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回 太後訓子絮語叨叨 禦妹告狀羞顔答答
關燈
小
中
大
手裡,這事不能太認真。
女人,處一處,該撂開手的就撂開手,這才是男人,日子久了畢竟不好,再出個什麼事,你叫我怎麼辦呢?” 乾隆聽了這話真是難以對答,從順治起,到自己第四代。
順治鐘情董鄂氏,董鄂氏早夭,順治竟悒郁而亡。
康熙鐘情阿秀,阿秀卻另有所愛,孽海難渡,阿秀出家皇姑屯。
父親不必說了,自己卻又銘心刻骨愛上了有夫之婦棠兒——算來都是癡情種子。
可這種情,是憑一兩句聖人語錄,憑幾句勸說打消得掉的麼?乾隆想着。
這話難答,隻好一躬身說道:“是。
天晚了,兒子該回去了,明兒母親還要看戲去呢,兒子就不攪了。
兒子明兒要見幾個人,見完人,要是時辰還早,兒子也過去消遣消遣。
”說罷便退了出去,回養心殿躺在榻上,翻來覆去隻是思量,直到子末醜初鐘敲一點才算沉沉睡去。
四格格愛新覺羅晴瑛的五十大壽安排得異乎尋常的熱鬧。
從順治的三個老祖姑,到康熙的三十多個女兒,活過五十歲的公主隻有十三四個。
她算“長壽”公主的了。
昨晚十七格格她們幾個來,傳了太後懿旨:不但太後一定看戲,皇帝也要來,這份體面哪個公主格格也不曾有過。
她的幾個兒子兒媳竟是通宵未眠,取消了堂會,另在水榭子上搭台子。
岸上這邊看戲的地方低,怕太後看不清,連夜出動全部家丁,用黃土墊高了三四尺,把碗口粗的垂楊柳移植過來十幾株栽在黃土台上,又鋪了一層綠茸茸嫩草。
天近巳時,祿慶堂的戲子們來了,隻見一個接一個的公主格格到上堂去拜壽,沒人來招呼他們,又不敢問。
正納悶時,一個管家飛奔過來,将祿慶堂班主王雄一把扯了,往西廊房去将大錠銀子放在桌上,說道:“這是定銀,跟戲子們說,拿出精神來好好賣力,太後老佛爺立時就來看戲,皇上也要來!”王雄一聽來神兒了:“這回我親自下海,爺您把點的戲單子賜下來!”管家遞過來一張紙,王雄看時,帽子戲是《麻姑獻壽》,下頭是: 《火燒紅蓮寺》、《滿床笏》、《打金枝》、《目連救母》、《王祥卧魚》、《挑滑車》。
王雄嗫嚅道:“這都是常演的戲,沒什麼難的。
不過我的爺,《挑滑車》說的是嶽家軍和金兵交戰,和國體不合,惹惱了主子可怎麼辦?再說這《打金枝》,今兒小的瞧,來的全都是公主,怎麼會點出這一出戲?不是要小的吃飯家夥麼?” “《挑滑車》是十二額驸的妹子點的,她不懂,也不是什麼要緊人,我做主删了這一出。
”管家沉吟道,“《打金枝》是十八格格親自點的,她是當今萬歲爺一母同胞的親妹子,撒個嬌兒連萬歲也得讓她,橫豎有她擔戴,你就别他娘操這份心了——就這樣。
”說罷匆匆去了。
一時便聽外頭一聲接一聲傳呼: “老佛爺駕到!” 一群公主格格聽這一聲,叽叽喳喳的說笑聲立時平靜下來。
王雄隔窗偷看,一個一個按長幼順序出來,廊下守着的精奇嬷嬷便忙跟着自己主子出迎太後——每個公主都帶四位嬷嬷個個都是一臉莊容,神态自若。
稍頃便聽太後和幾個老太妃說說笑笑進了二門,公主們一齊叩下頭去。
公主們請過安起身,這些嬷嬷們也各自請安。
