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 平息内亂
關燈
小
中
大
但聽說,真正操縱這件事的,卻是一位親王。
” 嶽秀道:“想想看,那位親王,叫什麼名字,或是詳細銜名。
” 黃通搖搖頭,道:“嶽侯,形勢已成短兵相接,就算他想隐藏。
退避,已然有所不能,老朽确實不知是哪家親王。
” 張一清道:“黃兄如肯見告,在下等可以省了不少麻煩。
” 黃通道:“我不能說,一則,我不能不顧我那位兄弟的滿門生命,二則,我隻是猜想而已,雖然八九不離十,但還有十其一的錯誤可能。
” 嶽秀道:“黃老英雄執意不肯說出,咱們也不便勉強了。
但在卻另有一事,和黃英雄商量。
” 黃通道:“請說。
” 嶽秀道:“老英雄請想想,身側是否有奸細?” 黃通道:“有可能?” 嶽秀道:“這就是了,老英雄可以裝病僞死,藏于室中,也許令弟一家人,早被殺死了。
” 黃通哦了一聲,垂首不言。
嶽秀輕輕籲一口氣,道:“黃兄,你這一身藝業,是我北上以來,遇到的極少高手之一,令師弟亦然,這說明了一件事,你們退隐長老院後,不但未擱下武功,反而更求深造。
” 黃通笑道:“這倒不錯,在下這一身武功成就,大半是退隐入長老院練成,不過,嶽侯應該明白,百尺竿頭,現進一步,豈是易事!” 嶽秀道:“那是說有人逼迫兩位非練不可了?” 黃通道:“而且,還得有人從中指點。
” 嶽秀道:“指點兩位武功的是什麼人?” 黃通道:“傳信的是本院中的侍童,用最簡便的方法,将武功練法,寫在絹上,由侍童送來。
每次,都經過密封,而且有很多暗示、隐語,别人拾去了,也很難悟得個中隐秘。
” 嶽秀道:“他們如此苦心,兩位必然是身負重任了?” 黃通道:“我們最重要的事,就是先把長老院控制權掌握,然後,再逐漸外擴,控制侍衛宮。
” 嶽秀道:“黃老,多承賜教,還望能試聽我嶽某的由衷之言,在下等告辭了。
” 說完話,轉身向外行去。
黃通輕輕歎息一聲,道:“嶽侯留步?” 嶽秀停下腳步,回頭說道:“黃兄還有什麼事?” 黃通道:“老朽曾經多次想過這件事,覺着很難有兩全之策,所以,老朽還決定先走一步。
” 嶽秀道:“黃老,為什麼不把有用之身,用以酬報皇上的俸祿。
” 黃通道:“老朽的生死事小,牽累别人的事大。
” 嶽秀道:“黃老,執大意,不拘小節,何況,對方也是有頭有臉的人,他們可能對黃兄報複,但卻未必會對那些非武林人物報仇,如是黃兄覺着你的死亡,真能夠救了他們,在下也不反對。
不過,在下可斷言的是,你閣下黃兄,就算真的死了,也未必能救得了他們。
” 黃通道:“相約之言,他們難道不肯遵守嗎?” 嶽秀道:“如若令師弟晚死一刻,能聽聽在下之言,他也許可以不死。
” 黃通道:“他和我的情形,又有些不同,他除了死亡之外,似是已别無選擇了。
” 嶽秀道:“那些人質,在他們眼光中,似是完全無用,主要的是來控制你們,你們死了,他也未必會留下人質,因為那人質已失去了人質的價值,留着也是無用的很。
” 黃通凝思了一陣,突然雙掌互擊了一掌,道:“不錯,如非嶽侯提醒,老朽幾乎糟賤了性命。
” 嶽秀道:“黃老覺醒了。
” 黃通突然發掌,擊向大廳一角。
但聞一聲慘叫,一個侍童,應聲倒了下去。
嶽秀輕輕籲一口氣,道:“這侍童就是傳訊的侍童。
” 黃通道:“不錯。
” 譚雲道:“黃老,這侍童之外,還有别人嗎?” 黃通道:“沒有了,整個侍衛宮,長老院,隻有我們兩位,仇氏兄弟,隻不過是受了我們的控制而已。
