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王妃遇害
關燈
小
中
大
州府捕快。
” 楊晉苦笑一下,道:“大人,屬下破了此案,還求大人恩典。
” 胡正光道:“說吧!你要什麼?” 楊晉道:“求大人恩典屬下,準我告老退休。
” 胡正光怔了一怔,道:“這個……” 劉文長接道:“楊晉兄,這件事,咱們以後再談,先設法破案要緊……” 笑一笑,接道:“勞動江湖上朋友們,隻怕要不少花費。
” 楊晉道:“多謝劉兄的照顧,楊晉家中薄有田産,足可應付。
” 胡正光道:“什麼話,怎能讓你貼錢,本府先撥一萬兩銀子給你,不夠用,再告訴我。
” 楊晉也有着意外的感覺,不覺一愣。
劉文長笑一笑,道:“楊兄,還不謝謝大人。
” 楊晉急急拜伏于放地,道:“大人,太多了,屬下不敢領受。
” 胡正光大方的笑一笑,道:“楊晉,這是你辦案的費用,破了這件案子,本府另有賞賜。
” 楊晉道:“楊晉再謝大人。
” 胡正光揮手道:“去罷,你時間寶貴,我不能耽誤你了。
” 一萬兩銀子的厚賜,有如一副幹斤重擔,壓得楊晉有些不勝負荷。
拿着胡正光手谕一萬銀的親批,楊晉緩步行到了捕房。
那是應天府中的一座跨院,八個當值的捕快随帶鐵尺、單刀等家夥候命。
眼看總捕頭駕到,八個人齊齊地迎上去,行禮拜見。
楊晉在一張大木椅上坐下,揮揮手,道:“去請王,張兩位副總捕頭來見我。
” 楊晉一聲請,兩位副總捕頭,立時三步并作兩步的趕到正廳。
這是兩個四旬左右的中年,一個生的人高馬大,一個卻瘦瘦小小。
但兩人都有着一身很好的武功。
當先是高個子大塊頭的五花刀王勝。
緊随在後面的是夜鷹張晃。
兩人緊行兩步,一抱拳,道:“見過總捕頭。
” 楊晉站起身子,道:“走!到我家去喝一盅。
” 王勝怔了一怔,道:“總捕頭,王府中發生了一件案子,……” 楊晉接道:“是一件大案子,所以,我要請兩位到寒舍去喝一盅,咱們慢慢談。
” 夜鷹張晃已經警覺到事态嚴重,輕輕咳了一聲道:“總捕頭,可要帶幾位兄弟同去。
” 楊晉搖搖頭,道:“不用了,咱們先談談。
” 張晃低聲道:“案子很棘手?” 楊晉道:“等會談,咱們走吧!” 舉步向外行去。
王勝、張晃,未再多問,緊随楊晉身後而行。
楊晉回到了家中,立時吩咐廚下,準備酒菜。
楊夫人帶着笑容迎出來。
五花刀王勝,夜鷹張晃,齊齊欠身行了一禮,道:“見過嫂夫人。
” 楊夫人笑一笑,道:“兩位稀客呀!差不多三個月沒有見了。
” 王勝笑一笑,道:“衙門裡公事忙,少來探望嫂夫人。
” 楊夫人道:“不敢當。
” 楊晉輕輕咳了一聲,道:“夫人,叫人把内廳打掃一下,我要和兩位兄弟喝一壺,談談公事。
” 楊夫人說道:“内廳早已打掃幹淨,我去廚下給你們催催酒菜。
” 夜鷹張晃笑道:“麻煩嫂夫人了。
” 楊晉帶着兩人入内廳,早有仆童、丫頭擺好了桌椅,奉上香茗。
楊晉讓王勝、張晃入座,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揮揮手向侍侯丫頭、仆童說道:“你們退下。
” 直待廳中的丫頭、仆童退出去,楊晉才輕輕歎息一聲,道:“兄弟,王府中出了命案,七王爺寵妃被人所殺,限令應天府在三個月破案……” 夜鷹張晃怔了怔,按道:“王府中不是很多護院武師嗎?” 楊晉道:“不錯,但那人竟然夜入工府,在神不知鬼不覺的局面下,奸殺了七王爺的寵妃。
