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銀婦劫牢
關燈
小
中
大
人飛快的傳報入府,留兩個擋住了胡正光等不準去。
聖旨降臨,七王爺,也有點急如星火,立刻吩咐大廳接旨。
兩個門衛傳出了話,胡正光帶着嶽秀、楊晉,進入王府。
胡正光道:“下官奉到的是密旨。
” 七王爺一怔,道:“密旨,胡大人,你在鬧……” 突然間,一個微而清晰的聲音,傳入了耳中,道:“大哥,是小弟的意思,先請摒退左右,小弟有事奉告。
” 聽到了嶽秀的聲音,七王爺一腔怒火,頓化烏有,一揮手,道:“都退出廳去,我要迎聖上的密旨。
” 十二個身後的府衛,應聲退了出去。
嶽秀低聲道:“這可能是欺君之罪,不過小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為了掩人耳目,大哥還得委屈些作接旨的模樣。
” 王爺笑一笑,沒有說話,但卻依照着嶽秀的話,裝出了接旨的模樣。
早已安排好的過場,大家裝模作樣一番,胡正光也真的取出一卷黃绫,展讀一陣交給七王爺,這才拜下去,行了大禮。
裝作是裝作,但落在外人的眼中,卻是禮數周全,一點不假。
七王爺坐了主位,胡正光坐一側相陪,楊晉站在大廳門口處,嶽秀卻跟在胡正光的身後。
表面上看去,是王爺在和胡正光低聲交談,但事實上卻是嶽秀在和七王爺說話。
嶽秀先開口道:“昨日王兄歸來,小弟暗中派人保護,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發覺了應天府外,早已隐伏了三個夜行人追蹤王兄。
” 七王爺哦了一聲,接道:“有這等事,我那四個擡轎的都是心腹護衛,他們竟然是全無所覺。
” 嶽秀道:“那說明了追蹤的人,都是第一流的高手。
也可能王兄那四個護衛,早已經被人收買了去。
” 七王爺震動了一下,道:“兄弟,那三個追蹤我的人,都到了何處?” 嶽秀道:“三個人分成三路,一個向東,一個往西,一個跟着你進了王府。
” 七王爺呆了一呆,道:“進了王府。
” 嶽秀道:“不錯,也是小弟不安之處,由蘭妃之死,事情發展的光怪陸離,但最後的目标,卻指向了王府。
……” 沉吟了一陣,接道:“也許還有别的原因,小弟不願多問,但王兄目下的處境,似是危險萬分,因為,王兄夜入應天府的事似乎已被他們知曉,王兄和小弟相交的事,也可能被他們發覺,照說,他們還不緻立刻對王兄下手,但恐他們發覺事情太多可能改變主意……” 七王爺接道:“你是說他們會加害我?” 嶽秀道:“小弟鬥膽妄言,此并不可能,他們交出兇手,本存有暫作忍耐的用心,但卻突然把兇手劫走,那說明了他們已改變了主意,王兄萬金之軀,決不能受到傷害。
” 七王爺點點頭,歎息一聲,道:“你這麼一說,我倒也想起近月來府中有很多地方不太對勁,但又無法說出哪兒不對。
兄弟,他們派人手藏在王府中,那是很大膽的設計,也是很可怕的設計,當真是全不把我放在心中了。
” 嶽秀道:“單是把人手隐人王府,還不可怕,可怕的是,整個陰謀計劃,都在王府中策動進行。
” 七王爺苦笑一下,道:“這真是膽大妄為到極點了。
” 嶽秀道:“胡大人對王兄的安危,十分關心,甘願冒充身攜密旨前來,聽說這是抄家的大罪。
” 七王爺點點頭,目光轉到胡正光的身上,道:“正光,你有這份心情,十分難得,别說有我兄弟作主,就算沒有他作主,你有這番用心,小王也一樣感激。
