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篇 古北口莫入
關燈
小
中
大
小鏡子開始用指頭梳理頭發。
我同情地搖了搖頭,重新閉上眼睛。
我是上車之後才認識這小子的,他就坐在我的鄰座。
這家夥一落座先沖我道了個歉,然後把幾個钛罐口袋扔到了兩個座位的中間,一下子占了我三分之一的空間。
我看了他一眼,還沒開始發作,他就已經一口一個“哥”叫得親熱,還遞了根煙給我。
在掏打火機的時候被司機發現了,好一通罵。
文東是兩年前來火星做勘探的,這次是頭一回休假,所以特别興奮。
一路上我光聽他喋喋不休地唠叨他的那點經曆,這麼長的旅程都沒把他的啰唆磨平,倒挺讓人佩服的。
車子的速度在逐漸減慢。
我不理文東,緩緩轉過頭去,窗外可以看到遠處無比挺拔的奧林帕斯山,它如同擎天一柱,威嚴地連接着藍紫色的天空和橘黃色的大地,漂浮的沙雲在它赤紅色的腰間盤旋,在塔爾西斯高原落日的映襯下真有些希臘神話裡的恢宏氣度。
這座火星最高的山峰從幾百公裡以外就可以看到,它是奧林帕斯航運中心最醒目的地标。
對我們這些人來說,它更接近一個圖騰,意味着即将踏上回家的旅途。
我工作的地方是在阿爾及爾平原市,位于塔爾西斯高原最南端。
為了抵達奧林帕斯航運中心,我必須穿越四千公裡長的水手峽谷。
當然,你可以選擇坐小型航空機,但火星塵暴是一個不可預期的風險,大部分人還是甯願在七公裡深的水手峽谷谷底忍受地形車的颠簸。
眼看目的地即将到達,地形車仿佛也變得輕松起來,它抖動着巨大的鋼鐵身軀,吼叫着朝前方一個半圓形的透明罩開去。
那裡就是奧林帕斯航運中心,如同一個倒扣的半透明的瓷碗。
盡管跟四周的山脈比起來,它顯得毫不起眼,可它是人類在火星最大的航天發射中心,光是生活區的面積就有十多平方公裡。
過了大約半個小時,地形車穿過防護罩下的一個小閘門,終于進入了奧林帕斯市區。
車子兩側的防沙闆嗡嗡地降了下去,窗外的景色被防護罩的濾光層中和成了天藍色。
對于習慣在火星生活的人,這種色調給人一種懷舊的舒适感。
一進市裡,本來死氣沉沉的車廂登時漾起活力。
乘客們紛紛開始起身,一邊揉着腰一邊取自己的行李,同時大聲向周圍的人——不管認不認識——抱怨旅途的艱辛。
文東率先跳起來,把兩隻腳巧妙地插進堆滿了行李的過道,去開上方的儲物箱。
“張哥,我幫你把包扔下來吧。
”還沒等我答話,已經是罵聲四起,呵斥他别擋道。
文東一瞪眼睛要跟罵他的人吵,被我一把拽回到座位上,免得他惹事把我也扯進去。
在這個當口兒,我可不想惹出什麼是非。
奧林帕斯市的行車通道十分擁擠,行進速度慢得令人難以忍受。
我們車子的周圍爬滿了形形色色的交通工具,有體态臃腫的運輸用的地形車,也有破爛不堪的勘探坦克,甚至還有幾架小巧靈活的地效飛行器在大車之間沒頭沒腦地穿行,襟翼和底盤不時剮到旁邊的車子,發出尖厲的聲響。
不過這也不能怪當局,當初這裡隻是按照一個發射場的附屬區域來規劃設計的,根本沒想到能發展成如此規模的一個生活聚集區。
現在如果想徹底改造,所花的費用估計和新建一個殖民生态圈差不多,沒人願意出這個錢。
過了大概一個小時,我們的車才勉勉強強擠進了中心廣場。
平時,這個中心廣場是一大片太陽能闆陣列,每次大沖運的時候,就會被騰出來做停車中轉場。
也隻有在這個時間,這個區域才被人稱作“中心廣場”。
盡管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可我下車的時候還是暈了一下。
整個廣場沸沸揚揚,幾十輛或新或舊的地形車橫七豎八地停泊着,周圍人頭攢動,黑壓壓的一片,少說也有幾千名乘客,潮水般的喧嘩聲蓋過了廣播聲。
習慣了工作基地的冷清的我,一旦身陷喧嚣中還真是不習慣。
我站在車門邊深呼吸了一下,發現發射場的空氣也很渾濁。
可以想象,這麼多人聚在一處,一定超過了空氣循環系統的負荷。
我們其實隻是從一個難聞的小罐子轉移到了另一個難聞的大罐子而已。
有人說在火星的人生活在罐子裡,這話絲毫沒錯。
遠處廣場的西側懸浮着一條紅色的橫幅,上面用三種火星官方語言寫着:“全力備戰大沖運,切實确保乘客出行。
” “說得倒好聽。
”我聳聳肩,這條标語已經懸挂了許多年,沒有人——包括發射場的工作人員——把它當回事。
标語兩側沒有保養的懸浮器忽高忽低,讓橫幅看上去歪歪斜斜,頗為滑稽,在龐大的人群上空顯得格外無力。
文東站在我身後,拎着背包張大了嘴,他顯然沒料到會有這麼多人。
“乖乖,這比我在火星兩年加在一起見到的人還多!”文東摸摸腦袋大發感慨。
這個年輕人到底還是稚嫩,想到的隻是這些淺薄的事情。
我則更擔心現實的問題,眼前比上次大沖運的人數還多,買票的前景更令人憂心,能不能順利回到地球還是個未知數。
我們這些長年在外星工作的人輕易回不了一次家,所以每兩年一次的火星大沖就成了所有人的精神寄托。
其實準确來說,火星大沖的天文學名叫火星沖,大沖是十四年才有一次的天文現象,但是對于人類來說,兩年已經足夠漫長了,已經有資格可以叫作大沖了。
于是這名字便以訛傳訛,流傳下來。
火星開發的初期,開拓者們往往選擇火星大沖的時候發射飛船,可以縮短飛行距離。
其實以現在的宇航技術水平,火星大沖能節省下來的裡程已經微不足道,可是從心理層面來講,大沖給予了大家一個絕佳的理由:那是火星距離地球最近的一個時刻,也是離家最近的時候。
天文台的大沖預告如同一個在耳旁呢喃的惡魔,勸說着每個人是時候回家探親了。
這種微妙的心理暗示逐漸演變成了一種巨大的習慣,當習慣積累到一定程度後,就成了文化。
所以每一次火星大沖的時候,整個火星就如同節日般沸騰起來。
就像是一個連接大腦的按鈕,一按下整個人就立刻切換到了另外一種精神模式,完全圍繞着回家來計劃自己的生活。
人人都算着時間,談論着大沖,渴望着返回地球,義無反顧。
在火星大沖期間,申請回航的人數陡增,形成了巨大的遷徙潮流。
于是,這種兩年一次的返鄉之旅被所有人和官方稱為“大沖運”。
“不行了,憋死我了,再不吸點純氧,我的腦子肯定萎縮了。
張哥,我走啦!”文東把東西存在車站的儲存箱裡,沖我擺擺手,一溜煙就跑沒影了。
我望着他的背影,同情地搖了搖頭。
他居然還有心情去吸氧,殊不知真正的考驗現在才開始。
文東很快消失在人群裡,我拎起自己的行李,下意識地環顧四周。
地面上星星點點扔着許多垃圾,任憑人類的雙腳踐踏。
