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拾叁
關燈
小
中
大
和千夏這般哀痛,鈴木先生卻精神極好,他對我們道,不要哭,以後沒有羁絆,反是更能安心做事。
他還說,一件事沒做成,便去做另一件,他和幸德秋水先生沒能做成的事情,便讓我們接着去做,日本做不成的事情,還可以回中國。
” “什麼事情?他們刺殺天皇不成,便想讓你們回來刺殺小皇帝?” 恩溥搖搖頭,道:“那時革命黨在東京已頗有聲勢,清廷又四面楚歌。
鈴木先生說,革命黨反正要做的事情,我們不用和他們搶,他也知道我是書生性格,做不得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
但鈴木先生早知我是富家子弟,便說,我應當回國,先把家族生意握在手裡,再聯合幾家大戶和周邊軍閥,先以武力謀獨立,再推制度……鈴木先生最後還說,他蹉跎一生,并未能在日本見到大同究竟何種模樣,希望我把千夏帶回中國,讓她能看一看,何況千夏聰慧果敢,必能助我一臂之力。
” 令之半晌說不出來,方道:“原來這就是你們所謀之事……一開始便想好了要拉二哥入夥?” 恩溥道:“不,一開始我們想的是濟之,他是長子,慎餘堂以後應是他來承繼。
但濟之回國後,我私下裡和他接觸了幾次,發現他對家業絲毫沒有興緻,且神思恍惚,終日不知所想所蹤。
恰好那時候,慎餘堂發了牛瘟,達之找上我,說他需要幾台機器,以免你父親發現他花了那麼些銀錢,到底是在做什麼。
” “二哥又到底是在做什麼?” “炸藥,你二哥一直在偷偷做炸藥。
” “炸藥?二哥做炸藥幹什麼?” 恩溥又是搖頭,道:“起先我也以為他是在做什麼,後來我發現,他自己也并不知道,他隻是覺得或許有用,就一直在做,做好了便存在倉中,一直到這兩年才漸漸停了下來。
” “你們拉達之入夥,便因他會做炸藥?” “這是原因之一,鈴木先生也交代過,大同之前,必需暴力,既是如此,那我們多個會做炸藥的人,以後自有用處。
第二,濟之無心從商,隻要達之在你父親面前多表現幾回,慎餘堂自會交到他手上。
第三……”恩溥停了口,隻看着令之。
“第三什麼?” “第三是我的私心,我把千夏藏在鳳凰山上的别院裡,隻是一時之計,總得給她找個名目。
起先鈴木先生的意思,是讓我們成親,我那時候覺得這并無不可,反正我是決心要和你退婚約的了,既不是和你,那和千夏,也沒有什麼分别……後來……後來真回來了,又見到你,我才知道,原來有分别的,這分别太大了……我雖不想和你成親,但我也再不想和别人了,所以千夏的事,就一直拖在那裡,這麼大一個人,瞞是瞞不住的,城裡漸漸也有消息……千夏甚至提出過,她可以嫁給我父親做妾,但我父親那個人……我畢竟不忍心,也正好這個時候,達之找到了我。
” 令之想到那年林家設宴,她被父親逼去出席,見到恩溥辮子上壓的那顆東珠,本是他倆的信物,一時也不知應說什麼,隻繼續問道:“所以你們安排了千夏和二哥……但千夏姐姐,如何能願意這樣被你們推來搡去?” “千夏……千夏自父母離世,一心想的便是完成父親遺願,她說,隻要方便成事,和誰成親也好,做誰小妾也罷,她是毫不在乎……但那也是前幾年,這一年多我看啊,她也在乎了。
”恩溥想到幾次去醫院談事,見到千夏和艾益華,有時一同給病人看診,有時千夏磨藥,艾益華便在一旁幫手,有時二人什麼也不做,什麼也不說,隻一人抱住一杯熱茶,靜坐院中。
恩溥從未見過那般模樣的千夏,但他自己亦有過那般模樣,自是知道,有些事情既已發生,便再不可阻擋。
令之想了想,又道:“所以你們到底到了哪一步?” 恩溥苦笑,道:“哪一步都算不上……當年日本未經革命即入民主,鈴木先生全憑空想,以為中國革命之後,大局便定,誰知在我們這裡,革命之後卻是亂象四生,這幾年進出孜城的軍閥走馬燈似輪換,我們根本不知應和誰聯手交底……餘林嚴李四家商會一事,雖算終是成事,但這幾年鹽稅翻了又翻,井上生意不過勉力維系,又有稽核分所壓在上頭,商會當下能做的事情,不過是盡力保住占孜城七成的産鹽量……再有,我和達之,這兩年漸漸也生嫌隙。
