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尋迹涉險
關燈
小
中
大
嶽秀道:“這中間,自然有很重要的原固,楊大人是否想到了。
” 楊晉道:“在下也有這麼一個想法,不過,那位洪老丈講,他息隐于此,志在養老。
” 嶽秀道:“天下山明水秀之地,何至千百,為什麼要隐息于看守鼓樓的環境中。
” 楊晉點點頭道:“嶽世兄說的是,但他留在那鼓樓所在,用心何在呢?” 嶽秀道:“清楚些說,那座古的建築,并非清靜之處,地處要區,人來人往,雖然,有過鬧鬼的傳說……” 楊晉心中一動,接道:“那鬧鬼的傳說,可和那洪老丈有關嗎?” 嶽秀道:“在我沒有找出證明之前也不能說和他無關。
” 楊晉點點頭,道:“多謝指點,在下這就設法先把他擒拿下獄。
” 嶽秀沉吟了一陣,道:“楊大人,你可是覺那洪老丈很好對付麼?” 楊晉道:“不好對付?” 嶽秀道:“這就是了,如若想擒住那洪老丈,先得下一番功夫才是。
” 楊晉道:“老朽準備多調捕快,再邀請一些镖師們參加,如是嶽世兄能助我們一臂之力,那是更好不過了。
” 嶽秀沉吟了陣道:“總捕頭,此事想來容易,做來難,在下隻答應暗中助你們一臂之力。
” 楊晉點點頭道:“有此一言即可。
”頓一頓又道:“張副總捕?” 張晃一欠身道:“屬下在。
” 楊晉道:“你去調動精明捕快四十人,各帶兵刃,半個時辰之内,趕往鼓樓,埋伏左右,監視那洪老丈的行動。
” 張晃應了一聲,轉身而去。
楊晉道:“嶽世兄,是否要同去瞧瞧?” 嶽秀一拱手,道:“在下自己走。
” 楊晉點點頭,回顧了王勝一眼,道:“你去請江南、金陵,兩家镖局的總镖頭,曹長青,崔大光。
要他們帶兵刃,暗器,到舍下來會齊。
” 王勝一抱拳轉身大步而去。
嶽秀笑一笑,道:“看來大人對那位洪老丈,十分謹慎。
” 楊晉神情肅然他說道:“在下的看法,那位洪老丈,是一位很傑出的江湖高人,雖有曹崔兩位總镖頭相助,但仍希望嶽世兄,能夠随行同往,以作力援。
” 嶽秀道:“在下一定去,如情勢無必要,在下就不現身了。
” 說完話,也不待楊晉再答腔,轉身而去。
嶽秀離去不久,王勝帶着江南镖局的曹長青,金陵镖局的崔大光,匆匆趕到。
兩個人,都帶了兵刃,曹長青是一把金背大砍刀,崔大光是一條十三節亮銀軟鞭,和一袋銀梭。
楊晉也換了一身黑色勁裝,帶了量天尺和寬面短刀,一袋金錢镖,急急抱拳道: “崔兄、曹兄,勞動兩位深夜出動,兄弟很感不安。
” 曹長青哈哈一笑,道:“這些年來,承蒙你楊兄多方照顧,咱們是感激不盡。
” 崔大光道:“楊兄隻管吩咐,水裡水中去,火裡火中行。
” 楊晉笑一笑,道:“兩位厚愛,咱們到鼓樓去請一位息隐江湖的朋友,那人武功很高,特請兩位助兄弟一臂之力。
” 崔大光道:“楊兄知曉那人是誰嗎?” 楊晉道:“他自稱姓洪,兄弟眼拙瞧不出他的來路。
” 崔大光道:“走!咱們瞧瞧去。
” 曹長青道:“慢着。
” 楊晉道:“曹兄有何見教?” 曹長青道:“楊兄吃的公事飯,和咱們吃江湖飯的有一些不同?” 楊晉道:“曹兄請吩咐,如是确有為難之處兄弟也不便勉強。
” 曹長青微微一笑,道:“楊兄,不要誤會,兄弟之意,見了那人,由楊兄和他談禮,禮不通,不行動兵,他如動手拒捕,我們才能出手。
