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隐秘王府
關燈
小
中
大
包大方一手推開木門,道:“咱們到屋内說話。
” 這本是一間花匠住的房子,此刻卻空着無人。
包大方關上木門,低聲說道:“嶽少俠,衣服我已經替你準備好了,隻不過,這臉上還得化妝一下才成。
” 嶽秀道:“這個,在下早已想到,勞駕說明那人形貌膚色,現在王府中是何職位?” 包大方道:“是王府一位三等待衛,剛到府中不久。
認識他的人還不多,個比你稍矮一些,膚色很黑,所以,嶽兄必得在臉上塗些什麼?” 包大方道:“圖像倒沒有,但我對他的形貌,倒是記得很清楚,可以仔細的說出來。
” 嶽秀道:“三等待衛,都作些什麼事?” 包大方道:“巡夜當值,一天兩班,每班約一個時辰多些。
” 嶽秀道:“他住的地方,是否還有别人?” 包大方道:“這一點,我也花過一番心血,回來之後,連夜把他調出來,替他安排了一個單獨的住處,就在我們隔壁,如今你已不用再當值,隻管巡夜。
” 嶽秀微微一笑,道:“閣下安排得很周到,但不知他叫什麼名字?” 包大方道:“他叫沈明。
” 嶽秀點點頭,道:“多勞費心,但不知那位真的沈明哪裡去了?” 包大方沉吟了一陣,道:“我派他到鎮江去了。
” 嶽秀道:“他不會回來嗎?” 包大方笑一笑,道:“很難回來了!” 嶽秀已明白是怎麼回事,也不再多問,心中暗道:一個人面臨到生死存亡的關頭,當真是什麼事都作得出來。
但聞包大方接道:“嶽兄弟,我們的傷勢?” 嶽秀道:“我知道,三四天内,一點也不礙事,五天後,傷勢才開始發作,兄弟離去之前,一定替四位解開被扣鎮的穴道。
” 包大方道:“嶽兄,這些事咱們不要談了,我們這一次是提着腦袋幫你的忙,希望你嶽兄,别對我們失信。
” 嶽秀道:“放心,放心,兄弟決不食言。
” 包大方歎口氣道:“嶽兄的武功,十分高明,二、三等的侍衛,也許不放在你嶽兄的眼中,但三位一等待衛,卻是有着過人的能耐,嶽兄還得小心一些才行。
” 嶽秀又問了三位一等待衛和宿居之處,形貌、年歲,和他們使用的兵刃。
包大方倒是真心合作,一一回答,說的甚是清楚。
嶽秀又問了母親和舅父被收押的地方,一一默記于心。
然後放低了聲音,問道:“我可以出去走走嗎?” 包大方道:“除了後院内宅,和三個一等侍衛的住處,不可涉足。
” 嶽秀笑一笑,道:“我會盡量小心。
” 包大方心中明白,再多說也是無用,幹脆,不再多言,轉身而去。
” 嶽秀掩上房門,瞧過室中情形,打開了被褥,等到四更左右,推開了一扇木窗,飛躍而出。
他舉動小心的很,先隐在暗中,查看過四周的形勢之後,沿着牆壁,向外行去。
腰間帶着三等侍衛沈明的腰牌,但嶽秀并不打算使用,吸口氣,突然一抖臂,一式“潛龍升天”,飛起了四五丈高。
這是武林中罕見的絕世輕功。
嶽秀乘勢未盡時,忽然一個懸空跟鬥,飛落在一座三丈高的高樓屋脊上。
流目四顧,隻見兩隊執着燈籠,身佩兵刃的府衛,在四下巡視。
自從發生了蘭妃被殺的兇案後,七王爺的府中,入夜後,一直不斷有府衛巡更,七王爺的府第很大,單是花園,就有兩座。
反複觀察過四周的形勢之後,嶽秀借夜色掩護,在府中走動了一下,默記一些房舍形勢,立刻轉回房中。
第二天,嶽秀以三等侍衛沈明的身份,在府中到處走了一遍,他舉動十分小心,一面裝出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心中暗暗熟記各種地勢。
