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幼的朋友
關燈
小
中
大
。
我知道想象和希望對于他的重要和必需,事實上對于我也同樣如此。
魯魯就像我當初因為蘇宇嫉妒鄭亮一樣,他因為我也嫉妒鄭亮,其實那次鄭亮在街上遇到我時,并沒有對我表達足以引起魯魯不安的親熱。
作為過去并不親密的朋友,鄭亮隻是走過來和我說幾句表示友好的話。
擁有衆多新朋友的鄭亮,毫不掩飾他對我和魯魯這麼一個小孩在一起的驚訝。
就在我們談話時,遭受了冷落的魯魯響亮地說了一聲: “我走啦。
” 他顯得很生氣地獨自走去,我立刻結束和鄭亮的談話,追上去和魯魯走在一起。
可他的不高興一直保持了二十多米遠,這期間他對我的話充耳不聞,随後他才用清脆的嗓音警告我: “我不喜歡你和他說話。
” 魯魯對友情的專一和霸道,使我們此後再一起遇到鄭亮時,我就會感到不安,我常常裝着沒有看到鄭亮而迅速走過去,我并不因此感到遭受了限制,我深知鄭亮并不屬于我,他是那些衣着入時、嘴上叼着香煙、走路時喜歡大聲說話的年輕工人的朋友。
隻有魯魯才是我唯一的朋友。
幾乎是每天下午放學,我都要站到魯魯念書的小學門口,看着我的朋友從裡面走出來。
年幼的魯魯已經是一個能夠控制自己感情的孩子,他從不向我表達過度的興奮與激動,總是微笑着鎮定自若地走向我。
直到有一次我沒有站在往常的地方,魯魯才向我流露了真實的情感。
我記得那一次他走出校門時,因為沒有立刻看到我顯得驚慌失措。
他猶如遭受突然一擊似的呆立在那裡,失望和不安在他臉上交替出現,然後他往别處張望起來,唯獨沒有朝我這裡看。
孩子沮喪地向我這個方向走來時,仍然不時地回頭去張望,接下去他才看到微笑的我。
我看到魯魯突然不顧一切地向我奔跑過來,他緊緊捏住我的手,他手掌裡滿是汗水。
然而我和魯魯的友情并沒有持續多久。
和所有孩子都格格不入的魯魯,第三次讓我看到了他和别的孩子奮力打架。
就在他們校門口,當魯魯向我走來時,一群孩子在後面嘲弄他: “魯魯,你的哥哥呢?你沒有哥哥,你隻有一個臭屁。
” 那些孩子紛紛将手舉到鼻子處扇來扇去,仿佛真的聞到臭屁似的愁眉苦臉。
我看到魯魯鐵青着臉走來,他的小肩膀因為氣憤而抖動不已。
他走到我面前時突然一轉身朝那群孩子沖過去,嘴裡尖聲大叫: “我揍你們。
” 他手腳并用地殺入那群孩子之中,最開始我還能看到他和兩個孩子對打,接下去所有的孩子一擁而上,我的眼前就混亂不堪了。
當我再度看到魯魯時,那群孩子已經停止了打鬥。
魯魯滿臉塵土而且傷痕累累地爬起來,又揮拳沖了上去,于是這群孩子還是一擁而上。
魯魯臉上的塵土和鮮血使我渾身顫抖,我是這時候沖上去的,我朝一個孩子的屁股狠狠踢了一腳,又揪住另一個孩子的衣領往一邊摔去。
最初遭到打擊的幾個孩子發現我以後,立刻四處逃散,随後剩下的幾個也拔腿就跑。
他們跑到遠處後,憤怒地向我喊叫: “你大人打小孩。
” 我不去理睬他們,而是走向了魯魯,那時候魯魯已經站起來了。
我走到他身邊,也不管周圍有多少人在看着我或者指責我,我大聲對魯魯說: “你告訴他們,我就是你的哥哥。
” 可是魯魯驚恐不安的目光使我的慷慨激昂頃刻消散。
我看到他突然滿臉通紅,然後低下頭獨自走去了。
這使我瞠目結舌,我看着他弱小的身影在遠處消失,他始終沒有回過頭來向我張望。