” 胡正光又一個叩拜,才起身站在一側。
七王爺目光轉到嶽秀的臉上,低聲道:“兄弟,現在咱們應該如何?” 嶽秀道:“要裝的像一些,密旨到府,立刻動身,咱們先到應天府去。
” 七王爺道:“好,一切都聽你安排,我要不要帶幾個心腹護衛同行。
” 嶽秀道:“我看最好不要帶。
” 七王爺笑一笑,道:“聽你的兄弟,咱們這就走。
” 就這樣,七王爺在胡大人和應天府總捕頭保護下準備離開王府,未帶一個護衛,一個親随。
王府的水總管,跑的一身汗,在大門口處碰上了七王爺,一撩袍,拜伏于地,道: “王爺,金軀王體,怎的輕離府第,不帶一兵一卒?”七王爺倒也會做戲,無可奈何的樣子,道:“你起來,胡正光帶有密旨,小王爺已然過目,我有要事趕辦……” 水總管人雖站了起來,但卻哈着腰,接道:“王爺,就算是十萬火急的金牌提宣,但王爺離府,帶一些府衛、護從才是。
” 王爺笑一笑,道:“由應天府中人保護我也是一樣,慢則三五日,快則一兩天,我就回來了,府中事,你要多費心了。
” 水總管目光一掠胡正光,接道:“應天府,你好大的膽子,王爺是何等身份,你竟蠱惑他隻身離府,你可知道這是什麼罪名?” 嶽秀隻看了水總管一眼,就未再多看他,靜靜的站在胡正光的身後。
此刻,略施傳音之術,道:“胡大人,頂他幾句。
” 聽到嶽秀的聲音指點的胡正光膽子一壯,道:“水總管,這是朝廷的旨意,七王爺的吩咐,我這小小的應夭府,隻有聽命行事的份,總管大人錯怪下官了。
” 水總管怔了一怔,道:“你說什麼?” 忽然間,應天府胡正光像吃了熊心豹膽一樣,竟然敢頂撞起自己這倒使水總管有些意外。
七王爺揮揮手,對水總管,道:“你先回去吧!我不能久留,夫人那邊,你去通知一聲,詳細内情,回來後,我會對她說明。
” 這麼一吩咐,水總管憋了一肚子閑氣,卻也無法發作,隻好連連躬身道:“奴才遵命,王爺多多保重。
” 七王爺未再多言,帶着胡正光在楊晉等護擁之下,登上轎子,直奔應天府。
楊晉得到嶽秀指示,和王勝、張晃,各帶多名捕快,分别監視各處要道,看看是否有人追蹤。
大約晨光大早,竟無追蹤的人。
轎入了應天府,七王爺立刻喝令停轎,掀簾而出,道:“嶽兄弟,這是怎麼回事?” 嶽秀道:“小弟擔心大哥的安危,故而設下了這麼一個圈套把大哥接出王府。
” 七王爺神情很輕松,道:“那樣嚴重嗎?” 嶽秀道:“這就叫關心則亂,照說三五日不會出事,但他們如知道了我和王爺數度會面,可能會提前生變。
” 胡正光低聲道:“王爺,嶽兄,請到書房中談,下官已叫他們備了早點,請王爺進用。
” 當先帶路,直人書房。
嶽秀吩咐兩個捕快,楊總捕頭一回來,立刻請他進入書房。
三人落座,書僮奉上早點,胡正光立刻揮手,示意書僮退下。
七王爺望望一身朝服的胡正光,笑道:“你去換換衣服再來。
” 胡正光應了一聲,欠身而退。
七王爺回望着嶽秀道:“兄弟,是不是對你那位王嫂懷疑?” 嶽秀抹去了臉上的藥物,随手取過案上的布中,擦擦臉,笑道:“大哥這麼問,小弟就鬥膽直言,到目前為止,似乎是各方征候,都集中指向王嫂夫人。
” 七王爺垂下頭,歎口氣,道:“按說她不會,因為她是先臣遺後,何況,其父仍是當朝的封疆大吏。
” 嶽秀沉吟片刻道:“大哥,王嫂可是當年開國功臣的後代?” 七王爺點點頭,道:“她是常侯第六代玄孫女。
