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關燈
小
中
大
從楚王莊到聚香街有整整九裡沙土路,路的右邊雖然都是大山,可左邊卻總在丹湖岸上繞,這就使這條路還能騎自行車。
暖暖坐在青蔥嫂騎的自行車後座上,一邊聽着她粗重的喘息,一邊看着四周無邊的黑暗。
路邊的秋蟲先還叫得很歡,可一聽到自行車響,就緊忙停了嗓子。
想起昨天傍晚還在人聲喧攘燈火輝煌的北京城,今夜裡卻在這寂無人聲黑得可怕的小路上,暖暖心裡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這完全是兩個世界呀! 青蔥嫂的喘息越來越重了,暖暖心上有些不忍,輕了聲說:嫂子,我來騎一會吧,你歇歇。
沒事。
青蔥嫂騰出一隻手去衣袋裡掏着什麼,之後刹了車,伸手過來把一個溫溫的紙包放到了暖暖手上:你好好坐在車後歇歇,你從北京上車時肯定心裡很急,這一路上又是火車又是汽車又是船的,還不是忍饑挨餓?到家就又走,還能不累?那個餅裡夾着雞蛋,先墊一下饑,到聚香街上再買吃的。
暖暖捏着那餅,眼眶一熱,有兩個淚珠跟着落在了衣服前襟上。
在暖暖所交的女友中,青蔥嫂是最值得信賴的一個。
其實青蔥嫂的男人長林和暖暖家并無血緣關系,暖暖和青蔥嫂好,完全是因為兩個人脾氣相投。
青蔥嫂是五年前從鄰村嫁過來的,她因為脾性好樂于助人且又會繡花編筐,很快就讓暖暖喜歡上了。
在暖暖沒去北京打工的那些日子裡,她得了空就往青蔥嫂家跑,啥心裡話都願給青蔥嫂說。
對嬸子的病你不要太焦心,我聽說這種病如今已經能治好。
青蔥嫂勸道。
唉。
暖暖歎了一句,娘的命可是真不好。
你這兩年在外邊,對找對象的事是咋想的?碰沒碰見個合意的?青蔥嫂邊蹬着車子邊問。
沒,我在的那個保潔公司很小,沒見有啥像樣的小夥;再說,在外邊隻想着多掙錢,對這事真還沒有時間去細想哩。
暖暖望着路邊那淡白色的湖水答。
可别騙你嫂子,甭到時候突然把一個帥小夥領到我面前,吓我一跳。
騙你是狗。
對咱村的開田,你拿沒拿個主意? 他……暖暖猶豫着一時不知該怎麼說。
開田也是楚王莊人,姓曠,是暖暖自小的玩伴。
暖暖記得最初和開田認識還是在一個秋天随娘去淩岩寺上香的時候。
在楚王莊,去淩岩寺燒香最勤的,除了暖暖她娘就是開田的娘。
暖暖娘燒香勤是為了讓佛祖保佑暖暖爹在丹湖裡打漁不出事情。
開田娘燒香勤則是為了地裡的莊稼,開田家是那種一心種地的人家,為了保證地裡有個好收成,開田娘不僅要在年節裡去給佛祖叩頭,春種、秋收、夏播前,也都要去寺裡送個香火。
就是在淩岩寺的大門前,暖暖第一次和開田見了面。
她記得他們兩個人當時都拉着自己娘的衣襟,一齊随着上香的人流向大門裡進。
在娘和開田他娘打招呼的時候,她看了一眼開田,那一刻開田正把一小塊水果糖塞進嘴裡,兩隻眼新奇地看着山門。
你頭一回來?暖暖問。
開田因為當時嘴裡有糖塊而隻是笑了一下,不過他很快又伸手從嘴裡把糖塊拿出來,說:俺娘說娃娃太小寺裡的和尚爺爺不讓進寺門。
為啥?暖暖驚奇了。
怕把尿撒到佛堂裡。
開田說完就又把糖塊塞進了嘴裡。
暖暖笑了,說:俺跟娘來過好多回了,一次也沒尿過。
