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爾來四萬八千歲
關燈
小
中
大
實中帶幻、幻中藏實的封印,尋常看隻是普通江面,隻有映出月色之時,青蓮遺筆正藏在月色水影之中。
若要開啟這個封印,非得領悟太白詩中“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虛實相變之法不可。
青蓮封印是陸遊按照筆冢主人的指示,親手布置,所以一聽韋勢然說出那四個字,就知道他窺破秘藏關鍵了。
韋勢然道:“我得到青蓮遺筆,簡直欣喜若狂。
隻可惜無論我如何催動,它都不理不睬。
我知道這是緣法未到,沒有強求。
但從它身上,我卻悟出另外一個道理。
所謂遺筆,是用前人遺蛻煉成,難道不也是一種殉筆法門嗎?邪法殉筆,是把筆煉入人身,我卻反其道而行之,把人煉入筆靈之中,反借筆靈滋養本主魂魄。
若說邪法是奪宅殺主的話,我這法子,卻是合住共生。
” 這一番話說完,連陸遊都為之動容。
這個韋勢然多大能耐,居然能從殉筆之道獨辟蹊徑,另外推演出一個法門。
而這個法門,已很接近筆冢主人的正統煉筆之法了。
“若要救我孫女,必須得用一支筆靈,而且那筆靈還得與我心意相通,才能保證煉制過程不出錯。
唯一的選擇,就隻有我自己的筆靈——詠絮筆。
僥天之幸,這一次我居然成功了,從此小榕和詠絮筆合而為一,她就是筆,筆就是她。
若歸類為殉筆童,也不為錯,但小榕的魂魄卻從不曾被奪走。
她始終是我孫女。
” 秦宜亦補充道:“函丈手裡,掌握的就是殉筆的邪法,差點把我也給煉成殉筆童,相比之下,韋老爺子這個就好多了。
何況這法門和我家也有淵源,我這才過來幫他。
” 說到這裡,韋勢然看向陸遊:“前因後果,就是如此。
至于放翁先生如何處斷,我聽憑安排。
”說完把頭垂了下去。
羅中夏聽完這些,一時百感交集,不知是該慶幸小榕的經曆,還是該同情。
仔細回想他們兩人相識的種種細節,确實都能從韋勢然的話裡得到印證。
按照羅中夏的理解,和自己打交道的,豈不就是一支化為人形的筆靈?他回過頭去,突然發現,小榕已然醒轉過來,在十九的攙扶下看着這邊,面色蒼白,眼神卻很平靜。
兩人四目相對,卻沒有半點言語。
羅中夏猛然想起小榕留給他那四句詩,前面三句都有寓意,唯有最後一句“青蓮擁蛻秋蟬輕”殆不可解。
現在再看這一句,卻如撥雲見日。
韋勢然自己推演出的這個法門,不正是受了青蓮的靈感,讓小榕如秋蟬蛻殼嗎? 原來她早就暗示我了,隻恨我愚鈍無知,竟不能體察她的心意。
若是早點明白,也不至于鬧出這麼大誤會。
他想走過去抱抱小榕,卻又看到十九那複雜的眼神,腳步一頓。
羅中夏正不知如何是好,這時陸遊朗聲道:“小榕,你過來。
” 十九攙着小榕從羅中夏身邊走過,來到陸遊身前。
陸遊伸手摸着她的額頭,深入一探,便知道韋勢然所言不虛。
他啧啧稱贊,在這個時代還能有這等天才,着實令人驚歎。
陸遊收回手來:“詠絮筆是冰雪體質,太靠近葛洪丹火,受損不小,十年之内,不可摧動能力,否則會有性命之虞。
”他言下之意,把小榕當成了活人對待,自然也就不追究殉筆童的事了。
陸遊轉過身來,面色嚴肅地對秦宜道:“你适才說,函丈現在掌握了殉筆法門,還把一批筆靈都煉成了殉筆童?” “不錯。