大部分人都和我一樣,臉上帶着長途奔波的疲憊,兩隻眼睛卻射出銳利的視線,如同随時準備進攻的戰士,謹慎地挪動着腳步。
一層淡淡的緊張氣息浮在人群上空,沒有任何儀器可以探測到,但它确實存在。
有些人在台階和太陽能闆架上席地而坐,面無表情地吸吮着牙膏管裡的流食;遠處還有幾個躺在半開的宇航服内睡覺的家夥,鼾聲如雷;甚至還有兩三堆人把防沙膜鋪在地上打起撲克來。
穿着藍色制服的發射場工作人員和保安在人群中不時閃現,然後像溺水者一樣很快地淹沒在人潮裡。
平時,這種事都是靠機器人來做的,但即使是最新型号的機器人也無法處理這麼複雜的現場局勢。
每個人都是一個充滿了諸多因素的綜合體,龐大的人口基數彼此交織在一起,構成了無比繁複的行為模式,計算量之大足以擊穿任何芯片。
我費力地尋找着人群之間不斷變化的縫隙,要不失時機地撥開他們,機會稍現即逝。
必要時還得拼命用肩、胳膊、雙腿甚至臀部擠開旁人,開辟出一片能夠騰挪的空間,還要兼顧自身的平衡與行李。
我簡直不敢想象,假如這是在地球的重力指數下,我該怎麼辦。
廣場上絕大多數乘客是成年男性和女性,一方面來說這增加了行進的難度,另一方面來說則減少了負罪感——我可不保證在這個時候還能對婦孺保持紳士風度。
忍受着無數白眼和沖撞,我在肺部耗盡了氧氣之前總算移動到了廣場西側的航運中心。
不出我的意料,航運中心的十個臨時售票口前擠滿了人。
隊伍從航運中心裡面一直排到了外面的停車場,幾道微紅的激光線在兩側約束着隊伍的秩序;還有幾個小販在隊伍前後來回兜售着航天罐頭,無論人群多擠,他們總能帶着自己的運輸機械人開出一條路來,很強大。
航運中心上方的大屏幕冷漠地滾動着發射日程表,對下面發生的事情毫不關心。
我飛快地掃了一眼屏幕,上面那一排排由一個字母和四個數字組成的航班号充滿了誘惑,比全裸的女模特更令人心醉。
合适的航班号我早已經谙熟于心,早在出發之前就已經做了周密的計劃:有三個航班作為首選,還有幾個備選航班。
這些航班的發射時間、價格、路線以及艙位我都背得滾瓜爛熟。
我在心裡複習了一遍買票的計劃,然後吃力地從懷裡掏出身份卡,高舉過頭。
在火星工作的人相對于在地球的人來說并不多,但定期航班很少。
奧林帕斯發射場的發射容量可以滿足日常運輸的需求,但碰到大沖運則完全不夠用。
據說火星管理局正打算修建另外一座發射場,專門用于貨物運輸,把奧林帕斯改成客運專線。
不過這計劃現在還處于規劃中,等到建成以後,估計我兒子都有資格申請來火星上班了。
地球上的朋友有時候會好奇地問我:“在這個網絡發達的時代,為什麼還會用這麼原始的排隊購票方式?”其實最初火星确實是使用網絡訂票的,隻需在自己的基地裡動動手指就可以預訂上航班,可是很快,抗議聲四起。
因為訂票者遍布整個火星,而火星目前還缺乏有效、可靠的交通手段,經常會有人誤機,造成艙位的浪費,買了票的走不了,能走的人卻買不到票。
經過一段時間的争論,最後,火星管理局幹脆宣布取消網上購票,所有人都一視同仁,規定必須等乘客本人已經抵達奧林帕斯才能買票。
有人說,這項政策讓太空時代的人類一下子退化到了單純靠體力與蠻力的原始社會,但我覺得這樣也好,至少很公平。
和在地球上買票不同,在火星買票前必須接受全面的健康檢查以确定能夠适應宇宙航行,而且還要審查資格、身份資料等,即使已經實現了完全的電腦化,流程仍舊很長。
這無疑是雪上加霜,航運中心迫不得已隻好采取随機抽取的方式,用掃描器随機掃描廣場上攢集的人群,隻有被掃描認證以後的人才有資格進入排隊通道。
于是所有人都奮力揮舞着身份卡,在激光線的末端聚成了一大團擁有無數狂亂觸手的混亂人球。
作為一名已經經曆過幾次大沖運的旅客,我多少有了些竅門。
比如在排隊的時候,不一定是舉得最高、揮舞得最頻繁的身份卡會被最先掃描到。
廣場上有幾個特定區域被選中的概率比較高,而且我偷偷在身份卡上塗了一層反射增幅膜,可以增強對掃描熱線的反射度。
這東西本來是用在深層空間探測衛星上的,我恰好認識一個基地裡的工程師,他給我貼了膜,收了兩百元錢。
這錢花得很值,我大約隻站了三十分鐘,身份卡就發出一陣震顫,麻酥酥的觸感從指尖傳到脊梁。
它被機器掃描到了!我心頭一陣狂喜,隻要能排進隊伍,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我拼命把身份卡舉高,隻要多堅持一秒鐘就可以順利地注冊進系統了。
就在這時,身份卡的顫動突然停止了,這是信号中斷的征兆。
我驚愕地擡起頭來,以為出了什麼問題,下意識地捏緊證件,仿佛這樣就可以挽回頹勢,可惜這隻是一種迷信。
很快,大屏幕上顯示出了下一位排隊者的編号,不是我。
我沮喪地垂下酸痛的胳膊,歎了口氣,擡起頭想看看那個幸運兒是誰。
人群一陣騷動,一個身材挺拔的女人走出來,朝着航運中心而去,臉上挂着遮掩不住的得意。
她擦肩走過我的身旁時,沖我抛了個媚眼兒,把挂在脖子上的身份卡當扇子扇了幾下。
我立刻注意到這其中的貓膩,她的身份卡上肯定裝了主動發射器!這是一種霸道的裝置,類似于主動聲呐,會直接向掃描探頭發射強烈的信号,強度要比反射增幅大許多倍,難怪我搶不過她。
問題是,主動發射裝置目前還沒有實現微型化,最尖端的産品也有一個拳頭大,無法集成到身份卡上,所以一定還藏在她身體的某個部位。
我像色狼一樣死死盯着她的背影,是藏在豐碩的胸前還是藏在高聳的臀部?假如我及時舉報給監察部門,應該可以揭穿她的手段,順利的話,我還能夠拿回自己的排名。
可是這樣一來,我也将冒着被揭穿的危險…… 女人大概覺察到了我的視線,她停下腳步,回首妩媚一笑。
我避開她的視線,裝作去看大屏幕上的時刻表,她也沒再說什麼,轉身娉婷離去。
沒有其他辦法,我又多等了大約兩個小時,幾經周折才再度被掃描器選中到隊列中來。
進入隊列以後,系統會給一個特定的序列号,不必排隊,安靜地等待叫号就是了。
我松了一口氣,揉着酸痛的胳膊走進候票大廳,恰好與剛才的女人四目相接。
女人眉頭輕聳了一下,輕啟紅唇:“謝謝。
”我一愣,随即明白了她的意思,冷冷地回了一句:“不用謝,我們彼此彼此。
”“你一直在盯着我,是在猜那個裝置擱在哪裡吧?”女人直直盯着我,似笑非笑,有些挑逗的意味。
我無論精神還是肉體都已經很疲勞了,對這種暧昧暫時喪失了興趣,隻是淡淡回答:“現在不重要了,反正我們都進來了。
” 這個反應大概超出了她的意料,她愣了愣,把額頭的劉海兒撩起來:“真怪,我聽說在火星的男人對女性都很饑渴。
” “這年頭,除非你是航運票……”我低聲嘟囔了一句。
