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振乾綱鄂善刑酷吏 賜湯鍋皇帝賣人情
關燈
小
中
大
告誡,暗地就能處置的事,何必故意張揚?”乾隆聽了不禁莞爾:“這就是中有不足必形于外了。
兩個都是好的,也都夠受了。
但錢度當面卻金,不愛錢而惜名,就有沽名釣譽的意向,也有些小毛病。
聽山西将軍奏,劉康辦事前不收禮,辦完事尚敢收受,不知是真是假。
朕記得他原是私塾先生,極是潦倒的,前山東赈災,一下子就捐了一萬銀子。
既是清官,銀兩從何而來?唉……天下猜不透的事是太多了。
”劉統勳忙躬身微笑道:“是。
前頭讀邸報,傅恒的奏章,主上以寬為政,原為求治,下頭官兒盡有奉迎聖意、粉飾太平的,為了落個政簡訟平的名聲,有的縣官竟敢将原被告雙方用一根夾棍動刑息訟,叫人聽來不可思議。
” 乾隆邊聽邊點頭,歎道:“蠲免錢糧,修治河防,這都是大政,無論如何天下臣民還是得了實益的。
隻是有些地方偏就不能體貼朕意,不是抗着不辦,就是玩忽懈怠。
真奇怪,明擺着的好事都給辦歪了!鬧災地方有邪教,這是疥癬之疾,可怕的是旱澇不均,恩澤不遍,給奸徒可乘之機。
”劉統勳道:“皇上這話洞鑒萬裡。
臣布衣出身,知道此中況味。
大凡讀書人沒有做官時,多都抱着濟世救民造福一方的雄心。
一旦為官,就忘了這些根本;做小官時想大官,做了大官還想入閣拜相,全看上頭顔色辦事,于百姓倒不相幹了。
誰還去想當年讀聖賢書、立治國志呢?上頭要讨皇上歡心,下官要讨上憲青睐。
于是走黃門的用錢,走紅門的送女人,種種千奇百怪異樣的醜事都出來。
就是白布,泡進這染缸裡,還有個好兒?”乾隆哈哈大笑,說道:“依着你劉統勳,該怎麼矯治呢?” “沒有辦法。
”劉統勳笑着搖頭,“自祖龍以來二百七十二帝,誰也沒有根治這一條。
昔日武則天女皇稱制,恨貪官設密告箱,允許百姓直奏皇廷,任用酷吏明查暗訪,官兒殺了一批又一批,每次科考新進士入朝,太監們都說‘又來一批死鬼’——照樣是貪官斬不盡、殺不絕。
為什麼?做官利大權重,榮宗耀祖,玉堂金馬瓊漿美酒,其滋味無可代替。
惟有人主體察民情,以民意為天意。
兢兢戰戰如履薄冰,随時矯治時弊,庶幾可以延緩革命而已。
” 乾隆和皇後聽他這番議論,不禁都悚然動容。
默思良久,乾隆起身來,腳步橐橐踱着,倏然回身道:“明日下旨,你兼左副都禦史之職,嗯——傅恒在外頭時日也不短了,你以欽差身份替朕巡視一下山東、山西、陝西、河南,甘陝和直隸都看看,下頭情形如實奏朕,天晚了,你且跪安,明兒遞牌子進來再談。
” 當晚乾隆就宿在了皇後處。
因知皇後體弱身熱,且微咳不止,乾隆頓時一驚,細詢時才知道富察氏已經兩個月沒來癸水。
乾隆笑道:“吓人一跳,原來竟是喜!又要給朕添一個龍子了!”皇後似乎心事很重,嬌小的身軀偎在乾隆懷裡,微微搖頭道:“是喜。
身子也有病。
這無名熱有些日子了。