” 嶽秀道:“王嫂的令尊是……” 七王爺道:“大将軍常願,現統率大軍數十萬,駐守長安,摒拱西北,甚受當今倚重,小兄這番姻緣,也是由王命促成。
” 嶽秀凝神思索了一陣,道:“大哥,小弟還想多問幾句話,但又怕有所不妥……” 七王爺接道:“你盡管問吧!我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 嶽秀笑一笑,道:“大哥和嫂夫人相處的是否很融洽。
” 七王爺沉吟了一陣,道:“怎麼說呢?不算好,但也不算壞!兄弟,你可是對她懷疑?” 嶽秀道:“大哥,我想先了解一下,王府中的内情,目下小弟不敢随口亂說……” 語聲微微一頓,接道:“大哥,王嫂夫人身側,可有兩個老媽子?” 七王爺道:“四個。
兩個是由她娘家帶來,兩個是府中原有的人。
” 嶽秀道:“有兩個叫銀婦、鐵婦的人,王爺是否知道?” 七王爺道:“她有四個老媽子,但怎麼稱呼,我就不太清楚了。
” 嶽秀笑道:“王爺,很久未到内宅了吧?” 七王爺道:“是的,一年多快兩年了吧!不過,我們每日總有兩次同桌共餐。
” 嶽秀哦了一聲,道:“為什麼會造成這樣一個結果呢?” 七王爺苦笑一下,道:“兄弟,這叫小兄很難啟齒,但你既然問了,小兄也不能不說了!” 嶽秀道:“大哥,如是不便深言,擇要告訴兄弟兩句就行了,不過,這件事很重要!” 七王爺歎口氣,道:“是的!她不喜歡男女間事,所以,她倒希望廣置妃妾,但女人很奇怪,她雖然希望了一置妃妾,但她又不希望太寵愛她們,我對蘭妃大寵愛了一些。
” 嶽秀輕輕歎息一聲,默不作聲。
七王爺皺皺眉頭,道:“兄弟,你怎麼了?” 嶽秀道:“大哥,嫂夫人應該是第一個被懷疑的人,但小弟卻又無法具體的說出什麼?” 七王爺道:“你的意思是……” 嶽秀道:“深入一步探查,我覺得嫂夫人要你廣置妃妾以代己,不合情理,至少她不能算一位賢淑的妻子。
……” 七王爺道:“兄弟,你好像言未盡意。
” 嶽秀道:“大哥,我不能随口輕言,我要找出原因,查出證據。
” 七王爺道:“你是否早已胸有成竹?” 嶽秀道:“小弟心中倒有一個計較,但不知大哥的意下如何?” 七王爺道:“說說看,兄弟,隻要有點道理,小兄無不遵從。
” 嶽秀道:“最安全的辦法,就是兄弟改扮作王兄的模樣,重回王府,以查變化。
” 七王爺笑一笑,道:“很好的辦法,兄弟,但不知還有沒有第二個辦法?” 嶽秀道:“有!第二辦法是,仍由王兄以原來的身份,回到王府,兄弟作王爺的仆從,追随身側。
” 七王爺道:“第二個辦法,雖然危險一些,不過,小兄倒可親身經曆一下,知一些内情。
” 嶽秀微微一笑,道:“小弟也覺着第二個辦法恰當一些。
”七王爺微微一笑,道: “大内侍衛宮中調入王府中幾個侍衛,現在專司保護我的責任。
” 嶽秀道:“他們有幾個人?” 七王爺道:“總共有十幾個人,兩個一等待衛,四個二等待衛三等待衛大約十個人吧。
” 嶽秀道:“這些人,怎會突然被大哥調入王府中去呢?” 七王爺道:“不瞞你兄弟說,自蘭妃被殺之後,小兄也覺着王府中人,有些靠不住了,所以從侍衛宮中調人入王府。
” 嶽秀哦了一聲,道:“原來如此。
” 七王爺道:“不過,小弟對王府中的情形,還是不太了解。
” 嶽秀道:“再回王府,我們不止要保護你大哥的安全,而且,還要在你王府中,查出陰謀所在!” 七王爺道:“你的意思是……” 嶽秀道:“小弟希望多安排幾個人,在大哥的身後,以便能分工合作。