她不禁笑起來,大方地伸過一隻雪白的手:“我叫瓦瑞娜。
”我謹慎地握了一下,随即放開。
候票大廳裡的人其實也不少,為數不多的幾個座位都擠得滿滿的。
瓦瑞娜憑借着女性特有的魅力,讓其中一位紳士主動讓出了他的位置。
而我隻好和其他人一樣,保持着直立姿勢。
有經驗的人會讓一隻腳略微歪曲,把重心壓在另外一隻腳上,交替休息,并尋找一切機會靠住牆壁或者柱子。
等候是大沖運期間的另外一個挑戰。
它不見得讓肉體很辛苦,卻擁有無孔不入的乏味,像南美洲的食人蟻一樣密密麻麻地爬滿心智,用尖颚細緻地啃噬着耐心和理性,那是一種精神上的淩遲,讓人焦灼、沮喪甚至恍惚,仿佛時間的勻度被拉長至無限細長,然後絞在自己的脖子上逐漸收緊。
很多人在硬件方面做了充足的準備,最後卻跌倒在了這個因素上。
為了對抗這個考驗,與陌生路人聊天是個必然的選擇。
我和瓦瑞娜很快就抛開了因發現彼此作弊而導緻的尴尬,開始有一搭無一搭地攀談起來。
反正大家都是陌路相逢,也沒什麼顧忌。
很快我們就摸清了對方的底細。
她是丘比特盆地的一個基地的保健醫生,不過用她自己的話說是“應付男人騷擾的時間比治療他們花的還多”。
難怪她剛才會有那種感慨。
這次是她第一次參加火星大沖運回地球。
“看不出來,你的手段還是蠻老到的嘛。
” 瓦瑞娜聳聳肩,誇張地用手掌托起左邊的胸部颠了颠:“基地的人教了我不少東西,也給我提供了不少專業設備。
”看她的表情,我能想象到,那些為了達到交配目的的男性是如何運用自己的優勢給美女獻殷勤的——人類果然從來沒進化過,至少男性沒有。
我盯着眼前隆起的優美弧線,覺得有些遺憾,那曲線下包裹的隻是一堆電子元件而已。
“不過,我實在沒想到會有這麼多人,比我預期的多出十幾倍。
誰想到大沖運會有這麼多人,我還以為是那群臭小子誇張。
”她說。
“據說每次大沖運的時候,因為聚集到奧林帕斯的人實在太多了,火星的地軸都會偏移上幾度。
” “這算是個笑話嗎?” “火星笑話,很火星。
”我語帶雙關地回答。
我們兩個正有一搭無一搭地閑談着,忽然廣播聲在頭頂響起,令人憎惡的電子女聲刺破了所有人的耳膜和脆弱的心理防線:“今日的航票已經全部售完,請等候的旅客明天再來。
”等候的人群發出一陣憤怒的嘩然聲,罵聲四起,還有口水吐到地闆和牆壁上。
這個結果太糟糕了,我們花了好大的功夫才淘汰掉其他競争者擠進隊列,如今卻必須等明天重新來過。
距離成功隻差一步,這比從一開始就失敗更令人沮喪。
人們的怒氣全都發洩到了火星管理局頭上,他們本可以做得更好。
比如給前一天進入隊列的乘客優先購票權,比如允許提前幾天訂票,再比如在大屏幕上顯示定期航班的剩餘座位數。
這些措施很簡單,也不費什麼事。
據說管理局也有自己的苦衷:給予優先購票權會讓他們遭到無數質疑公正性的投訴,盡管他們從來沒有什麼公正可言;允許提前訂票,意味着必須制訂一個長期、準确并且完備的發射計劃,無論從火星氣象還是航運中心本身的工作态度去考慮,都是不可能的任務;至于把剩餘座位數進行公示,就壓榨了黃牛的生存空間。
“你聽得沒錯,我說的是黃牛,太空黃牛。
”我平靜地告訴瓦瑞娜。
後者露出一副“我讀書少你不要騙我”的表情。
“火星這種地方也有黃牛啊?”她問道。
别看她表現得很成熟,在這方面還是個雛兒。
“黃牛那種東西,比蟑螂的生存能力還強,無處不在——蟑螂至少還怕拖鞋呢。
” 瓦瑞娜看起來對我的幽默沒産生任何共鳴,剛才的事情對她打擊很大,神情還有些恍惚。
我們此時置身于剛才搶票的廣場中,盡管今天的票已經售罄,廣場上的人還是越來越多,沒排上的人還在原地徘徊,巴望着奇迹發生,還有更多的人不斷從火星各地趕來奧林帕斯,心存僥幸。
黑壓壓一片覆蓋了廣場本身的顔色,每個人能夠分享的個人空間比飛船上更小。
拜他們所賜,我和瓦瑞娜不由自主地擠到了一起。
她的肩膀倚靠着我,右手半扶不扶,豐滿的胸部随着身體的晃動微微掃過我的手肘——好吧,這沒什麼好興奮的,我知道那隻是主動發射器而已。
說實話,和女孩子的柔軟身體隔着兩層薄布互相摩擦,這種感覺還是很不錯的,不過如果能選擇的話,我甯願與打印着自己名字的航空票肌膚相親。
“那我們接下來怎麼辦?”看到那麼多人持續擁入,瓦瑞娜喪失了之前的自信,面色蒼白地問我。
我注意到,她不自覺地使用了“我們”。
當事情朝着女性不可預期的方向發展時,她們往往會就近尋找一個可以倚靠的對象——或者說她們覺得可以倚靠的對象——而我恰好離她最近。
“先去吃飯,然後我們碰碰運氣。
”我捏着下巴,故意說得高深莫測。
瓦瑞娜的眼神裡閃過一絲期待的火花,緊緊地跟随在我身後。
“站前飯店”名字叫飯店,其實就是一個存儲倉庫。
倉庫裡擺放着幾把椅子和幾張圓桌,兩個钛罐被臨時支起來做櫃台。
這裡沒有廚房,櫃台的後面隻有堆積如山的航天罐頭,櫃台前方用一塊小型液晶屏顯示着罐頭的種類。
這家飯店是航運中心的工作人員開的,名義上是為了方便廣大乘客的出行需要,其實是個肥缺。
航運中心官方隻負責乘客登船前的呼吸維持系統,飲食之類的服務不在提供之列。
乘客隻有兩種選擇:一是自己攜帶,但這會占掉行李的重量配額,很不劃算;二是在航運中心的私人“飯店”吃,這些飯店會趕在大沖運之前從地球訂購一大批航天罐頭食品,它們便宜、容易運輸、保質期長,烹饪也簡單,反正乘客沒什麼選擇。
除了有路子開店的人,還有一些閑散人員。
他們的罐頭存貨比較少,也租不起倉庫,就租一個運輸機器人跟在自己後面,在航運廣場來回穿梭叫賣。
我選擇飯店進餐隻有30%的原因是餓了,70%的原因是飯店後面隐藏的東西。
我和瓦瑞娜找了一張稍微幹淨點的桌子坐下,她皺着眉頭從懷裡掏出一張衛生紙,試圖把桌上髒兮兮的火星塵和一道道紅、綠顔色的污漬擦掉。
周圍還有幾桌客人,大家的表情都很憂郁,嘴裡不停地唠叨着,說什麼話題的都有。
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婦女從櫃台後走過來,嘴裡叼着一根煙卷,整個腦袋罩在一個透明的密閉頭盔裡,頭盔裡煙霧缭繞,幾乎看不清楚她的臉——這是基地安全部門和瘾君子之間妥協的産物。
她毫不殷勤地問我們要吃些什麼。
我點了一罐流質香腸和一罐半流質的揚州炒飯,瓦瑞娜用指頭按住太陽穴,随便點了一罐菠菜,随即閉上了眼睛,似乎無法承受。
這家飯店上菜很快,它沒法不快,服務員的工作隻是去後面倉庫挑出需要的罐頭再端上桌子而已。
我輕車熟路地撕開罐頭包裝,用力壓了一下罐頭底部的加熱層,半分鐘内它就變得“炙手可熱”了。