”乾隆撫着她的秀發,緩緩說道:“你總是提不起精神來,秉賦又薄,稍有寒熱,哪有不病的?你是朕的愛後,天下之母,朕所有的就是你的,該爽朗歡喜起來才是啊!” 皇後沒有答話,許久,慢慢翻轉身子,竟扯過帕子悄悄拭淚。
“怎麼了?” “沒什麼,高興的。
” “高興還哭?” “女人高興和男人不一樣。
” “莫名其妙。
”乾隆不禁一笑,正要說話,皇後卻道:“我要是死了,皇上給我個什麼谥号呢?” 笑容凝固在乾隆臉上,霍地坐起身,扳着富察氏肩頭,急切地問道:“你這是怎麼了?怎麼了?”皇後坐起身,望着紗燈裡的燭光,歎息着微笑道:“我是想起前頭老太妃瓜爾佳氏,也是無名熱,咳嗽,不到二十歲上就……連個谥号都沒有,枉自先帝疼她一場。
我要死了,皇上給我加上‘孝賢’兩個字,九泉之下也就瞑目了。
”她沒說完,乾隆一把掩住了她的口,說道:“朕不許你再說這樣的話。
登極以來事情多,你身子又不好,沒有多在你這裡過夜。
自幼我們一處的,你還不知道朕?别胡思亂想……睡吧……” 第二日天蒙蒙亮乾隆便醒了,見皇後一彎雪臂露在被外,呼吸均勻,沉穩地睡着,眼角兀自挂着淚痕,輕輕替她掩了掩被角,穿着中衣,蹑腳兒出到外間大殿。
幾個守夜宮女忙不疊地過來侍候,乾隆擺手揮退了,單叫秦媚媚過來問道:“皇後如今一天進多少膳?”秦媚媚見乾隆臉色陰沉,小心地低聲道:“娘娘進膳不香,全都進的素,兩頓正餐,奴才旁邊瞧着,一頓不過二兩老米。
閑時偶爾進一點荔枝瓜果。
倒是前頭廚子鄭二做的葷菜娘娘還進得香。
鄭二走了後,奴才就沒見娘娘進過肉菜。
”乾隆便問:“鄭二現在哪裡?”秦媚媚笑道:“他偷了禦廚房一個雞血紅瓷瓶,埋在煤渣車裡往外運,叫内務府查出來,打了——”他沒唠
兩個都是好的,也都夠受了。
但錢度當面卻金,不愛錢而惜名,就有沽名釣譽的意向,也有些小毛病。
聽山西将軍奏,劉康辦事前不收禮,辦完事尚敢收受,不知是真是假。
朕記得他原是私塾先生,極是潦倒的,前山東赈災,一下子就捐了一萬銀子。
既是清官,銀兩從何而來?唉……天下猜不透的事是太多了。
”劉統勳忙躬身微笑道:“是。
前頭讀邸報,傅恒的奏章,主上以寬為政,原為求治,下頭官兒盡有奉迎聖意、粉飾太平的,為了落個政簡訟平的名聲,有的縣官竟敢将原被告雙方用一根夾棍動刑息訟,叫人聽來不可思議。
” 乾隆邊聽邊點頭,歎道:“蠲免錢糧,修治河防,這都是大政,無論如何天下臣民還是得了實益的。
隻是有些地方偏就不能體貼朕意,不是抗着不辦,就是玩忽懈怠。
真奇怪,明擺着的好事都給辦歪了!鬧災地方有邪教,這是疥癬之疾,可怕的是旱澇不均,恩澤不遍,給奸徒可乘之機。
”劉統勳道:“皇上這話洞鑒萬裡。
臣布衣出身,知道此中況味。
大凡讀書人沒有做官時,多都抱着濟世救民造福一方的雄心。
一旦為官,就忘了這些根本;做小官時想大官,做了大官還想入閣拜相,全看上頭顔色辦事,于百姓倒不相幹了。
誰還去想當年讀聖賢書、立治國志呢?上頭要讨皇上歡心,下官要讨上憲青睐。
于是走黃門的用錢,走紅門的送女人,種種千奇百怪異樣的醜事都出來。
就是白布,泡進這染缸裡,還有個好兒?”乾隆哈哈大笑,說道:“依着你劉統勳,該怎麼矯治呢?” “沒有辦法。