” 滕奇道:“還有三位長老?” 黃通笑一笑道:“不用去找他們了,他們才是真正退休的人,他們年事已高,武功也都擱下了。
” 嶽秀道:“這麼說來,黃兄願為皇上效力了?” 黃通道:“老朽全力以赴。
” 嶽秀道:“張宮主、滕院主,黃兄、公孫兄,幾位再行複出,侍衛宮的實力,已非同小可了。
” 張一清道:“是……三位長老,如肯全力相助,那就情形大為不同了。
” 滕奇道:“咱們既然答應了重出江湖,那就會全力以赴。
” 張一清道:“對侍衛而言,實力大增,也可作為一番了。
” 嶽秀笑一笑,道:“張宮主,既了解全盤大事,想來必可适當調派,此地事,全權委托,嶽某告辭了。
” 帶着譚雲等一行人,離開了侍衛宮。
離開了侍衛宮後,嶽秀等再回到後宮内苑。
這時,内宮中幾處窩敵之處,都已經全部被嶽秀等剿滅。
一大部恢複了正常。
皇帝還在嚴密的保護之下,但已經離開了避難的秘室。
楊玉燕受到了特别的垂青,一直被留在皇帝身側。
心向嶽秀的楊玉燕,雖然心中不願,但卻也不敢不遵皇命。
禦賜金牌一面,楊姑娘擔負起調動侍衛的重責大任。
身為父親的楊晉,不能不助女兒一臂。
嶽秀也暗中助力,楊玉燕也表現出她的才慧能力。
皇帝信任她,使得楊玉燕權勢忽增,連大臣朝見,都要經過楊姑娘的手。
皇帝為了安全,不得不舉止神秘一些,有時将早朝免去,卻在内苑見重臣,垂詢國事。
這一來,楊姑娘變得十分忙,忙的都是國家大事。
不敢稍有懈怠。
這一來,倒是十餘日,沒有時間見到嶽秀。
整饬了侍衛宮後,張一清也振作起來,五六天的時間,侍衛宮已變成了一股忠于皇室的強大力量。
嶽秀帶了群豪,集中在一處獨院之中。
他沒有閑着,皇宮内苑,雖然暫複舊觀,但滲入侍衛宮的線索,卻突然中斷。
北京的急風驟雨,忽然間風住雲收。
居住在皇宮之外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宮廷内發生了一場大變。
一切又恢複了原狀。
至少,是表面上如此。
嶽秀雖然找出了不少蛛絲馬迹,但卻未積極的追究下去。
這一日,皇帝在養心殿,召見了嶽秀。
整座大殿中,隻有四個人。
官家、嶽秀、楊玉燕和一個侍候皇帝的太監。
嶽秀要行大禮,卻被官家攔住,道:“此一番大内驚變,全憑卿家大力,挽救了這一場大難。
” 嶽秀笑道:“是皇上的洪福,嶽秀隻不過聊盡綿薄而已。
” 官家笑道:“大禍雖然暫告平息,不過,亂源還未清出,卿家有何高見?” 嶽秀道:“草民已收集了一些資料,不過,現在還不能呈奏。
” 官家道:“為什麼?” 嶽秀道:“草民覺着,時機還未成熟。
” 官家道:“嶽卿,我授你全權處置,叛逆之徒,如若牽上了王侯公卿,隻要證據确明,也準你先斬後奏。
” 嶽秀道:“臣民來自江湖,不願插手宮廷大事,以吾皇的英明,隻要使江湖人退出朝争,餘下之事,臣民會有一本奏呈,恭請聖上裁決。
” 官家道:“你一定不肯留朝緻仕嗎?” 嶽秀道:“臣民逍遙慣了,留朝有許多不便之處。
” 宮家歎口氣道:“你品格清高,堅不願留朝緻仕,我也不勉強你,但有幾件事,我想聽聽你的意見,不知你可否直言複我?” 嶽秀道:“臣民知無不言。
” 官家道:“朱毅應該如何?” 嶽秀道:“人雖嫌懦弱一些,但忠心可靠,最好能使他重回應天府,主持江南軍政。
” 官家點點頭道:“我有這樣一個想法,有你暗中協助,我就更放心一些。
” 嶽秀道:“臣民盡力。
” 官家道:“楊姑娘呢?” 嶽秀道:“她忠心吾皇,願吾皇留在身側,作為近衛。
” 楊玉燕櫻口輕啟欲言又止。