” 楊晉道:“理當如此。
” 一行四人,離開了楊府,直奔鼓樓。
張晃率領了四十名捕快,早已在鼓樓埋伏,街口要道、屋角巷内,都有守護之人。
楊晉低聲問道:“鼓樓上可有動靜?” 張晃搖搖頭,道:“沒有。
” 目光轉到王勝的臉上,道:“你和張副捕快,守在樓下堵人。
” 王勝一欠身,和張晃分守兩面。
這兩人也是辦案老手,選擇一南一北兩個方面,而且離鼓樓,有着一段距離,以便監視四面。
楊晉帶着崔大光、曹長青,和兩個提燈的捕快,一馬當先,直上鼓樓。
登上了三樓,才吩咐兩個執燈的捕快,燃起了燈籠。
這燈籠油信是特制的,十分明亮,兩盞燈一亮,立時照亮了整個走廊。
楊晉一掌推開木門,高聲說道:“洪老丈,楊晉夤夜造訪,請出一叙。
” 語聲甫落,洪七已手執杖,緩步行出卧室。
他衣履整齊,顯然是早已有備。
楊晉一抱拳,道:“深夜驚擾,老丈鑒諒。
” 洪七冷冷說道:“數十名帶家夥的捕快,早已把鼓樓團團圍住,楊總捕頭,也用貓哭耗子,假慈悲了。
” 楊晉淡淡一笑,道:“老丈明白了也好,楊某也可省去一番口舌。
” 洪七目光轉動,打量了崔大光和曹長青一眼,道:“兩人不是吃衙門飯的,怎麼也來趕熱鬧啊!” 不待兩人答話,楊晉已搶先說道:“這兩位,都是楊某請來的。
” 洪七哼了一聲,道:“六扇門的鷹爪子,果是全然不講信義。
” 楊晉臉色一寒,道:“洪老丈,在下心中有幾點不解之處,敬請老兄指點楊某人雖然是吃的公事飯,但一向對江湖朋友們十分看重,洪老丈隻要能說出一番道理,咱們絕對不敢無故刁難。
” 洪七冷笑一聲,道:“你這般洶洶來勢,老夫縱然有話,也不願說了。
” 崔大光輕輕咳了一聲,道:“這就是洪老丈的不是了,楊總捕頭由于一件大案子,無法交差,查問老丈幾句,也是理所當然,隻是老丈能夠……” 洪七怒聲喝道:“住口,你們保镖的,也算吃的是江湖飯,想不到竟會和公門中人混在一起,此事如是傳揚于江湖之上,隻怕你的镖車,難再離開金陵一步。
” 崔大光哈哈一笑,道:“金陵镖局子這塊招牌,是兄弟和許多镖師們流血流汗,闖出來的,咱們要朋友,但卻不受威脅。
” 洪七冷冷說道:“老夫不用威脅,就憑兩位這做法,必為江湖同道不恥。
” 曹長青微微一笑,道:“老丈一口就叫出了咱們的身份,對咱們底細很清楚了。
” 洪七道:“堂堂兩位總镖頭,金陵城中,誰不知。
” 曹長青道:“慚愧,慚愧老兄把我們認的如此清楚,咱們竟不知這個地方隐居了一位高手。
” 洪七道:“現在兩位知道也還不遲。
” 曹長青道:“老兄好大的火氣啊!” 楊晉眼看曹長青和崔大光,都有些動了怒,打鐵趁熱,立時接口說道:“洪老丈,可要回答我楊某的問話?” 洪七道:“回答如何?不回答又怎麼樣?” 楊晉道:“如是老丈說的話有理,我即撤退人手,并向你洪老丈緻歉、賠罪,如是老丈執意不肯合作,說不得隻好請你到衙門裡走走了。
” 洪七冷森一笑,道:“你問問看吧,老夫也許會回你幾句?” 楊晉道:“老丈潛居鼓樓,必有原因?在下希望聽到真實的話。
” 洪七冷冷說道:“老夫說過了,我喜歡這一份鬧中取靜。
” 楊晉淡淡一笑,道:“老丈這番話,大約你自己會信信,在下希望聽實言,洪老丈,我楊某幹了十幾年總捕頭,對江湖的朋友們如何,洪老丈也該有個耳聞,目下王府血案,牽連太大,老丈不肯據實說明内情,那就别怪在下開罪了。