” 七王爺道:“你是不是也到王府中去呢?” 嶽秀道:“小弟自然要去……” 七王爺點點頭,接道:“成了,隻要你也去,能照你的辦法辦。
” 嶽秀道:“大哥,還要委屈你,和他們見見面,江湖上不乏忠義之士,他們不太會趨炎附勢,但他們卻滿懷仁俠之心,大哥如若能與他們推心議事,必可獲得他們的忠心相護。
這些人,比你由侍衛宮中調來的人,可靠多了。
” 微微沉吟了一陣,七王爺道:“好吧,你覺着我應該見些什麼人?你酌量着辦就是。
” 嶽秀笑一笑道:“大哥,也許小弟我的要求有些過分,咱們得先談好見面的條件。
” 胡正光從來沒有想到過,江甫七省中,有一個人,敢和七王爺這樣講話,不禁一皺眉頭,道:“嶽兄,這話就不太對了,七王爺是什麼身份,怎麼能和人談條件呢?” 嶽秀道:“禮賢下士,才能使士動心,那些人,既不拿皇糧俸銀,也不注一官半職,士為知己者死,必得先遇知己,才肯赴湯蹈火,如若我大哥擺着七王爺的架子和他們見面,那還不如不見的好。
” 胡正光一張臉吓得變成了蒼白的顔色,不知是害怕呢?還是生氣,全身有些發抖。
七王爺回顧了胡正光一眼,笑道:“江湖人,不論什麼官位、身份,結交朋友,自然要推心置腹,嶽兄弟說的不錯,要見他們,就得和他們平行論交。
” 胡正光一欠身,道:“王爺賢明。
” 七王爺笑一笑,道:“嶽兄弟,你說清楚,要我怎麼樣對他們?” 嶽秀道:“大哥,小弟隻有籠絡人心這句話,你要怎樣對他們,那要大哥自己琢磨了。
” 七王爺點點頭,道:“好吧!咱們幾時見他們?” 嶽秀道:“這個,小弟别作安排,現下另有一件事,倒要大哥決定一下。
” 七王爺道:“什麼事?” 嶽秀道:“小弟想從應天府的捕頭中,選一個和王爺相貌近似的人,在金陵城外出現兩次……” 七王爺道:“那又為什麼呢?” 嶽秀道:“擾亂敵人的耳目要他們認為王兄确已離開金陵辦事。
” 七王爺道:“好!一切都照你的意思,你作主吩咐就是。
” 嶽秀微微一笑,道:“大哥答應了,咱們就立刻準備。
” 胡正光道:“可要找應天府步騎統鎮來一下?” 嶽秀道:“不用了,最好不要太多的人知曉内情……” 語聲一頓,接道:“不過,要麻煩你胡大人一次了。
” 胡正光道:“嶽大俠吩咐。
” 嶽秀道:“不敢當大俠之稱,麻煩大人,陪那位假王爺同行一趟。
” 胡正光道:“可以。
” 說辦就辦,在嶽秀策劃下,胡大人陪着假七王爺在王勝,張晃的帶領下的三十捕快,一百鐵騎護衛之下,中午時分,離開了應天府。
七王爺青衣小帽,在嶽秀和楊晉保護下,卻回到楊府中去。
家裡住了一個七王爺,楊晉心頭上像壓了一塊千斤巨石。
十二名精幹的捕快,分扮成各種不同的身份,圍着埋伏在楊府四周。
楊玉燕恢複了女兒之身,負責守護七王爺的居室。
楊晉是裡裡外外跑,到處查看。
嶽秀卻是很輕松,在一間靜室内打坐調息。
天色入夜,譚雲和膽叟、頑童,先後歸來。
在嶽秀授意下,楊晉又派人去找江湖浪子歐陽俊和墨龍王召。
一更天,楊晉大廳上,擺了一桌很豐盛的酒席,但四周卻閉窗垂簾,不使廳中燈火外洩。
歐陽俊、王召,二更之前趕到了楊府。
看廳中酒席,歐陽俊不禁一皺眉頭,道:“楊大人,請客吃飯,早該打個招呼,咱們都吃飽了才來,豈不可惜這桌酒席。
” 楊晉道:“不是我作東……” 王召接道:“那是什麼人作東,怎麼在你楊府中請客。
” 嶽秀緩步行入廳中,身後緊随着譚雲,和膽叟、頑童。