官家笑一笑,道:“嶽秀,你這是由衷之言嗎?” 嶽秀道:“臣民和玉燕,情同兄妹,願吾皇能妥為照顧。
” 官家笑一笑,道:“好,我會善待于她……” 語聲一頓,接道:“我想把楊晉留在此地,不知嶽卿的看法如何?” 嶽秀道:“理當如此。
他辦案有神探之稱,為民間解決了不少疑難之案。
” 官家道:“好!我要刑部加一個天下總捕頭……” 楊玉燕急急接道:“萬歲,我爹爹年事已高,應該退休了。
” 嶽秀搖搖頭,接道:“楊前輩正值壯年,而且,身具異能,真能出任天下總捕頭,那是蒼生之福。
” 耳聞嶽哥哥一力贊成,楊姑娘哪裡還敢反對。
官家又笑笑,道:“玉燕,你不反對,就這麼決定了?” 楊玉燕道:“嶽大哥,這麼說了,我自然也不便反對,不過,我要嶽大哥答應一句話。
” 官家道:“要他答應什麼?” 楊玉燕道:“我要他答應,爹爹一旦當了天下總捕頭,遇上棘手難辦的案子,他要出面協助。
” 官家笑笑道:“玉燕,這一點,你不用擔心了。
” 言下之意,流現出一股強烈的關顧之情。
嶽秀微微一笑道:“好吧!如若真有需要在下代為出力的,在下決不推辭。
” 楊玉燕輕輕籲一口氣,道:“我想嶽大哥一言如山……” 嶽秀苦笑一下,接道:“不用拿話套我,需知道龍鳳會被滅之後,江湖上應該會有一段暫時的平靜。
” 官家歎口氣,道:“嶽秀,你這樣的人才,棄置于山野,實在可惜,能不能答應朕一個請求?” 嶽秀道:“别留我在朝為官,我不是這塊料子,放我在野,我們還可能多見幾次,留我在朝中,可能連累我舉家受害。
……” 官家接道:“嶽秀,你可是覺着伴君如伴虎?……” 嶽秀接道:“困龍才思長江浪。
” 官家沉吟了一陣,道:“嶽秀,我不勉強,但你要答應,朕在位之日,每年要有一次聚晤。
” 嶽秀道:“這個,臣民遵旨。
” 官家道:“好!咱們一言為定,你要作什麼,你自己作主。
” 嶽秀道:“侍衛宮經過了一番清肅,大約可靠了,有幾個确具非常武功的人,隻不過長老院中幾個人,和叛徒有過接觸,人質仍在,使他們心有聽忌,所以,我決定帶他們一起離開大内……” 楊玉燕急道:“大哥要走了?” 嶽秀道:“現在,如何能走得了,但我要用江湖手法,對付那些人,就不能留在大内……” 官家道:“朕可以賜給你金牌三可,布衣侯銜頭九鼎,調動官兵……” 嶽秀接道:“牽扯的人太多,如若動用官兵,也隻能撫平表面的叛亂,也可能激起武林道上的公憤,臣民已思索甚久,覺着隻有用江湖辦法,才能徹底解決此事。
” 官家道:“好吧!你全權處置。
” 嶽秀帶着譚雲等一行人離開皇宮内苑。
這一陣内富驚變,百姓們全不知曉,北京城依舊繁榮,風貌未變。
嶽秀和群豪,似是有意的走的遠些,直走到西直門,在一家聚英棧住了下來。
聚英棧不算小,但也不算大客棧,按理以嶽秀目下的身份,就不應該住在這等客棧中。
要了一座寬的院落,嶽秀和群豪住于一處。
晚間,嶽秀要店家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酒席,和群豪團團圍一桌而坐。
朱奇、唐嘯,一直要堅持自己的身份,不肯入席但卻被嶽秀強讓入席,道:“今夜咱們是江湖論事,不論主從。
” 朱奇等入了座,嶽秀才舉杯說道:“諸位,江湖子弟江湖老,終非善策,咱們得進内宮,朝見天顔,在江湖人而言,也算異數,所以,也是諸位的機會,哪一位希望謀得一官半職,圖個出身,光宗耀祖。
也希望能告訴我……” 群豪相顧默然,無人接口。
嶽秀歎口氣,又道:“諸位,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咱們也受之無愧,玉燕深受寵愛,也和我說