” 楊晉雙手一探,左手量天尺,右手寬面短刀,在胸前交叉起來,肅然說道:“楊某人已經四五年,未和江湖朋友動過手了,老丈不肯買我楊某面子,咱們隻有公事公辦了。
” 洪七拐杖平胸,冷笑一聲,道:“老夫讓你先機。
” 楊晉左手量天尺,向前微微一推,正待出手,崔大光卻突然大聲喝道:“且慢出手!” 越衆而出,緩緩說道:“洪兄……” 洪七冷冷說道:“你有什麼話說?” 崔大光道:“洪老兄,動手拒捕,不論成敗,那就是一項很大的罪名,洪老兄三思!” 洪七哈哈一笑,道:“多謝關照,老夫就算無法勝得三位聯手,但破圍而出,大約還沒人攔得住。
” 楊晉身子一側,道:“崔兄,請替兄弟掠陣,我如接不下來,再請兩位相助。
” 量天尺一招‘乘龍引龍’,若封、若宏的擋住洪七的拐杖,右手寬面短刀,卻極快而出。
洪七一招間,被迫的疾快向後退避了五尺。
但一退即進,手中拐杖,頓然揮出了一片拐影攻了過來。
神眼楊晉乃江南第一名捕,自非浪得虛名。
量天尺,左封右擋,架住了洪七淩厲攻勢,寬面短刀乘暇抵隙,借機進攻。
兩人一動上手,情形就十分熱鬧,量天尺和洪七手中的鐵拐杖,不時相擊,發出沉重的金鐵交嗚之音。
洪七被迫的連連暴退,心中大怒,突然厲喝一聲,杖法忽變。
這鼓樓廳房寬敞,又無陳設之物,洪七手中拐杖,足有六尺餘長,廳房足夠施展。
洪七杖法一變之後,立時把楊晉的刀尺封住,原本由楊晉占盡的優勢,忽然間,變為劣勢。
崔大光、曹長青都看的十分明白,那洪七的拐杖,像一條逐漸收小的帶子,愈收愈緊,楊晉已被迫的險象環生。
如若兩人再不出手馳援,十招之内,楊晉很可能傷在那拐杖之蔔。
曹長青伸手摘下金背大環刀,高聲說道:“老丈,你可知拒捕殺官,是個什麼罪名嗎?” 洪七冷冷答道:“禍連家人,但老夫是光棍一條,大不了,把老夫問個死罪,老夫今晚要大開殺戒,好好的撈點本錢。
” 話說的并不見兇殘,但仔細想一想,卻叫人背脊上直冒寒氣。
字字句句之間,已然透出了殺人的決心。
曹長青一聽不對,再看楊晉手中的量天尺和寬面刀,已被壓迫的無法施展,立時大喝一聲,道:“老丈要存心拒捕殺官,咱們就不能坐視了。
” 金背大環刀,一招‘天外來雲’,斜斜地劈了過來。
洪七拐杖疾迎,當的一聲,震開了曹長青的金背大砍刀。
但這一刀,給了楊晉一個很大的反擊機會,量天尺和寬面刀,同時暴長。
洪七退了兩步,拐杖突然打了一個輪轉,滿天杖影,竟然把楊晉和曹長青一齊圈入了漫天的杖影之中。
這時,兩人的刀光,又受拐杖壓縮,隐入了苦戰之境。
這是種很奇怪的現象,楊晉一個人時,被那杖影壓迫的有些施展不開,加上了一個大名鼎鼎的曹長青,仍然是一般模樣。
崔大光站在一旁,看的直皺盾頭,暗道:“這是什麼杖法,如此強大奇奧。
” 就在這一轉念問,曹長青和楊晉又隐入了險象環生之境。
崔大光解下了腰問的亮銀軟鞭,正待出手,腦際中突然間閃起了一段往事,失聲叫道:“雷音杖法。
” 一面大喝,亮銀鞭也同時飛卷出手,一招鐵劃銀鈎。
亮銀鞭搭上了洪七的拐杖。
那亮銀鞭乃是軟兵刃。
搭上拐杖,立刻纏住杖身。
崔大光用足了全身氣力一拉,把那洪七的嚴密杖影,拉開了一個很大的空隙。
口中大聲接道:“兩位快退開,那是雷音杖法。