“快吃吧,打起精神,吃飽了好去弄票。
”我把嘴對準吸管之前對瓦瑞娜說。
她自暴自棄地拿起罐頭,看了眼保質期,又悻悻放回原處。
“你說弄票,該怎麼弄?”她問道。
我指了指老闆:“就是從這裡啊。
” “你是說,她是個黃牛?!”瓦瑞娜美麗的大眼睛一下子瞪圓。
我聳聳肩,看來她所在基地的小夥子們沒有告訴她關于大沖運的全部事實。
能夠在航運中心開飯店的人一定都是有背景的,他們除了能弄到吃的,當然也能弄到航運票,後者的利潤更加驚人。
受到我的鼓勵,瓦瑞娜打開菠菜罐頭,兩三口把它吃完,仿佛不吃完就會得罪飯店老闆,弄不到票一樣。
這頓飯就這麼潦草地結束了,談不上美味,至少我不餓了。
我和瓦瑞娜掏出自己的身份卡,拿到櫃台前。
老闆繼續在頭盔裡吞雲吐霧,用指頭在收銀機上打出價格。
“什麼?!這麼貴?!”瓦瑞娜忍不住大叫。
我趕緊一把拉住她,用眼神示意她趕緊閉嘴,然後把兩個人的身份卡交給老闆。
老闆端詳了她一眼,什麼也沒說,按照那個有點離譜的價格扣了錢,把卡遞了回來。
我接過卡,裝作不經意的樣子随口問道:“老闆,今天的票能弄到嗎?”老闆大概早見慣了我們這種人,迫不及待地想弄到票又不想拉下身份,于是直截了當地回答:“今天的不可能了,明天的還有機會。
” “都有什麼航班的?” “什麼航班都有。
”老闆的底氣十足,就連瓦瑞娜都忍不住佩服起來。
“看你們願意出多少錢了。
”老闆又補充了一句:“我這裡童叟無欺,也不牟取暴利,K票加200%的勞務費,Z票加170%,D票加150%,都有發票,怎麼樣?夠優惠了吧?” “這還叫優惠?這是搶劫啊!”瓦瑞娜忍不住小聲嘟囔道。
老闆絲毫不以為忤,笑着對她說:“小姐,如果一個搶劫犯能把你送回地球,你願不願意被搶呢?當然,你不花錢也可以。
我見過一些姑娘陪航運中心的領導睡上一覺就回去了。
你要不要考慮一下?你的條件不錯。
”瓦瑞娜聽到這麼露骨的話,臉騰的一下紅起來,看來她實際上沒表面裝得那麼豪放。
我趕緊把話題岔開:“我們買K票,能不能把勞務費稍微降一點啊。
您看這一路上好幾天呢,開銷上實在……” 老闆不耐煩地敲了敲櫃台,在頭盔裡又吐出一個煙圈。
“想快還不容易,鑽蟲洞去啊,沒人攔着你。
”我啞口無言。
火星和地球之間有蟲洞相連,單程隻要十個小時就到了,但是這種需要空間跳躍的D票貴得不得了(D的意思是“洞”);次一級的選擇是自攜大容量推進劑的直飛Z,這種飛船可以從火星直飛地球的任何一個降落場,中間無須補充任何燃料。
而我能負擔的是最普通的K飛船。
這種飛船為了節約燃料,沿途需要借助火衛二和月球的引力進行加速,要多繞好幾圈,飛一趟得花八天時間——唯一的優點是相對便宜些。
“怎麼樣?你是打算明天去排那個不靠譜的隊,還是幹脆在這裡訂?”我轉頭去看瓦瑞娜。
她看起來很苦惱,假如再去排一次那種長隊又買不到票的話,精神非崩潰了不可。
“好吧……我要一張,謝謝您。
”她終于妥協了。
老闆早預料到了她的抉擇,波瀾不興地把我們的身份卡又拿了過去:“今天先刷一半,明天來取票時再刷另外一半。
”說完,她拿起筆在一張熒光紙上潦草地寫了幾個字:“明天帶着這個來。
” “今天拿票不行嗎?”早一刻拿到票,就早一刻安心。
“廢話,所有的票都是當天才确定,你們等着就是了。
”老闆粗暴地結束了這次談話。
我和瓦瑞娜走出飯店。
她的神情有些古怪,一半是為金錢心疼沮喪,一半又似乎很高興。
她忽然停下腳步,用那雙大眼睛注視着我:“他們真的可以弄到票給我們嗎?” “我前幾次都在這兒訂的,沒問題。
”我安慰她道。
“希望如此。
”她低聲喃喃,有些心力交瘁,之前利用主動發射器排隊的春風得意全然消失了。
在我意識到差不多說明天見的時候,忽然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老闆并不知道我和她素昧平生,想當然地把兩張票寫到了同一張紙上。
這憑證沒法撕開,而我和她都不會放心讓陌生人拿着自己訂票的憑據——萬一轉手賣給别人就糟糕了,老闆是隻認紙不認人的。
我們都無法在這件事上充分信任對方,這意味着,我們隻有一起過夜這個選擇了…… 廣場上依然人頭攢動,等待買票的人們仿佛地球原野上密密麻麻的雜草,他們的生存環境極為惡劣,可生命力極為頑強,隻要有一點縫隙就可以滋長起來,堅韌并且百折不回。
唯一不同的是,雜草的活力源自物種繁衍的本能,而眼前人群的活力源自思鄉,即使是1.2億公裡的距離也無法阻擋他們回家的沖動。
曾經有地球來的記者把大沖運形容為“史詩般的太空遷徙”,還幸災樂禍地說“大沖運譜寫了一曲橫亘空間的生命之歌”。
對此我嗤之以鼻,他們這些坐政府飛船的渾蛋哪裡知道民間疾苦?史詩你個頭,生命你個屁。
對于大沖運來說,什麼都沒有意義,唯有航票才是王道,是正統,是最初的,是最終的,是阿爾法,是歐米茄。
所有的故事,無論喜怒哀樂,都是圍繞着它卑微地存在着。
而我即将面臨的顯然是其中一個故事:因為黑市訂票憑證的失誤,我必須和瓦瑞娜在一起過夜。
這個故事有各種發展的可能:她欣然同意,我們同處一屋,很自然地在床上媾和到一起,次日拿到航票各自奔赴地球的不同角落。
那一夜的風情如模糊的夢境般在記憶裡留下一道淺痕;或者她憤然拒絕,甯可不要航票也不願随便和陌生男人同居一室;還有一種最大的可能是:我睡地闆,她睡床,一夜無語。
事實上,這個故事發展的最大障礙不是瓦瑞娜的态度,而是硬件的缺乏——我們沒有床位。
奧林帕斯隻是一個發射中心,它所擁有的居住空間極其有限,不足以應付大沖運期間擁來的旅客。
一些人選擇露宿街頭,反正整個城市都是恒溫的;還有一些人付出一筆費用,可以在倉庫裡找個地方落腳;甚至還有人把外太空用的宇航服拿出來當作睡袋租給乘客。
我把我們面臨的窘境向瓦瑞娜做了詳細的說明,還刻意選擇了一種漫不經心的口氣,以免讓她懷疑我别有用心。
瓦瑞娜聽完以後陷入了沉思,高高的顴骨泛着白光,讓她的輪廓看起來有些抽象。
大約過了兩分鐘她才擡起頭來,眼神變得輕松起來。
“沒關系,那個憑證你拿着就好。
”她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
那張憑證上隻寫明了兩張航運票,卻沒有寫名字。
在拿着航票去航運中心注冊名字之前,這張票可以轉讓給任何人。
換句話說,我可以轉頭賣給另外一個人,大賺一筆,而瓦瑞娜不會有任何機會挽回損失。
“你不怕我拿去賣掉嗎?”我坦率地問道。
