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行酒令曹雪芹展才 念舊情乾隆帝夜訪
關燈
小
中
大
盛,雲中杏蕊多?到頭來,誰見把秋捱過?則看那,白楊村裡人嗚咽,青楓林下鬼吟哦。
更兼着,連天衰草遮墳墓。
這的是:昨貧今富人勞碌,春榮秋謝花折磨。
似這般,生關死劫誰能躲?聞說道,西方寶樹喚婆娑,上結着長生果。
歌聲既落,四座寂然。
何之驚訝地望着這位貌不驚人的曹雪芹,久久才歎道:“風抛柳絮,水送浮萍,實非人間氣象!”傅恒品味着歌詞,曼詠道:“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還要說話,樓下匆匆上來一個長随打扮的人向他耳語幾句。
“劉統勳?”傅恒道,“他有什麼事?”那長随又湊近嘀咕了兩句。
“實在對不住,我要先逃席了。
”傅恒笑着站起身來,拉着曹雪芹的手道,“雪芹,路上已經說了,不想應試就算了。
到我府裡去,給你薦個塾館,或到國子監的宗學教讀都成。
我确實忙,你不要推辭,不要讓我再一趟一趟跑了,好麼?”說罷徑直去了。
傅恒出了高晉酒家,天色已經黑定,見一個黑矮中年人,頭戴六合一統青緞瓜皮帽,穿一件青竹布長衫站在門口守候。
此人正是新近從詹事府調任内閣學士的劉統勳,便過去用扇骨拍了拍劉統勳肩頭,笑道:“李衛有什麼要緊事見我?” “噓——”劉統勳小聲道,“六爺,您稍候自然明白。
”說罷朝對門豆腐腦擔子一努嘴兒。
傅恒順他目光看時,不禁吃了一驚,原來乾隆皇帝正坐在羊角燈底下的小木杌子上,用調羹攪着碗裡的豆腐腦,和那涮碗的中年婦女搭讪說話。
那女人十分健談。
碗在桶裡洗得嘩嘩響,口中道:“這是小本生意,一天二升豆子,紅火了能賺四五分銀子,平常也就落個一二十文銅子兒。
我家那殺千刀的是個沒本事人。
叫他向堂伯家借個十來吊,開個豆腐粉坊,死活就是不肯,說印子錢借不得,借一還二,打不起那個饑荒。
爺您明鑒——”她用調羹挑了點糖又兌在乾隆碗裡,接着道,“如今豆子越來越貴,四錢半還買不到一鬥,有錢人家秋季豆價賤時囤下,咱就得随行就市。
豆腐腦這東西二文錢一碗,你漲到三文,多出一半,誰還要吃?嗐——總隻是窮湊乎罷了。
”乾隆喝着豆腐腦,笑問:“你進豆子還用銀子?乾隆制錢不好使麼?” 那婆娘笑盈盈地轉身道:“好使,怎麼不好使?就為太好使了,裡頭銅多,銅匠鋪子斂了去做銅器,一反手幾十倍的利呢。
官價兩千文兌一兩,你去錢莊,頂多兌出一千二百文。
小戶人家沒銀子,錢這麼貴,繳起賦來,吃虧死了!”乾隆先還笑着聽,漸漸就沒了笑容,推推碗就站起身,對劉統勳道:“賞她!”劉統勳不言聲過去,輕輕将十五兩一錠京锞放在甕蓋上,乾隆朝目瞪口呆的女人看眼,一笑便離開了。
旁邊幾個裝扮成閑人的侍衛也暗自遙遙尾随着。
“主子好興緻。
”傅恒一邊跟着乾隆走,一邊笑道,“這早晚了還出來走動。
老佛爺知道了又該說奴才們不是了。
”乾隆笑道:“這回已經禀了太後,明天早起就要離京,今晚宿李衛家!”傅恒不禁一愣,竟站住了腳,“去河南?不是說過了端午麼?” 乾隆笑道:“這有什麼大驚小怪?兵不厭詐嘛。