” 其實,不用崔大光叫,曹長青和楊晉也警覺到不對。
” 楊晉道:“在下也有這麼一個想法,不過,那位洪老丈講,他息隐于此,志在養老。
” 嶽秀道:“天下山明水秀之地,何至千百,為什麼要隐息于看守鼓樓的環境中。
” 楊晉點點頭道:“嶽世兄說的是,但他留在那鼓樓所在,用心何在呢?” 嶽秀道:“清楚些說,那座古的建築,并非清靜之處,地處要區,人來人往,雖然,有過鬧鬼的傳說……” 楊晉心中一動,接道:“那鬧鬼的傳說,可和那洪老丈有關嗎?” 嶽秀道:“在我沒有找出證明之前也不能說和他無關。
” 楊晉點點頭,道:“多謝指點,在下這就設法先把他擒拿下獄。
” 嶽秀沉吟了一陣,道:“楊大人,你可是覺那洪老丈很好對付麼?” 楊晉道:“不好對付?” 嶽秀道:“這就是了,如若想擒住那洪老丈,先得下一番功夫才是。
” 楊晉道:“老朽準備多調捕快,再邀請一些镖師們參加,如是嶽世兄能助我們一臂之力,那是更好不過了。
” 嶽秀沉吟了陣道:“總捕頭,此事想來容易,做來難,在下隻答應暗中助你們一臂之力。
” 楊晉點點頭道:“有此一言即可。
”頓一頓又道:“張副總捕?” 張晃一欠身道:“屬下在。
” 楊晉道:“你去調動精明捕快四十人,各帶兵刃,半個時辰之内,趕往鼓樓,埋伏左右,監視那洪老丈的行動。
” 張晃應了一聲,轉身而去。
楊晉道:“嶽世兄,是否要同去瞧瞧?” 嶽秀一拱手,道:“在下自己走。
” 楊晉點點頭,回顧了王勝一眼,道:“你去請江南、金陵,兩家镖局的總镖頭,曹長青,崔大光。
要他們帶兵刃,暗器,到舍下來會齊。
” 王勝一抱拳轉身大步而去。
嶽秀笑一笑,道:“看來大人對那位洪老丈,十分謹慎。
” 楊晉神情肅然他說道:“在下的看法,那位洪老丈,是一位很傑出的江湖高人,雖有曹崔兩位總镖頭相助,但仍希望嶽世兄,能夠随行同往,以作力援。
” 嶽秀道:“在下一定去,如情勢無必要,在下就不現身了。
” 說完話,也不待楊晉再答腔,轉身而去。
嶽秀離去不久,王勝帶着江南镖局的曹長青,金陵镖局的崔大光,匆匆趕到。
兩個人,都帶了兵刃,曹長青是一把金背大砍刀,崔大光是一條十三節亮銀軟鞭,和一袋銀梭。
楊晉也換了一身黑色勁裝,帶了量天尺和寬面短刀,一袋金錢镖,急急抱拳道: “崔兄、曹兄,勞動兩位深夜出動,兄弟很感不安。
” 曹長青哈哈一笑,道:“這些年來,承蒙你楊兄多方照顧,咱們是感激不盡。
” 崔大光道:“楊兄隻管吩咐,水裡水中去,火裡火中行。
” 楊晉笑一笑,道:“兩位厚愛,咱們到鼓樓去請一位息隐江湖的朋友,那人武功很高,特請兩位助兄弟一臂之力。
” 崔大光道:“楊兄知曉那人是誰嗎?” 楊晉道:“他自稱姓洪,兄弟眼拙瞧不出他的來路。
” 崔大光道:“走!咱們瞧瞧去。
” 曹長青道:“慢着。
” 楊晉道:“曹兄有何見教?” 曹長青道:“楊兄吃的公事飯,和咱們吃江湖飯的有一些不同?” 楊晉道:“曹兄請吩咐,如是确有為難之處兄弟也不便勉強。
” 曹長青微微一笑,道:“楊兄,不要誤會,兄弟之意,見了那人,由楊兄和他談禮,禮不通,不行動兵,他如動手拒捕,我們才能出手。
” 楊晉道:“理當如此。
” 一行四人,離開了楊府,直奔鼓樓。
張晃率領了四十名捕快,早已在鼓樓埋伏,街口要道、屋角巷内,都有守護之人。