如是楊玉燕說不錯,七王爺府中重心,似乎都在七王府本身和夫人身上,必需想法子找出七王爺和夫人的住處。
這自然會有些冒險,但卻又别無良策可取。
嶽秀心中暗自盤算了一陣,緩步向内宅走去。
突然,一陣步履之聲,傳了過來,包大方忽然由一座屋的小徑上行了出來,攔住了嶽秀去路,道:“一個三等待衛的身份,怎麼能在王府中亂跑。
”不知道是否有人在查看,嶽秀欠欠身,應道:“小人知錯。
” 包大方道:“快滾回去。
” 放低了聲音,接道:“我們在你的房中見面。
” 嶽秀應了一聲道:“是!” 欠身而去。
包大方的動作很快,嶽秀前腳到房裡,包大方後腳跟了進來。
不待嶽秀開口,包大方已搶先說道:“你似乎想找出七王爺的住處,和窺查一下内宅的情形。
” 嶽秀道:“不錯,在下正有此念。
” 包大方冷冷說道:“用心何在呢?” 嶽秀道:“不管我用心何在,有一件事,包兄可以放心,在下決不會傷害到七王爺和夫人。
” 包大方沉吟了一陣,道:“七王爺受着秘密的保護,内宅中人情形,我雖然不太清楚,但我知道也有着很森嚴的防備,你最好别去冒險。
” 嶽秀道:“包兄,可是怕在下牽連到你的身上?” 包大方道:“這自然是原因之一,但最重要的是,你如被人殺死,咱們的傷穴,豈不是永遠無法醫好了。
” 嶽秀道:“包兄對在下的武功,似乎是還有些不肯相信。
” 包大方道:“先替我們治療好傷勢,然後,你再涉險。
” 嶽秀道:“包兄在威脅小弟?” 包大方道:“嶽兄,在下說的句句真實。
” 嶽秀沉吟了一陣,道:“好吧!我也有一個條件?” 包大方道:“嶽兄請說?” 嶽秀道:“設法讓我見見母親和舅父,在下就解去諸位受傷的穴脈。
” 包大方沉吟了一陣,道:“好吧!我去替你安排一下。
” 轉身行了出去。
嶽秀冷眼觀察,發覺這包大方在府中的勢力似是很大,大約除了三個一等侍衛之外,似是二等待衛的首腦人物。
包大方去不多久,又轉了回來,道:“委屈嶽兄,要暫時作兄弟的跟班了。
” 嶽秀未答話,緩緩站起了身子。
包大方對嶽秀,心中實有着很大的畏懼,嶽秀不開口,他也不敢多言,轉身向外行去。
王府很廣大,嶽秀随着包大方,走在一條紅磚鋪成的小徑上,繞過幾重庭院,到了一座青磚砌成的院落中。
這是矗立在王府一角的一座宅院,王府中像這樣的獨立院落,不下數十座,不同的是,這座院落全用大青磚砌成,看上去,特别堅牢。
兩扇木門緊緊的關閉着。
包大方叩動門環,木門開啟了一條縫,門内人看清楚了包大方,才打開了大門。
包大方一揮手,接道,“請把狗關起來,我要看看犯人。
” 那大漢應了一聲,把四條巨犬,趕入一間房中。
包大方舉步而入,直對正廳行去。
嶽秀目光一轉,看這座三合院中,分成了數十個小房間,每一間,都有編号。
方一舟和嶽老夫人被囚在北面一排囚房中,兩人緊相臨接。
包大方指指九号囚房,随行大漢立時打開房門。
這間囚房中有木榻,還有一張小桌子。
一個兩鬓微斑的中年婦人,端坐要木椅上,青衣青裙,神态很鎮靜。
包大方回顧了身後的大漢一眼,道:“王洪,去把方總镖頭帶過來,我有事問他們。
” 王洪一欠身,退了下去。
待王洪出門之後,嶽秀才低聲說道:“包大人,有一位玉燕姑娘,也囚在這裡吧!” 包大方道:“你不覺要求大多嗎?” 嶽秀冷冷地道:“包大人,别激起我的怒火,此刻,我的心情很壞。
” 包大方沒說話,卻向後退了兩步,離開嶽秀遠一些。
青衣婦人似是聽出了一些熟悉的口音,一雙美目,轉注嶽秀的臉上。