” “那麼你們可曾見過?” 衆人面面相觑。
這一路打過來,函丈組織的人見了不少,可都是活生生被收買的筆冢吏,殉筆童卻沒見過幾次。
陸遊眉頭緊皺:“我有一個預感,儒門如此行事,隻怕是在蓄積一個大陰謀。
決戰迫在眉睫,我等須得早做籌謀——十九。
” “在。
”十九沒想到陸遊忽然叫到自己名字。
“你回諸葛家,讓家主來見我。
”陸遊說。
這也是題中應有之義,既然要與函丈及其組織決戰,那麼追随筆冢主人的諸葛、韋兩家必不可少。
不過奇怪的是,陸遊卻沒提韋家的事。
他又對一人道:“韋勢然。
” “在。
” “時間緊迫,如今七侯尚有兩支在封印中,你随我去取其中一支。
”陸遊吩咐道。
這既是信任,也是提防,韋勢然知道陸遊疑心未去,所以要把自己帶在身邊。
他也不辯駁,隻是拱手稱是。
陸遊又看向羅中夏:“渡筆人,另外一支,則要靠你去取了。
” “啊?”羅中夏一怔,“去哪裡?” “韋莊。
” “韋莊?”這一下子,别說羅中夏,就連韋勢然都面露驚駭。
這玩笑可開大了,韋莊找了那麼多年,竟然不知道七侯之一藏在自己莊裡? “嘿嘿,筆冢主人的規劃,豈是尋常人所能揣度。
”陸遊看起來不想多做解釋,“總之我會告訴你們取筆的竅門,你們取了筆來,盡快與我會合。
” “那……韋家的族長,還需要讓他過來拜會您嗎?”羅中夏怯怯一問。
既然陸遊讓十九去通知諸葛家,那麼論理也該通知韋家才對。
不過羅中夏算是韋定邦去世的嫌疑人之一,這次去韋莊,實在有點尴尬。
陸遊淡淡道:“若我這一具肉身的記憶無差,韋家如今的族長韋定邦,之前曾在你的面前離奇死亡,秋風筆也消失不見?” 羅中夏點頭稱是。
陸遊歎了口氣:“既然如此,隻怕韋家如今已無暇顧及這些了。
”
若要開啟這個封印,非得領悟太白詩中“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虛實相變之法不可。
青蓮封印是陸遊按照筆冢主人的指示,親手布置,所以一聽韋勢然說出那四個字,就知道他窺破秘藏關鍵了。
韋勢然道:“我得到青蓮遺筆,簡直欣喜若狂。
隻可惜無論我如何催動,它都不理不睬。
我知道這是緣法未到,沒有強求。
但從它身上,我卻悟出另外一個道理。
所謂遺筆,是用前人遺蛻煉成,難道不也是一種殉筆法門嗎?邪法殉筆,是把筆煉入人身,我卻反其道而行之,把人煉入筆靈之中,反借筆靈滋養本主魂魄。
若說邪法是奪宅殺主的話,我這法子,卻是合住共生。
” 這一番話說完,連陸遊都為之動容。
這個韋勢然多大能耐,居然能從殉筆之道獨辟蹊徑,另外推演出一個法門。
而這個法門,已很接近筆冢主人的正統煉筆之法了。
“若要救我孫女,必須得用一支筆靈,而且那筆靈還得與我心意相通,才能保證煉制過程不出錯。
唯一的選擇,就隻有我自己的筆靈——詠絮筆。
僥天之幸,這一次我居然成功了,從此小榕和詠絮筆合而為一,她就是筆,筆就是她。
若歸類為殉筆童,也不為錯,但小榕的魂魄卻從不曾被奪走。
她始終是我孫女。
” 秦宜亦補充道:“函丈手裡,掌握的就是殉筆的邪法,差點把我也給煉成殉筆童,相比之下,韋老爺子這個就好多了。
何況這法門和我家也有淵源,我這才過來幫他。
” 說到這裡,韋勢然看向陸遊:“前因後果,就是如此。
至于放翁先生如何處斷,我聽憑安排。
