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王妃遇害
關燈
小
中
大
應天府。
高大的紅漆門外,肅立着四個淡青密扣勁裝的帶刀府衛。
向裡看,沿着通向應天府正堂的長廊上,站滿了帶着兵刃的衙役。
正堂外十二個分執着金瓜月斧的親兵,戒備得十分森嚴。
一品頂戴,身着朝服的巡撫大人,端坐在正堂大公案的後面。
但他已失去往日那等高踞堂口頤使氣指的威嚴,木然的神情中,帶着沉重的憂苦。
靠公案左首坐着個方中長髯,身着海青長衫,外罩團花馬褂的中年,一身細皮白肉,顯然是久經養尊處優的人。
這是巡府幕賓,也是應天府兼領應南,巡撫大人的第一謀士劉文長。
右面坐一個頭戴鴉雀武生中,黑色長衫,腰中橫系着四指寬紅色帶子,留着花白長須的五旬老者,兩面突起的太陽穴和炯炯神光的雙民顯示出和常人有些不同。
不錯啦!這是應天府總捕頭,南七省黑道人物,聞名喪膽的神眼楊晉。
但此刻,三個人的臉上,都積壓着一股沉重的憂郁。
今日的應天府有點奇怪,這不是三六九的放告日子,也不是處決囚犯,巡撫升堂。
可戒備的十分森嚴,正堂的氣氛,肅穆的使人有着窒息的感覺。
端坐公案後面的巡撫大人,神色怪異,不像是手操生殺大權的封疆大吏,倒有着待決囚犯的警懔。
上百号的府衛衙役,聽不列一口大氣。
靜!靜得像一井死水。
靜的有些異常。
一聲感喟的歎息,打破了冷肅的沉寂。
巡撫大人吐出了一口長氣,道:“文長,你看,七王爺會不會真的親自來府中報案?” 劉文長沸一下颚下的長髯,道:“會的,那封拜束上說得很明中,七王爺要親自進府報案。
” 巡撫大人搖搖頭,道:“為什麼呢?七王爺不要咱們打道王府中去,他是親王的身份,我不過是領江南巡撫銜的應大府。
” 劉文長沉吟了一陣,道:“大人,七上爺是一位賢明的親王,他尊重體制,所以,要親來應天府中報案,不過……” 巡撫大人急急地接道:“不過什麼?文長,别顧慮,說下去,這不但和我前程有關,而且弄不好還會牽連上我的一家大小的性命。
” 劉文長歎口氣道:“因為七王爺太尊重體制了,所以,這案子非要短期中破獲不可,他不要大人進入王府中去,卻要先行報案,這是公事公辦的态度,大人,這件案子如不能短期破去,确然會影響到大人的前程。
” 巡撫大人身子震動了一下,臉色也變得有些蒼白起來,幾顆汗珠兒滴落在朝服上。
他慢慢地轉過臉來,目光轉到神眼楊晉的身上,緩慢他說道:“你去過王府了?” 楊晉欠欠身,道:“是的,屬下去過了。
” 巡撫大人點點頭,道:“你看到了些什麼?” 楊晉道:“七王爺封鎖了現場,一定要在報案之後,由大人親率三班衙役、文案忤作,再查現場,因此,未準屬下查看。
” 巡撫大人近乎黯然的歎息一聲,道:“這麼說來,七王爺是存心要摘我的紗帽子。
” 劉文長輕輕咳了一聲,道:“七王爺如若有戕害大人之心,用不着如此大費周折,再說,楊總捕頭,精明幹練,武功高強,必能在限期之内破案。
屆時,七王爺也許會嘉獎大人一番。
” 巡撫大人苦笑一下,道:“這可惡的匪徒,應天府下不少豪門巨富,為什麼偏偏偷到七王爺府,是誠心和我過不去了……” 目光轉注到楊晉的身上,道:“楊總捕頭,你想想看,是哪一道上的匪徒,敢這樣膽大妄為。
” 楊晉道:“回大人的話,王爺下令封鎖現場,損失不明,屬下未見現場遺迹,不明賊人手法,不敢妄作測斷。
” “王爺到!” 沉重的呼喝聲,傳入正堂。
巡撫大人急急離開了公案迎了上去。
一個頭戴黃緞子便帽,身着黃绫長袍的三旬左右的人,在兩個勁裝府衛護衛之下,直入大堂。
這時,不過是申初光景,金黃色的陽光,照射在七王爺身上。
隻見他雙目微現紅腫,臉上一片戚傷、沉痛。
神眼楊晉,一瞥七王爺的神色,立時心神大震。
他已感覺到,這是一樁驚心棘手的大案子。
那身着朝服巡撫大人,一撩袍,跪了下去,道:“應天府正堂,鎮江南巡撫銜胡正光,叩見七王爺。
” 七王爺揮揮手,道:“胡大人請起。
” 胡正光一拜而起,道:“謝王爺。
” 七王爺黯然歎道:“小王不幸,府中驚盜,胡大人掌應天府,小王特來報案。
” 胡正光長揖相讓,使七王爺坐了賓位,才欠身說道:“王爺府中驚盜,卑職督下不嚴,先行領罪。
” 七王爺道:“事出太突然,怪不得大人。
入府盜匪,亦非一般匪徒,但願大人能早日緝得元兇,正法除害,叫小王為蘭妃洗冤,大人如需小王協力之處,小王亦願助一臂。
” 胡正光聽得頭皮發炸,臉上直滴汗珠兒,垂直屈膝,道:“怎麼,王妃也受到傷害了。
” 七王爺低聲道:“現場雨草未動,請大人起駕到現場查驗。