包大方輕輕咳了一聲,道:“王洪,把那位玉燕姑娘也帶過來。
” 玉洪又應了一聲,轉身而去。
片刻後,帶來了楊玉燕。
原本嬌美秀麗的楊姑娘,此刻,卻蓬首垢面,雙手也帶着一副鐵铐,露出衣袖的皓腕上,隐隐可見血紅的鞭痕,想是吃了不少的苦頭。
不待楊玉燕有所反應,嶽秀已低聲說道:“大人,這對質的事,該隐秘一些,是嗎?” 包大方自然聽懂弦外之音,揮手對王洪,道:“你去守門,這裡交給我了。
” 王洪一欠身,走了出去。
楊五燕清澈的雙目中,暴射出兩道寒光,凝注在包大方的身上,冷冷說道:“你有什麼法子,隻管請用,你看着你能從姑娘的口中問出什麼?” 這時,嶽秀已然撲身跪在那青衣婦人身前,低聲道:“孩兒不孝,累娘受苦。
” 嶽夫人很鎮靜,笑一笑道:“果然是你,我聽到像你的聲音。
” 楊玉燕也知道了這人的身份了,瞪着一雙大眼睛,望着嶽秀,圓圓的大眼睛中,滿含着淚水,不知是慚愧,還是委屈。
方一舟望望包大方,強忍住一肚子話,沒有說出來。
嶽夫人輕輕歎口氣,道:“你先起來,你犯了什麼大罪,竟被官府下令緝拿。
” 方一舟道:“大妹,這不怪秀兒,是我給他找的麻煩。
” 嶽夫人奇道:“你給他找的麻煩。
” 方一舟道:“是的!如不答應,秀兒怎會插手管這檔閑事。
” 嶽秀緩緩把目光轉注到楊玉燕的身上,冷冷說道:“姑娘很聰明。
” 楊玉燕垂下頭去,低聲說道:“嶽兄,小妹很慚愧,我想不到,他們會對副伯母。
” 嶽夫人,歎口氣,道:“秀兒,不許對姑娘無禮。
” 嶽秀一欠身,道:“孩兒遵命。
” 嶽夫人道:“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方一舟道:“大妹,事情是這樣開始的……” 把嶽秀代己赴宴,卷入漩渦的經過,很仔細的說了一遍。
聰明的玉燕姑娘,突然輕移蓮步,走到嶽夫人面前,盈盈跪下,道:“是小女子對不住嶽兄,但我确沒有想到連累到伯母身上,早知如此,小女子拼受一死,也不連累嶽兄了。
” 她和包大方詞鋒相對的倔強,和此刻跪地認罪時的溫柔,極短的時間内,表現出剛與柔兩種絕不相同的性格。
嶽夫人伸手扶起了楊姑娘,道:“姑娘快快請起。
” 楊玉燕站起身子,道:“多謝怕母,大量寬容。
” 緩緩靠在嶽夫人身側而立。
嶽夫人冷冷地望了嶽秀,道:“你給我記着,大男人家,不可以對人家大姑娘沒有禮數。
” 嶽秀低着頭,連聲應道:“孩兒記下了。
” 嶽夫人歎口氣,道:“秀兒,事情已經出來了,你準備怎麼辦?” 嶽秀道:“孩兒想先把母親和舅父救出此地,再作計較。
” 嶽夫人道:“孩子,咱們可是安善良民,不能和官家動槍動刀。
” 嶽秀道:“這個,孩兒想個别的法子就是。
” 嶽夫人沉吟了一陣,道:“好吧!你已經大了,我不願管你大多的事,但作人不能有虧大節。
” 嶽秀道:“孩兒明白。
” 方一舟輕輕咳了一聲,道:“大妹,秀兒為人,已經是很謹慎了,這碼子事情,都怪我,當時,我要抱病走一趟,就不會連你也給牽上這場麻煩。
” 嶽夫人笑道:“大哥,你說的那裡話,你是他舅舅,親舅如父,不論什麼事,應該吩咐他去辦,他辦的把咱們都牽了進來,那是他沒有才能。
” 嶽秀一面示意方一舟,不要多話,一面低聲說道:“孩兒無能,娘不用生氣。
” 嶽夫人道:“他們待為娘還算不錯,但對你舅父,那就很嚴厲了,再者這位楊姑娘,似是也吃了不少的苦頭……” 楊玉燕垂下頭來,接道:“伯母,我是應該吃苦,但無端連累你和方總镖頭,實叫小女子心中難安。
” 嶽秀道:“姑娘吃過了苦頭嗎?”
