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貳

關燈
電報送抵慎餘堂那日,隻令之一人在家,她拆了電報,苦等半日,直等到手中一本《塊肉餘生錄》無論如何翻不下去。

    令之想了想,把電報夾在書中,出門去商會尋達之。

     這年孜城開春奇早,似是剛過元宵,孜溪河旁已有楊柳抽枝,細葉絨綠,過風而不寒,令之穿一身千夏送她的灰藍毛呢衣褲,又披一件藏藍呢風衣,腳蹬高筒馬靴。

    這衣服剛上身那日,她和嚴餘淮相約去書局,嚴餘淮一見她,自己先羞澀起來,道:“令之妹妹,你今日好洋氣,剛是從巴黎還是哪裡回來。

    ”但餘淮并未去過巴黎,他還是一身灰布長衫,淺口布鞋,戴大而圓的黑框眼鏡,這半年他豐腴了些,臉上的肉回去了,又像他兒時那樣,看來有些傻愣,卻一團和氣。

     二人當時正走街心,令之指着一旁米鋪,突然笑道:“餘淮哥哥,那倒像是你親爹。

    ”米鋪裡正好有個老頭,正在舀米上秤,也是灰布長衫,大圓眼鏡,遠遠望去,和嚴餘淮确是血親模樣。

    嚴餘淮卻突然沉默下來,隻淡淡道:“父親死得早,别說令之妹妹你沒見過,我都快忘了他長什麼樣了。

    ”令之知他年少父母雙亡,一直在嚴筱坡鼻下求生,心中突生憐愛,輕輕拍了拍他的手,道:“餘淮哥哥,你不要傷心,我在這裡呢。

    ” 餘淮多年未聽過這般溫柔話語,眼圈竟是紅了,一時也說不出别的話,隻喃喃道:“是,令之妹妹,你在這裡。

    ” 今日令之在城中坐了一段車,到河邊讓車夫先回,自己則慢慢往商會走去。

    碼頭密密匝匝停滿正在上貨的歪尾船,令之總在啟爾德的醫院出入,船工們有幾個識得她,遠遠招呼道:“三小姐。

    ” 令之也不便大聲答話,隻用力揮手,天色晴好,水面微瀾,反照金光,令之半眯眼睛,越過高高船桅,往更遠的地方望去,一時間隻覺山河浩蕩,萬事茫茫。

     商會就在河邊,用的是林家的房子,那地方原是個鹽倉,後來幾經改建,變成林家會館,可喝茶可看戲可吃煙,林家每逢有生意上的客人過來,大都安置在那邊住下。

    剛建好那兩年,令之尚幼,每逢有戲上演,林恩溥就偷偷帶她進來,讓她藏身于二樓角落的帷簾内,又在簾布上剪了一個洞,她就探出頭來看戲,夏日苦熱,那帷簾極厚,小半出戲下來,令之熱得渾身濕汗,幾欲中暑,恩溥趁大人們不備,過半個時辰就給她帶來一碗冰鎮酸梅湯。

    有一回酸梅湯不小心灑了,沿着圍欄漸漸滴在樓下客人頭頂,那幾人疑惑地擡頭望了幾次,後來大概以為是屋頂漏水,也就用手巾擦了擦頭,繼續看戲。

    那日正演《白蛇傳》,到了水漫金山這一折,白蛇手持長劍,和青蛇一同上來,白蛇悲憤道: 仗、仗、仗法力高, 仗、仗、仗法力高。

     俺、俺、俺、俺夫妻賣藥度晨宵。

     卻、卻、卻、卻誰知法海他前來到, 教、教、教、教官人雄黃在酒内交。

     俺、俺、俺、俺盜仙草受盡艱苦, 卻、卻、卻、卻為何聽信那讒言誣告? 将、将、将、将一個紅粉妻輕易相抛! 多、多、多、多管事老秃驢他妒恨我恩愛好, 這、這、這、這冤仇似海怎能消!” 恩溥陪令之看到這裡,扯扯她的發辮,輕聲道:“我得下去了,父親讓我去見個客人,今日沒法再上來了,你若是還熱,就别看了,反正《白蛇傳》年年演,天涼了我再帶你過來。

    ”她卻撐着看完了那出戲,回家後上吐下瀉,喝了整整三日的藿香正氣水,恩溥來探她,給她帶來市集上買的面人,捏成白素貞模樣,撐一把小小油紙傘。

     商會選在這裡是達之的主意。

    此前孜城商會成立五十餘年,一直是以林家為首,現在卻把會長一位讓給了餘家。

    達之對衆人道:“我父親不過挂個名,商會的大局,還是得讓林伯父主持。

    ”故将議事處選在林家會館,林湘濤一年裡隻頭一個月來了一次,後頭每次議事,都是林恩溥坐主位。

     令之一進會館,就有人迎上來道:“三小姐,二少爺和我家大少爺都在裡院,要不您先喝口茶?” 令之點點頭,道:“你們不用招呼我,我随便逛逛,你進去帶話給我二哥,讓他快點出來。

    ” 戲樓大概有一段時間沒用,令之沿樓梯上去,見扶手上薄薄積灰,樓梯夾角隐約有蜘蛛結網,到了二樓帷簾那裡,令之一眼就見到恩溥親手剪出的那個大洞,這幾年各家都在應付度日,這會館一直沒有整修,何況這帷簾本也無人注意。

    令之禁不住輕撫那深紅絨布,又想再把頭從洞中穿過,但大小已然不合,簾布拉動時,頂上簌簌落灰,令之擡頭見屋頂天窗,想到有一年恩溥帶她看那頂上四個翼角,恩溥說:“令之妹妹,這上頭一般都是排一排仙人走獸,我們這裡可不是,你仔細看看是什麼?”她仰得脖子酸痛,終于看清,那是哪吒鬧海、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武松打虎和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白骨精做得尤為精心,一半女相一半白骨,定睛一看讓人悚然心驚,令之拽着恩溥的衣袖,怯怯道:“恩溥哥哥,我怕。

    ” 達之和林恩溥、嚴餘淮一同在樓下出現,另有李林庵長子李明興。

    李明興比他們幾人都大一輪,從未出洋,一直留在孜城,平日大家少有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