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伏枥銜冤摧兩眉
關燈
小
中
大
有成就的,不必去擠做筆冢吏那個獨木橋。
” 顔政正色道:“美國摔角界的大拿布洛克?萊斯納有句話‘拳怕少壯武怕勤’,你這麼紮實的功底,隻要不進武協,早晚會有大成。
我覺得你就和我一樣,天生有做武術家的命格。
” 羅中夏黯然道:“不錯,學拳可比當筆冢吏強多了,沒那麼多是非……”他摸了摸自己的兜裡,裡面擱着點睛筆的前一任主人房斌的駕駛證。
他與房斌素昧平生,其人生前有什麼遭遇、經曆一概不知。
不過羅中夏親眼見他因筆靈而被諸葛長卿殺死在眼前,不禁有了幾分同病相憐的感覺。
留着這駕駛執照,也算是做一點點緬懷。
點睛筆雖能指示命運,趨吉避兇,可終究不能完全左右人生。
這位房斌縱有筆靈在身,到頭來還是慘遭殺害。
羅中夏心中始終有些不安,不知自己是否是下一個。
正在這時,窗外景色倒退的速度減慢了,車廂裡廣播說前方即将到達紹興車站,停車十分鐘。
顔政一陣叫苦:“完了,我這碗面剛泡上。
” “還有十分鐘,你還能吃完。
” “馬上就到紹興了,誰還吃泡面啊!”顔政不高興地抱着碗道。
那邊二柱子已經抱着旅遊地圖上的紹興介紹念起來: 紹興古稱會稽,地屬越州,曾是我國春秋時期越國的都城,至今已有兩千四百多年的曆史,是我國的曆史文化名城。
其中湖泊遍布,河道縱橫,烏篷船穿梭其間,石橋橫跨其上,構成了特有的水鄉風光,是我國著名的江南水鄉。
江南水鄉古道的那種“黛瓦粉牆,深巷曲弄,枕河人家,柔橹一聲,扁舟咿呀”的風情,讓許多久居都市鋼筋水泥叢林中的人魂牽夢萦。
可惜他聲音粗聲粗氣,比起導遊小姐甜美的嗓音差得太遠,更像是個小和尚在念經。
等到火車抵達紹興,羅中夏一行人下了車,一路趕到紹興柯橋。
此時天色已晚,兼有蒙蒙細雨,整個小鎮都被籠罩在一片若有若無的霧霭之中,倒是頗有一番意境。
不過若是依顔政的喜好,大概隻想得到“宮女如花滿春殿,隻今唯有鹧鸪飛”吧……在路上他們查閱了旅遊手冊,發現永欣寺現在已經不叫永欣寺了。
這座寺廟始建于晉代,本名雲門寺,在南梁的時候才改名叫永欣,後來在宋代又改叫淳化寺,宋末毀于戰火。
一直到明代重修的時候,方才又改回雲門寺的名字。
手冊上說雲門寺在紹興城南秦望山麓,距離紹興城隻有十六公裡的路程。
此時天色已晚,于是大家都同意先在鎮子上落腳,第二天一大早再前往。
“隻要明天找到退筆冢,你身上的青蓮筆就可以退掉啦。
” 二柱子對羅中夏說,很是替他高興。
羅中夏嘴上隻“嗯”了一聲,心裡卻無甚歡喜,這一路上雖然沒什麼波折,可他在韋莊發生了那些事之後,心裡總是惴惴不安,尤其是他又不能告訴二柱子,這是彼得和尚反複叮囑過的,不然這個耿直的少年說不定會掉頭回去奔喪。
“算了,等我退了筆,這些事,就與我無關了。
”羅中夏安慰自己道。
他們就近找了一家青年旅館,羅中夏和二柱子住在一個屋子,顔政說不習慣和男人睡,自己要了個單間。
自從離開韋莊之後,這是羅中夏第一次能躺下來好好休息一下,他四肢已經疲憊不堪,洗過澡就直接爬上了床。
另外一張床上的二柱子已經是鼾聲大作。
過度疲倦,反而睡不着。
