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咆哮萬裡觸龍門
關燈
小
中
大
熟悉的地方被那個人折騰得面目全非,吓得瑟瑟發抖。
筆冢主人抱起小童,面色凝重道:“想不到天人筆到了晦庵先生身上,威力更勝從前。
這‘滅人欲,存天理’的境界,果然不得了。
”陸遊一揮拳頭,咬牙切齒:“我說,把從戎筆先借我,我去教訓一下老朱。
這家夥腦子一定壞掉了!”他着實氣得不輕,以至于全身的皮膚浮起一層淡淡的鋒芒。
“天人一出,如之奈何。
”筆冢主人輕輕歎息。
天地變色,隐有雷鳴,朱熹已經完全為天地所融。
以朱熹為中心,天人筆的領域在逐漸擴大,所及之處,山川河流都轟然崩塌,化作細小的齑粉,被卷入旋渦之中。
陸遊能感覺得到,朱熹的力量不斷在增強,恐怕再這樣下去,整個桃花源都會被天人筆吞噬下去。
他看到筆冢主人還是一副從容的表情,不禁急道:“我說你這桃木疙瘩,就算本尊閉關不出,也該想個辦法啊!” 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僅僅隻是探究天意之于人世的關系;而朱熹的“理氣論”卻是直刺天道本原,比之前者要深刻透徹得多,對規則的掌控亦高出不止一個級數。
筆冢主人學究天人,一眼就看出兩者之間的差距。
就算是董仲舒複生,恐怕也不及此時的朱熹強大。
陸遊道:“你若不行,就讓我來。
把你的筆靈借十幾支來,老夫就不信收拾不了那個腐儒!”筆冢主人按住他的肩膀,用一種奇妙的語氣對他說道:“你不要沖動,我有些話要說與你知。
” 陸遊一副氣勢洶洶的模樣:“都什麼時候了!說什麼說,先打過再說!”筆冢主人徐徐說道:“今日乃是我筆冢注定的大難,你不必給我陪葬。
但有一件事,卻非要你來做不可。
” 陸遊疑道:“難道你邀請朱熹來的時候,就預料到他和天人筆之間會有勾結?”筆冢主人展顔一笑:“我曾煉過一支筆,名喚點睛,你可知道?” 陸遊點點頭,這筆的功能他是知道的,可以對未來做出一些模糊的預測。
筆冢主人繼續道:“靖康之時,我看到中原橫遭荼毒,京城淪陷,心中郁悶,就取出點睛蔔問,看我中華文化,是否會毀于膻腥鐵蹄之下。
” “結果如何?”陸遊急忙問。
此時朱熹的領域已經擴展到了他們面前,戾風陣陣,小山坡連同那一片大好桃林都被卷入旋渦之中。
筆冢主人随手一揮袍袖,他們三人登時被包裹在一個氣罩之内,這個氣罩阻隔了外面的威壓,懸浮在無盡的黑暗之中。
朱熹見了,也不去逼迫他們,繼續專心橫掃桃花源的殘餘部分。
筆冢主人這才對陸遊說道:“點睛給我的預示說,筆冢将會有一大劫,毀于宿敵之手。
我當時便猜到必然與天人筆有莫大的關系。
于是我從十幾年前起,便潛心準備,隻待天人筆到此。
若能收服此筆,筆冢便可去一大敵。
” 陸遊聽了,大為懊惱:“怪我把老朱帶過來,讓你的盤算落了空!” 筆冢主人搖搖頭,又望了望遠處的朱熹,語氣裡卻無一絲遺憾:“就算你沒邀請,我也會請他過來。
晦庵先生驚才絕豔,正是我所欽敬的天才。
隻是沒想到他的性情堅毅到了這地步,人算不如天算,最終卻促成了他與天人筆的結合——可見這一切皆是定數,非人力所能扭轉。
” 陸遊忍不住急道:“那又如何?難道筆冢之内萬千筆靈,敵不過那區區一支天人筆嗎?”筆冢主人頗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我當年和天人筆曾經交過手,勉強救下百家才情。
如今儒門已傳承千年,積澤深厚,又承曆朝正統氣運,我早已不是對手。
今天它既然借朱熹之身進入桃花源,也是天數昭然。
” “誰說的,咱們打不過,難道還跑不了嗎?” “如今在你面前的,不過是一具分身。
我元神已在桃花源深處的筆冢之内,避無可避。
封冢之日,就在今朝。
” “可惡……那以後誰還能制得了他?”陸遊一拳捶在地上,砸出幾道裂痕。
筆冢主人把懷裡的小童抱到陸遊面前:“莫急,莫急,這正是我要你做的事情。
”陸遊一愣,伸手把小童接過來,忍不住仔細端詳:“是你的私生子?” 筆冢主人愛憐地摸摸那童子的腦袋,說道:“這孩子,可是貨真價實的人類。
這是我去北方為徽宗煉筆的時候,在半路無意中發現的,是個戰亂孤兒,隻知道姓羅。
這孩子體質十分特異,就連我也從來沒見過。
他居然可以在身體裡任意承載筆靈,最多時可裝七支之多。
” “什麼,七支?”陸遊皺起眉頭。
一筆一人,這是筆靈的鐵律,就算是朱熹,嚴格來說也并沒違背這個規矩——他有兩心,所以才有兩支筆。