” 令之問道:“為了什麼?” 恩溥也不看令之,道:“起先是為了你……我拒了你的婚事,達之便道,這樣也好,有餘淮做橋,正好讓最難對付的嚴家入局。
我自是反對,但達之說,當年我們立過血誓,人間萬事也需以此事為先,我不支持可以,但若是出面反對,便是違了重誓……千夏私下裡也勸我,她說餘淮待你一片真心,這門婚事,我們雖有自己的算盤,但對你和餘淮二人,卻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後來……後來我又親眼見你和餘淮在一起嬉笑玩鬧,我許久沒有見過你那般開心,于是我就……” 令之冷笑一聲,道:“于是你就推了我一把……行了,不要再提我的事情,你接着說,你和二哥還有什麼?” 恩溥茫然望着前頭閃爍火燭,道:“……還有什麼?我也不知道……也許是他變了,也許是我變了,我們想的事情總不一樣了,井上鹽工生活困苦,這幾年又物價飛升,我幾次提出要給他們漲三成月錢,但達之死活不允,說現今稅重利薄,再漲月錢,不利我們的大事,不僅不漲,他還把鹽工們三餐糧米肉油減了兩成。
這一年我上井巡看,總有鹽工道自己腳耙手軟,整日心焦,老想吃肉。
我對達之說,我們有共産之願,便是盼着人人吃飽穿暖,天下大同,這大同當下做不到,先讓工人們吃飽一點又有何妨?但達之道,我們既下了血誓,又賭上終身,就得凡事以大局為先,凡事都想着前頭道路終點,都似我這般盯住芝麻綠豆的小事不放,大事便是永遠不成,這條路便永遠走不完……令之妹妹,其實我覺得他說的是對的,我也是這兩年才看清,我這個性子,大抵是做不成什麼大事,但到了現在,我連這大事到底是什麼,也已看不清了……” 令之歎口氣,道:“啟舟哥哥也說過差不多的話,你們本是差不多的人,又走了差不多的路……”說完她也覺不祥,改口道,“你離了孜城,就是因為和二哥不合?但你來北京,又有何用處?” 恩溥心中痛意襲來,道:“不,令之,我是為了你
他還說,一件事沒做成,便去做另一件,他和幸德秋水先生沒能做成的事情,便讓我們接着去做,日本做不成的事情,還可以回中國。
” “什麼事情?他們刺殺天皇不成,便想讓你們回來刺殺小皇帝?” 恩溥搖搖頭,道:“那時革命黨在東京已頗有聲勢,清廷又四面楚歌。
鈴木先生說,革命黨反正要做的事情,我們不用和他們搶,他也知道我是書生性格,做不得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
但鈴木先生早知我是富家子弟,便說,我應當回國,先把家族生意握在手裡,再聯合幾家大戶和周邊軍閥,先以武力謀獨立,再推制度……鈴木先生最後還說,他蹉跎一生,并未能在日本見到大同究竟何種模樣,希望我把千夏帶回中國,讓她能看一看,何況千夏聰慧果敢,必能助我一臂之力。
” 令之半晌說不出來,方道:“原來這就是你們所謀之事……一開始便想好了要拉二哥入夥?” 恩溥道:“不,一開始我們想的是濟之,他是長子,慎餘堂以後應是他來承繼。
但濟之回國後,我私下裡和他接觸了幾次,發現他對家業絲毫沒有興緻,且神思恍惚,終日不知所想所蹤。
恰好那時候,慎餘堂發了牛瘟,達之找上我,說他需要幾台機器,以免你父親發現他花了那麼些銀錢,到底是在做什麼。
” “二哥又到底是在做什麼?” “炸藥,你二哥一直在偷偷做炸藥。
” “炸藥?二哥做炸藥幹什麼?” 恩溥又是搖頭,道:“起先我也以為他是在做什麼,後來我發現,他自己也并不知道,他隻是覺得或許有用,就一直在做,做好了便存在倉中,一直到這兩年才漸漸停了下來。
” “你們拉達之入夥,便因他會做炸藥?” “這是原因之一,鈴木先生也交代過,大同之前,必需暴力,既是如此,那我們多個會做炸藥的人,以後自有用處。
第二,濟之無心從商,隻要達之在你父親面前多表現幾回,慎餘堂自會交到他手上。
第三……”恩溥停了口,隻看着令之。