” 王勝聽得一怔道:“奸殺。
” 楊晉道:“先奸後殺,一刀斃命,端的是手段惡毒。
” 夜鷹張晃,兩雙會說話的大眼睛中,暴射出冷厲的神光,道:“總捕頭,王府中那麼多侍衛,武師,難道就沒有一個知道嗎?” 楊晉道:“夜裡當值巡更的王府侍衛一十八人,都已經押解到應天府中,隻不過,還沒有審問而已。
” 夜鷹張晃沉吟了一陣,道:“在金陵城中作出這等驚天動地的大案子的必是非常人物,總捕頭查看過了現場沒有?” 楊晉道:“看過了,那人的武功很高,除掉在橫梁積塵上留下了兩個指痕外,别無痕迹。
王府中的待衛,實也未必能發覺他的行蹤。
五花刀王勝皺皺眉。
道:“總捕頭,有這樣一身造詣的人,必非江湖上無名之輩,照說他會留下标記的。
” 楊晉搖搖頭,道:“王府妃子,身份何等尊貴,那賊人,不論如何的狂妄,也不敢不把王府人放在眼裡,他心中明白,隻要留下标記,不論他逃到天涯海角,咱們都會追捕到他。
” 夜鷹張晃道:“總捕頭,屬上意見,這件血案,首在那盜匪的動機,七王爺的寵妃,足不出戶,外人如何能夠知道,這中間隻怕别有内情。
” 楊晉歎口氣,道:“兄弟這麼一說,倒也提醒我一件事,如說一個人甘冒奇險,闖入王府,隻為了奸殺王妃,除非是七王爺的仇人,但他貴為王子,托土封疆,誰會和他有仇呢?” 張晃道:“如若那位王爺寵妃,有一件價值連城的珍貴之物,被人偷觑,盜物為主,奸殺隻不過是故布疑陣……” 楊晉嗯了一聲,接道:“可惜,我忘記問問七王爺了。
” 這時,酒菜送上,三人一面吃酒,一面又開始研商案情。
高頭大馬的五花刀上勝,三杯黃湯下肚,人也似乎精明了不少,插口說道:“總捕頭,張兄弟,七王爺不是一般的苦主,咱門哪點不明白,再去問問他,緻于動機何在,不妨慢慢研究,眼下最重要的事,是什麼人做的案子。
” 張晃道:“王兄說的是,咱們出動全府捕快,再傳令各縣中捕頭,嚴密查訪近三天内,應天府城和鄰近各縣中可疑人物,再沙中淘金,找出可疑的人來,逐一追查。
” 楊晉點點頭:“張兄弟,這件事你去辦,動員所有埋下的暗樁線,要查就查的清清楚楚,……” 張晃道:“總捕頭,幾個镖局下的人,是否要去問問。
” 楊晉道:“胡大人待咱們不錯,這件案子公誼私情,咱門都責無旁貸,幾家镖局子要問,請丐幫分舵相助,就是幾個退隐的武林高人,我也要親自去拜訪一下……” 張晃道:“總捕頭,在江南的聲望,不管如何,他們也該賣點面子,不過,最好是不動公事,你若親自去拜訪一下,丐幫雖不和衙門中來往,但他幫中以忠義相傳,保善除惡,做了不少好事……” 湯晉接道:“這個我明白,吃完這頓飯,咱們就分頭行動,我先去拜會幾位退休的武林前輩,和丐幫分舵,然後,再請幾家镖局子頭腦聚聚。
” 夜鷹張晃站起身子,道:“總捕頭,事不宜遲,我這就去辦事。
” 楊晉道:“不論你事情是否辦的完,今天掌燈的時分,趕到秦淮河四鳳肪去。
” 張晃道:“四鳳豔名,早傳金陵,遊客如織,去那裡幹什麼?” 楊晉道:“我招呼他們一聲,今天不接客人,我準備邀幾家镖局子的當家的,在那裡聚聚。
” 張晃笑一笑道:“總捕頭想的果然周到。
” 楊晉目光轉到王勝的身上,道:“王兄弟,你去一趟四鳳肪,包下來整個的花舫,再拿我的柬,邀請江南,金陵,長江三家镖局的當家人,今夜到四鳳舫去。
