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白首為儒身被輕

關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此句是言七月立秋前後,天氣轉涼,不出九月便需添加衣衫。

    雖屢有妄人望文生義,但天時不改。

    眼見到了農曆七月時節,天氣果然轉涼,正是天下諸多學府開學之際,這一所華夏大學亦不例外。

    度過數月炎炎夏日的學子們接踵返校,象牙塔内一片初秋清涼之氣,與墨香書卷一處,蔚然雅風。

     隻可惜有人卻無福消受。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鞠老先生手持書卷,搖頭晃腦地念道。

     羅中夏在台下昏昏欲睡地附和了一句,同時覺得自己的胃也在叫了。

    他回頭看了看教室裡的其他十幾名聽衆,除了鄭和以外,大家都露出同樣的表情。

     鞠老先生渾然沒有覺察到學生們的怨念,他沉浸其中,自得其樂,“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每念到“道”字,他就把聲音拖得長長,不到肺部的空氣全部排光不肯住口。

     羅中夏的耐心快接近極限了,他暗地裡抽了自己無數耳光,罵自己為什麼如此愚蠢來選這麼一門課程。

     新學期開始之初,學校領導為了響應最近流行的國學熱,特意開了一門新的選修課叫“國學入門”,還請來市裡有名的宿儒鞠式耕老先生主講。

    羅中夏覺得好混,就報了名。

    孰料等到正式上課,羅中夏才發現實際情況與自己預想的完全不同:不僅枯燥無比,偏偏老師講得還特别認真。

     而羅中夏讨厭這門課還多了一個私人的原因,就是鄭和。

     鄭和不是那個明朝的三寶太監鄭和,而是和羅中夏同級不同系的一個男生。

    鄭和人長得高大挺拔,面相忠厚,頗得女生青睐,自然也就招緻了男生的敵意。

    他也報名上了這門選修課。

    據說鄭和家學淵源,祖上出過舉人,也算是書香門第,有國學底子。

    他經常與鞠老先生一唱一和,頗得後者歡心,還當了這個班的班長。

     “哼,臭太監。

    ”羅中夏隻能恨恨地哼上一聲。

     講台上鞠老先生剛剛講完《中庸》第一章,環顧台下,發現隻有鄭和一人聚精會神地聽着,其他人不是目光渙散就是東倒西歪,心裡十分不悅,随手點了一個人的名字:“羅中夏同學,聽完第一章,你可知道何謂‘慎獨’?” 鞠老先生拿起粉筆,轉身在黑闆上吱吱地寫下兩個正楷大字。

     羅中夏一驚,心想反正也是答不出,索性橫下一條心亂講一通,死便死了,也要死得有點幽默感:“意思是,我們要謹慎地對待獨身分子。

    ” 學生們哄堂大笑,鞠老先生氣得胡子直顫,手指點着羅中夏說不出話來。

    鄭和見狀不妙,連忙站起來大聲說:“老師,我知道,慎獨的意思是君子在一人獨處的時候,也要嚴于自律。

    ” 鞠老先生默然點了點頭,鄭和見老師已經下了台階,轉而對羅中夏說:“這位同學,尊師重教是傳統美德,你這樣故意在課堂上搗亂,是對鞠老師的不尊重,你知道嗎?” 羅中夏一聽這句話,立刻就火了。

    他膀子一甩反擊道:“你憑什麼說我是故意搗亂?” “難道不是嗎?在座的同學都看見了。

    ” “呸,我是在回答問題。

    ” “你那算是回答問題嗎?” “怎麼不算,隻不過是回答錯了嘛。

    ”羅中夏話一出口,台下學生又是一陣哄笑。

     鄭和大怒,覺得這家夥強詞奪理,态度又蠻橫,于是離開座位過去要拽羅中夏的胳膊,強迫他向鞠老先生道歉。

    羅中夏冷冷地把他的手撥開,鄭和又去拽,羅中夏又躲,兩個人眼看就要扭打起來。

     鞠老先生見狀不妙,連忙拍拍桌子,喝令兩人住手。

    鄭和首先停下來,閃到一旁,羅中夏一下子收勢不住,身子朝前一個踉跄,咣的一聲撞到講桌上。

     這一下撞得倒不算重,羅中夏肩膀不過微微發麻,隻是他聽到周圍同學都在笑,覺得面子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