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楊府四豔

關燈
,在楊晉心目中,已成了無所不能的人物。

     嶽秀笑一笑,道:“大鳳姑娘,看來,我嶽某要為你作保才成。

    ” 大鳳道:“你敢不敢保?” 嶽秀道:“為什麼不敢,不過醜話說在前面,你四鳳如是失約不來,那就别怪我姓嶽的心狠手辣了。

    ” 大鳳道:“三日為準,不管我們能否擒得兇手,三日之内,再來此地。

    ” 嶽秀道:“好!咱們就此一言為定。

    ” 目光轉到楊晉的身上,道:“楊大人,大鳳姑娘的事,在下作保,如是四鳳姊妹們不能按時來此赴約,在下願意找她們回來。

    ” 楊晉道:“嶽老弟願意擔保,老朽自然是無不遵從了。

    ” 嶽秀回顧大鳳拱拱手,道:“姑娘請去吧!” 大鳳淡淡一笑,道:“嶽相公,你敢這樣相信我嗎?” 嶽秀道:“在下不敢相信姑娘,但我卻相信自己。

    ” 大鳳先是一怔,繼而淡淡一笑,轉身而去。

     二鳳、三鳳等緊随身後,魚貫而去。

     直待四鳳去遠,才低聲說道:“嶽老弟,這四個丫頭,可以相信麼?” 嶽秀搖搖頭道:“不可以相信!” 楊晉道:“那你為什麼放她們離去?” 嶽秀道:“不放她們離開,難道殺了她們麼?” 楊晉尴尬一笑道:“老弟,在下的意思,可以把她下入地牢。

    ” 嶽秀道:“第一,應天府的地牢,未必到能夠關住四鳳。

    第二,你要找殺死蘭妃的兇犯,非得借重她們不可,再說,四鳳雖然身份高過林方,但在下的看法,她們并非是最高決策人物,如是我推想的不錯,她們很可能還要請示一下她們的上司。

    ” 譚雲道:“高明啊!嶽兄,這是欲擒故縱了。

    ” 楊晉一皺眉頭,道:“可是咱們沒有安排追蹤他們的人物。

    ” 嶽秀笑道:“我來時,看到了丐幫弟子,他們追蹤術的高明,各大門派,無出其右,而且,也可能有别人幫忙,這一點楊大人不用擔心?” 楊晉笑一笑,道:“由你老弟安排,我自然放心的很,走,咱們書房坐。

    ” 長揖肅客,把嶽秀和譚雲,讓入書房。

     楊玉燕親自為兩人奉上香茗,坐在父親身側。

     嶽秀笑一笑,道:“燕姑娘,在府中,可聽到了什麼消息?” 楊玉燕嫣然一笑,道:“倒沒有聽到什麼?但我卻瞧出了一些不尋常的事情。

    ” 楊晉吃了一驚,道:“什麼事?” 楊玉燕道:“女兒覺得那七王爺的府中,有内奸……” 楊晉接道:“是什麼人?” 楊玉燕道:“王爺夫人。

    ” 這一下,不但是聽得楊晉一呆,就是嶽秀、譚雲,也為之大感愕然。

     良久之後,楊晉才緩緩說道:“丫頭,這不能随口胡說,王爺夫人,何等身份,橫加污蔑,即是滿門抄斬之罪。

    ” 楊玉燕道:“爹,這等大事,女兒怎敢随口亂說,但女兒有證據。

    ” 楊晉呆了一呆,道:“證據?什麼樣的證據?” 楊玉燕道:“女兒看到的” 楊晉接道:“丫頭,所謂證據,一定要言之有物,不能空口白話。

    ” 楊玉燕微微一笑,道:“爹,女兒發覺了夫人有一身武功,而且,輕功也能夠到了翻房越屋的境界。

    ” 楊晉啊了一聲,道:“你幾時看到的。

    ” 楊玉燕道:“是昨天夜裡三更時分。

    ” 楊晉一皺眉頭,道:“丫頭,七王爺調入府中很多大内高手,以保安全,也許其中有一個女的,你不要看錯才好。

    ” 楊玉燕道:“不錯,女兒見過夫人,記憶很深刻,絕對不會看錯。

    ” 嶽秀道:“大人,讓楊姑娘說下去,不論是不是王爺夫人,咱們都需要知曉内情了。

    ” 楊晉點點頭,道:“老弟說的是,燕兒,你仔細的說明經過。

    ” 楊玉燕道:“女兒原本是照顧外院,曾到蘭妃被殺的院落去過。

    ” 楊晉道:“你可找出了什麼可疑的地方?” 楊玉燕道:“七王爺對蘭妃,确實用情很深,如今,蘭妃房中的一切,都保持着原狀,任何人都不能擅自進入,門口還派有兩三個守衛的人!” 嶽秀道:“很難得。