抱抱拳,嶽秀笑道:“驚動了兩位,在下是深感抱歉,今夜是兄弟和譚二公子
聖旨降臨,七王爺,也有點急如星火,立刻吩咐大廳接旨。
兩個門衛傳出了話,胡正光帶着嶽秀、楊晉,進入王府。
胡正光道:“下官奉到的是密旨。
” 七王爺一怔,道:“密旨,胡大人,你在鬧……” 突然間,一個微而清晰的聲音,傳入了耳中,道:“大哥,是小弟的意思,先請摒退左右,小弟有事奉告。
” 聽到了嶽秀的聲音,七王爺一腔怒火,頓化烏有,一揮手,道:“都退出廳去,我要迎聖上的密旨。
” 十二個身後的府衛,應聲退了出去。
嶽秀低聲道:“這可能是欺君之罪,不過小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為了掩人耳目,大哥還得委屈些作接旨的模樣。
” 王爺笑一笑,沒有說話,但卻依照着嶽秀的話,裝出了接旨的模樣。
早已安排好的過場,大家裝模作樣一番,胡正光也真的取出一卷黃绫,展讀一陣交給七王爺,這才拜下去,行了大禮。
裝作是裝作,但落在外人的眼中,卻是禮數周全,一點不假。
七王爺坐了主位,胡正光坐一側相陪,楊晉站在大廳門口處,嶽秀卻跟在胡正光的身後。
表面上看去,是王爺在和胡正光低聲交談,但事實上卻是嶽秀在和七王爺說話。
嶽秀先開口道:“昨日王兄歸來,小弟暗中派人保護,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發覺了應天府外,早已隐伏了三個夜行人追蹤王兄。
” 七王爺哦了一聲,接道:“有這等事,我那四個擡轎的都是心腹護衛,他們竟然是全無所覺。
” 嶽秀道:“那說明了追蹤的人,都是第一流的高手。
也可能王兄那四個護衛,早已經被人收買了去。
” 七王爺震動了一下,道:“兄弟,那三個追蹤我的人,都到了何處?” 嶽秀道:“三個人分成三路,一個向東,一個往西,一個跟着你進了王府。
” 七王爺呆了一呆,道:“進了王府。
” 嶽秀道:“不錯,也是小弟不安之處,由蘭妃之死,事情發展的光怪陸離,但最後的目标,卻指向了王府。
……” 沉吟了一陣,接道:“也許還有别的原因,小弟不願多問,但王兄目下的處境,似是危險萬分,因為,王兄夜入應天府的事似乎已被他們知曉,王兄和小弟相交的事,也可能被他們發覺,照說,他們還不緻立刻對王兄下手,但恐他們發覺事情太多可能改變主意……” 七王爺接道:“你是說他們會加害我?” 嶽秀道:“小弟鬥膽妄言,此并不可能,他們交出兇手,本存有暫作忍耐的用心,但卻突然把兇手劫走,那說明了他們已改變了主意,王兄萬金之軀,決不能受到傷害。
” 七王爺點點頭,歎息一聲,道:“你這麼一說,我倒也想起近月來府中有很多地方不太對勁,但又無法說出哪兒不對。
兄弟,他們派人手藏在王府中,那是很大膽的設計,也是很可怕的設計,當真是全不把我放在心中了。
” 嶽秀道:“單是把人手隐人王府,還不可怕,可怕的是,整個陰謀計劃,都在王府中策動進行。
” 七王爺苦笑一下,道:“這真是膽大妄為到極點了。
” 嶽秀道:“胡大人對王兄的安危,十分關心,甘願冒充身攜密旨前來,聽說這是抄家的大罪。
” 七王爺點點頭,目光轉到胡正光的身上,道:“正光,你有這份心情,十分難得,别說有我兄弟作主,就算沒有他作主,你有這番用心,小王也一樣感激。
” 胡正光又一個叩拜,才起身站在一側。