日子久了,走了風聲,去汴梁就隻能逛相國寺耍子了——他們下頭诓上頭那一套,你還不知道?”傅恒遲疑了一下,說道:“去李衛家走棋盤街那邊。
這前頭是鮮花深處胡同。
”乾隆小聲道:“去看看十四叔……” 傅恒沒再言聲,跟着乾隆緩緩而行。
“十四叔”,是康熙的第十四個兒子允,是雍正皇帝惟一的同母弟弟。
康熙晚年太子允礽昏亂失位,諸王趁機群起争位。
允和八阿哥允禩、九阿哥允禟、十阿哥允混到了一處,成了“八爺黨”的中堅。
民間甚至傳言,康熙原意由允接位,是前上書房大臣隆科多私自将遺诏中“傳位十四子”改為“傳位于四子”,才有了雍正登極。
乾隆登極後,在頒發“政尚寬大”明诏的當天,就傳旨“撤去十四叔、九叔住處高牆圈禁,允許在宅旁散步走動”。
劉統勳在前頭引路,用手指道:“萬歲,前頭就是十四貝勒府。
” “唔,”乾隆神色恍惚地望了一眼,隻見黑魆魆的院牆足有丈五高,原來的五楹倒廈門雖然還保留着,但迎門一道高牆壘成弧形,連門前大石獅子也包了進去,隻在儀門旁留了四尺寬一個小口兒,由内務府、宗人府會同把守。
栅門一關,嚴實得像鐵桶似的。
幾個人剛走近西瓜燈下,那邊守門的早已看見,厲聲喝道:“什麼人?站住!”說着兩名筆帖式打扮的人過來,觑着眼一瞧,臉上立刻綻了笑容:“喲——傅六爺!小人給您請安了!爺也不嫌天黑,就這麼抄着步子走來了!”“什麼富六爺窮七爺!”傅恒說道:“快點開門。
皇上禦駕來了,要見允!”那兩個筆帖式吓了一跳,張眼望望傅恒身後的乾隆,慌忙趴在地上磕了不計其數的頭,緊跑幾步,一陣鑰匙叮當,“咣”地一聲,鐵栅門被拉開。
乾隆一進門,問道:“十四爺沒睡吧?”兩人連連躬身回道:“回皇上話,十四爺見天都是四更入睡。
這幾
更兼着,連天衰草遮墳墓。
這的是:昨貧今富人勞碌,春榮秋謝花折磨。
似這般,生關死劫誰能躲?聞說道,西方寶樹喚婆娑,上結着長生果。
歌聲既落,四座寂然。
何之驚訝地望着這位貌不驚人的曹雪芹,久久才歎道:“風抛柳絮,水送浮萍,實非人間氣象!”傅恒品味着歌詞,曼詠道:“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還要說話,樓下匆匆上來一個長随打扮的人向他耳語幾句。
“劉統勳?”傅恒道,“他有什麼事?”那長随又湊近嘀咕了兩句。
“實在對不住,我要先逃席了。
”傅恒笑着站起身來,拉着曹雪芹的手道,“雪芹,路上已經說了,不想應試就算了。
到我府裡去,給你薦個塾館,或到國子監的宗學教讀都成。
我确實忙,你不要推辭,不要讓我再一趟一趟跑了,好麼?”說罷徑直去了。
傅恒出了高晉酒家,天色已經黑定,見一個黑矮中年人,頭戴六合一統青緞瓜皮帽,穿一件青竹布長衫站在門口守候。
此人正是新近從詹事府調任内閣學士的劉統勳,便過去用扇骨拍了拍劉統勳肩頭,笑道:“李衛有什麼要緊事見我?” “噓——”劉統勳小聲道,“六爺,您稍候自然明白。
”說罷朝對門豆腐腦擔子一努嘴兒。
傅恒順他目光看時,不禁吃了一驚,原來乾隆皇帝正坐在羊角燈底下的小木杌子上,用調羹攪着碗裡的豆腐腦,和那涮碗的中年婦女搭讪說話。
那女人十分健談。
碗在桶裡洗得嘩嘩響,口中道:“這是小本生意,一天二升豆子,紅火了能賺四五分銀子,平常也就落個一二十文銅子兒。