邊說邊看着開田吃糖,不自主地吞咽了一口口水。
糖,甜嗎?她又問,盡管她知道這樣問有饞嘴的嫌疑,可是她仍然沒能忍住,她已經有許久許久沒吃過糖了,每次她對娘暗示她想吃糖時,娘總是說:吃糖頂啥用,有那點錢還不如買點鹽哩。
甜!要不你嘗嘗,俺娘給俺買了三塊糖。
開田邊說邊從衣袋裡又掏出一塊糖遞到了暖暖手上。
暖暖遲疑了一瞬,接下了。
當她将糖塊上的紙剝去填進嘴裡的時候,她飛快地看了一眼娘,還好,娘沒看見。
這是暖暖覺得最甜的一次上香之行。
也是因此,她記住了開田,記住了這個秋天。
在此之前,暖暖一直不願和娘一起到淩岩寺上香。
不願的原因就是心疼東西,每次看見娘把家裡不多的一點白面蒸成供香馍送到寺裡擺到佛祖像前,把家裡賣雞和雞蛋換來的錢買成香、裱在寺裡的香爐裡燒掉,她就心疼得難受。
就想:還不如讓我吃了供香馍耐餓,給我買了糖塊解饞哩。
有一次,她把這想法給娘說了,一向不發火的娘啪地在她屁股上打了一把掌。
娘生氣地說:不送供香馍,不燒香和裱,不去寺裡祁願,佛祖會保佑你?!為了她這話,娘那次在大殿裡的佛像前多磕了幾個頭,邊磕頭還邊向佛祖道歉:娃兒小,不懂事,你老可别怪罪她……從楚王莊到淩岩寺,足有三裡地。
每次娘拉着她走到寺裡,都把她累得夠嗆,有時娘也背她一程,可她心疼娘,不想聽娘那粗重的喘息聲,總是沒背多遠就要下來自己走,走到寺裡累不說,關鍵是餓。
有一回,她餓得實在受不了,就趁娘擺好供香馍去别的殿裡磕頭時,偷偷上前拿起一個供香馍掰了一塊,躲到殿外吃了起來,她正大口吞咽吃得痛快,娘過來看見了,立時吓得變臉失色,娘流着眼淚說:你個貪嘴的東西,這回佛祖是肯定要怪罪了,你這輩子裡
暖暖坐在青蔥嫂騎的自行車後座上,一邊聽着她粗重的喘息,一邊看着四周無邊的黑暗。
路邊的秋蟲先還叫得很歡,可一聽到自行車響,就緊忙停了嗓子。
想起昨天傍晚還在人聲喧攘燈火輝煌的北京城,今夜裡卻在這寂無人聲黑得可怕的小路上,暖暖心裡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這完全是兩個世界呀! 青蔥嫂的喘息越來越重了,暖暖心上有些不忍,輕了聲說:嫂子,我來騎一會吧,你歇歇。
沒事。
青蔥嫂騰出一隻手去衣袋裡掏着什麼,之後刹了車,伸手過來把一個溫溫的紙包放到了暖暖手上:你好好坐在車後歇歇,你從北京上車時肯定心裡很急,這一路上又是火車又是汽車又是船的,還不是忍饑挨餓?到家就又走,還能不累?那個餅裡夾着雞蛋,先墊一下饑,到聚香街上再買吃的。
暖暖捏着那餅,眼眶一熱,有兩個淚珠跟着落在了衣服前襟上。
在暖暖所交的女友中,青蔥嫂是最值得信賴的一個。
其實青蔥嫂的男人長林和暖暖家并無血緣關系,暖暖和青蔥嫂好,完全是因為兩個人脾氣相投。
青蔥嫂是五年前從鄰村嫁過來的,她因為脾性好樂于助人且又會繡花編筐,很快就讓暖暖喜歡上了。
在暖暖沒去北京打工的那些日子裡,她得了空就往青蔥嫂家跑,啥心裡話都願給青蔥嫂說。
對嬸子的病你不要太焦心,我聽說這種病如今已經能治好。
青蔥嫂勸道。
唉。
暖暖歎了一句,娘的命可是真不好。
你這兩年在外邊,對找對象的事是咋想的?碰沒碰見個合意的?青蔥嫂邊蹬着車子邊問。