” 這本是一間花匠住的房子,此刻卻空着無人。
包大方關上木門,低聲說道:“嶽少俠,衣服我已經替你準備好了,隻不過,這臉上還得化妝一下才成。
” 嶽秀道:“這個,在下早已想到,勞駕說明那人形貌膚色,現在王府中是何職位?” 包大方道:“是王府一位三等待衛,剛到府中不久。
認識他的人還不多,個比你稍矮一些,膚色很黑,所以,嶽兄必得在臉上塗些什麼?” 包大方道:“圖像倒沒有,但我對他的形貌,倒是記得很清楚,可以仔細的說出來。
” 嶽秀道:“三等待衛,都作些什麼事?” 包大方道:“巡夜當值,一天兩班,每班約一個時辰多些。
” 嶽秀道:“他住的地方,是否還有别人?” 包大方道:“這一點,我也花過一番心血,回來之後,連夜把他調出來,替他安排了一個單獨的住處,就在我們隔壁,如今你已不用再當值,隻管巡夜。
” 嶽秀微微一笑,道:“閣下安排得很周到,但不知他叫什麼名字?” 包大方道:“他叫沈明。
” 嶽秀點點頭,道:“多勞費心,但不知那位真的沈明哪裡去了?” 包大方沉吟了一陣,道:“我派他到鎮江去了。
” 嶽秀道:“他不會回來嗎?” 包大方笑一笑,道:“很難回來了!” 嶽秀已明白是怎麼回事,也不再多問,心中暗道:一個人面臨到生死存亡的關頭,當真是什麼事都作得出來。
但聞包大方接道:“嶽兄弟,我們的傷勢?” 嶽秀道:“我知道,三四天内,一點也不礙事,五天後,傷勢才開始發作,兄弟離去之前,一定替四位解開被扣鎮的穴道。
” 包大方道:“嶽兄,這些事咱們不要談了,我們這一次是提着腦袋幫你的忙,希望你嶽兄,别對我們失信。
” 嶽秀道:“放心,放心,兄弟決不食言。
” 包大方歎口氣道:“嶽兄的武功,十分高明,二、三等的侍衛,也許不放在你嶽兄的眼中,但三位一等待衛,卻是有着過人的能耐,嶽兄還得小心一些才行。
” 嶽秀又問了三位一等待衛和宿居之處,形貌、年歲,和他們使用的兵刃。
包大方倒是真心合作,一一回答,說的甚是清楚。
嶽秀又問了母親和舅父被收押的地方,一一默記于心。
然後放低了聲音,問道:“我可以出去走走嗎?” 包大方道:“除了後院内宅,和三個一等侍衛的住處,不可涉足。
” 嶽秀笑一笑,道:“我會盡量小心。
” 包大方心中明白,再多說也是無用,幹脆,不再多言,轉身而去。
” 嶽秀掩上房門,瞧過室中情形,打開了被褥,等到四更左右,推開了一扇木窗,飛躍而出。
他舉動小心的很,先隐在暗中,查看過四周的形勢之後,沿着牆壁,向外行去。
腰間帶着三等侍衛沈明的腰牌,但嶽秀并不打算使用,吸口氣,突然一抖臂,一式“潛龍升天”,飛起了四五丈高。
這是武林中罕見的絕世輕功。
嶽秀乘勢未盡時,忽然一個懸空跟鬥,飛落在一座三丈高的高樓屋脊上。
流目四顧,隻見兩隊執着燈籠,身佩兵刃的府衛,在四下巡視。
自從發生了蘭妃被殺的兇案後,七王爺的府中,入夜後,一直不斷有府衛巡更,七王爺的府第很大,單是花園,就有兩座。
反複觀察過四周的形勢之後,嶽秀借夜色掩護,在府中走動了一下,默記一些房舍形勢,立刻轉回房中。
第二天,嶽秀以三等侍衛沈明的身份,在府中到處走了一遍,他舉動十分小心,一面裝出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心中暗暗熟記各種地勢。
如是楊玉燕說不錯,七王爺府中重心,似乎都在七王府本身和夫人身上,必需想法子找出七王爺和夫人的住處。
這自然會有些冒險,但卻又别無良策可取。