” 王勝道:“他們問起來,我如何回話?” 楊晉道:“你就說請他們聚聚,叫他們務必賞光。
” 說罷和張晃聯袂而去。
兩人走後不久,一個十六七歲,梳着兩條辮子的青衣少女,緩步行入了内廳,欠身叫道:“爹爹,兩位叔叔飯還未用,就匆匆而去。
” 這是神眼楊晉的獨生女楊玉燕,楊晉年近半百,膝下隻有這麼一個女兒。
楊姑娘生的是伶俐聰慧,善解人意,承歡膝下,甚得楊晉的歡心。
楊夫人出身大家,幼讀詩書,教女兒讀了不少的書,也教她做的一手好女紅,但楊玉燕除了讀書、女紅之外,卻磨着楊晉學武功,楊夫人本來不贊成一個女孩子家,舞刀弄棒,但楊晉卻扭不過女兒的磨工,沒有法子,隻好答應下來。
那曉得楊玉燕天生意心蘭質,悟性過人,楊晉本來想胡亂傳她一點武功應付一下,那知楊女學的很快,練的又勤,使楊晉大感驚異,頗有生女如鳳之感。
這一來,楊晉不得不全傳授了。
五年時間,聰慧的玉燕姑娘,竟然學得了老父一身武功,除了内力火候上差一些之外,靈巧尤過乃父,輕功更是成就不凡。
神鷹楊晉善用金錢镖,也被楊玉燕嚷着學了去。
但楊玉燕卻感金錢镖體積太大,不适合女孩子家使用,就别出心裁的把金錢镖,改成了一種蜂翼镖。
那是一片銀子合銅,打成的暗器,其薄如紙,形似蜂翼,三面鋒刃,發出時,不帶一點聲息,不過這等蜂翼镖,份量太輕,即不易取準,又不易打遠。
但楊玉燕很喜愛自己創造的暗器,竟然痛下苦功,每天夜裡起來,苦練手法。
足足下了兩年苦功,再加本身的功力增強,一手蜂翼镖,已到了四丈外百發百中的境界。
因那蜂翼镖體積微小,楊姑娘忽發奇想,又苦練一手多镖的手法。
又一年時光,楊姑娘在蜂翼镖上又有了
” 楊晉苦笑一下,道:“大人,屬下破了此案,還求大人恩典。
” 胡正光道:“說吧!你要什麼?” 楊晉道:“求大人恩典屬下,準我告老退休。
” 胡正光怔了一怔,道:“這個……” 劉文長接道:“楊晉兄,這件事,咱們以後再談,先設法破案要緊……” 笑一笑,接道:“勞動江湖上朋友們,隻怕要不少花費。
” 楊晉道:“多謝劉兄的照顧,楊晉家中薄有田産,足可應付。
” 胡正光道:“什麼話,怎能讓你貼錢,本府先撥一萬兩銀子給你,不夠用,再告訴我。
” 楊晉也有着意外的感覺,不覺一愣。
劉文長笑一笑,道:“楊兄,還不謝謝大人。
” 楊晉急急拜伏于放地,道:“大人,太多了,屬下不敢領受。
” 胡正光大方的笑一笑,道:“楊晉,這是你辦案的費用,破了這件案子,本府另有賞賜。
” 楊晉道:“楊晉再謝大人。
” 胡正光揮手道:“去罷,你時間寶貴,我不能耽誤你了。
” 一萬兩銀子的厚賜,有如一副幹斤重擔,壓得楊晉有些不勝負荷。
拿着胡正光手谕一萬銀的親批,楊晉緩步行到了捕房。
那是應天府中的一座跨院,八個當值的捕快随帶鐵尺、單刀等家夥候命。
眼看總捕頭駕到,八個人齊齊地迎上去,行禮拜見。
楊晉在一張大木椅上坐下,揮揮手,道:“去請王,張兩位副總捕頭來見我。
” 楊晉一聲請,兩位副總捕頭,立時三步并作兩步的趕到正廳。
這是兩個四旬左右的中年,一個生的人高馬大,一個卻瘦瘦小小。
但兩人都有着一身很好的武功。
當先是高個子大塊頭的五花刀王勝。
緊随在後面的是夜鷹張晃。
兩人緊行兩步,一抱拳,道:“見過總捕頭。
” 楊晉站起身子,道:“走!到我家去喝一盅。