”說完把頭垂了下去。
羅中夏聽完這些,一時百感交集,不知是該慶幸小榕的經曆,還是該同情。
仔細回想他們兩人相識的種種細節,确實都能從韋勢然的話裡得到印證。
按照羅中夏的理解,和自己打交道的,豈不就是一支化為人形的筆靈?他回過頭去,突然發現,小榕已然醒轉過來,在十九的攙扶下看着這邊,面色蒼白,眼神卻很平靜。
兩人四目相對,卻沒有半點言語。
羅中夏猛然想起小榕留給他那四句詩,前面三句都有寓意,唯有最後一句“青蓮擁蛻秋蟬輕”殆不可解。
現在再看這一句,卻如撥雲見日。
韋勢然自己推演出的這個法門,不正是受了青蓮的靈感,讓小榕如秋蟬蛻殼嗎? 原來她早就暗示我了,隻恨我愚鈍無知,竟不能體察她的心意。
若是早點明白,也不至于鬧出這麼大誤會。
他想走過去抱抱小榕,卻又看到十九那複雜的眼神,腳步一頓。
羅中夏正不知如何是好,這時陸遊朗聲道:“小榕,你過來。
” 十九攙着小榕從羅中夏身邊走過,來到陸遊身前。
陸遊伸手摸着她的額頭,深入一探,便知道韋勢然所言不虛。
他啧啧稱贊,在這個時代還能有這等天才,着實令人驚歎。
陸遊收回手來:“詠絮筆是冰雪體質,太靠近葛洪丹火,受損不小,十年之内,不可摧動能力,否則會有性命之虞。
”他言下之意,把小榕當成了活人對待,自然也就不追究殉筆童的事了。
陸遊轉過身來,面色嚴肅地對秦宜道:“你适才說,函丈現在掌握了殉筆法門,還把一批筆靈都煉成了殉筆童?” “不錯。
” “那麼你們可曾見過?” 衆人面面相觑。
這一路打過來,函丈組織的人見了不少,可都是活生生被收買的筆冢吏,殉筆童卻沒見過幾次。
陸遊眉頭緊皺:“我有一個預感,儒門如此行事,隻怕是在蓄積一個大陰謀。
決戰迫在眉睫,我等須得早做籌謀——十九。
” “在。
”十九沒想到陸遊忽然叫到自己名字。
“你回諸葛家,讓家主來見我。
”陸遊說。
這也是題中應有之義,既然要與函丈及其組織決戰,那麼追随筆冢主人的諸葛、韋兩家必不可少。
不過奇怪的是,陸遊卻沒提韋家的事。
他又對一人道:“韋勢然。
” “在。
” “時間緊迫,如今七侯尚有兩支在封印中,你随我去取其中一支。
”陸遊吩咐道。
這既是信任,也是提防,韋勢然知道陸遊疑心未去,所以要把自己帶在身邊。
他也不辯駁,隻是拱手稱是。
陸遊又看向羅中夏:“渡筆人,另外一支,則要靠你去取了。
” “啊?”羅中夏一怔,“去哪裡?” “韋莊。
” “韋莊?”這一下子,别說羅中夏,就連韋勢然都面露驚駭。
這玩笑可開大了,韋莊找了那麼多年,竟然不知道七侯之一藏在自己莊裡? “嘿嘿,筆冢主人的規劃,豈是尋常人所能揣度。
”陸遊看起來不想多做解釋,“總之我會告訴你們取筆的竅門,你們取了筆來,盡快與我會合。
” “那……韋家的族長,還需要讓他過來拜會您嗎?”羅中夏怯怯一問。
既然陸遊讓十九去通知諸葛家,那麼論理也該通知韋家才對。
不過羅中夏算是韋定邦去世的嫌疑人之一,這次去韋莊,實在有點尴尬。
陸遊淡淡道:“若我這一具肉身的記憶無差,韋家如今的族長韋定邦,之前曾在你的面前離奇死亡,秋風筆也消失不見?” 羅中夏點頭稱是。
陸遊歎了口氣:“既然如此,隻怕韋家如今已無暇顧及這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