沒,我在的那個保潔公司很小,沒見有啥像樣的小夥;再說,在外邊隻想着多掙錢,對這事真還沒有時間去細想哩。
暖暖望着路邊那淡白色的湖水答。
可别騙你嫂子,甭到時候突然把一個帥小夥領到我面前,吓我一跳。
騙你是狗。
對咱村的開田,你拿沒拿個主意? 他……暖暖猶豫着一時不知該怎麼說。
開田也是楚王莊人,姓曠,是暖暖自小的玩伴。
暖暖記得最初和開田認識還是在一個秋天随娘去淩岩寺上香的時候。
在楚王莊,去淩岩寺燒香最勤的,除了暖暖她娘就是開田的娘。
暖暖娘燒香勤是為了讓佛祖保佑暖暖爹在丹湖裡打漁不出事情。
開田娘燒香勤則是為了地裡的莊稼,開田家是那種一心種地的人家,為了保證地裡有個好收成,開田娘不僅要在年節裡去給佛祖叩頭,春種、秋收、夏播前,也都要去寺裡送個香火。
就是在淩岩寺的大門前,暖暖第一次和開田見了面。
她記得他們兩個人當時都拉着自己娘的衣襟,一齊随着上香的人流向大門裡進。
在娘和開田他娘打招呼的時候,她看了一眼開田,那一刻開田正把一小塊水果糖塞進嘴裡,兩隻眼新奇地看着山門。
你頭一回來?暖暖問。
開田因為當時嘴裡有糖塊而隻是笑了一下,不過他很快又伸手從嘴裡把糖塊拿出來,說:俺娘說娃娃太小寺裡的和尚爺爺不讓進寺門。
為啥?暖暖驚奇了。
怕把尿撒到佛堂裡。
開田說完就又把糖塊塞進了嘴裡。
暖暖笑了,說:俺跟娘來過好多回了,一次也沒尿過。
邊說邊看着開田吃糖,不自主地吞咽了一口口水。
糖,甜嗎?她又問,盡管她知道這樣問有饞嘴的嫌疑,可是她仍然沒能忍住,她已經有許久許久沒吃過糖了,每次她對娘暗示她想吃糖時,娘總是說:吃糖頂啥用,有那點錢還不如買點鹽哩。
甜!要不你嘗嘗,俺娘給俺買了三塊糖。
開田邊說邊從衣袋裡又掏出一塊糖遞到了暖暖手上。
暖暖遲疑了一瞬,接下了。
當她将糖塊上的紙剝去填進嘴裡的時候,她飛快地看了一眼娘,還好,娘沒看見。
這是暖暖覺得最甜的一次上香之行。
也是因此,她記住了開田,記住了這個秋天。
在此之前,暖暖一直不願和娘一起到淩岩寺上香。
不願的原因就是心疼東西,每次看見娘把家裡不多的一點白面蒸成供香馍送到寺裡擺到佛祖像前,把家裡賣雞和雞蛋換來的錢買成香、裱在寺裡的香爐裡燒掉,她就心疼得難受。
就想:還不如讓我吃了供香馍耐餓,給我買了糖塊解饞哩。
有一次,她把這想法給娘說了,一向不發火的娘啪地在她屁股上打了一把掌。
娘生氣地說:不送供香馍,不燒香和裱,不去寺裡祁願,佛祖會保佑你?!為了她這話,娘那次在大殿裡的佛像前多磕了幾個頭,邊磕頭還邊向佛祖道歉:娃兒小,不懂事,你老可别怪罪她……從楚王莊到淩岩寺,足有三裡地。
每次娘拉着她走到寺裡,都把她累得夠嗆,有時娘也背她一程,可她心疼娘,不想聽娘那粗重的喘息聲,總是沒背多遠就要下來自己走,走到寺裡累不說,關鍵是餓。
有一回,她餓得實在受不了,就趁娘擺好供香馍去别的殿裡磕頭時,偷偷上前拿起一個供香馍掰了一塊,躲到殿外吃了起來,她正大口吞咽吃得痛快,娘過來看見了,立時吓得變臉失色,娘流着眼淚說:你個貪嘴的東西,這回佛祖是肯定要怪罪了,你這輩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