七王爺目光轉到嶽秀的臉上,低聲道:“兄弟,現在咱們應該如何?” 嶽秀道:“要裝的像一些,密旨到府,立刻動身,咱們先到應天府去。
” 七王爺道:“好,一切都聽你安排,我要不要帶幾個心腹護衛同行。
” 嶽秀道:“我看最好不要帶。
” 七王爺笑一笑,道:“聽你的兄弟,咱們這就走。
” 就這樣,七王爺在胡大人和應天府總捕頭保護下準備離開王府,未帶一個護衛,一個親随。
王府的水總管,跑的一身汗,在大門口處碰上了七王爺,一撩袍,拜伏于地,道: “王爺,金軀王體,怎的輕離府第,不帶一兵一卒?”七王爺倒也會做戲,無可奈何的樣子,道:“你起來,胡正光帶有密旨,小王爺已然過目,我有要事趕辦……” 水總管人雖站了起來,但卻哈着腰,接道:“王爺,就算是十萬火急的金牌提宣,但王爺離府,帶一些府衛、護從才是。
” 王爺笑一笑,道:“由應天府中人保護我也是一樣,慢則三五日,快則一兩天,我就回來了,府中事,你要多費心了。
” 水總管目光一掠胡正光,接道:“應天府,你好大的膽子,王爺是何等身份,你竟蠱惑他隻身離府,你可知道這是什麼罪名?” 嶽秀隻看了水總管一眼,就未再多看他,靜靜的站在胡正光的身後。
此刻,略施傳音之術,道:“胡大人,頂他幾句。
” 聽到嶽秀的聲音指點的胡正光膽子一壯,道:“水總管,這是朝廷的旨意,七王爺的吩咐,我這小小的應夭府,隻有聽命行事的份,總管大人錯怪下官了。
” 水總管怔了一怔,道:“你說什麼?” 忽然間,應天府胡正光像吃了熊心豹膽一樣,竟然敢頂撞起自己這倒使水總管有些意外。
七王爺揮揮手,對水總管,道:“你先回去吧!我不能久留,夫人那邊,你去通知一聲,詳細内情,回來後,我會對她說明。
” 這麼一吩咐,水總管憋了一肚子閑氣,卻也無法發作,隻好連連躬身道:“奴才遵命,王爺多多保重。
” 七王爺未再多言,帶着胡正光在楊晉等護擁之下,登上轎子,直奔應天府。
楊晉得到嶽秀指示,和王勝、張晃,各帶多名捕快,分别監視各處要道,看看是否有人追蹤。
大約晨光大早,竟無追蹤的人。
轎入了應天府,七王爺立刻喝令停轎,掀簾而出,道:“嶽兄弟,這是怎麼回事?” 嶽秀道:“小弟擔心大哥的安危,故而設下了這麼一個圈套把大哥接出王府。
” 七王爺神情很輕松,道:“那樣嚴重嗎?” 嶽秀道:“這就叫關心則亂,照說三五日不會出事,但他們如知道了我和王爺數度會面,可能會提前生變。
” 胡正光低聲道:“王爺,嶽兄,請到書房中談,下官已叫他們備了早點,請王爺進用。
” 當先帶路,直人書房。
嶽秀吩咐兩個捕快,楊總捕頭一回來,立刻請他進入書房。
三人落座,書僮奉上早點,胡正光立刻揮手,示意書僮退下。
七王爺望望一身朝服的胡正光,笑道:“你去換換衣服再來。
” 胡正光應了一聲,欠身而退。
七王爺回望着嶽秀道:“兄弟,是不是對你那位王嫂懷疑?” 嶽秀抹去了臉上的藥物,随手取過案上的布中,擦擦臉,笑道:“大哥這麼問,小弟就鬥膽直言,到目前為止,似乎是各方征候,都集中指向王嫂夫人。
” 七王爺垂下頭,歎口氣,道:“按說她不會,因為她是先臣遺後,何況,其父仍是當朝的封疆大吏。
” 嶽秀沉吟片刻道:“大哥,王嫂可是當年開國功臣的後代?” 七王爺點點頭,道:“她是常侯第六代玄孫女。
” 嶽秀道:“王嫂的令尊是……” 七王爺道:“大将軍常願,現統率大軍數十萬,駐守長安,摒拱西北,甚受當今倚重,小兄這番姻緣,也是由王命促成。