    ” 楊玉燕笑一笑,接道:“在外院幾天之後,我就想法活動了總管,把我調入内宅,我管理打掃夫人住的庭院,所以常常可以見到夫人。

    ” 嶽秀道:“夫人有多大年歲了?” 楊玉燕道:“大約有二十六七歲吧!生的很秀美,膝前無子,隻有一個女兒,今年三歲。

    ” 嶽秀點頭,嘉許的說道:“姑娘很細心。

    ” 楊玉燕道:“我第一次見到的夫人時,想不到她竟有一身武功。

    隻是覺到她雙目中神光很充足,僅對她身側一妪一婢,有了懷疑?” 楊晉道:“一妪一婢?” 楊玉燕道:“那老妪大約四十多近五十了,還有一個女婢,不過十六八歲左右,年輕美豔,透着一臉精神,這兩人是夫人最貼身的了……” 楊晉接道:“你怎知兩人有武功?” 語聲微微一頓,接道:“因為我對夫人有了懷疑,所以我很留心她們的舉動,二更過後,我就悄然起身,隐在暗處查看……” 楊晉接道:“膽大妄為。

    ” 楊玉燕微微一笑,道:“爹,我早就相度好了地形,出門就藏了起來,準備三更過後去摸摸那一妪一婢。

    哪知剛到三更時分,夫人就出現了,但她已換過了一身黑色的夜行衣服,在那老妪陪同之下,躍上屋面而去。

    ” 嶽秀卻笑了一笑道:“玉燕姑娘,她們的輕功如何?” 楊玉燕道:“很高明。

    ” 嶽秀道:“姑娘,你怎麼出來的。

    ” 楊玉燕道:“我是悄悄溜出來的,天一亮就得回去。

    ” 嶽秀道:“他們不會懷疑你嗎?” 楊玉燕笑一笑,道:“王府中人很多,單是丫頭,就有十六八個,他們如何記得清楚,府衛又經常換班。

    出入王府有一面腰牌,隻要有牌,他們就不必查問了。

    ” 嶽秀長籲一口氣,道:“楊大人,案子快要結了,你如果想結案了事,四鳳們交出兇手後,你就可以覆命了,應天府的胡大人,升堂問明案情,再向七王爺請示一下,那就算結了案。

    ” 楊晉道:“那會不會是真的兇手呢?” 嶽秀道:“你如是隻想結案,有人認罪,那就行了,似乎是用不着追究太深。

    ” 嶽秀臉上,泛現出一種很奇異神色,道:“楊大人,先了去殺死蘭妃的這段公案,然後,你可以辭去這總捕頭的職位了。

    ” 楊晉道:“我也這麼想過,破了這案子,在下就立刻辭職退休。

    ” 嶽秀道:“但願你楊大人辭意堅定。

    ” 楊晉道:“老弟你放心,我這辭去現職的想法,很堅定。

    ……” 語聲頓了一頓,接道:“老弟,如是四鳳姑娘,确能在三天限期之内,支出兇手,燕兒這丫頭,似乎是也再用不着重返王府了。

    ” 嶽秀道:“是否重返王府,在下不便斷言,七王爺官勢太大,如是府上走失了一個丫頭,隻要他一道手谕下到了應天府,那就是你的麻煩,這一點,要楊姑娘自己決定,但楊姑娘夠聰明,我想她一定有擺脫的辦法。