“如果我說,我看到你的
我同情地搖了搖頭,重新閉上眼睛。
我是上車之後才認識這小子的,他就坐在我的鄰座。
這家夥一落座先沖我道了個歉,然後把幾個钛罐口袋扔到了兩個座位的中間,一下子占了我三分之一的空間。
我看了他一眼,還沒開始發作,他就已經一口一個“哥”叫得親熱,還遞了根煙給我。
在掏打火機的時候被司機發現了,好一通罵。
文東是兩年前來火星做勘探的,這次是頭一回休假,所以特别興奮。
一路上我光聽他喋喋不休地唠叨他的那點經曆,這麼長的旅程都沒把他的啰唆磨平,倒挺讓人佩服的。
車子的速度在逐漸減慢。
我不理文東,緩緩轉過頭去,窗外可以看到遠處無比挺拔的奧林帕斯山,它如同擎天一柱,威嚴地連接着藍紫色的天空和橘黃色的大地,漂浮的沙雲在它赤紅色的腰間盤旋,在塔爾西斯高原落日的映襯下真有些希臘神話裡的恢宏氣度。
這座火星最高的山峰從幾百公裡以外就可以看到,它是奧林帕斯航運中心最醒目的地标。
對我們這些人來說,它更接近一個圖騰,意味着即将踏上回家的旅途。
我工作的地方是在阿爾及爾平原市,位于塔爾西斯高原最南端。
為了抵達奧林帕斯航運中心,我必須穿越四千公裡長的水手峽谷。
當然,你可以選擇坐小型航空機,但火星塵暴是一個不可預期的風險,大部分人還是甯願在七公裡深的水手峽谷谷底忍受地形車的颠簸。
眼看目的地即将到達,地形車仿佛也變得輕松起來,它抖動着巨大的鋼鐵身軀,吼叫着朝前方一個半圓形的透明罩開去。
那裡就是奧林帕斯航運中心,如同一個倒扣的半透明的瓷碗。
盡管跟四周的山脈比起來,它顯得毫不起眼,可它是人類在火星最大的航天發射中心,光是生活區的面積就有十多平方公裡。
過了大約半個小時,地形車穿過防護罩下的一個小閘門,終于進入了奧林帕斯市區。
車子兩側的防沙闆嗡嗡地降了下去,窗外的景色被防護罩的濾光層中和成了天藍色。
對于習慣在火星生活的人,這種色調給人一種懷舊的舒适感。
一進市裡,本來死氣沉沉的車廂登時漾起活力。
乘客們紛紛開始起身,一邊揉着腰一邊取自己的行李,同時大聲向周圍的人——不管認不認識——抱怨旅途的艱辛。
文東率先跳起來,把兩隻腳巧妙地插進堆滿了行李的過道,去開上方的儲物箱。
“張哥,我幫你把包扔下來吧。
”還沒等我答話,已經是罵聲四起,呵斥他别擋道。
文東一瞪眼睛要跟罵他的人吵,被我一把拽回到座位上,免得他惹事把我也扯進去。
在這個當口兒,我可不想惹出什麼是非。
奧林帕斯市的行車通道十分擁擠,行進速度慢得令人難以忍受。
我們車子的周圍爬滿了形形色色的交通工具,有體态臃腫的運輸用的地形車,也有破爛不堪的勘探坦克,甚至還有幾架小巧靈活的地效飛行器在大車之間沒頭沒腦地穿行,襟翼和底盤不時剮到旁邊的車子,發出尖厲的聲響。
不過這也不能怪當局,當初這裡隻是按照一個發射場的附屬區域來規劃設計的,根本沒想到能發展成如此規模的一個生活聚集區。
現在如果想徹底改造,所花的費用估計和新建一個殖民生态圈差不多,沒人願意出這個錢。
過了大概一個小時,我們的車才勉勉強強擠進了中心廣場。
平時,這個中心廣場是一大片太陽能闆陣列,每次大沖運的時候,就會被騰出來做停車中轉場。
也隻有在這個時間,這個區域才被人稱作“中心廣場”。
盡管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可我下車的時候還是暈了一下。
整個廣場沸沸揚揚,幾十輛或新或舊的地形車橫七豎八地停泊着,周圍人頭攢動,黑壓壓的一片,少說也有幾千名乘客,潮水般的喧嘩聲蓋過了廣播聲。
習慣了工作基地的冷清的我,一旦身陷喧嚣中還真是不習慣。
我站在車門邊深呼吸了一下,發現發射場的空氣也很渾濁。
可以想象,這麼多人聚在一處,一定超過了空氣循環系統的負荷。
我們其實隻是從一個難聞的小罐子轉移到了另一個難聞的大罐子而已。
有人說在火星的人生活在罐子裡,這話絲毫沒錯。
遠處廣場的西側懸浮着一條紅色的橫幅,上面用三種火星官方語言寫着:“全力備戰大沖運,切實确保乘客出行。
” “說得倒好聽。
”我聳聳肩,這條标語已經懸挂了許多年,沒有人——包括發射場的工作人員——把它當回事。
标語兩側沒有保養的懸浮器忽高忽低,讓橫幅看上去歪歪斜斜,頗為滑稽,在龐大的人群上空顯得格外無力。
文東站在我身後,拎着背包張大了嘴,他顯然沒料到會有這麼多人。
“乖乖,這比我在火星兩年加在一起見到的人還多!”文東摸摸腦袋大發感慨。
這個年輕人到底還是稚嫩,想到的隻是這些淺薄的事情。
我則更擔心現實的問題,眼前比上次大沖運的人數還多,買票的前景更令人憂心,能不能順利回到地球還是個未知數。
我們這些長年在外星工作的人輕易回不了一次家,所以每兩年一次的火星大沖就成了所有人的精神寄托。
其實準确來說,火星大沖的天文學名叫火星沖,大沖是十四年才有一次的天文現象,但是對于人類來說,兩年已經足夠漫長了,已經有資格可以叫作大沖了。
于是這名字便以訛傳訛,流傳下來。
火星開發的初期,開拓者們往往選擇火星大沖的時候發射飛船,可以縮短飛行距離。
其實以現在的宇航技術水平,火星大沖能節省下來的裡程已經微不足道,可是從心理層面來講,大沖給予了大家一個絕佳的理由:那是火星距離地球最近的一個時刻,也是離家最近的時候。
天文台的大沖預告如同一個在耳旁呢喃的惡魔,勸說着每個人是時候回家探親了。
這種微妙的心理暗示逐漸演變成了一種巨大的習慣,當習慣積累到一定程度後,就成了文化。
所以每一次火星大沖的時候,整個火星就如同節日般沸騰起來。
就像是一個連接大腦的按鈕,一按下整個人就立刻切換到了另外一種精神模式,完全圍繞着回家來計劃自己的生活。
人人都算着時間,談論着大沖,渴望着返回地球,義無反顧。
在火星大沖期間,申請回航的人數陡增,形成了巨大的遷徙潮流。
于是,這種兩年一次的返鄉之旅被所有人和官方稱為“大沖運”。
“不行了,憋死我了,再不吸點純氧,我的腦子肯定萎縮了。
張哥,我走啦!”文東把東西存在車站的儲存箱裡,沖我擺擺手,一溜煙就跑沒影了。
我望着他的背影,同情地搖了搖頭。
他居然還有心情去吸氧,殊不知真正的考驗現在才開始。
文東很快消失在人群裡,我拎起自己的行李,下意識地環顧四周。
地面上星星點點扔着許多垃圾,任憑人類的雙腳踐踏。
大部分人都和我一樣,臉上帶着長途奔波的疲憊,兩隻眼睛卻射出銳利的視線,如同随時準備進攻的戰士,謹慎地挪動着腳步。
一層淡淡的緊張氣息浮在人群上空,沒有任何儀器可以探測到,但它确實存在。