” 嶽秀道:“想想看,那位親王,叫什麼名字,或是詳細銜名。
” 黃通搖搖頭,道:“嶽侯,形勢已成短兵相接,就算他想隐藏。
退避,已然有所不能,老朽确實不知是哪家親王。
” 張一清道:“黃兄如肯見告,在下等可以省了不少麻煩。
” 黃通道:“我不能說,一則,我不能不顧我那位兄弟的滿門生命,二則,我隻是猜想而已,雖然八九不離十,但還有十其一的錯誤可能。
” 嶽秀道:“黃老英雄執意不肯說出,咱們也不便勉強了。
但在卻另有一事,和黃英雄商量。
” 黃通道:“請說。
” 嶽秀道:“老英雄請想想,身側是否有奸細?” 黃通道:“有可能?” 嶽秀道:“這就是了,老英雄可以裝病僞死,藏于室中,也許令弟一家人,早被殺死了。
” 黃通哦了一聲,垂首不言。
嶽秀輕輕籲一口氣,道:“黃兄,你這一身藝業,是我北上以來,遇到的極少高手之一,令師弟亦然,這說明了一件事,你們退隐長老院後,不但未擱下武功,反而更求深造。
” 黃通笑道:“這倒不錯,在下這一身武功成就,大半是退隐入長老院練成,不過,嶽侯應該明白,百尺竿頭,現進一步,豈是易事!” 嶽秀道:“那是說有人逼迫兩位非練不可了?” 黃通道:“而且,還得有人從中指點。
” 嶽秀道:“指點兩位武功的是什麼人?” 黃通道:“傳信的是本院中的侍童,用最簡便的方法,将武功練法,寫在絹上,由侍童送來。
每次,都經過密封,而且有很多暗示、隐語,别人拾去了,也很難悟得個中隐秘。
” 嶽秀道:“他們如此苦心,兩位必然是身負重任了?” 黃通道:“我們最重要的事,就是先把長老院控制權掌握,然後,再逐漸外擴,控制侍衛宮。
” 嶽秀道:“黃老,多承賜教,還望能試聽我嶽某的由衷之言,在下等告辭了。
” 說完話,轉身向外行去。
黃通輕輕歎息一聲,道:“嶽侯留步?” 嶽秀停下腳步,回頭說道:“黃兄還有什麼事?” 黃通道:“老朽曾經多次想過這件事,覺着很難有兩全之策,所以,老朽還決定先走一步。
” 嶽秀道:“黃老,為什麼不把有用之身,用以酬報皇上的俸祿。
” 黃通道:“老朽的生死事小,牽累别人的事大。
” 嶽秀道:“黃老,執大意,不拘小節,何況,對方也是有頭有臉的人,他們可能對黃兄報複,但卻未必會對那些非武林人物報仇,如是黃兄覺着你的死亡,真能夠救了他們,在下也不反對。
不過,在下可斷言的是,你閣下黃兄,就算真的死了,也未必能救得了他們。
” 黃通道:“相約之言,他們難道不肯遵守嗎?” 嶽秀道:“如若令師弟晚死一刻,能聽聽在下之言,他也許可以不死。
” 黃通道:“他和我的情形,又有些不同,他除了死亡之外,似是已别無選擇了。
” 嶽秀道:“那些人質,在他們眼光中,似是完全無用,主要的是來控制你們,你們死了,他也未必會留下人質,因為那人質已失去了人質的價值,留着也是無用的很。
” 黃通凝思了一陣,突然雙掌互擊了一掌,道:“不錯,如非嶽侯提醒,老朽幾乎糟賤了性命。
” 嶽秀道:“黃老覺醒了。
” 黃通突然發掌,擊向大廳一角。
但聞一聲慘叫,一個侍童,應聲倒了下去。
嶽秀輕輕籲一口氣,道:“這侍童就是傳訊的侍童。
” 黃通道:“不錯。
” 譚雲道:“黃老,這侍童之外,還有别人嗎?” 黃通道:“沒有了,整個侍衛宮,長老院,隻有我們兩位,仇氏兄弟,隻不過是受了我們的控制而已。
” 滕奇道:“還有三位長老?” 黃通笑一笑道:“不用去找他們了,他們才是真正退休的人,他們年事已高,武功也都擱下了。
” 嶽秀道:“這麼說來,黃兄願為皇上效力了?” 黃通道:“老朽全力以赴。