我家那殺千刀的是個沒本事人。
叫他向堂伯家借個十來吊,開個豆腐粉坊,死活就是不肯,說印子錢借不得,借一還二,打不起那個饑荒。
爺您明鑒——”她用調羹挑了點糖又兌在乾隆碗裡,接着道,“如今豆子越來越貴,四錢半還買不到一鬥,有錢人家秋季豆價賤時囤下,咱就得随行就市。
豆腐腦這東西二文錢一碗,你漲到三文,多出一半,誰還要吃?嗐——總隻是窮湊乎罷了。
”乾隆喝着豆腐腦,笑問:“你進豆子還用銀子?乾隆制錢不好使麼?” 那婆娘笑盈盈地轉身道:“好使,怎麼不好使?就為太好使了,裡頭銅多,銅匠鋪子斂了去做銅器,一反手幾十倍的利呢。
官價兩千文兌一兩,你去錢莊,頂多兌出一千二百文。
小戶人家沒銀子,錢這麼貴,繳起賦來,吃虧死了!”乾隆先還笑着聽,漸漸就沒了笑容,推推碗就站起身,對劉統勳道:“賞她!”劉統勳不言聲過去,輕輕将十五兩一錠京锞放在甕蓋上,乾隆朝目瞪口呆的女人看眼,一笑便離開了。
旁邊幾個裝扮成閑人的侍衛也暗自遙遙尾随着。
“主子好興緻。
”傅恒一邊跟着乾隆走,一邊笑道,“這早晚了還出來走動。
老佛爺知道了又該說奴才們不是了。
”乾隆笑道:“這回已經禀了太後,明天早起就要離京,今晚宿李衛家!”傅恒不禁一愣,竟站住了腳,“去河南?不是說過了端午麼?” 乾隆笑道:“這有什麼大驚小怪?兵不厭詐嘛。
日子久了,走了風聲,去汴梁就隻能逛相國寺耍子了——他們下頭诓上頭那一套,你還不知道?”傅恒遲疑了一下,說道:“去李衛家走棋盤街那邊。
這前頭是鮮花深處胡同。
”乾隆小聲道:“去看看十四叔……” 傅恒沒再言聲,跟着乾隆緩緩而行。
“十四叔”,是康熙的第十四個兒子允,是雍正皇帝惟一的同母弟弟。
康熙晚年太子允礽昏亂失位,諸王趁機群起争位。
允和八阿哥允禩、九阿哥允禟、十阿哥允混到了一處,成了“八爺黨”的中堅。
民間甚至傳言,康熙原意由允接位,是前上書房大臣隆科多私自将遺诏中“傳位十四子”改為“傳位于四子”,才有了雍正登極。
乾隆登極後,在頒發“政尚寬大”明诏的當天,就傳旨“撤去十四叔、九叔住處高牆圈禁,允許在宅旁散步走動”。
劉統勳在前頭引路,用手指道:“萬歲,前頭就是十四貝勒府。
” “唔,”乾隆神色恍惚地望了一眼,隻見黑魆魆的院牆足有丈五高,原來的五楹倒廈門雖然還保留着,但迎門一道高牆壘成弧形,連門前大石獅子也包了進去,隻在儀門旁留了四尺寬一個小口兒,由内務府、宗人府會同把守。
栅門一關,嚴實得像鐵桶似的。
幾個人剛走近西瓜燈下,那邊守門的早已看見,厲聲喝道:“什麼人?站住!”說着兩名筆帖式打扮的人過來,觑着眼一瞧,臉上立刻綻了笑容:“喲——傅六爺!小人給您請安了!爺也不嫌天黑,就這麼抄着步子走來了!”“什麼富六爺窮七爺!”傅恒說道:“快點開門。
皇上禦駕來了,要見允!”那兩個筆帖式吓了一跳,張眼望望傅恒身後的乾隆,慌忙趴在地上磕了不計其數的頭,緊跑幾步,一陣鑰匙叮當,“咣”地一聲,鐵栅門被拉開。
乾隆一進門,問道:“十四爺沒睡吧?”兩人連連躬身回道:“回皇上話,十四爺見天都是四更入睡。
這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