” 嶽秀凝神思索了一陣,道:“大哥,小弟還想多問幾句話,但又怕有所不妥……” 七王爺接道:“你盡管問吧!我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 嶽秀笑一笑,道:“大哥和嫂夫人相處的是否很融洽。
” 七王爺沉吟了一陣,道:“怎麼說呢?不算好,但也不算壞!兄弟,你可是對她懷疑?” 嶽秀道:“大哥,我想先了解一下,王府中的内情,目下小弟不敢随口亂說……” 語聲微微一頓,接道:“大哥,王嫂夫人身側,可有兩個老媽子?” 七王爺道:“四個。
兩個是由她娘家帶來,兩個是府中原有的人。
” 嶽秀道:“有兩個叫銀婦、鐵婦的人,王爺是否知道?” 七王爺道:“她有四個老媽子,但怎麼稱呼,我就不太清楚了。
” 嶽秀笑道:“王爺,很久未到内宅了吧?” 七王爺道:“是的,一年多快兩年了吧!不過,我們每日總有兩次同桌共餐。
” 嶽秀哦了一聲,道:“為什麼會造成這樣一個結果呢?” 七王爺苦笑一下,道:“兄弟,這叫小兄很難啟齒,但你既然問了,小兄也不能不說了!” 嶽秀道:“大哥,如是不便深言,擇要告訴兄弟兩句就行了,不過,這件事很重要!” 七王爺歎口氣,道:“是的!她不喜歡男女間事,所以,她倒希望廣置妃妾,但女人很奇怪,她雖然希望了一置妃妾,但她又不希望太寵愛她們,我對蘭妃大寵愛了一些。
” 嶽秀輕輕歎息一聲,默不作聲。
七王爺皺皺眉頭,道:“兄弟,你怎麼了?” 嶽秀道:“大哥,嫂夫人應該是第一個被懷疑的人,但小弟卻又無法具體的說出什麼?” 七王爺道:“你的意思是……” 嶽秀道:“深入一步探查,我覺得嫂夫人要你廣置妃妾以代己,不合情理,至少她不能算一位賢淑的妻子。
……” 七王爺道:“兄弟,你好像言未盡意。
” 嶽秀道:“大哥,我不能随口輕言,我要找出原因,查出證據。
” 七王爺道:“你是否早已胸有成竹?” 嶽秀道:“小弟心中倒有一個計較,但不知大哥的意下如何?” 七王爺道:“說說看,兄弟,隻要有點道理,小兄無不遵從。
” 嶽秀道:“最安全的辦法,就是兄弟改扮作王兄的模樣,重回王府,以查變化。
” 七王爺笑一笑,道:“很好的辦法,兄弟,但不知還有沒有第二個辦法?” 嶽秀道:“有!第二辦法是,仍由王兄以原來的身份,回到王府,兄弟作王爺的仆從,追随身側。
” 七王爺道:“第二個辦法,雖然危險一些,不過,小兄倒可親身經曆一下,知一些内情。
” 嶽秀微微一笑,道:“小弟也覺着第二個辦法恰當一些。
”七王爺微微一笑,道: “大内侍衛宮中調入王府中幾個侍衛,現在專司保護我的責任。
” 嶽秀道:“他們有幾個人?” 七王爺道:“總共有十幾個人,兩個一等待衛,四個二等待衛三等待衛大約十個人吧。
” 嶽秀道:“這些人,怎會突然被大哥調入王府中去呢?” 七王爺道:“不瞞你兄弟說,自蘭妃被殺之後,小兄也覺着王府中人,有些靠不住了,所以從侍衛宮中調人入王府。
” 嶽秀哦了一聲,道:“原來如此。
” 七王爺道:“不過,小弟對王府中的情形,還是不太了解。
” 嶽秀道:“再回王府,我們不止要保護你大哥的安全,而且,還要在你王府中,查出陰謀所在!” 七王爺道:“你的意思是……” 嶽秀道:“小弟希望多安排幾個人,在大哥的身後,以便能分工合作。
” 七王爺道:“你是不是也到王府中去呢?” 嶽秀道:“小弟自然要去……” 七王爺點點頭,接道:“成了,隻要你也去,能照你的辦法辦。