楊晉低聲問道:“鼓樓上可有動靜?” 張晃搖搖頭,道:“沒有。
” 目光轉到王勝的臉上,道:“你和張副捕快,守在樓下堵人。
” 王勝一欠身,和張晃分守兩面。
這兩人也是辦案老手,選擇一南一北兩個方面,而且離鼓樓,有着一段距離,以便監視四面。
楊晉帶着崔大光、曹長青,和兩個提燈的捕快,一馬當先,直上鼓樓。
登上了三樓,才吩咐兩個執燈的捕快,燃起了燈籠。
這燈籠油信是特制的,十分明亮,兩盞燈一亮,立時照亮了整個走廊。
楊晉一掌推開木門,高聲說道:“洪老丈,楊晉夤夜造訪,請出一叙。
” 語聲甫落,洪七已手執杖,緩步行出卧室。
他衣履整齊,顯然是早已有備。
楊晉一抱拳,道:“深夜驚擾,老丈鑒諒。
” 洪七冷冷說道:“數十名帶家夥的捕快,早已把鼓樓團團圍住,楊總捕頭,也用貓哭耗子,假慈悲了。
” 楊晉淡淡一笑,道:“老丈明白了也好,楊某也可省去一番口舌。
” 洪七目光轉動,打量了崔大光和曹長青一眼,道:“兩人不是吃衙門飯的,怎麼也來趕熱鬧啊!” 不待兩人答話,楊晉已搶先說道:“這兩位,都是楊某請來的。
” 洪七哼了一聲,道:“六扇門的鷹爪子,果是全然不講信義。
” 楊晉臉色一寒,道:“洪老丈,在下心中有幾點不解之處,敬請老兄指點楊某人雖然是吃的公事飯,但一向對江湖朋友們十分看重,洪老丈隻要能說出一番道理,咱們絕對不敢無故刁難。
” 洪七冷笑一聲,道:“你這般洶洶來勢,老夫縱然有話,也不願說了。
” 崔大光輕輕咳了一聲,道:“這就是洪老丈的不是了,楊總捕頭由于一件大案子,無法交差,查問老丈幾句,也是理所當然,隻是老丈能夠……” 洪七怒聲喝道:“住口,你們保镖的,也算吃的是江湖飯,想不到竟會和公門中人混在一起,此事如是傳揚于江湖之上,隻怕你的镖車,難再離開金陵一步。
” 崔大光哈哈一笑,道:“金陵镖局子這塊招牌,是兄弟和許多镖師們流血流汗,闖出來的,咱們要朋友,但卻不受威脅。
” 洪七冷冷說道:“老夫不用威脅,就憑兩位這做法,必為江湖同道不恥。
” 曹長青微微一笑,道:“老丈一口就叫出了咱們的身份,對咱們底細很清楚了。
” 洪七道:“堂堂兩位總镖頭,金陵城中,誰不知。
” 曹長青道:“慚愧,慚愧老兄把我們認的如此清楚,咱們竟不知這個地方隐居了一位高手。
” 洪七道:“現在兩位知道也還不遲。
” 曹長青道:“老兄好大的火氣啊!” 楊晉眼看曹長青和崔大光,都有些動了怒,打鐵趁熱,立時接口說道:“洪老丈,可要回答我楊某的問話?” 洪七道:“回答如何?不回答又怎麼樣?” 楊晉道:“如是老丈說的話有理,我即撤退人手,并向你洪老丈緻歉、賠罪,如是老丈執意不肯合作,說不得隻好請你到衙門裡走走了。
” 洪七冷森一笑,道:“你問問看吧,老夫也許會回你幾句?” 楊晉道:“老丈潛居鼓樓,必有原因?在下希望聽到真實的話。
” 洪七冷冷說道:“老夫說過了,我喜歡這一份鬧中取靜。
” 楊晉淡淡一笑,道:“老丈這番話,大約你自己會信信,在下希望聽實言,洪老丈,我楊某幹了十幾年總捕頭,對江湖的朋友們如何,洪老丈也該有個耳聞,目下王府血案,牽連太大,老丈不肯據實說明内情,那就别怪在下開罪了。
” 楊晉雙手一探,左手量天尺,右手寬面短刀,在胸前交叉起來,肅然說道:“楊某人已經四五年,未和江湖朋友動過手了,老丈不肯買我楊某面子,咱們隻有公事公辦了。