” 嶽秀道:“張宮主、滕院主,黃兄、公孫兄,幾位再行複出,侍衛宮的實力,已非同小可了。
” 張一清道:“是……三位長老,如肯全力相助,那就情形大為不同了。
” 滕奇道:“咱們既然答應了重出江湖,那就會全力以赴。
” 張一清道:“對侍衛而言,實力大增,也可作為一番了。
” 嶽秀笑一笑,道:“張宮主,既了解全盤大事,想來必可适當調派,此地事,全權委托,嶽某告辭了。
” 帶着譚雲等一行人,離開了侍衛宮。
離開了侍衛宮後,嶽秀等再回到後宮内苑。
這時,内宮中幾處窩敵之處,都已經全部被嶽秀等剿滅。
一大部恢複了正常。
皇帝還在嚴密的保護之下,但已經離開了避難的秘室。
楊玉燕受到了特别的垂青,一直被留在皇帝身側。
心向嶽秀的楊玉燕,雖然心中不願,但卻也不敢不遵皇命。
禦賜金牌一面,楊姑娘擔負起調動侍衛的重責大任。
身為父親的楊晉,不能不助女兒一臂。
嶽秀也暗中助力,楊玉燕也表現出她的才慧能力。
皇帝信任她,使得楊玉燕權勢忽增,連大臣朝見,都要經過楊姑娘的手。
皇帝為了安全,不得不舉止神秘一些,有時将早朝免去,卻在内苑見重臣,垂詢國事。
這一來,楊姑娘變得十分忙,忙的都是國家大事。
不敢稍有懈怠。
這一來,倒是十餘日,沒有時間見到嶽秀。
整饬了侍衛宮後,張一清也振作起來,五六天的時間,侍衛宮已變成了一股忠于皇室的強大力量。
嶽秀帶了群豪,集中在一處獨院之中。
他沒有閑着,皇宮内苑,雖然暫複舊觀,但滲入侍衛宮的線索,卻突然中斷。
北京的急風驟雨,忽然間風住雲收。
居住在皇宮之外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宮廷内發生了一場大變。
一切又恢複了原狀。
至少,是表面上如此。
嶽秀雖然找出了不少蛛絲馬迹,但卻未積極的追究下去。
這一日,皇帝在養心殿,召見了嶽秀。
整座大殿中,隻有四個人。
官家、嶽秀、楊玉燕和一個侍候皇帝的太監。
嶽秀要行大禮,卻被官家攔住,道:“此一番大内驚變,全憑卿家大力,挽救了這一場大難。
” 嶽秀笑道:“是皇上的洪福,嶽秀隻不過聊盡綿薄而已。
” 官家笑道:“大禍雖然暫告平息,不過,亂源還未清出,卿家有何高見?” 嶽秀道:“草民已收集了一些資料,不過,現在還不能呈奏。
” 官家道:“為什麼?” 嶽秀道:“草民覺着,時機還未成熟。
” 官家道:“嶽卿,我授你全權處置,叛逆之徒,如若牽上了王侯公卿,隻要證據确明,也準你先斬後奏。
” 嶽秀道:“臣民來自江湖,不願插手宮廷大事,以吾皇的英明,隻要使江湖人退出朝争,餘下之事,臣民會有一本奏呈,恭請聖上裁決。
” 官家道:“你一定不肯留朝緻仕嗎?” 嶽秀道:“臣民逍遙慣了,留朝有許多不便之處。
” 宮家歎口氣道:“你品格清高,堅不願留朝緻仕,我也不勉強你,但有幾件事,我想聽聽你的意見,不知你可否直言複我?” 嶽秀道:“臣民知無不言。
” 官家道:“朱毅應該如何?” 嶽秀道:“人雖嫌懦弱一些,但忠心可靠,最好能使他重回應天府,主持江南軍政。
” 官家點點頭道:“我有這樣一個想法,有你暗中協助,我就更放心一些。
” 嶽秀道:“臣民盡力。
” 官家道:“楊姑娘呢?” 嶽秀道:“她忠心吾皇,願吾皇留在身側,作為近衛。
” 楊玉燕櫻口輕啟欲言又止。
官家笑一笑,道:“嶽秀,你這是由衷之言嗎?” 嶽秀道:“臣民和玉燕,情同兄妹,願吾皇能妥為照顧。
” 官家笑一笑,道:“好,我會善待于她……” 語聲一頓,接道:“我想把楊晉留在此地,不知嶽卿的看法如何?” 嶽秀道:“理當如此。