” 嶽秀道:“大哥,還要委屈你,和他們見見面,江湖上不乏忠義之士,他們不太會趨炎附勢,但他們卻滿懷仁俠之心,大哥如若能與他們推心議事,必可獲得他們的忠心相護。
這些人,比你由侍衛宮中調來的人,可靠多了。
” 微微沉吟了一陣,七王爺道:“好吧,你覺着我應該見些什麼人?你酌量着辦就是。
” 嶽秀笑一笑道:“大哥,也許小弟我的要求有些過分,咱們得先談好見面的條件。
” 胡正光從來沒有想到過,江甫七省中,有一個人,敢和七王爺這樣講話,不禁一皺眉頭,道:“嶽兄,這話就不太對了,七王爺是什麼身份,怎麼能和人談條件呢?” 嶽秀道:“禮賢下士,才能使士動心,那些人,既不拿皇糧俸銀,也不注一官半職,士為知己者死,必得先遇知己,才肯赴湯蹈火,如若我大哥擺着七王爺的架子和他們見面,那還不如不見的好。
” 胡正光一張臉吓得變成了蒼白的顔色,不知是害怕呢?還是生氣,全身有些發抖。
七王爺回顧了胡正光一眼,笑道:“江湖人,不論什麼官位、身份,結交朋友,自然要推心置腹,嶽兄弟說的不錯,要見他們,就得和他們平行論交。
” 胡正光一欠身,道:“王爺賢明。
” 七王爺笑一笑,道:“嶽兄弟,你說清楚,要我怎麼樣對他們?” 嶽秀道:“大哥,小弟隻有籠絡人心這句話,你要怎樣對他們,那要大哥自己琢磨了。
” 七王爺點點頭,道:“好吧!咱們幾時見他們?” 嶽秀道:“這個,小弟别作安排,現下另有一件事,倒要大哥決定一下。
” 七王爺道:“什麼事?” 嶽秀道:“小弟想從應天府的捕頭中,選一個和王爺相貌近似的人,在金陵城外出現兩次……” 七王爺道:“那又為什麼呢?” 嶽秀道:“擾亂敵人的耳目要他們認為王兄确已離開金陵辦事。
” 七王爺道:“好!一切都照你的意思,你作主吩咐就是。
” 嶽秀微微一笑,道:“大哥答應了,咱們就立刻準備。
” 胡正光道:“可要找應天府步騎統鎮來一下?” 嶽秀道:“不用了,最好不要太多的人知曉内情……” 語聲一頓,接道:“不過,要麻煩你胡大人一次了。
” 胡正光道:“嶽大俠吩咐。
” 嶽秀道:“不敢當大俠之稱,麻煩大人,陪那位假王爺同行一趟。
” 胡正光道:“可以。
” 說辦就辦,在嶽秀策劃下,胡大人陪着假七王爺在王勝,張晃的帶領下的三十捕快,一百鐵騎護衛之下,中午時分,離開了應天府。
七王爺青衣小帽,在嶽秀和楊晉保護下,卻回到楊府中去。
家裡住了一個七王爺,楊晉心頭上像壓了一塊千斤巨石。
十二名精幹的捕快,分扮成各種不同的身份,圍着埋伏在楊府四周。
楊玉燕恢複了女兒之身,負責守護七王爺的居室。
楊晉是裡裡外外跑,到處查看。
嶽秀卻是很輕松,在一間靜室内打坐調息。
天色入夜,譚雲和膽叟、頑童,先後歸來。
在嶽秀授意下,楊晉又派人去找江湖浪子歐陽俊和墨龍王召。
一更天,楊晉大廳上,擺了一桌很豐盛的酒席,但四周卻閉窗垂簾,不使廳中燈火外洩。
歐陽俊、王召,二更之前趕到了楊府。
看廳中酒席,歐陽俊不禁一皺眉頭,道:“楊大人,請客吃飯,早該打個招呼,咱們都吃飽了才來,豈不可惜這桌酒席。
” 楊晉道:“不是我作東……” 王召接道:“那是什麼人作東,怎麼在你楊府中請客。
” 嶽秀緩步行入廳中,身後緊随着譚雲,和膽叟、頑童。
抱抱拳,嶽秀笑道:“驚動了兩位,在下是深感抱歉,今夜是兄弟和譚二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