    ” 楊玉燕道:“回去得回去一趟,不過,我很快可以解工不幹。

    ” 譚雲突然把目光轉到嶽秀的身上,道:“嶽兄,你似乎也要抽身而退了。

    ” 嶽秀道:“我答應過楊大人,幫他找出兇手,如是有人交出了兇手,在下的事情,似乎是也已經辦完了。

    ” 譚雲道:“唉!江湖上卻是紛争正起,嶽兄就不聞不問了嗎?” 嶽秀笑一笑,道:“在下本就和江湖上恩怨無關。

    ” 譚雲道:“可惜啊!可惜?” 嶽秀道:“譚兄,用不着激我,那不會有用的。

    ” 楊晉籲一口氣,道:“但願這幾天不再節外生枝才好。

    ” 嶽秀一抱拳,道:“楊大人,燕姑娘,譚兄,兄弟先告辭了。

    在下會留心,他們有什麼動靜,我就會及時趕到。

    ” 說完,轉身向外行去。

     他走的很快,楊晉和譚雲追到書房門外,嶽秀已經走的不見了蹤影。

     望着滿夭繁星,楊晉輕輕歎息一聲,道:“他這一副好身手,如是息隐不出,當真是太可惜了。

    ” 楊玉燕道:“不然,除非他自願卷入這場武林紛争,他随時可以擺脫開武林恩怨。

    ” 譚雲道:“江湖是非,一旦沾手,那就很難擺脫,姑娘何以會有此想。

    ” 楊玉燕道:“兩個原因,一是他武功高深莫測,誰也不願樹他這樣一個勁敵;二是他作事很有分寸,雖然占盡了上風,但對人的傷害不大,所以,他如一旦退隐,沒有人會找他麻煩。

    ” 譚雲沉吟了一陣,道:“姑娘說的倒也有理。

    ” 楊玉燕回顧楊晉,道:“爹,應該怎麼着?你自己拿個主意,女兒先走了。

    ” 楊晉道:“你不是天亮後才回去嗎?” 楊玉燕道:“我想想那嶽秀的話,說的不錯,我的處境很危險,早一些回去,免得露出破綻。

    ” 楊晉道:“孩子,王府中人,咱們惹不起,你要特别的小心一些,等到大鳳交出兇手,爹就辭去總捕頭,遠走荒山,過幾年安靜日子。

    ” 楊玉燕口齒啟動,想說什麼,但卻忍下未言,轉身而去。

     譚雲抱抱拳,道:“楊大人,譚雲也告辭了。

    ” 楊晉道:“二公子,留宿寒舍如何?這番在下到湘西驚擾,無端的把公子找來金陵,多有得罪,希望二公子不要見怪!” 譚雲道:“不敢當,楊大人,再說,蘭妃姑娘死了,我也該替她報仇。

    ” 楊晉道:“唉!想不到啊!秦淮畔的歌姬,竟然是武林健者。

    ” 譚雲道:“老實說,在下也有些意外……” 突然放低了聲音,接道:“大人,如是應天府不準你辭總捕頭的職位,楊大人又将如何?” 楊晉道:“我辭意已堅,他不準,也不行。

    ” 譚雲道:“有一件事,晚輩不當說……” 楊晉抱拳接道:“二公子,不用客氣,你多指教?” 譚雲道:“萬一辭不了總捕頭的職位,你就該想法子拖住嶽秀。

    ” 楊晉哦了一聲道:“二公子一言點醒夢中人,但不知二公子是否已胸有成竹。

    ” 譚雲道:“我譚某人幼年随父兄,闖蕩南北。

    會見過了不少武林健者,江湖高人,他們位尊輩高,一眼就可以瞧得出來,一出手,就能帶着他多少成就,一開口,就擺出他多大的身份,但嶽秀不同,他像大洋之水,叫人難測深淺;他像無際藍天,叫人難測廣闊;但最難得的,還是他的自甘平淡,和斷事如神的智慧,我潭老二一生中會過的高人不少,但真能叫我佩服的,嶽秀是第一個。

    ” 楊晉道:“說的是啊。

    二公子,老朽沒有你想的這麼透澈,但老朽卻有着一種感覺,那就是,嶽秀到場,好像什麼都可以解決似的。

    ” 譚雲道:“好吧!大人多想想,把他拖住,我告辭。

    ” 楊晉道:“二公子,咱們喝一盅,我已叫他們替你準備了住處,下榻寒舍,總比客棧裡幹淨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