羅中夏在床上輾轉反側了半天,覺得口幹舌燥,喉嚨裡煙熏火燎的。
可是這個旅館的房間裡不提供水壺,想喝水,隻能自己拿杯子去外頭飲水機接。
羅中夏縱然百般不情願,也隻能勉強從床上爬起來,走到外頭過道。
外面過道很安靜,左右都是緊閉的房門,隻有頂上一盞昏黃的日光燈亮着。
飲水機就在走廊的盡頭。
羅中夏握着杯子朝飲水機慢慢走去,雙腳踩在化纖質地的劣質地毯上,發出沙沙的聲音。
眼看就要走到飲水機面前,羅中夏忽然聽到一聲長吟:“朝聞遊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語氣中竟帶有無限蕭索之意。
羅中夏不知道這是李颀的《送魏萬之京》的名句,還以為是哪個旅客看電視放的聲音過大呢,也沒在意,繼續朝飲水機走去。
這時他看到一個男子站在旁邊。
這個人穿一身黑色西裝,面色白淨,加上整個人高高痩痩,看上去好似是一支白毫黑杆的毛筆。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他臉上那個成龍式的大鼻子,鼻翼很寬,和窄臉的比例不是很協調。
“請問先生貴姓?”男子輕聲問道,聲音和剛才吟詩的腔調幾乎一樣。
“哦,我姓羅。
”羅中夏習慣性地回答道。
“羅”字甫一出口,四周霎時安靜下來,似乎在一瞬間落下無形的隔音栅牆。
羅中夏最初以為是自己的錯覺,幾秒鐘以後,他開始發覺事情有些不對勁了:不光是聲音,就連光線、氣味、溫度甚至重力也被一下子吞噬,肉體好似一下子被徹底抛入“無”的領域。
這一切來得實在太過突然,他上一秒鐘還在小旅館裡,現在卻
” 顔政正色道:“美國摔角界的大拿布洛克?萊斯納有句話‘拳怕少壯武怕勤’,你這麼紮實的功底,隻要不進武協,早晚會有大成。
我覺得你就和我一樣,天生有做武術家的命格。
” 羅中夏黯然道:“不錯,學拳可比當筆冢吏強多了,沒那麼多是非……”他摸了摸自己的兜裡,裡面擱着點睛筆的前一任主人房斌的駕駛證。
他與房斌素昧平生,其人生前有什麼遭遇、經曆一概不知。
不過羅中夏親眼見他因筆靈而被諸葛長卿殺死在眼前,不禁有了幾分同病相憐的感覺。
留着這駕駛執照,也算是做一點點緬懷。
點睛筆雖能指示命運,趨吉避兇,可終究不能完全左右人生。
這位房斌縱有筆靈在身,到頭來還是慘遭殺害。
羅中夏心中始終有些不安,不知自己是否是下一個。
正在這時,窗外景色倒退的速度減慢了,車廂裡廣播說前方即将到達紹興車站,停車十分鐘。
顔政一陣叫苦:“完了,我這碗面剛泡上。
” “還有十分鐘,你還能吃完。
” “馬上就到紹興了,誰還吃泡面啊!”顔政不高興地抱着碗道。
那邊二柱子已經抱着旅遊地圖上的紹興介紹念起來: 紹興古稱會稽,地屬越州,曾是我國春秋時期越國的都城,至今已有兩千四百多年的曆史,是我國的曆史文化名城。
其中湖泊遍布,河道縱橫,烏篷船穿梭其間,石橋橫跨其上,構成了特有的水鄉風光,是我國著名的江南水鄉。
江南水鄉古道的那種“黛瓦粉牆,深巷曲弄,枕河人家,柔橹一聲,扁舟咿呀”的風情,讓許多久居都市鋼筋水泥叢林中的人魂牽夢萦。
可惜他聲音粗聲粗氣,比起導遊小姐甜美的嗓音差得太遠,更像是個小和尚在念經。
