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乙卯年天氣詭谲,餘立心年初從孜城歸京,尚趕上最後一場雪,他和樓心月坐屋頂賞雪,見什刹海上浮冰漸融,細雪入湖。

    他笑道:“别看孜城算是南方,今年雪下得比北京還大,我走那日,孜溪河還凍得結結實實。

    ” 雪中已有春意,樓心月穿着新做的藏青薄呢大衣,忽想起什麼,道:“前兩日我去裁縫店,見街上有好多學生,路上四處攔人,說要罷買日貨,這衣服剛好是日本料子……”二月初,英國記者端納設法取得“二十一條”原件,且在《泰晤士報》上公布之後,中國各報也披露了“二十一條”全文,一時舉國嘩然,尤以留日學生反應激烈。

    留日學生總會中有個叫李大钊的,這兩日在報上發表所謂《警告全國父老書》,中有文“蓋政府于茲國家存亡之大計,實無權以命我國民屈順于敵。

    此事既已認定,則當更進而督勵我政府,俾秉國民之公意,為最後之決行,縱有若何之犧牲,皆我國民承擔之”。

     餘立心這日下午剛讀過此文,此時不過擺擺手,道:“這些孩子隻是糊塗,不用搭理……國力如此,豈是說不屈就不屈的?他們以為當年‘馬關’‘辛醜’,還真是李鴻章一人賣國不成?” 春日苦短,不過兩月時間,入夜之前,屋頂已熱得坐不住人。

    頂上新植了一圈兒花草,樓心月開始還每日清晨上去松土澆水,有一日不過待了小半個時辰,竟暈了過去,因來不及叫醫生,就讓濟之看了看,濟之聽診之後漲紅了臉,輕聲對一旁的父親道:“樓姑娘沒什麼大礙,轉眼就能醒,醒後多喝熱水,别太勞累,她隻是……已有了三月身孕。

    ” 餘立心“哦”了一聲,也頗覺尴尬,隻能幹咳一聲:“知道了。

    ”樓心月不過二十出頭,雖不明言,心中自是一直盼着此事。

    隻是她性情倔強,在孜城時身份不明,一直喝着草藥,來北京後才停了,這一年肚子一直沒有動靜。

    年前她月事遲遲不來,本以為有了,誰知半夜才看見床單染血,她換洗後突然落淚,道:“喝了多少年樓裡媽媽配的藥,根本不知道裡面是什麼,月事也亂,我們這種人,她自然是盼着永遠生不出孩子。

    ”餘立心也不知應說何言安撫,隻道:“這種時局,有孩子也不過是受苦。

    ”她也知道,這兩年他的心思不在這上面,就趕緊拭去淚水,道:“說得也是。

    ” 這時已是五月下旬,“二十一條”化為《民四條約》,已行簽訂。

    餘立心此次回京,帶回整整一藤箱金條銀票,有了銀錢作保,以前不認識的達官顯貴,紛紛也就認識了。

    知曉樓心月有了身孕,他本想在家陪伴半日,到了接近晚飯時分,胡松過來提醒,他才想起今日早約好了東興樓的局,餘立心斟酌半晌,還是對醒來後一直喜至淌淚的樓心月道:“你好好歇着,我給你帶半隻醬爆雞回來拌着面吃。

    ”東興樓就在東安門大街路北,他們平日裡也偶有過去,樓心月吃不慣魯菜,隻喜單叫一份醬爆雞帶回家做面碼。

     那日的局還是林遠生攢的。

    《庸言》停刊已有一年,林遠生當下也沒有正經做事,不過四處晃蕩,手上卻也不缺錢,年後還在北池子新購了一小宅院。

    他自有他的好處,餘立心這幾月通過林遠生,認識了不少袁世凱身邊的人。

    這日的飯局主客就是外交總長陸徵祥的二等秘書,名喚于湘淮,不過三十歲左右年紀,本是陸家廚子的長子,清廷時陸徵祥先在俄國,後赴荷蘭,革命前再至彼得堡,這廚子一直帶着家人跟在身旁。