有些人在台階和太陽能闆架上席地而坐,面無表情地吸吮着牙膏管裡的流食;遠處還有幾個躺在半開的宇航服内睡覺的家夥,鼾聲如雷;甚至還有兩三堆人把防沙膜鋪在地上打起撲克來。
穿着藍色制服的發射場工作人員和保安在人群中不時閃現,然後像溺水者一樣很快地淹沒在人潮裡。
平時,這種事都是靠機器人來做的,但即使是最新型号的機器人也無法處理這麼複雜的現場局勢。
每個人都是一個充滿了諸多因素的綜合體,龐大的人口基數彼此交織在一起,構成了無比繁複的行為模式,計算量之大足以擊穿任何芯片。
我費力地尋找着人群之間不斷變化的縫隙,要不失時機地撥開他們,機會稍現即逝。
必要時還得拼命用肩、胳膊、雙腿甚至臀部擠開旁人,開辟出一片能夠騰挪的空間,還要兼顧自身的平衡與行李。
我簡直不敢想象,假如這是在地球的重力指數下,我該怎麼辦。
廣場上絕大多數乘客是成年男性和女性,一方面來說這增加了行進的難度,另一方面來說則減少了負罪感——我可不保證在這個時候還能對婦孺保持紳士風度。
忍受着無數白眼和沖撞,我在肺部耗盡了氧氣之前總算移動到了廣場西側的航運中心。
不出我的意料,航運中心的十個臨時售票口前擠滿了人。
隊伍從航運中心裡面一直排到了外面的停車場,幾道微紅的激光線在兩側約束着隊伍的秩序;還有幾個小販在隊伍前後來回兜售着航天罐頭,無論人群多擠,他們總能帶着自己的運輸機械人開出一條路來,很強大。
航運中心上方的大屏幕冷漠地滾動着發射日程表,對下面發生的事情毫不關心。
我飛快地掃了一眼屏幕,上面那一排排由一個字母和四個數字組成的航班号充滿了誘惑,比全裸的女模特更令人心醉。
合适的航班号我早已經谙熟于心,早在出發之前就已經做了周密的計劃:有三個航班作為首選,還有幾個備選航班。
這些航班的發射時間、價格、路線以及艙位我都背得滾瓜爛熟。
我在心裡複習了一遍買票的計劃,然後吃力地從懷裡掏出身份卡,高舉過頭。
在火星工作的人相對于在地球的人來說并不多,但定期航班很少。
奧林帕斯發射場的發射容量可以滿足日常運輸的需求,但碰到大沖運則完全不夠用。
據說火星管理局正打算修建另外一座發射場,專門用于貨物運輸,把奧林帕斯改成客運專線。
不過這計劃現在還處于規劃中,等到建成以後,估計我兒子都有資格申請來火星上班了。
地球上的朋友有時候會好奇地問我:“在這個網絡發達的時代,為什麼還會用這麼原始的排隊購票方式?”其實最初火星确實是使用網絡訂票的,隻需在自己的基地裡動動手指就可以預訂上航班,可是很快,抗議聲四起。
因為訂票者遍布整個火星,而火星目前還缺乏有效、可靠的交通手段,經常會有人誤機,造成艙位的浪費,買了票的走不了,能走的人卻買不到票。
經過一段時間的争論,最後,火星管理局幹脆宣布取消網上購票,所有人都一視同仁,規定必須等乘客本人已經抵達奧林帕斯才能買票。
有人說,這項政策讓太空時代的人類一下子退化到了單純靠體力與蠻力的原始社會,但我覺得這樣也好,至少很公平。
和在地球上買票不同,在火星買票前必須接受全面的健康檢查以确定能夠适應宇宙航行,而且還要審查資格、身份資料等,即使已經實現了完全的電腦化,流程仍舊很長。
這無疑是雪上加霜,航運中心迫不得已隻好采取随機抽取的方式,用掃描器随機掃描廣場上攢集的人群,隻有被掃描認證以後的人才有資格進入排隊通道。
于是所有人都奮力揮舞着身份卡,在激光線的末端聚成了一大團擁有無數狂亂觸手的混亂人球。
作為一名已經經曆過幾次大沖運的旅客,我多少有了些竅門。
比如在排隊的時候,不一定是舉得最高、揮舞得最頻繁的身份卡會被最先掃描到。
廣場上有幾個特定區域被選中的概率比較高,而且我偷偷在身份卡上塗了一層反射增幅膜,可以增強對掃描熱線的反射度。
這東西本來是用在深層空間探測衛星上的,我恰好認識一個基地裡的工程師,他給我貼了膜,收了兩百元錢。
這錢花得很值,我大約隻站了三十分鐘,身份卡就發出一陣震顫,麻酥酥的觸感從指尖傳到脊梁。
它被機器掃描到了!我心頭一陣狂喜,隻要能排進隊伍,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我拼命把身份卡舉高,隻要多堅持一秒鐘就可以順利地注冊進系統了。
就在這時,身份卡的顫動突然停止了,這是信号中斷的征兆。
我驚愕地擡起頭來,以為出了什麼問題,下意識地捏緊證件,仿佛這樣就可以挽回頹勢,可惜這隻是一種迷信。
很快,大屏幕上顯示出了下一位排隊者的編号,不是我。
我沮喪地垂下酸痛的胳膊,歎了口氣,擡起頭想看看那個幸運兒是誰。
人群一陣騷動,一個身材挺拔的女人走出來,朝着航運中心而去,臉上挂着遮掩不住的得意。
她擦肩走過我的身旁時,沖我抛了個媚眼兒,把挂在脖子上的身份卡當扇子扇了幾下。
我立刻注意到這其中的貓膩,她的身份卡上肯定裝了主動發射器!這是一種霸道的裝置,類似于主動聲呐,會直接向掃描探頭發射強烈的信号,強度要比反射增幅大許多倍,難怪我搶不過她。
問題是,主動發射裝置目前還沒有實現微型化,最尖端的産品也有一個拳頭大,無法集成到身份卡上,所以一定還藏在她身體的某個部位。
我像色狼一樣死死盯着她的背影,是藏在豐碩的胸前還是藏在高聳的臀部?假如我及時舉報給監察部門,應該可以揭穿她的手段,順利的話,我還能夠拿回自己的排名。
可是這樣一來,我也将冒着被揭穿的危險…… 女人大概覺察到了我的視線,她停下腳步,回首妩媚一笑。
我避開她的視線,裝作去看大屏幕上的時刻表,她也沒再說什麼,轉身娉婷離去。
沒有其他辦法,我又多等了大約兩個小時,幾經周折才再度被掃描器選中到隊列中來。
進入隊列以後,系統會給一個特定的序列号,不必排隊,安靜地等待叫号就是了。
我松了一口氣,揉着酸痛的胳膊走進候票大廳,恰好與剛才的女人四目相接。
女人眉頭輕聳了一下,輕啟紅唇:“謝謝。
”我一愣,随即明白了她的意思,冷冷地回了一句:“不用謝,我們彼此彼此。
”“你一直在盯着我,是在猜那個裝置擱在哪裡吧?”女人直直盯着我,似笑非笑,有些挑逗的意味。
我無論精神還是肉體都已經很疲勞了,對這種暧昧暫時喪失了興趣,隻是淡淡回答:“現在不重要了,反正我們都進來了。
” 這個反應大概超出了她的意料,她愣了愣,把額頭的劉海兒撩起來:“真怪,我聽說在火星的男人對女性都很饑渴。
” “這年頭,除非你是航運票……”我低聲嘟囔了一句。
她不禁笑起來,大方地伸過一隻雪白的手:“我叫瓦瑞娜。
”我謹慎地握了一下,随即放開。
候票大廳裡的人其實也不少,為數不多的幾個座位都擠得滿滿的。