” 洪七拐杖平胸,冷笑一聲,道:“老夫讓你先機。
” 楊晉左手量天尺,向前微微一推,正待出手,崔大光卻突然大聲喝道:“且慢出手!” 越衆而出,緩緩說道:“洪兄……” 洪七冷冷說道:“你有什麼話說?” 崔大光道:“洪老兄,動手拒捕,不論成敗,那就是一項很大的罪名,洪老兄三思!” 洪七哈哈一笑,道:“多謝關照,老夫就算無法勝得三位聯手,但破圍而出,大約還沒人攔得住。
” 楊晉身子一側,道:“崔兄,請替兄弟掠陣,我如接不下來,再請兩位相助。
” 量天尺一招‘乘龍引龍’,若封、若宏的擋住洪七的拐杖,右手寬面短刀,卻極快而出。
洪七一招間,被迫的疾快向後退避了五尺。
但一退即進,手中拐杖,頓然揮出了一片拐影攻了過來。
神眼楊晉乃江南第一名捕,自非浪得虛名。
量天尺,左封右擋,架住了洪七淩厲攻勢,寬面短刀乘暇抵隙,借機進攻。
兩人一動上手,情形就十分熱鬧,量天尺和洪七手中的鐵拐杖,不時相擊,發出沉重的金鐵交嗚之音。
洪七被迫的連連暴退,心中大怒,突然厲喝一聲,杖法忽變。
這鼓樓廳房寬敞,又無陳設之物,洪七手中拐杖,足有六尺餘長,廳房足夠施展。
洪七杖法一變之後,立時把楊晉的刀尺封住,原本由楊晉占盡的優勢,忽然間,變為劣勢。
崔大光、曹長青都看的十分明白,那洪七的拐杖,像一條逐漸收小的帶子,愈收愈緊,楊晉已被迫的險象環生。
如若兩人再不出手馳援,十招之内,楊晉很可能傷在那拐杖之蔔。
曹長青伸手摘下金背大環刀,高聲說道:“老丈,你可知拒捕殺官,是個什麼罪名嗎?” 洪七冷冷答道:“禍連家人,但老夫是光棍一條,大不了,把老夫問個死罪,老夫今晚要大開殺戒,好好的撈點本錢。
” 話說的并不見兇殘,但仔細想一想,卻叫人背脊上直冒寒氣。
字字句句之間,已然透出了殺人的決心。
曹長青一聽不對,再看楊晉手中的量天尺和寬面刀,已被壓迫的無法施展,立時大喝一聲,道:“老丈要存心拒捕殺官,咱們就不能坐視了。
” 金背大環刀,一招‘天外來雲’,斜斜地劈了過來。
洪七拐杖疾迎,當的一聲,震開了曹長青的金背大砍刀。
但這一刀,給了楊晉一個很大的反擊機會,量天尺和寬面刀,同時暴長。
洪七退了兩步,拐杖突然打了一個輪轉,滿天杖影,竟然把楊晉和曹長青一齊圈入了漫天的杖影之中。
這時,兩人的刀光,又受拐杖壓縮,隐入了苦戰之境。
這是種很奇怪的現象,楊晉一個人時,被那杖影壓迫的有些施展不開,加上了一個大名鼎鼎的曹長青,仍然是一般模樣。
崔大光站在一旁,看的直皺盾頭,暗道:“這是什麼杖法,如此強大奇奧。
” 就在這一轉念問,曹長青和楊晉又隐入了險象環生之境。
崔大光解下了腰問的亮銀軟鞭,正待出手,腦際中突然間閃起了一段往事,失聲叫道:“雷音杖法。
” 一面大喝,亮銀鞭也同時飛卷出手,一招鐵劃銀鈎。
亮銀鞭搭上了洪七的拐杖。
那亮銀鞭乃是軟兵刃。
搭上拐杖,立刻纏住杖身。
崔大光用足了全身氣力一拉,把那洪七的嚴密杖影,拉開了一個很大的空隙。
口中大聲接道:“兩位快退開,那是雷音杖法。
” 其實,不用崔大光叫,曹長青和楊晉也警覺到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