她們都是侍候過太皇太後、太後的老宮人陪嫁出來的,齊聲歡呼:“老主子安康!” “罷了吧,起來。
”太後似笑不笑。
審視着來賀壽的三四十個公主,有的認得,有的也不太相熟。
笑着對陪在身邊的晴瑛道:“去年你帶的老九家的格格,滿聰明的姑娘,我很喜愛她,後來竟沒有再進宮去,今兒來了麼?”晴瑛怔了一下,低眉說道:“她沒福。
今年春上過罷元宵就過世了,怕老佛爺傷心,我沒敢說。
”太後便不言語,臉上也沒了笑容,點點頭道:“咱們看戲,皇帝說了,他一會兒就來。
” 她這一說,衆人立時便都肅然,分班按序恭肅退下入席看戲。
隻四格格晴瑛陪太後坐在土台子的垂楊柳下,隔岸看水榭子上的戲子們演戲。
太後坐在正中,四格格、七格格在左首并肩打橫兒陪坐,右邊是皇後陪坐,還有一把雕花蟠龍椅空着,專等乾隆來了陪坐的。
四格格見一切齊楚,起身笑道:“太後老佛爺,雖說今兒是我的生日,其實您一來,早已給我添了壽了。
一會兒就是《麻姑獻壽》,恭祝您老人家千秋千歲,皇上萬壽萬年。
咱們好好兒樂子,您想什麼吃,我這就叫他們給您安排。
” “什麼千秋千歲的。
”太後笑得兩眼眯成一條縫,“有誰活過一千年的?今兒來的幾十個,老姑奶奶、小姑奶奶一大群,她們有的認識,有的不認識,這麼個坐法,怎麼瞧都像我們擺布個女朝會似的,多不自在。
依着我說,誰和誰熟,相與得好,就坐一處,不必拘定了哪一房哪一支,又是長幼,又是親疏,又是位份,鬧得看戲還怕失禮,你說是麼?”四格格和十七格格忙都笑道:“可是的呢!老佛爺這就叫體念人情天理!”這群公主們巴不得這聲懿旨,頓時亂了群,呼姐叫妹、尋姑覓侄各找自己相熟相好的,擠擠捱捱好不熱鬧,那種肅穆
女人,處一處,該撂開手的就撂開手,這才是男人,日子久了畢竟不好,再出個什麼事,你叫我怎麼辦呢?” 乾隆聽了這話真是難以對答,從順治起,到自己第四代。
順治鐘情董鄂氏,董鄂氏早夭,順治竟悒郁而亡。
康熙鐘情阿秀,阿秀卻另有所愛,孽海難渡,阿秀出家皇姑屯。
父親不必說了,自己卻又銘心刻骨愛上了有夫之婦棠兒——算來都是癡情種子。
可這種情,是憑一兩句聖人語錄,憑幾句勸說打消得掉的麼?乾隆想着。
這話難答,隻好一躬身說道:“是。
天晚了,兒子該回去了,明兒母親還要看戲去呢,兒子就不攪了。
兒子明兒要見幾個人,見完人,要是時辰還早,兒子也過去消遣消遣。
”說罷便退了出去,回養心殿躺在榻上,翻來覆去隻是思量,直到子末醜初鐘敲一點才算沉沉睡去。
四格格愛新覺羅晴瑛的五十大壽安排得異乎尋常的熱鬧。
從順治的三個老祖姑,到康熙的三十多個女兒,活過五十歲的公主隻有十三四個。
她算“長壽”公主的了。
昨晚十七格格她們幾個來,傳了太後懿旨:不但太後一定看戲,皇帝也要來,這份體面哪個公主格格也不曾有過。
她的幾個兒子兒媳竟是通宵未眠,取消了堂會,另在水榭子上搭台子。
岸上這邊看戲的地方低,怕太後看不清,連夜出動全部家丁,用黃土墊高了三四尺,把碗口粗的垂楊柳移植過來十幾株栽在黃土台上,又鋪了一層綠茸茸嫩草。
天近巳時,祿慶堂的戲子們來了,隻見一個接一個的公主格格到上堂去拜壽,沒人來招呼他們,又不敢問。
