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回 十八皇姑行權使威 格格額驸入觐報警

關燈
四格格的五十壽誕被十八格格大鬧了一場,攪亂了她的喜日子。

    經乾隆這一處置,竟是人人心裡高興。

    這些公主們自打生下來就受谙達太監和精奇嬷嬷們教導“規矩”,走路怎麼走,落座怎麼坐,一舉一動都要“儀态萬方”,吃飯湯匙磕響了碗碟,說話聲音粗了,笑時牙露出來了,甚或飯吃得多了,端茶姿勢不優雅……統統都要“教司”得合乎皇家風範。

    因此外頭看着她們是天上人,她們自己卻感到苦不堪言,隻是從小如此,苦慣了,誰也沒想到和自己的丈夫住在一處乃是天經地義的事。

    一道口谕,額驸們紛紛進來,夫妻同坐一處看《打金枝》,真個是别有一番溫馨落在心頭。

     乾隆坐在月台上和母親說笑,一轉眼見台下那拉氏正看自己,猛地想起“謠言”那件事,便有些坐不住,一個勁隻是沉吟。

    太後一邊看戲一邊笑道:“皇帝今兒處置得比唐肅宗好,倒是給咱們家姑娘們長了威風,郭暧打金枝,其實不知内情。

    有些事金枝們自己也是不得已兒。

    你說是麼皇帝?” “啊?啊!”乾隆一愣,才回過神來,忙躬身賠笑:“是,唐肅宗何嘗願意?朝裡内外不安,他不能不倚重郭子儀,當然是不得已兒。

    ” 一句話說得皇後和四格格、七格格捂着嘴直笑。

    太後笑道:“皇帝你是乏了。

    你一來,四格格的面子也就足了。

    不要管我們,你想歇,隻管回去歇着。

    我今兒高興,要看到底呢!”乾隆忙起身笑道:“這就是皇額娘體恤兒子。

    其實也不是乏,是有幾件小事還得料理,看戲看不進去,就走了神兒。

    ”又向太後一躬,帶着高無庸一幹人悄悄離開了四格格府。

     十八格格回到朝陽門外自己府邸門前,一下轎便迎上來一大群丫頭、老婆子,為首的精奇嬷嬷張氏帶衆人下跪叩了安,又向額驸叩安。

    張氏笑道:“我剛從天齊廟進香回來,替格格抽了個好簽呢!上頭說格格是玉皇大帝跟前的侄孫女,還說格格明年要添個貴子……”一邊說,一邊陪着十八格格進了倒廈門,回頭對葛山亭道:“額驸爺請留步。

    爺也累了,格格今兒齋戒,明兒去天齊廟燒香,遲一遲再進來給格格請安就是了。

    ”張氏是定安太妃的陪嫁丫頭,嫁的又是大學士尹泰的弟弟尹安。

    她的堂弟是當今皇上的紅人張廣泗。

    從哪一頭說她的根基都硬得很。

    其實,她是這府裡的真主子。

    葛山亭聽她如此吩咐,隻好站住了腳,惶惑不安的看着妻子。

    十八格格笑道:“你先回府也行。

    我方才在四姑那裡吃了大魚大肉,齋是戒不成了。

    明兒我也不去天齊廟。

    你回去先收拾一下裝裹,等我的信兒。

    ”說罷便進院,穿堂過廊自進了上房,自坐了吃茶。

     張氏聽得直愣神兒,忙也跟進來,斜坐了格格對面,笑道:“敢情額驸爺要出遠門?我真是老糊塗了,那是該接進來擺桌酒送行的——今兒聽說皇上也去了四格格府看戲?這可是從來沒有過的。

    偏偏您就打發我老婆子去天齊廟,沒福見皇上!”十八格格似笑不笑的也不理她,仰着臉朝外喊道:“畫眉兒!你進來。

    ” “哎,是!”她的貼身丫頭進來,站在張氏身邊,笑着問道,“格格,要什麼東西?” “什麼東西也不要,你叫幾個外頭男人,把我住的東廂和正廳隔着的這扇屏風往前挪挪,漢白玉底座、玻璃屏,死沉死沉的,不是丫頭們做得了的事。

    ”十八格格一邊想一邊說:“庫裡還有一柄鳥铳,一把倭刀,取過來挂在這裡。

    你看,就挂在那個雞血紅大瓷瓶旁邊。

    我住的那屋的茶具、茶幾、藤椅都舊了,換成新的——你告訴管事房,就說我的話。

    還有,把西屋裡那尊玉觀音請到東廂,我往後就近兒念佛吃齋——你聽明白了沒有?” “是!”畫眉兒站在當地,竟一字不漏的把格格的話複誦了一遍,便徑自出去安排。

    張氏自小看她長大,從沒見過她這樣的,心裡詫異,笑道:“這都是該我操心的,反叫格格親自吩咐。

    不過,您又不舞槍弄棒,那些鳥铳呀刀呀,挂在屋裡,怪森人的。

    要那些東西做什麼呢?”十八格格一笑,說道:“嬷嬷,我想叫額驸搬進來住,我夜裡常做噩夢,醒來還吓得心裡嗵嗵直跳,有個男人鎮住,興許就好些。

    ” 張氏愕然,張大了嘴,像不認識一樣,盯着這位吃她的奶、受她教誨長大的金枝玉葉。

    十八格格冷笑道:“怎麼,不成麼?我給你錢,多給一點。

    ” “這犯大規矩,内務府知道,還不轟塌了天?”張氏說道:“您是君,額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