第二天下午我在學校門口站了很久,都沒見到他出來,事實上他已從學校的邊門回家。
後來偶爾見到魯魯,這個孩子總是緊張地躲避着我。
我總算知道了這個虛構的哥哥在魯魯心目中的真正地位。
我想起了一個向魯魯講叙過的故事,那是一個經過我貧乏的想象力随意編造的故事。
講的是兔子的父親為了保護自己的兒子小兔子,和狼勇敢搏鬥,最後被狼咬死。
這個孩子聽得十分入迷,當他後來要求我再講故事時,我重複着這個故事,隻是将兔子的父親改成母親。
孩子兩眼發直地聽完。
後來我又将兔子的母親改成了哥哥,那一次我還沒有講完,魯魯顯然知道了結尾是哥哥被咬死,他眼淚汪汪地站起來走開去,悲傷地說: “我不要聽了。
” 見到馮玉青以後,我眼前時常出現馮玉青在木橋上抱住王躍進,和魯魯抱住那個大男孩這兩個具有同樣堅定不移的情景。
母子兩人是那樣的相似。
馮玉青在那個飄灑着月光的夜晚從南門消失以後,直到她重新在我眼前出現,其間的一大段生活,對于我始終是一個空白。
我曾經謹慎地向魯魯打聽有關他父親的情況,這個孩子總是将目光望到别處,然後興緻勃勃地指示我去看一些令人乏味的螞蟻和麻雀之類的東西。
我無法判斷他是真的一無所知,還是有意回避。
對魯魯父親的尋找,我隻能回到遙遠的記憶裡去,那個四十來歲的一口外鄉口音的男人,坐在馮玉青家的石階上。
後來我聽說馮玉青是搭乘外地農民的水泥船回來的,在一個夕陽西下的傍晚,她右手提着一個破舊的旅行袋,左手牽着一個五歲的小男孩,小心翼翼地通過跳闆來到了岸上。
我可以想象她當初的眼睛如同黑夜來臨般灰暗,命運對她的歧視,使她窘迫地站在岸邊東張西望。
馮玉青沒有回到南門居住,而是在城裡安頓
我知道想象和希望對于他的重要和必需,事實上對于我也同樣如此。
魯魯就像我當初因為蘇宇嫉妒鄭亮一樣,他因為我也嫉妒鄭亮,其實那次鄭亮在街上遇到我時,并沒有對我表達足以引起魯魯不安的親熱。
作為過去并不親密的朋友,鄭亮隻是走過來和我說幾句表示友好的話。
擁有衆多新朋友的鄭亮,毫不掩飾他對我和魯魯這麼一個小孩在一起的驚訝。
就在我們談話時,遭受了冷落的魯魯響亮地說了一聲: “我走啦。
” 他顯得很生氣地獨自走去,我立刻結束和鄭亮的談話,追上去和魯魯走在一起。
可他的不高興一直保持了二十多米遠,這期間他對我的話充耳不聞,随後他才用清脆的嗓音警告我: “我不喜歡你和他說話。
” 魯魯對友情的專一和霸道,使我們此後再一起遇到鄭亮時,我就會感到不安,我常常裝着沒有看到鄭亮而迅速走過去,我并不因此感到遭受了限制,我深知鄭亮并不屬于我,他是那些衣着入時、嘴上叼着香煙、走路時喜歡大聲說話的年輕工人的朋友。
隻有魯魯才是我唯一的朋友。
幾乎是每天下午放學,我都要站到魯魯念書的小學門口,看着我的朋友從裡面走出來。
年幼的魯魯已經是一個能夠控制自己感情的孩子,他從不向我表達過度的興奮與激動,總是微笑着鎮定自若地走向我。
直到有一次我沒有站在往常的地方,魯魯才向我流露了真實的情感。
我記得那一次他走出校門時,因為沒有立刻看到我顯得驚慌失措。
他猶如遭受突然一擊似的呆立在那裡,失望和不安在他臉上交替出現,然後他往别處張望起來,唯獨沒有朝我這裡看。
孩子沮喪地向我這個方向走來時,仍然不時地回頭去張望,接下去他才看到微笑的我。
我看到魯魯突然不顧一切地向我奔跑過來,他緊緊捏住我的手,他手掌裡滿是汗水。