他辦案有神探之稱,為民間解決了不少疑難之案。
” 官家道:“好!我要刑部加一個天下總捕頭……” 楊玉燕急急接道:“萬歲,我爹爹年事已高,應該退休了。
” 嶽秀搖搖頭,接道:“楊前輩正值壯年,而且,身具異能,真能出任天下總捕頭,那是蒼生之福。
” 耳聞嶽哥哥一力贊成,楊姑娘哪裡還敢反對。
官家又笑笑,道:“玉燕,你不反對,就這麼決定了?” 楊玉燕道:“嶽大哥,這麼說了,我自然也不便反對,不過,我要嶽大哥答應一句話。
” 官家道:“要他答應什麼?” 楊玉燕道:“我要他答應,爹爹一旦當了天下總捕頭,遇上棘手難辦的案子,他要出面協助。
” 官家笑笑道:“玉燕,這一點,你不用擔心了。
” 言下之意,流現出一股強烈的關顧之情。
嶽秀微微一笑道:“好吧!如若真有需要在下代為出力的,在下決不推辭。
” 楊玉燕輕輕籲一口氣,道:“我想嶽大哥一言如山……” 嶽秀苦笑一下,接道:“不用拿話套我,需知道龍鳳會被滅之後,江湖上應該會有一段暫時的平靜。
” 官家歎口氣,道:“嶽秀,你這樣的人才,棄置于山野,實在可惜,能不能答應朕一個請求?” 嶽秀道:“别留我在朝為官,我不是這塊料子,放我在野,我們還可能多見幾次,留我在朝中,可能連累我舉家受害。
……” 官家接道:“嶽秀,你可是覺着伴君如伴虎?……” 嶽秀接道:“困龍才思長江浪。
” 官家沉吟了一陣,道:“嶽秀,我不勉強,但你要答應,朕在位之日,每年要有一次聚晤。
” 嶽秀道:“這個,臣民遵旨。
” 官家道:“好!咱們一言為定,你要作什麼,你自己作主。
” 嶽秀道:“侍衛宮經過了一番清肅,大約可靠了,有幾個确具非常武功的人,隻不過長老院中幾個人,和叛徒有過接觸,人質仍在,使他們心有聽忌,所以,我決定帶他們一起離開大内……” 楊玉燕急道:“大哥要走了?” 嶽秀道:“現在,如何能走得了,但我要用江湖手法,對付那些人,就不能留在大内……” 官家道:“朕可以賜給你金牌三可,布衣侯銜頭九鼎,調動官兵……” 嶽秀接道:“牽扯的人太多,如若動用官兵,也隻能撫平表面的叛亂,也可能激起武林道上的公憤,臣民已思索甚久,覺着隻有用江湖辦法,才能徹底解決此事。
” 官家道:“好吧!你全權處置。
” 嶽秀帶着譚雲等一行人離開皇宮内苑。
這一陣内富驚變,百姓們全不知曉,北京城依舊繁榮,風貌未變。
嶽秀和群豪,似是有意的走的遠些,直走到西直門,在一家聚英棧住了下來。
聚英棧不算小,但也不算大客棧,按理以嶽秀目下的身份,就不應該住在這等客棧中。
要了一座寬的院落,嶽秀和群豪住于一處。
晚間,嶽秀要店家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酒席,和群豪團團圍一桌而坐。
朱奇、唐嘯,一直要堅持自己的身份,不肯入席但卻被嶽秀強讓入席,道:“今夜咱們是江湖論事,不論主從。
” 朱奇等入了座,嶽秀才舉杯說道:“諸位,江湖子弟江湖老,終非善策,咱們得進内宮,朝見天顔,在江湖人而言,也算異數,所以,也是諸位的機會,哪一位希望謀得一官半職,圖個出身,光宗耀祖。
也希望能告訴我……” 群豪相顧默然,無人接口。
嶽秀歎口氣,又道:“諸位,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咱們也受之無愧,玉燕深受寵愛,也和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