嶽秀心中暗自盤算了一陣,緩步向内宅走去。
突然,一陣步履之聲,傳了過來,包大方忽然由一座屋的小徑上行了出來,攔住了嶽秀去路,道:“一個三等待衛的身份,怎麼能在王府中亂跑。
”不知道是否有人在查看,嶽秀欠欠身,應道:“小人知錯。
” 包大方道:“快滾回去。
” 放低了聲音,接道:“我們在你的房中見面。
” 嶽秀應了一聲道:“是!” 欠身而去。
包大方的動作很快,嶽秀前腳到房裡,包大方後腳跟了進來。
不待嶽秀開口,包大方已搶先說道:“你似乎想找出七王爺的住處,和窺查一下内宅的情形。
” 嶽秀道:“不錯,在下正有此念。
” 包大方冷冷說道:“用心何在呢?” 嶽秀道:“不管我用心何在,有一件事,包兄可以放心,在下決不會傷害到七王爺和夫人。
” 包大方沉吟了一陣,道:“七王爺受着秘密的保護,内宅中人情形,我雖然不太清楚,但我知道也有着很森嚴的防備,你最好别去冒險。
” 嶽秀道:“包兄,可是怕在下牽連到你的身上?” 包大方道:“這自然是原因之一,但最重要的是,你如被人殺死,咱們的傷穴,豈不是永遠無法醫好了。
” 嶽秀道:“包兄對在下的武功,似乎是還有些不肯相信。
” 包大方道:“先替我們治療好傷勢,然後,你再涉險。
” 嶽秀道:“包兄在威脅小弟?” 包大方道:“嶽兄,在下說的句句真實。
” 嶽秀沉吟了一陣,道:“好吧!我也有一個條件?” 包大方道:“嶽兄請說?” 嶽秀道:“設法讓我見見母親和舅父,在下就解去諸位受傷的穴脈。
” 包大方沉吟了一陣,道:“好吧!我去替你安排一下。
” 轉身行了出去。
嶽秀冷眼觀察,發覺這包大方在府中的勢力似是很大,大約除了三個一等侍衛之外,似是二等待衛的首腦人物。
包大方去不多久,又轉了回來,道:“委屈嶽兄,要暫時作兄弟的跟班了。
” 嶽秀未答話,緩緩站起了身子。
包大方對嶽秀,心中實有着很大的畏懼,嶽秀不開口,他也不敢多言,轉身向外行去。
王府很廣大,嶽秀随着包大方,走在一條紅磚鋪成的小徑上,繞過幾重庭院,到了一座青磚砌成的院落中。
這是矗立在王府一角的一座宅院,王府中像這樣的獨立院落,不下數十座,不同的是,這座院落全用大青磚砌成,看上去,特别堅牢。
兩扇木門緊緊的關閉着。
包大方叩動門環,木門開啟了一條縫,門内人看清楚了包大方,才打開了大門。
包大方一揮手,接道,“請把狗關起來,我要看看犯人。
” 那大漢應了一聲,把四條巨犬,趕入一間房中。
包大方舉步而入,直對正廳行去。
嶽秀目光一轉,看這座三合院中,分成了數十個小房間,每一間,都有編号。
方一舟和嶽老夫人被囚在北面一排囚房中,兩人緊相臨接。
包大方指指九号囚房,随行大漢立時打開房門。
這間囚房中有木榻,還有一張小桌子。
一個兩鬓微斑的中年婦人,端坐要木椅上,青衣青裙,神态很鎮靜。
包大方回顧了身後的大漢一眼,道:“王洪,去把方總镖頭帶過來,我有事問他們。
” 王洪一欠身,退了下去。
待王洪出門之後,嶽秀才低聲說道:“包大人,有一位玉燕姑娘,也囚在這裡吧!” 包大方道:“你不覺要求大多嗎?” 嶽秀冷冷地道:“包大人,别激起我的怒火,此刻,我的心情很壞。
” 包大方沒說話,卻向後退了兩步,離開嶽秀遠一些。
青衣婦人似是聽出了一些熟悉的口音,一雙美目,轉注嶽秀的臉上。
包大方輕輕咳了一聲,道:“王洪,把那位玉燕姑娘也帶過來。
” 玉洪又應了一聲,轉身而去。
片刻後,帶來了楊玉燕。