瓦瑞娜憑借着女性特有的魅力,讓其中一位紳士主動讓出了他的位置。
而我隻好和其他人一樣,保持着直立姿勢。
有經驗的人會讓一隻腳略微歪曲,把重心壓在另外一隻腳上,交替休息,并尋找一切機會靠住牆壁或者柱子。
等候是大沖運期間的另外一個挑戰。
它不見得讓肉體很辛苦,卻擁有無孔不入的乏味,像南美洲的食人蟻一樣密密麻麻地爬滿心智,用尖颚細緻地啃噬着耐心和理性,那是一種精神上的淩遲,讓人焦灼、沮喪甚至恍惚,仿佛時間的勻度被拉長至無限細長,然後絞在自己的脖子上逐漸收緊。
很多人在硬件方面做了充足的準備,最後卻跌倒在了這個因素上。
為了對抗這個考驗,與陌生路人聊天是個必然的選擇。
我和瓦瑞娜很快就抛開了因發現彼此作弊而導緻的尴尬,開始有一搭無一搭地攀談起來。
反正大家都是陌路相逢,也沒什麼顧忌。
很快我們就摸清了對方的底細。
她是丘比特盆地的一個基地的保健醫生,不過用她自己的話說是“應付男人騷擾的時間比治療他們花的還多”。
難怪她剛才會有那種感慨。
這次是她第一次參加火星大沖運回地球。
“看不出來,你的手段還是蠻老到的嘛。
” 瓦瑞娜聳聳肩,誇張地用手掌托起左邊的胸部颠了颠:“基地的人教了我不少東西,也給我提供了不少專業設備。
”看她的表情,我能想象到,那些為了達到交配目的的男性是如何運用自己的優勢給美女獻殷勤的——人類果然從來沒進化過,至少男性沒有。
我盯着眼前隆起的優美弧線,覺得有些遺憾,那曲線下包裹的隻是一堆電子元件而已。
“不過,我實在沒想到會有這麼多人,比我預期的多出十幾倍。
誰想到大沖運會有這麼多人,我還以為是那群臭小子誇張。
”她說。
“據說每次大沖運的時候,因為聚集到奧林帕斯的人實在太多了,火星的地軸都會偏移上幾度。
” “這算是個笑話嗎?” “火星笑話,很火星。
”我語帶雙關地回答。
我們兩個正有一搭無一搭地閑談着,忽然廣播聲在頭頂響起,令人憎惡的電子女聲刺破了所有人的耳膜和脆弱的心理防線:“今日的航票已經全部售完,請等候的旅客明天再來。
”等候的人群發出一陣憤怒的嘩然聲,罵聲四起,還有口水吐到地闆和牆壁上。
這個結果太糟糕了,我們花了好大的功夫才淘汰掉其他競争者擠進隊列,如今卻必須等明天重新來過。
距離成功隻差一步,這比從一開始就失敗更令人沮喪。
人們的怒氣全都發洩到了火星管理局頭上,他們本可以做得更好。
比如給前一天進入隊列的乘客優先購票權,比如允許提前幾天訂票,再比如在大屏幕上顯示定期航班的剩餘座位數。
這些措施很簡單,也不費什麼事。
據說管理局也有自己的苦衷:給予優先購票權會讓他們遭到無數質疑公正性的投訴,盡管他們從來沒有什麼公正可言;允許提前訂票,意味着必須制訂一個長期、準确并且完備的發射計劃,無論從火星氣象還是航運中心本身的工作态度去考慮,都是不可能的任務;至于把剩餘座位數進行公示,就壓榨了黃牛的生存空間。
“你聽得沒錯,我說的是黃牛,太空黃牛。
”我平靜地告訴瓦瑞娜。
後者露出一副“我讀書少你不要騙我”的表情。
“火星這種地方也有黃牛啊?”她問道。
别看她表現得很成熟,在這方面還是個雛兒。
“黃牛那種東西,比蟑螂的生存能力還強,無處不在——蟑螂至少還怕拖鞋呢。
” 瓦瑞娜看起來對我的幽默沒産生任何共鳴,剛才的事情對她打擊很大,神情還有些恍惚。
我們此時置身于剛才搶票的廣場中,盡管今天的票已經售罄,廣場上的人還是越來越多,沒排上的人還在原地徘徊,巴望着奇迹發生,還有更多的人不斷從火星各地趕來奧林帕斯,心存僥幸。
黑壓壓一片覆蓋了廣場本身的顔色,每個人能夠分享的個人空間比飛船上更小。
拜他們所賜,我和瓦瑞娜不由自主地擠到了一起。
她的肩膀倚靠着我,右手半扶不扶,豐滿的胸部随着身體的晃動微微掃過我的手肘——好吧,這沒什麼好興奮的,我知道那隻是主動發射器而已。
說實話,和女孩子的柔軟身體隔着兩層薄布互相摩擦,這種感覺還是很不錯的,不過如果能選擇的話,我甯願與打印着自己名字的航空票肌膚相親。
“那我們接下來怎麼辦?”看到那麼多人持續擁入,瓦瑞娜喪失了之前的自信,面色蒼白地問我。
我注意到,她不自覺地使用了“我們”。
當事情朝着女性不可預期的方向發展時,她們往往會就近尋找一個可以倚靠的對象——或者說她們覺得可以倚靠的對象——而我恰好離她最近。
“先去吃飯,然後我們碰碰運氣。
”我捏着下巴,故意說得高深莫測。
瓦瑞娜的眼神裡閃過一絲期待的火花,緊緊地跟随在我身後。
“站前飯店”名字叫飯店,其實就是一個存儲倉庫。
倉庫裡擺放着幾把椅子和幾張圓桌,兩個钛罐被臨時支起來做櫃台。
這裡沒有廚房,櫃台的後面隻有堆積如山的航天罐頭,櫃台前方用一塊小型液晶屏顯示着罐頭的種類。
這家飯店是航運中心的工作人員開的,名義上是為了方便廣大乘客的出行需要,其實是個肥缺。
航運中心官方隻負責乘客登船前的呼吸維持系統,飲食之類的服務不在提供之列。
乘客隻有兩種選擇:一是自己攜帶,但這會占掉行李的重量配額,很不劃算;二是在航運中心的私人“飯店”吃,這些飯店會趕在大沖運之前從地球訂購一大批航天罐頭食品,它們便宜、容易運輸、保質期長,烹饪也簡單,反正乘客沒什麼選擇。
除了有路子開店的人,還有一些閑散人員。
他們的罐頭存貨比較少,也租不起倉庫,就租一個運輸機器人跟在自己後面,在航運廣場來回穿梭叫賣。
我選擇飯店進餐隻有30%的原因是餓了,70%的原因是飯店後面隐藏的東西。
我和瓦瑞娜找了一張稍微幹淨點的桌子坐下,她皺着眉頭從懷裡掏出一張衛生紙,試圖把桌上髒兮兮的火星塵和一道道紅、綠顔色的污漬擦掉。
周圍還有幾桌客人,大家的表情都很憂郁,嘴裡不停地唠叨着,說什麼話題的都有。
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婦女從櫃台後走過來,嘴裡叼着一根煙卷,整個腦袋罩在一個透明的密閉頭盔裡,頭盔裡煙霧缭繞,幾乎看不清楚她的臉——這是基地安全部門和瘾君子之間妥協的産物。
她毫不殷勤地問我們要吃些什麼。
我點了一罐流質香腸和一罐半流質的揚州炒飯,瓦瑞娜用指頭按住太陽穴,随便點了一罐菠菜,随即閉上了眼睛,似乎無法承受。
這家飯店上菜很快,它沒法不快,服務員的工作隻是去後面倉庫挑出需要的罐頭再端上桌子而已。
我輕車熟路地撕開罐頭包裝,用力壓了一下罐頭底部的加熱層,半分鐘内它就變得“炙手可熱”了。
“快吃吧,打起精神,吃飽了好去弄票。
”我把嘴對準吸管之前對瓦瑞娜說。
她自暴自棄地拿起罐頭,看了眼保質期,又悻悻放回原處。
