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回 葛豐年率兵擒阿哥 乾隆帝談笑清君側

關燈
府七司衙門在兩個時辰内土崩瓦解,像它的出現一樣突兀,消失得一幹二淨。

    按照弘皙的設想,将在京的兩千多名皇族子弟、閑散的宗室親貴組織起來,加上他們各自的家奴門人,這是一股了不得的力量,不動聲色地把持内務府(宗人府也是不言而喻的),逐步掌握宿衛大權、外藩接待權、與八旗旗士的聯絡權,……實力大了,皇帝也不能不買賬,即使不能廢掉這個“來曆可疑,名分不正”的皇帝,至少也可削掉他的獨裁權,恢複順治皇帝前八王議政的局面。

    可事情做起來,才知道不容易。

    原來密議過多次“一年之内暫不顯山露水,隻站穩腳跟”的計劃未能實現。

    這些天潢貴胄個個都不是省油燈,說是内務府的“第七司”,内務府壓根兒就不敢招惹,連弘普、弘昌、弘昇也約制不住。

    這些七司衙門的“兵”,都面子大得吓人。

    這個到戶部找自己的門生批錢糧,那個去兵部武庫尋自己的奴才借兵器——都姓愛新覺羅,誰也不敢招惹。

    後來索性占據東華門、西華門,說是“幫助侍衛守護内苑”,内務府深知就裡,誰敢出來說話?這個勢頭發展之快,連弘皙自己也覺得吃驚。

     但第二天早晨弘皙天不明就起床。

    他打算連早點也不吃,趕緊叫弘昇和弘普過來商量如何整頓“七司衙門”,不料還沒洗漱完,王府門吏便慌慌張張進來禀道:“王爺,不知怎麼回事,我們門外頭都是兵!像是要出什麼事似的。

    ” “兵?”弘皙将口内青鹽水吐掉,問道,“你沒問問,是哪個衙門的?誰派來的?守在門口做什麼?”那門吏說:“奴才問了,說是九門提督衙門的,奉命守護。

    别的什麼也問不出來。

    ”弘皙像木頭一樣呆立着,半晌沒有說出話來,臉色又青又灰,突然一種不祥的預感襲上心頭,不自禁地打了個寒顫:“一定是皇上回來了,他發覺了七司衙門的事。

    ”他一屁股跌坐在安樂椅中,撫着光亮的腦門子思量半晌,忽地一躍而起說道:“叫他們給我備轎。

    我到大内瞧瞧。

    ” 那門吏答應一聲出去,這邊弘皙便更衣,戴了薰貂朝冠,穿了四團五爪金龍石青朝褂,外披金黃緞裡兒的紫貂瑞罩,腰間束一條銜貓睛石金玉方版帶,佩縧微露,綴着四顆東珠——穿戴齊整,出了王府,見照壁外和王府沿牆三步一哨五步一崗,都是佩刀武官,品級最小的也是千總,雄赳赳站着目不斜視。

    他情知出了大事,吸了一口清冽的冷氣,鎮定了一下自己,下階上轎,卻也沒人阻擋,遂大聲吩咐道: “去東華門遞牌子!” 東華門一切如常。

    門吏、侍衛、太監見是理親王駕到,照例請安問好。

    遞牌子進去,一時便有旨意:“着弘皙養心殿觐見。

    ” 弘皙心裡七上八下,一時想着自己“沒事不怕吃涼藥”,一時又莫名地緊張。

    天上下着小雪,地下結着薄冰,幾次走神兒,幾乎滑倒了……恍恍惚惚來到養心殿垂花門前。

    太監王禮接着,向他打千兒請了安,說道:“萬歲爺說了,理王爺到了,立刻叫進。

    ”弘皙點點頭進來,見乾隆坐在東暖閣,和讷親、鄂爾泰、允祿、弘曉正在議事,忙上前跪着行三跪九叩大禮,說道:“臣不曉得禦駕已經榮返,沒得迎接,乞皇上恕罪。

    ” “看來你精神還好。

    ”乾隆嬉笑自若地說道,“隻是越發瘦了,好歹也愛惜一點自己呀!”遂叫起身賜坐,接着方才的議題道:“殿試的事再也不能拖了。

    北京這麼冷,有的窮讀書人沒法過。

    這麼着,叫禮部查一查,有住不起店、住在廟裡的貢生,每人資助五兩銀子。

    有南方廣州福建來的,必定沒有帶棉衣棉被,從軍需庫裡支取一些散發了。

    你們知道,這裡興許就有将來的将相,凍死在這裡,豈不罪過?” 和弘皙挨身坐着的鄂爾泰忙道:“主子想得周到,依奴才看,昨晚查抄七司衙門,有五六千兩銀子,被服、柴炭這些東西也不少。

    不如把這些分别發給窮貢生,倒省了許多事。

    ”讷親立刻反對,說道:“還是照主上的旨意為好。

    查抄的東西本來就亂,直接拿去賞人,連個賬目也沒有,往後遇到這類事,成了例就不好了。

    抄的東西該入庫的入庫,賞的東西該出庫的出庫,規矩不能亂。

    要杜絕小人們從中作弊。

    ”弘皙這才知道真的出了大事,頭“嗡”地一聲漲得老大,口中嚅動着:“……抄了?……” “殿試的事定在十月二十六吧。

    ”乾隆帶着揶揄的目光望着木偶一樣的弘皙,自顧說道,“就由弘曉和弘皙主持,讷親監場。

    往年每年殿試都有凍病的,今年叫禮部,每人給一個銅手爐,熱水隔時添換,至于殿試題目,朕屆時再定。

    你們看如何?”幾個大臣立刻趨附頌聖,異口同聲贊稱。

    乾隆笑問:“弘皙,你怎麼一言不發呀?” “啊?啊!”弘皙吓了一跳,忙道,“主上說得極是,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