“第三什麼?” “第三是我的私心,我把千夏藏在鳳凰山上的别院裡,隻是一時之計,總得給她找個名目。
起先鈴木先生的意思,是讓我們成親,我那時候覺得這并無不可,反正我是決心要和你退婚約的了,既不是和你,那和千夏,也沒有什麼分别……後來……後來真回來了,又見到你,我才知道,原來有分别的,這分别太大了……我雖不想和你成親,但我也再不想和别人了,所以千夏的事,就一直拖在那裡,這麼大一個人,瞞是瞞不住的,城裡漸漸也有消息……千夏甚至提出過,她可以嫁給我父親做妾,但我父親那個人……我畢竟不忍心,也正好這個時候,達之找到了我。
” 令之想到那年林家設宴,她被父親逼去出席,見到恩溥辮子上壓的那顆東珠,本是他倆的信物,一時也不知應說什麼,隻繼續問道:“所以你們安排了千夏和二哥……但千夏姐姐,如何能願意這樣被你們推來搡去?” “千夏……千夏自父母離世,一心想的便是完成父親遺願,她說,隻要方便成事,和誰成親也好,做誰小妾也罷,她是毫不在乎……但那也是前幾年,這一年多我看啊,她也在乎了。
”恩溥想到幾次去醫院談事,見到千夏和艾益華,有時一同給病人看診,有時千夏磨藥,艾益華便在一旁幫手,有時二人什麼也不做,什麼也不說,隻一人抱住一杯熱茶,靜坐院中。
恩溥從未見過那般模樣的千夏,但他自己亦有過那般模樣,自是知道,有些事情既已發生,便再不可阻擋。
令之想了想,又道:“所以你們到底到了哪一步?” 恩溥苦笑,道:“哪一步都算不上……當年日本未經革命即入民主,鈴木先生全憑空想,以為中國革命之後,大局便定,誰知在我們這裡,革命之後卻是亂象四生,這幾年進出孜城的軍閥走馬燈似輪換,我們根本不知應和誰聯手交底……餘林嚴李四家商會一事,雖算終是成事,但這幾年鹽稅翻了又翻,井上生意不過勉力維系,又有稽核分所壓在上頭,商會當下能做的事情,不過是盡力保住占孜城七成的産鹽量……再有,我和達之,這兩年漸漸也生嫌隙。
” 令之問道:“為了什麼?” 恩溥也不看令之,道:“起先是為了你……我拒了你的婚事,達之便道,這樣也好,有餘淮做橋,正好讓最難對付的嚴家入局。
我自是反對,但達之說,當年我們立過血誓,人間萬事也需以此事為先,我不支持可以,但若是出面反對,便是違了重誓……千夏私下裡也勸我,她說餘淮待你一片真心,這門婚事,我們雖有自己的算盤,但對你和餘淮二人,卻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後來……後來我又親眼見你和餘淮在一起嬉笑玩鬧,我許久沒有見過你那般開心,于是我就……” 令之冷笑一聲,道:“于是你就推了我一把……行了,不要再提我的事情,你接着說,你和二哥還有什麼?” 恩溥茫然望着前頭閃爍火燭,道:“……還有什麼?我也不知道……也許是他變了,也許是我變了,我們想的事情總不一樣了,井上鹽工生活困苦,這幾年又物價飛升,我幾次提出要給他們漲三成月錢,但達之死活不允,說現今稅重利薄,再漲月錢,不利我們的大事,不僅不漲,他還把鹽工們三餐糧米肉油減了兩成。
這一年我上井巡看,總有鹽工道自己腳耙手軟,整日心焦,老想吃肉。
我對達之說,我們有共産之願,便是盼着人人吃飽穿暖,天下大同,這大同當下做不到,先讓工人們吃飽一點又有何妨?但達之道,我們既下了血誓,又賭上終身,就得凡事以大局為先,凡事都想着前頭道路終點,都似我這般盯住芝麻綠豆的小事不放,大事便是永遠不成,這條路便永遠走不完……令之妹妹,其實我覺得他說的是對的,我也是這兩年才看清,我這個性子,大抵是做不成什麼大事,但到了現在,我連這大事到底是什麼,也已看不清了……” 令之歎口氣,道:“啟舟哥哥也說過差不多的話,你們本是差不多的人,又走了差不多的路……”說完她也覺不祥,改口道,“你離了孜城,就是因為和二哥不合?但你來北京,又有何用處?” 恩溥心中痛意襲來,道:“不,令之,我是為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