等到火車抵達紹興,羅中夏一行人下了車,一路趕到紹興柯橋。
此時天色已晚,兼有蒙蒙細雨,整個小鎮都被籠罩在一片若有若無的霧霭之中,倒是頗有一番意境。
不過若是依顔政的喜好,大概隻想得到“宮女如花滿春殿,隻今唯有鹧鸪飛”吧……在路上他們查閱了旅遊手冊,發現永欣寺現在已經不叫永欣寺了。
這座寺廟始建于晉代,本名雲門寺,在南梁的時候才改名叫永欣,後來在宋代又改叫淳化寺,宋末毀于戰火。
一直到明代重修的時候,方才又改回雲門寺的名字。
手冊上說雲門寺在紹興城南秦望山麓,距離紹興城隻有十六公裡的路程。
此時天色已晚,于是大家都同意先在鎮子上落腳,第二天一大早再前往。
“隻要明天找到退筆冢,你身上的青蓮筆就可以退掉啦。
” 二柱子對羅中夏說,很是替他高興。
羅中夏嘴上隻“嗯”了一聲,心裡卻無甚歡喜,這一路上雖然沒什麼波折,可他在韋莊發生了那些事之後,心裡總是惴惴不安,尤其是他又不能告訴二柱子,這是彼得和尚反複叮囑過的,不然這個耿直的少年說不定會掉頭回去奔喪。
“算了,等我退了筆,這些事,就與我無關了。
”羅中夏安慰自己道。
他們就近找了一家青年旅館,羅中夏和二柱子住在一個屋子,顔政說不習慣和男人睡,自己要了個單間。
自從離開韋莊之後,這是羅中夏第一次能躺下來好好休息一下,他四肢已經疲憊不堪,洗過澡就直接爬上了床。
另外一張床上的二柱子已經是鼾聲大作。
過度疲倦,反而睡不着。
羅中夏在床上輾轉反側了半天,覺得口幹舌燥,喉嚨裡煙熏火燎的。
可是這個旅館的房間裡不提供水壺,想喝水,隻能自己拿杯子去外頭飲水機接。
羅中夏縱然百般不情願,也隻能勉強從床上爬起來,走到外頭過道。
外面過道很安靜,左右都是緊閉的房門,隻有頂上一盞昏黃的日光燈亮着。
飲水機就在走廊的盡頭。
羅中夏握着杯子朝飲水機慢慢走去,雙腳踩在化纖質地的劣質地毯上,發出沙沙的聲音。
眼看就要走到飲水機面前,羅中夏忽然聽到一聲長吟:“朝聞遊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語氣中竟帶有無限蕭索之意。
羅中夏不知道這是李颀的《送魏萬之京》的名句,還以為是哪個旅客看電視放的聲音過大呢,也沒在意,繼續朝飲水機走去。
這時他看到一個男子站在旁邊。
這個人穿一身黑色西裝,面色白淨,加上整個人高高痩痩,看上去好似是一支白毫黑杆的毛筆。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他臉上那個成龍式的大鼻子,鼻翼很寬,和窄臉的比例不是很協調。
“請問先生貴姓?”男子輕聲問道,聲音和剛才吟詩的腔調幾乎一樣。
“哦,我姓羅。
”羅中夏習慣性地回答道。
“羅”字甫一出口,四周霎時安靜下來,似乎在一瞬間落下無形的隔音栅牆。
羅中夏最初以為是自己的錯覺,幾秒鐘以後,他開始發覺事情有些不對勁了:不光是聲音,就連光線、氣味、溫度甚至重力也被一下子吞噬,肉體好似一下子被徹底抛入“無”的領域。
這一切來得實在太過突然,他上一秒鐘還在小旅館裡,現在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