”劉統勳笑着搖頭,“自祖龍以來二百七十二帝,誰也沒有根治這一條。
昔日武則天女皇稱制,恨貪官設密告箱,允許百姓直奏皇廷,任用酷吏明查暗訪,官兒殺了一批又一批,每次科考新進士入朝,太監們都說‘又來一批死鬼’——照樣是貪官斬不盡、殺不絕。
為什麼?做官利大權重,榮宗耀祖,玉堂金馬瓊漿美酒,其滋味無可代替。
惟有人主體察民情,以民意為天意。
兢兢戰戰如履薄冰,随時矯治時弊,庶幾可以延緩革命而已。
” 乾隆和皇後聽他這番議論,不禁都悚然動容。
默思良久,乾隆起身來,腳步橐橐踱着,倏然回身道:“明日下旨,你兼左副都禦史之職,嗯——傅恒在外頭時日也不短了,你以欽差身份替朕巡視一下山東、山西、陝西、河南,甘陝和直隸都看看,下頭情形如實奏朕,天晚了,你且跪安,明兒遞牌子進來再談。
” 當晚乾隆就宿在了皇後處。
因知皇後體弱身熱,且微咳不止,乾隆頓時一驚,細詢時才知道富察氏已經兩個月沒來癸水。
乾隆笑道:“吓人一跳,原來竟是喜!又要給朕添一個龍子了!”皇後似乎心事很重,嬌小的身軀偎在乾隆懷裡,微微搖頭道:“是喜。
身子也有病。
這無名熱有些日子了。
”乾隆撫着她的秀發,緩緩說道:“你總是提不起精神來,秉賦又薄,稍有寒熱,哪有不病的?你是朕的愛後,天下之母,朕所有的就是你的,該爽朗歡喜起來才是啊!” 皇後沒有答話,許久,慢慢翻轉身子,竟扯過帕子悄悄拭淚。
“怎麼了?” “沒什麼,高興的。
” “高興還哭?” “女人高興和男人不一樣。
” “莫名其妙。
”乾隆不禁一笑,正要說話,皇後卻道:“我要是死了,皇上給我個什麼谥号呢?” 笑容凝固在乾隆臉上,霍地坐起身,扳着富察氏肩頭,急切地問道:“你這是怎麼了?怎麼了?”皇後坐起身,望着紗燈裡的燭光,歎息着微笑道:“我是想起前頭老太妃瓜爾佳氏,也是無名熱,咳嗽,不到二十歲上就……連個谥号都沒有,枉自先帝疼她一場。
我要死了,皇上給我加上‘孝賢’兩個字,九泉之下也就瞑目了。
”她沒說完,乾隆一把掩住了她的口,說道:“朕不許你再說這樣的話。
登極以來事情多,你身子又不好,沒有多在你這裡過夜。
自幼我們一處的,你還不知道朕?别胡思亂想……睡吧……” 第二日天蒙蒙亮乾隆便醒了,見皇後一彎雪臂露在被外,呼吸均勻,沉穩地睡着,眼角兀自挂着淚痕,輕輕替她掩了掩被角,穿着中衣,蹑腳兒出到外間大殿。
幾個守夜宮女忙不疊地過來侍候,乾隆擺手揮退了,單叫秦媚媚過來問道:“皇後如今一天進多少膳?”秦媚媚見乾隆臉色陰沉,小心地低聲道:“娘娘進膳不香,全都進的素,兩頓正餐,奴才旁邊瞧着,一頓不過二兩老米。
閑時偶爾進一點荔枝瓜果。
倒是前頭廚子鄭二做的葷菜娘娘還進得香。
鄭二走了後,奴才就沒見娘娘進過肉菜。
”乾隆便問:“鄭二現在哪裡?”秦媚媚笑道:“他偷了禦廚房一個雞血紅瓷瓶,埋在煤渣車裡往外運,叫内務府查出來,打了——”他沒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