” 王勝怔了一怔,道:“總捕頭,王府中發生了一件案子,……” 楊晉接道:“是一件大案子,所以,我要請兩位到寒舍去喝一盅,咱們慢慢談。
” 夜鷹張晃已經警覺到事态嚴重,輕輕咳了一聲道:“總捕頭,可要帶幾位兄弟同去。
” 楊晉搖搖頭,道:“不用了,咱們先談談。
” 張晃低聲道:“案子很棘手?” 楊晉道:“等會談,咱們走吧!” 舉步向外行去。
王勝、張晃,未再多問,緊随楊晉身後而行。
楊晉回到了家中,立時吩咐廚下,準備酒菜。
楊夫人帶着笑容迎出來。
五花刀王勝,夜鷹張晃,齊齊欠身行了一禮,道:“見過嫂夫人。
” 楊夫人笑一笑,道:“兩位稀客呀!差不多三個月沒有見了。
” 王勝笑一笑,道:“衙門裡公事忙,少來探望嫂夫人。
” 楊夫人道:“不敢當。
” 楊晉輕輕咳了一聲,道:“夫人,叫人把内廳打掃一下,我要和兩位兄弟喝一壺,談談公事。
” 楊夫人說道:“内廳早已打掃幹淨,我去廚下給你們催催酒菜。
” 夜鷹張晃笑道:“麻煩嫂夫人了。
” 楊晉帶着兩人入内廳,早有仆童、丫頭擺好了桌椅,奉上香茗。
楊晉讓王勝、張晃入座,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揮揮手向侍侯丫頭、仆童說道:“你們退下。
” 直待廳中的丫頭、仆童退出去,楊晉才輕輕歎息一聲,道:“兄弟,王府中出了命案,七王爺寵妃被人所殺,限令應天府在三個月破案……” 夜鷹張晃怔了怔,按道:“王府中不是很多護院武師嗎?” 楊晉道:“不錯,但那人竟然夜入工府,在神不知鬼不覺的局面下,奸殺了七王爺的寵妃。
” 王勝聽得一怔道:“奸殺。
” 楊晉道:“先奸後殺,一刀斃命,端的是手段惡毒。
” 夜鷹張晃,兩雙會說話的大眼睛中,暴射出冷厲的神光,道:“總捕頭,王府中那麼多侍衛,武師,難道就沒有一個知道嗎?” 楊晉道:“夜裡當值巡更的王府侍衛一十八人,都已經押解到應天府中,隻不過,還沒有審問而已。
” 夜鷹張晃沉吟了一陣,道:“在金陵城中作出這等驚天動地的大案子的必是非常人物,總捕頭查看過了現場沒有?” 楊晉道:“看過了,那人的武功很高,除掉在橫梁積塵上留下了兩個指痕外,别無痕迹。
王府中的待衛,實也未必能發覺他的行蹤。
五花刀王勝皺皺眉。
道:“總捕頭,有這樣一身造詣的人,必非江湖上無名之輩,照說他會留下标記的。
” 楊晉搖搖頭,道:“王府妃子,身份何等尊貴,那賊人,不論如何的狂妄,也不敢不把王府人放在眼裡,他心中明白,隻要留下标記,不論他逃到天涯海角,咱們都會追捕到他。
” 夜鷹張晃道:“總捕頭,屬上意見,這件血案,首在那盜匪的動機,七王爺的寵妃,足不出戶,外人如何能夠知道,這中間隻怕别有内情。
” 楊晉歎口氣,道:“兄弟這麼一說,倒也提醒我一件事,如說一個人甘冒奇險,闖入王府,隻為了奸殺王妃,除非是七王爺的仇人,但他貴為王子,托土封疆,誰會和他有仇呢?” 張晃道:“如若那位王爺寵妃,有一件價值連城的珍貴之物,被人偷觑,盜物為主,奸殺隻不過是故布疑陣……” 楊晉嗯了一聲,接道:“可惜,我忘記問問七王爺了。
” 這時,酒菜送上,三人一面吃酒,一面又開始研商案情。
高頭大馬的五花刀上勝,三杯黃湯下肚,人也似乎精明了不少,插口說道:“總捕頭,張兄弟,七王爺不是一般的苦主,咱門哪點不明白,再去問問他,緻于動機何在,不妨慢慢研究,眼下最重要的事,是什麼人做的案子。