可眼前這小孩子
筆冢主人抱起小童,面色凝重道:“想不到天人筆到了晦庵先生身上,威力更勝從前。
這‘滅人欲,存天理’的境界,果然不得了。
”陸遊一揮拳頭,咬牙切齒:“我說,把從戎筆先借我,我去教訓一下老朱。
這家夥腦子一定壞掉了!”他着實氣得不輕,以至于全身的皮膚浮起一層淡淡的鋒芒。
“天人一出,如之奈何。
”筆冢主人輕輕歎息。
天地變色,隐有雷鳴,朱熹已經完全為天地所融。
以朱熹為中心,天人筆的領域在逐漸擴大,所及之處,山川河流都轟然崩塌,化作細小的齑粉,被卷入旋渦之中。
陸遊能感覺得到,朱熹的力量不斷在增強,恐怕再這樣下去,整個桃花源都會被天人筆吞噬下去。
他看到筆冢主人還是一副從容的表情,不禁急道:“我說你這桃木疙瘩,就算本尊閉關不出,也該想個辦法啊!” 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僅僅隻是探究天意之于人世的關系;而朱熹的“理氣論”卻是直刺天道本原,比之前者要深刻透徹得多,對規則的掌控亦高出不止一個級數。
筆冢主人學究天人,一眼就看出兩者之間的差距。
就算是董仲舒複生,恐怕也不及此時的朱熹強大。
陸遊道:“你若不行,就讓我來。
把你的筆靈借十幾支來,老夫就不信收拾不了那個腐儒!”筆冢主人按住他的肩膀,用一種奇妙的語氣對他說道:“你不要沖動,我有些話要說與你知。
” 陸遊一副氣勢洶洶的模樣:“都什麼時候了!說什麼說,先打過再說!”筆冢主人徐徐說道:“今日乃是我筆冢注定的大難,你不必給我陪葬。
但有一件事,卻非要你來做不可。
” 陸遊疑道:“難道你邀請朱熹來的時候,就預料到他和天人筆之間會有勾結?”筆冢主人展顔一笑:“我曾煉過一支筆,名喚點睛,你可知道?” 陸遊點點頭,這筆的功能他是知道的,可以對未來做出一些模糊的預測。
筆冢主人繼續道:“靖康之時,我看到中原橫遭荼毒,京城淪陷,心中郁悶,就取出點睛蔔問,看我中華文化,是否會毀于膻腥鐵蹄之下。
” “結果如何?”陸遊急忙問。
此時朱熹的領域已經擴展到了他們面前,戾風陣陣,小山坡連同那一片大好桃林都被卷入旋渦之中。
筆冢主人随手一揮袍袖,他們三人登時被包裹在一個氣罩之内,這個氣罩阻隔了外面的威壓,懸浮在無盡的黑暗之中。
朱熹見了,也不去逼迫他們,繼續專心橫掃桃花源的殘餘部分。
筆冢主人這才對陸遊說道:“點睛給我的預示說,筆冢将會有一大劫,毀于宿敵之手。
我當時便猜到必然與天人筆有莫大的關系。
于是我從十幾年前起,便潛心準備,隻待天人筆到此。
若能收服此筆,筆冢便可去一大敵。
” 陸遊聽了,大為懊惱:“怪我把老朱帶過來,讓你的盤算落了空!” 筆冢主人搖搖頭,又望了望遠處的朱熹,語氣裡卻無一絲遺憾:“就算你沒邀請,我也會請他過來。
晦庵先生驚才絕豔,正是我所欽敬的天才。
隻是沒想到他的性情堅毅到了這地步,人算不如天算,最終卻促成了他與天人筆的結合——可見這一切皆是定數,非人力所能扭轉。
” 陸遊忍不住急道:“那又如何?難道筆冢之内萬千筆靈,敵不過那區區一支天人筆嗎?”筆冢主人頗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我當年和天人筆曾經交過手,勉強救下百家才情。
如今儒門已傳承千年,積澤深厚,又承曆朝正統氣運,我早已不是對手。
今天它既然借朱熹之身進入桃花源,也是天數昭然。
” “誰說的,咱們打不過,難道還跑不了嗎?” “如今在你面前的,不過是一具分身。
我元神已在桃花源深處的筆冢之内,避無可避。
封冢之日,就在今朝。
” “可惡……那以後誰還能制得了他?”陸遊一拳捶在地上,砸出幾道裂痕。
筆冢主人把懷裡的小童抱到陸遊面前:“莫急,莫急,這正是我要你做的事情。
”陸遊一愣,伸手把小童接過來,忍不住仔細端詳:“是你的私生子?” 筆冢主人愛憐地摸摸那童子的腦袋,說道:“這孩子,可是貨真價實的人類。
這是我去北方為徽宗煉筆的時候,在半路無意中發現的,是個戰亂孤兒,隻知道姓羅。
這孩子體質十分特異,就連我也從來沒見過。
他居然可以在身體裡任意承載筆靈,最多時可裝七支之多。
” “什麼,七支?”陸遊皺起眉頭。
一筆一人,這是筆靈的鐵律,就算是朱熹,嚴格來說也并沒違背這個規矩——他有兩心,所以才有兩支筆。
可眼前這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