然而我和魯魯的友情并沒有持續多久。
和所有孩子都格格不入的魯魯,第三次讓我看到了他和别的孩子奮力打架。
就在他們校門口,當魯魯向我走來時,一群孩子在後面嘲弄他: “魯魯,你的哥哥呢?你沒有哥哥,你隻有一個臭屁。
” 那些孩子紛紛将手舉到鼻子處扇來扇去,仿佛真的聞到臭屁似的愁眉苦臉。
我看到魯魯鐵青着臉走來,他的小肩膀因為氣憤而抖動不已。
他走到我面前時突然一轉身朝那群孩子沖過去,嘴裡尖聲大叫: “我揍你們。
” 他手腳并用地殺入那群孩子之中,最開始我還能看到他和兩個孩子對打,接下去所有的孩子一擁而上,我的眼前就混亂不堪了。
當我再度看到魯魯時,那群孩子已經停止了打鬥。
魯魯滿臉塵土而且傷痕累累地爬起來,又揮拳沖了上去,于是這群孩子還是一擁而上。
魯魯臉上的塵土和鮮血使我渾身顫抖,我是這時候沖上去的,我朝一個孩子的屁股狠狠踢了一腳,又揪住另一個孩子的衣領往一邊摔去。
最初遭到打擊的幾個孩子發現我以後,立刻四處逃散,随後剩下的幾個也拔腿就跑。
他們跑到遠處後,憤怒地向我喊叫: “你大人打小孩。
” 我不去理睬他們,而是走向了魯魯,那時候魯魯已經站起來了。
我走到他身邊,也不管周圍有多少人在看着我或者指責我,我大聲對魯魯說: “你告訴他們,我就是你的哥哥。
” 可是魯魯驚恐不安的目光使我的慷慨激昂頃刻消散。
我看到他突然滿臉通紅,然後低下頭獨自走去了。
這使我瞠目結舌,我看着他弱小的身影在遠處消失,他始終沒有回過頭來向我張望。
第二天下午我在學校門口站了很久,都沒見到他出來,事實上他已從學校的邊門回家。
後來偶爾見到魯魯,這個孩子總是緊張地躲避着我。
我總算知道了這個虛構的哥哥在魯魯心目中的真正地位。
我想起了一個向魯魯講叙過的故事,那是一個經過我貧乏的想象力随意編造的故事。
講的是兔子的父親為了保護自己的兒子小兔子,和狼勇敢搏鬥,最後被狼咬死。
這個孩子聽得十分入迷,當他後來要求我再講故事時,我重複着這個故事,隻是将兔子的父親改成母親。
孩子兩眼發直地聽完。
後來我又将兔子的母親改成了哥哥,那一次我還沒有講完,魯魯顯然知道了結尾是哥哥被咬死,他眼淚汪汪地站起來走開去,悲傷地說: “我不要聽了。
” 見到馮玉青以後,我眼前時常出現馮玉青在木橋上抱住王躍進,和魯魯抱住那個大男孩這兩個具有同樣堅定不移的情景。
母子兩人是那樣的相似。
馮玉青在那個飄灑着月光的夜晚從南門消失以後,直到她重新在我眼前出現,其間的一大段生活,對于我始終是一個空白。
我曾經謹慎地向魯魯打聽有關他父親的情況,這個孩子總是将目光望到别處,然後興緻勃勃地指示我去看一些令人乏味的螞蟻和麻雀之類的東西。
我無法判斷他是真的一無所知,還是有意回避。
對魯魯父親的尋找,我隻能回到遙遠的記憶裡去,那個四十來歲的一口外鄉口音的男人,坐在馮玉青家的石階上。
後來我聽說馮玉青是搭乘外地農民的水泥船回來的,在一個夕陽西下的傍晚,她右手提着一個破舊的旅行袋,左手牽着一個五歲的小男孩,小心翼翼地通過跳闆來到了岸上。
我可以想象她當初的眼睛如同黑夜來臨般灰暗,命運對她的歧視,使她窘迫地站在岸邊東張西望。
馮玉青沒有回到南門居住,而是在城裡安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