“你說弄票,該怎麼弄?”她問道。
我指了指老闆:“就是從這裡啊。
” “你是說,她是個黃牛?!”瓦瑞娜美麗的大眼睛一下子瞪圓。
我聳聳肩,看來她所在基地的小夥子們沒有告訴她關于大沖運的全部事實。
能夠在航運中心開飯店的人一定都是有背景的,他們除了能弄到吃的,當然也能弄到航運票,後者的利潤更加驚人。
受到我的鼓勵,瓦瑞娜打開菠菜罐頭,兩三口把它吃完,仿佛不吃完就會得罪飯店老闆,弄不到票一樣。
這頓飯就這麼潦草地結束了,談不上美味,至少我不餓了。
我和瓦瑞娜掏出自己的身份卡,拿到櫃台前。
老闆繼續在頭盔裡吞雲吐霧,用指頭在收銀機上打出價格。
“什麼?!這麼貴?!”瓦瑞娜忍不住大叫。
我趕緊一把拉住她,用眼神示意她趕緊閉嘴,然後把兩個人的身份卡交給老闆。
老闆端詳了她一眼,什麼也沒說,按照那個有點離譜的價格扣了錢,把卡遞了回來。
我接過卡,裝作不經意的樣子随口問道:“老闆,今天的票能弄到嗎?”老闆大概早見慣了我們這種人,迫不及待地想弄到票又不想拉下身份,于是直截了當地回答:“今天的不可能了,明天的還有機會。
” “都有什麼航班的?” “什麼航班都有。
”老闆的底氣十足,就連瓦瑞娜都忍不住佩服起來。
“看你們願意出多少錢了。
”老闆又補充了一句:“我這裡童叟無欺,也不牟取暴利,K票加200%的勞務費,Z票加170%,D票加150%,都有發票,怎麼樣?夠優惠了吧?” “這還叫優惠?這是搶劫啊!”瓦瑞娜忍不住小聲嘟囔道。
老闆絲毫不以為忤,笑着對她說:“小姐,如果一個搶劫犯能把你送回地球,你願不願意被搶呢?當然,你不花錢也可以。
我見過一些姑娘陪航運中心的領導睡上一覺就回去了。
你要不要考慮一下?你的條件不錯。
”瓦瑞娜聽到這麼露骨的話,臉騰的一下紅起來,看來她實際上沒表面裝得那麼豪放。
我趕緊把話題岔開:“我們買K票,能不能把勞務費稍微降一點啊。
您看這一路上好幾天呢,開銷上實在……” 老闆不耐煩地敲了敲櫃台,在頭盔裡又吐出一個煙圈。
“想快還不容易,鑽蟲洞去啊,沒人攔着你。
”我啞口無言。
火星和地球之間有蟲洞相連,單程隻要十個小時就到了,但是這種需要空間跳躍的D票貴得不得了(D的意思是“洞”);次一級的選擇是自攜大容量推進劑的直飛Z,這種飛船可以從火星直飛地球的任何一個降落場,中間無須補充任何燃料。
而我能負擔的是最普通的K飛船。
這種飛船為了節約燃料,沿途需要借助火衛二和月球的引力進行加速,要多繞好幾圈,飛一趟得花八天時間——唯一的優點是相對便宜些。
“怎麼樣?你是打算明天去排那個不靠譜的隊,還是幹脆在這裡訂?”我轉頭去看瓦瑞娜。
她看起來很苦惱,假如再去排一次那種長隊又買不到票的話,精神非崩潰了不可。
“好吧……我要一張,謝謝您。
”她終于妥協了。
老闆早預料到了她的抉擇,波瀾不興地把我們的身份卡又拿了過去:“今天先刷一半,明天來取票時再刷另外一半。
”說完,她拿起筆在一張熒光紙上潦草地寫了幾個字:“明天帶着這個來。
” “今天拿票不行嗎?”早一刻拿到票,就早一刻安心。
“廢話,所有的票都是當天才确定,你們等着就是了。
”老闆粗暴地結束了這次談話。
我和瓦瑞娜走出飯店。
她的神情有些古怪,一半是為金錢心疼沮喪,一半又似乎很高興。
她忽然停下腳步,用那雙大眼睛注視着我:“他們真的可以弄到票給我們嗎?” “我前幾次都在這兒訂的,沒問題。
”我安慰她道。
“希望如此。
”她低聲喃喃,有些心力交瘁,之前利用主動發射器排隊的春風得意全然消失了。
在我意識到差不多說明天見的時候,忽然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老闆并不知道我和她素昧平生,想當然地把兩張票寫到了同一張紙上。
這憑證沒法撕開,而我和她都不會放心讓陌生人拿着自己訂票的憑據——萬一轉手賣給别人就糟糕了,老闆是隻認紙不認人的。
我們都無法在這件事上充分信任對方,這意味着,我們隻有一起過夜這個選擇了…… 廣場上依然人頭攢動,等待買票的人們仿佛地球原野上密密麻麻的雜草,他們的生存環境極為惡劣,可生命力極為頑強,隻要有一點縫隙就可以滋長起來,堅韌并且百折不回。
唯一不同的是,雜草的活力源自物種繁衍的本能,而眼前人群的活力源自思鄉,即使是1.2億公裡的距離也無法阻擋他們回家的沖動。
曾經有地球來的記者把大沖運形容為“史詩般的太空遷徙”,還幸災樂禍地說“大沖運譜寫了一曲橫亘空間的生命之歌”。
對此我嗤之以鼻,他們這些坐政府飛船的渾蛋哪裡知道民間疾苦?史詩你個頭,生命你個屁。
對于大沖運來說,什麼都沒有意義,唯有航票才是王道,是正統,是最初的,是最終的,是阿爾法,是歐米茄。
所有的故事,無論喜怒哀樂,都是圍繞着它卑微地存在着。
而我即将面臨的顯然是其中一個故事:因為黑市訂票憑證的失誤,我必須和瓦瑞娜在一起過夜。
這個故事有各種發展的可能:她欣然同意,我們同處一屋,很自然地在床上媾和到一起,次日拿到航票各自奔赴地球的不同角落。
那一夜的風情如模糊的夢境般在記憶裡留下一道淺痕;或者她憤然拒絕,甯可不要航票也不願随便和陌生男人同居一室;還有一種最大的可能是:我睡地闆,她睡床,一夜無語。
事實上,這個故事發展的最大障礙不是瓦瑞娜的态度,而是硬件的缺乏——我們沒有床位。
奧林帕斯隻是一個發射中心,它所擁有的居住空間極其有限,不足以應付大沖運期間擁來的旅客。
一些人選擇露宿街頭,反正整個城市都是恒溫的;還有一些人付出一筆費用,可以在倉庫裡找個地方落腳;甚至還有人把外太空用的宇航服拿出來當作睡袋租給乘客。
我把我們面臨的窘境向瓦瑞娜做了詳細的說明,還刻意選擇了一種漫不經心的口氣,以免讓她懷疑我别有用心。
瓦瑞娜聽完以後陷入了沉思,高高的顴骨泛着白光,讓她的輪廓看起來有些抽象。
大約過了兩分鐘她才擡起頭來,眼神變得輕松起來。
“沒關系,那個憑證你拿着就好。
”她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
那張憑證上隻寫明了兩張航運票,卻沒有寫名字。
在拿着航票去航運中心注冊名字之前,這張票可以轉讓給任何人。
換句話說,我可以轉頭賣給另外一個人,大賺一筆,而瓦瑞娜不會有任何機會挽回損失。
“你不怕我拿去賣掉嗎?”我坦率地問道。
“如果我說,我看到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