    于湘淮自幼勤奮向學,說得一口好俄語,革命後陸徵祥被袁世凱急電召回任外交總長,正是身邊缺人的時候,順勢就讓于湘淮做了秘書。

     餘立心本想帶着胡松赴宴,但臨出門胡松忽說有筆賬目出了問題,得趕去店裡看看,濟之則說有個病人剛做了手術,得回醫院瞅兩眼,便和胡松一同出了門。

    這次回京,濟之倒是似也胡鬧夠了,每日清晨去醫院出診,傍晚若是沒有病人,即回家晚飯,夜裡也再不出門看戲,隻在家中讀書,有時和胡松在院中下幾局棋。

    濟之在美國帶回一種新棋,棋盤上有王有後,馬不蹩腿,象不飛田,胡松雖是新學,棋力卻高得多,有時餘立心一人應酬回來,也來下兩局,二人的象棋都是年少時他教的,但現在也得受胡松讓一馬一車。

     餘立心私下問過胡松:“濟之……他到底是怎麼了?一時瘋癫一時尋常的,這次回家達之也是這樣,突然說要娶個日本女人,倒也不是說就不可以,但我看他們兩個,也不大像一對小情人……我這兩個兒子,沒一個我摸得透的,他們還不如吃吃大煙玩玩女人,我反而省心。

    ” 胡松沉默半晌,隻道:“大少爺他……之前隻是糊塗,以後應當漸漸就好了吧。

    ”聽起來倒是比餘立心更覺不解茫然。

     飯桌上隻有四人,就選了東興樓内最裡邊花園小廳,除了他與林遠生、于湘淮,還有一個叫佐藤鐵治郎的日本人,五十歲上下,穿一身玄色和服,面目清癯,神情倨傲,林遠生介紹時說:“佐藤先生做記者已有二十餘年,在朝鮮就待了十五年,可謂熟知中日朝三國時局,現在天津經營《時聞報》。

    ” 餘立心上次去天津租界内走動,确看到不少日本人都在讀此報,連忙作揖道:“佐藤先生,久仰久仰。

    ” 佐藤鐵治郎微微鞠躬回禮,幾人謙讓了一陣,讓于湘淮坐了座首,這才入席。

    于湘淮白淨面皮,鼻翼兩旁有幾顆麻子,面色不豫,坐下之後也不開口,隻一粒粒揀油炸花生米下酒。

    餘立心敬了兩輪酒,他也隻是淡淡回兩句,局上氣氛頗冷,餘立心向林遠生望去,他也神色尴尬,面露悔意。

    林遠生現今算是吃皮條飯,飯局組砸這麼一次,誰都不知道會不會在圈内壞了聲名。

     撤下竹荪全鴨湯,廚房上了蔥燒海參。

    東興樓的海參講究油厚味重,南方人不大習慣,陸徵祥是上海人,于湘淮的父親又做一手滬上好小菜,見了這糊裡糊塗的海參,皺皺眉頭擱下筷子,似已想要離席。

    佐藤突然道:“于先生心情不快,可因我是日本人?” 于湘淮也爽快:“林先生約我時,确是未提在場會有日本人,更沒想到會是佐藤先生。

    ” 佐藤道:“看來于先生也認識在下。

    ” “我們總統府裡的人,誰會不知道佐藤先生……您在朝鮮這麼些年,一門心思跟緊袁總統,聽我父親說,當年總統放個屁,你是也要一筆一畫記下的……不用說前幾年你攢的那本《袁世凱傳》,靠這僞書賺了不少錢吧?” 餘立心一驚,這些年他也算熟知政事,對袁世凱更是從戊戌變法時就一直留心,大報小報上的新聞少有錯過,連袁娶了多少門姨太太也全算得清,卻從未聽過此書,擡頭看林遠生,也是滿面愕然。

     佐藤聽了這話,冷笑道:“在下确是有過此作,就是托大總統的福,書已印好裝訂齊全了,還遣袁大公子連夜趕往天津,讓我國總領事壓了下來,這書如今除了我手上的底稿,怕是全被你們一把火燒了。

    ” 于湘淮道:“小幡酉吉可是收了我們大公子一大筆錢,這錢難道沒有入你的手裡?” 佐藤道:“錢我确是拿到了一些,那又如何?于先生難道認為,在下窮三十年之功,殚精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