” 張晃道:“王兄說的是,咱們出動全府捕快,再傳令各縣中捕頭,嚴密查訪近三天内,應天府城和鄰近各縣中可疑人物,再沙中淘金,找出可疑的人來,逐一追查。
” 楊晉點點頭:“張兄弟,這件事你去辦,動員所有埋下的暗樁線,要查就查的清清楚楚,……” 張晃道:“總捕頭,幾個镖局下的人,是否要去問問。
” 楊晉道:“胡大人待咱們不錯,這件案子公誼私情,咱門都責無旁貸,幾家镖局子要問,請丐幫分舵相助,就是幾個退隐的武林高人,我也要親自去拜訪一下……” 張晃道:“總捕頭,在江南的聲望,不管如何,他們也該賣點面子,不過,最好是不動公事,你若親自去拜訪一下,丐幫雖不和衙門中來往,但他幫中以忠義相傳,保善除惡,做了不少好事……” 湯晉接道:“這個我明白,吃完這頓飯,咱們就分頭行動,我先去拜會幾位退休的武林前輩,和丐幫分舵,然後,再請幾家镖局子頭腦聚聚。
” 夜鷹張晃站起身子,道:“總捕頭,事不宜遲,我這就去辦事。
” 楊晉道:“不論你事情是否辦的完,今天掌燈的時分,趕到秦淮河四鳳肪去。
” 張晃道:“四鳳豔名,早傳金陵,遊客如織,去那裡幹什麼?” 楊晉道:“我招呼他們一聲,今天不接客人,我準備邀幾家镖局子的當家的,在那裡聚聚。
” 張晃笑一笑道:“總捕頭想的果然周到。
” 楊晉目光轉到王勝的身上,道:“王兄弟,你去一趟四鳳肪,包下來整個的花舫,再拿我的柬,邀請江南,金陵,長江三家镖局的當家人,今夜到四鳳舫去。
” 王勝道:“他們問起來,我如何回話?” 楊晉道:“你就說請他們聚聚,叫他們務必賞光。
” 說罷和張晃聯袂而去。
兩人走後不久,一個十六七歲,梳着兩條辮子的青衣少女,緩步行入了内廳,欠身叫道:“爹爹,兩位叔叔飯還未用,就匆匆而去。
” 這是神眼楊晉的獨生女楊玉燕,楊晉年近半百,膝下隻有這麼一個女兒。
楊姑娘生的是伶俐聰慧,善解人意,承歡膝下,甚得楊晉的歡心。
楊夫人出身大家,幼讀詩書,教女兒讀了不少的書,也教她做的一手好女紅,但楊玉燕除了讀書、女紅之外,卻磨着楊晉學武功,楊夫人本來不贊成一個女孩子家,舞刀弄棒,但楊晉卻扭不過女兒的磨工,沒有法子,隻好答應下來。
那曉得楊玉燕天生意心蘭質,悟性過人,楊晉本來想胡亂傳她一點武功應付一下,那知楊女學的很快,練的又勤,使楊晉大感驚異,頗有生女如鳳之感。
這一來,楊晉不得不全傳授了。
五年時間,聰慧的玉燕姑娘,竟然學得了老父一身武功,除了内力火候上差一些之外,靈巧尤過乃父,輕功更是成就不凡。
神鷹楊晉善用金錢镖,也被楊玉燕嚷着學了去。
但楊玉燕卻感金錢镖體積太大,不适合女孩子家使用,就别出心裁的把金錢镖,改成了一種蜂翼镖。
那是一片銀子合銅,打成的暗器,其薄如紙,形似蜂翼,三面鋒刃,發出時,不帶一點聲息,不過這等蜂翼镖,份量太輕,即不易取準,又不易打遠。
但楊玉燕很喜愛自己創造的暗器,竟然痛下苦功,每天夜裡起來,苦練手法。
足足下了兩年苦功,再加本身的功力增強,一手蜂翼镖,已到了四丈外百發百中的境界。
因那蜂翼镖體積微小,楊姑娘忽發奇想,又苦練一手多镖的手法。
又一年時光,楊姑娘在蜂翼镖上又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