,一起吃吧,夠兩個人的。
他們找了塊大石頭,各坐一邊,中間騰出地方權當飯桌。
芸芸從背包裡取出一個軍用水壺,一個維生素面包,兩個茶葉蛋。
倒滿一壺蓋,遞給冰鋒。
沏的是花茶,雖然涼了,但酽酽的,看着很解渴。
冰鋒說,别讓我喝髒了。
芸芸說,沒跟你介紹過,我是當兵出身,沒那麼講究。
冰鋒說,那你先喝。
芸芸說,你就喝吧。
冰鋒喝了,芸芸又倒滿一壺蓋,轉個方向,自己接着喝。
兩人交替用壺蓋喝水,吃午飯。
芸芸說,我是護士,改革還沒輪到這一塊,但以後不知道怎麼樣。
可能對醫護人員的要求會越來越高。
醫院裡的人事關系倒是比外面簡單些,像你們大夫,尤其是你這樣的——小孫跟我說過——有本事就不用求人,得罪了誰也不怕。
說這話時,她用一副景仰的眼光看着他。
冰鋒笑着說,我可沒那麼大本事,但也是慢慢适應,一開始分到這裡也不習慣。
記得上班剛一禮拜,科裡發電影票,我跟杜大夫是一起分來的同班同學,各領到一張。
第二天護士長說,大概沒你們的,得要回去,她去問問。
一會兒管工會的技工小褚來了,真把票要
冰鋒閑着沒事,就報了名。
報名的人不少,但來了一看,總共不到二十位,科裡隻有他一個。
工會小組長給各位買了門票,一人發了一份午餐:一個小圓面包,一瓶塑料瓶裝橘子水。
這種包裝是新上市的,大家看着新鮮,一陣歡呼,有人當下就咬開瓶嘴喝了,但咬得很費勁兒;好不容易喝上了,又嫌不夠甜,紛紛抱怨起來。
進了公園東門,天氣不錯,太陽也不毒。
開始是集體活動,路過香山飯店,到了雙清,合影一張,宣布解散,改成自由活動。
一撥人去碧雲寺、植物園,另一撥去爬鬼見愁,雖然安裝了吊椅索道,他們還是決定徒步登到山頂。
冰鋒也在爬山之列,七八個人,腳步有快有慢,不久就散開了。
後面傳來一個女人的聲音:陸大夫,等我一下。
冰鋒回頭一看,是外科的一位護士,跟小孫很熟,常來他們科玩,見着冰鋒總是客氣地打聲招呼,多少也算熟人。
去年參加全市青年護士護理知識競賽,得了三等獎,全院年終總結大會上,院長特地提到這件事。
但冰鋒忘了她的名字,隻記得姓丁。
她仿佛猜出了他的心思,說,您還不知道我的名字吧,我叫丁芸芸。
冰鋒說,别您您的,你就行了。
芸芸身材瘦小,皮膚很黑,剪着齊耳短發,眉毛細細的,眼睛睜大時圓圓的,鼻梁略窄,但挺直,相貌說是平淡也行,說是本色也行。
戴了頂白色遮陽帽,背着個軍用背包。
冰鋒聽小孫說過她們倆一邊兒大,二十四歲。
二人結伴上山。
芸芸說,陸大夫,我們科也要改革了,咱們醫院改革,你們科是試點,不知都改了些什麼?冰鋒說,嗬,這麼嚴肅的問題。
說實話,到現在為止沒有什麼大動靜,最早獎金大家是一樣的,各個科室也沒什麼區别,基本獎,全勤獎,廢品回收獎,就這幾樣。
出了差錯,請假過多,幹私活,還有病人提意見,都扣獎金。
後來改成獎金跟每天的工作量挂鈎,每個醫生都有定額,完成以後,多看病人多些收入。
每天下班由護士長統計,每月發一回。
芸芸很認真地聽着。
冰鋒接着說,我隻是個住院醫,改革跟我有關的主要就是這些。
獎金确實比原來多了,但并沒多太多,所以有的老大夫每天都是幹到完成定額為止,甯肯不要那點獎金。
剩下的病人還是我們這些年輕大夫看,天天都不能準點下班。
定額每個醫生也不一樣,這麼說吧,職稱或職務越高,定額就越少。
我們主任基本不上班,兩位副主任在院裡有兼職,都有理由不常看門診。
芸芸問,那下一步改革呢?冰鋒說,聽說要拉開各級醫生收入差距,外地有的地方已經有專家門診了,一個專家号收兩塊錢呢。
這麼一來,科裡的主任醫師,就是主任;副主任醫師,就是兩位副主任,應該都會多上點班了。
但幾位老主治醫可能更不願意多幹活了。
據說改革有個重要内容就是收費價格适當調整,不知道除了專家号這麼高,還有什麼别的内容。
芸芸說,那跟我們護士就更沒關系了,小孫也跟我說過。
冰鋒知道,剛才他講的,大概她已經都從小孫那裡了解過了。
到了聞松亭,冰鋒問,咱們是走容易的道,還是走難的呢?芸芸說,當然走難的了,咱們是來爬山的啊。
他們離開人們通常登鬼見愁走的那條老路,左拐,沿着公園殘破的外牆邊一條踩出來的小道上山。
牆内牆外有不少酸棗樹,還沒有開花,幾棵松樹,長了些小小的黃色果實。
稍遠處是大片的黃栌。
一點風都沒有,樹林雖然還是新綠顔色,但紋絲不動,無限寂靜,令冰鋒想到遠古時候,人類甚至動物都還沒有之前,大自然也許就是這般景象。
不由得心生敬畏,好長一段路沒說什麼。
芸芸忽然說,你帶飯了嗎?冰鋒這才想起來,都到中午了。
他說,就是發的那個面包,但汽水已經喝光了。
芸芸說,我的也喝了,我另外還帶了水和吃的,一起吃吧,夠兩個人的。
他們找了塊大石頭,各坐一邊,中間騰出地方權當飯桌。
芸芸從背包裡取出一個軍用水壺,一個維生素面包,兩個茶葉蛋。
倒滿一壺蓋,遞給冰鋒。
沏的是花茶,雖然涼了,但酽酽的,看着很解渴。
冰鋒說,别讓我喝髒了。
芸芸說,沒跟你介紹過,我是當兵出身,沒那麼講究。
冰鋒說,那你先喝。
芸芸說,你就喝吧。
冰鋒喝了,芸芸又倒滿一壺蓋,轉個方向,自己接着喝。
兩人交替用壺蓋喝水,吃午飯。
芸芸說,我是護士,改革還沒輪到這一塊,但以後不知道怎麼樣。
可能對醫護人員的要求會越來越高。
醫院裡的人事關系倒是比外面簡單些,像你們大夫,尤其是你這樣的——小孫跟我說過——有本事就不用求人,得罪了誰也不怕。
說這話時,她用一副景仰的眼光看着他。
冰鋒笑着說,我可沒那麼大本事,但也是慢慢适應,一開始分到這裡也不習慣。
記得上班剛一禮拜,科裡發電影票,我跟杜大夫是一起分來的同班同學,各領到一張。
第二天護士長說,大概沒你們的,得要回去,她去問問。
一會兒管工會的技工小褚來了,真把票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