正納悶時,一個管家飛奔過來,将祿慶堂班主王雄一把扯了,往西廊房去将大錠銀子放在桌上,說道:“這是定銀,跟戲子們說,拿出精神來好好賣力,太後老佛爺立時就來看戲,皇上也要來!”王雄一聽來神兒了:“這回我親自下海,爺您把點的戲單子賜下來!”管家遞過來一張紙,王雄看時,帽子戲是《麻姑獻壽》,下頭是: 《火燒紅蓮寺》、《滿床笏》、《打金枝》、《目連救母》、《王祥卧魚》、《挑滑車》。
王雄嗫嚅道:“這都是常演的戲,沒什麼難的。
不過我的爺,《挑滑車》說的是嶽家軍和金兵交戰,和國體不合,惹惱了主子可怎麼辦?再說這《打金枝》,今兒小的瞧,來的全都是公主,怎麼會點出這一出戲?不是要小的吃飯家夥麼?” “《挑滑車》是十二額驸的妹子點的,她不懂,也不是什麼要緊人,我做主删了這一出。
”管家沉吟道,“《打金枝》是十八格格親自點的,她是當今萬歲爺一母同胞的親妹子,撒個嬌兒連萬歲也得讓她,橫豎有她擔戴,你就别他娘操這份心了——就這樣。
”說罷匆匆去了。
一時便聽外頭一聲接一聲傳呼: “老佛爺駕到!” 一群公主格格聽這一聲,叽叽喳喳的說笑聲立時平靜下來。
王雄隔窗偷看,一個一個按長幼順序出來,廊下守着的精奇嬷嬷便忙跟着自己主子出迎太後——每個公主都帶四位嬷嬷個個都是一臉莊容,神态自若。
稍頃便聽太後和幾個老太妃說說笑笑進了二門,公主們一齊叩下頭去。
公主們請過安起身,這些嬷嬷們也各自請安。
她們都是侍候過太皇太後、太後的老宮人陪嫁出來的,齊聲歡呼:“老主子安康!” “罷了吧,起來。
”太後似笑不笑。
審視着來賀壽的三四十個公主,有的認得,有的也不太相熟。
笑着對陪在身邊的晴瑛道:“去年你帶的老九家的格格,滿聰明的姑娘,我很喜愛她,後來竟沒有再進宮去,今兒來了麼?”晴瑛怔了一下,低眉說道:“她沒福。
今年春上過罷元宵就過世了,怕老佛爺傷心,我沒敢說。
”太後便不言語,臉上也沒了笑容,點點頭道:“咱們看戲,皇帝說了,他一會兒就來。
” 她這一說,衆人立時便都肅然,分班按序恭肅退下入席看戲。
隻四格格晴瑛陪太後坐在土台子的垂楊柳下,隔岸看水榭子上的戲子們演戲。
太後坐在正中,四格格、七格格在左首并肩打橫兒陪坐,右邊是皇後陪坐,還有一把雕花蟠龍椅空着,專等乾隆來了陪坐的。
四格格見一切齊楚,起身笑道:“太後老佛爺,雖說今兒是我的生日,其實您一來,早已給我添了壽了。
一會兒就是《麻姑獻壽》,恭祝您老人家千秋千歲,皇上萬壽萬年。
咱們好好兒樂子,您想什麼吃,我這就叫他們給您安排。
” “什麼千秋千歲的。
”太後笑得兩眼眯成一條縫,“有誰活過一千年的?今兒來的幾十個,老姑奶奶、小姑奶奶一大群,她們有的認識,有的不認識,這麼個坐法,怎麼瞧都像我們擺布個女朝會似的,多不自在。
依着我說,誰和誰熟,相與得好,就坐一處,不必拘定了哪一房哪一支,又是長幼,又是親疏,又是位份,鬧得看戲還怕失禮,你說是麼?”四格格和十七格格忙都笑道:“可是的呢!老佛爺這就叫體念人情天理!”這群公主們巴不得這聲懿旨,頓時亂了群,呼姐叫妹、尋姑覓侄各找自己相熟相好的,擠擠捱捱好不熱鬧,那種肅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