原本嬌美秀麗的楊姑娘,此刻,卻蓬首垢面,雙手也帶着一副鐵铐,露出衣袖的皓腕上,隐隐可見血紅的鞭痕,想是吃了不少的苦頭。
不待楊玉燕有所反應,嶽秀已低聲說道:“大人,這對質的事,該隐秘一些,是嗎?” 包大方自然聽懂弦外之音,揮手對王洪,道:“你去守門,這裡交給我了。
” 王洪一欠身,走了出去。
楊五燕清澈的雙目中,暴射出兩道寒光,凝注在包大方的身上,冷冷說道:“你有什麼法子,隻管請用,你看着你能從姑娘的口中問出什麼?” 這時,嶽秀已然撲身跪在那青衣婦人身前,低聲道:“孩兒不孝,累娘受苦。
” 嶽夫人很鎮靜,笑一笑道:“果然是你,我聽到像你的聲音。
” 楊玉燕也知道了這人的身份了,瞪着一雙大眼睛,望着嶽秀,圓圓的大眼睛中,滿含着淚水,不知是慚愧,還是委屈。
方一舟望望包大方,強忍住一肚子話,沒有說出來。
嶽夫人輕輕歎口氣,道:“你先起來,你犯了什麼大罪,竟被官府下令緝拿。
” 方一舟道:“大妹,這不怪秀兒,是我給他找的麻煩。
” 嶽夫人奇道:“你給他找的麻煩。
” 方一舟道:“是的!如不答應,秀兒怎會插手管這檔閑事。
” 嶽秀緩緩把目光轉注到楊玉燕的身上,冷冷說道:“姑娘很聰明。
” 楊玉燕垂下頭去,低聲說道:“嶽兄,小妹很慚愧,我想不到,他們會對副伯母。
” 嶽夫人,歎口氣,道:“秀兒,不許對姑娘無禮。
” 嶽秀一欠身,道:“孩兒遵命。
” 嶽夫人道:“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方一舟道:“大妹,事情是這樣開始的……” 把嶽秀代己赴宴,卷入漩渦的經過,很仔細的說了一遍。
聰明的玉燕姑娘,突然輕移蓮步,走到嶽夫人面前,盈盈跪下,道:“是小女子對不住嶽兄,但我确沒有想到連累到伯母身上,早知如此,小女子拼受一死,也不連累嶽兄了。
” 她和包大方詞鋒相對的倔強,和此刻跪地認罪時的溫柔,極短的時間内,表現出剛與柔兩種絕不相同的性格。
嶽夫人伸手扶起了楊姑娘,道:“姑娘快快請起。
” 楊玉燕站起身子,道:“多謝怕母,大量寬容。
” 緩緩靠在嶽夫人身側而立。
嶽夫人冷冷地望了嶽秀,道:“你給我記着,大男人家,不可以對人家大姑娘沒有禮數。
” 嶽秀低着頭,連聲應道:“孩兒記下了。
” 嶽夫人歎口氣,道:“秀兒,事情已經出來了,你準備怎麼辦?” 嶽秀道:“孩兒想先把母親和舅父救出此地,再作計較。
” 嶽夫人道:“孩子,咱們可是安善良民,不能和官家動槍動刀。
” 嶽秀道:“這個,孩兒想個别的法子就是。
” 嶽夫人沉吟了一陣,道:“好吧!你已經大了,我不願管你大多的事,但作人不能有虧大節。
” 嶽秀道:“孩兒明白。
” 方一舟輕輕咳了一聲,道:“大妹,秀兒為人,已經是很謹慎了,這碼子事情,都怪我,當時,我要抱病走一趟,就不會連你也給牽上這場麻煩。
” 嶽夫人笑道:“大哥,你說的那裡話,你是他舅舅,親舅如父,不論什麼事,應該吩咐他去辦,他辦的把咱們都牽了進來,那是他沒有才能。
” 嶽秀一面示意方一舟,不要多話,一面低聲說道:“孩兒無能,娘不用生氣。
” 嶽夫人道:“他們待為娘還算不錯,但對你舅父,那就很嚴厲了,再者這位楊姑娘,似是也吃了不少的苦頭……” 楊玉燕垂下頭來,接道:“伯母,我是應該吃苦,但無端連累你和方總镖頭,實叫小女子心中難安。
” 嶽秀道:“姑娘吃過了苦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