” 胡正光連聲應是,一面起駕王府,口中道:“此乃卑職份内之事,六王爺一紙宣召,卑職自當趨王府受命,怎敢勞動王爺的大駕。
” 七王爺道:“大明律法,立于先祖,小王雖受皇兄厚封,領掌南六省兵馬大權,但貴府乃一方布政大員,掌理三司,小王理應依律報案,小王先行一步,大人請即起駕。
” 胡正光道:“卑職立刻趨府。
” 緊行兩步,接道:“送王爺。
” 七王爺一揮手,道:“不敢有勞。
” 這是王府中一座庭院,百盆秋菊盛放,陣陣花氣襲人。
十幾個青衣挂刀的捕快,分布在庭院之中。
胡正光帶着劉文長和神眼楊晉,緩步登上五層玉階,行入了精緻的玉蘭閣。
這是七王爺最愛的蘭妃閨房。
紫绫幔壁,布置精雅,錦榻上紗帳低垂,隐隐可見一個橫卧的美麗胴體。
楊晉快行一步,揭起紗帳。
鮮血染紅的白绫被單上,倒卧一具隻穿着肚兜的女屍。
楊晉心頭暗道:“無怪七王爺不許我先行查看,原來是不願王妃屍體陰靈多受驚擾。
” 胡正光似是忘記自己是一品大員的身份,用袍袖拭一下頭上汗水,道:“楊總捕頭,傷在何處?” 楊晉道:“當胸一刀,深及心腹,兇徒的手法很重。
” 胡正光道:“别處有傷麼?” 楊晉道:“一刀斃命。
” 胡正光道:“王妃遺體,不能太受驚擾,不用忤作驗屍,你費心仔細查看一下。
楊晉輕輕撥動一下屍體,道:“回大人,王妃先被人點中了穴道,然後……” 突然住口。
胡正光道:“然後怎麼樣啊?” 楊晉低聲道:“先奸後殺。
” 胡正光呆了一呆,道:“可惡,可惡至極。
” 楊晉放下了錦榻紗帳,銳厲的目光,四下打量了一陣,突然飛身而起,手攀橫梁,瞧了一陣,落着實地。
劉文長道:“楊兄,瞧出一些眉目麼?” 楊晉微微颔首,道:“匪徒輕功絕佳,曾在梁上停身,但不知他何時混入了蘭妃的卧室…… 語聲微頓,接着:“大人,據屬下查看王妃屍體,似是在二更到三更之間遭殺,王府中警備森嚴,巡更不絕,那匪徒竟似入無人之境……” 胡正光嗯了一聲,道:“你的意思是……” 楊晉道:“請大人禀明王爺,問問昨夜巡更、當值的府衙。
” 胡正光沉吟了一陣,道:“楊捕頭,這件案子一定要破,為了你,也為了我。
七王爺的寵妃,遭人好殺,那是誠心要我罷官削職,也是誠心和你過不去。
” 楊晉道:“大人,我會盡力,但這件案子太玄奇,就現場所見而論,兇手不但手段毒辣,而且心思慎密,武功又高不可測。
” 胡正光臉色一變,道:“照你的說法,這件案子是破不了啦。
” 楊晉道:“大人,卑職蒙大人厚愛,自會全力以赴,破不了這件案,卑職也無顔再幹這應天府的總捕。
” 胡正光神色肅然他說道:“這不是你辭了總捕頭就能完事的案子,破不了,隻怕還得受牢獄審訊的處分……” 輕輕咳了一聲,臉上又變了一副神情,拍拍楊晉肩膀,接道:“你和文長,一文一武,才把應天府治理的一片升平,這一次事情,鬧的太大,我想替你擔待一下,你放開手幹,隻要能把案子破了,不管你用什麼方法……” 這當兒,一個穿着長衫的中年人快步行進來,打斷胡正光未完之言。
那長衫人輕輕咳了一聲,抱抱拳,道:“王爺交代,大人如是查驗過屍體現場,請到廳中回話。
” 胡正光雖是巡轄江南六省的大員,但對于親王府中人,還是不敢開罪,當下一拱手,道:“先生是王府……” 長衫人笑一笑,接道:“總管。
” 胡正光啊一聲,抱拳道:“請教總管高姓是……” 長衫人欠身道:“不敢當,大人,敝姓水。
” 水總管笑一笑,接道:“大人,王爺還在廳中候駕,不知諸位驗屍是否完成?” 胡正光道:“好啦!有勞總管帶路。
” 水總管舉步當先而行。
七王爺呆呆的坐在大廳中一座黃色的錦墩上,沉重哀痛,似乎已使他有些神不守舍。
水總管進廳門,屈下了一膝,道:“應天府胡大人
高大的紅漆門外,肅立着四個淡青密扣勁裝的帶刀府衛。
向裡看,沿着通向應天府正堂的長廊上,站滿了帶着兵刃的衙役。
正堂外十二個分執着金瓜月斧的親兵,戒備得十分森嚴。
一品頂戴,身着朝服的巡撫大人,端坐在正堂大公案的後面。
但他已失去往日那等高踞堂口頤使氣指的威嚴,木然的神情中,帶着沉重的憂苦。
靠公案左首坐着個方中長髯,身着海青長衫,外罩團花馬褂的中年,一身細皮白肉,顯然是久經養尊處優的人。
這是巡府幕賓,也是應天府兼領應南,巡撫大人的第一謀士劉文長。
右面坐一個頭戴鴉雀武生中,黑色長衫,腰中橫系着四指寬紅色帶子,留着花白長須的五旬老者,兩面突起的太陽穴和炯炯神光的雙民顯示出和常人有些不同。
不錯啦!這是應天府總捕頭,南七省黑道人物,聞名喪膽的神眼楊晉。
但此刻,三個人的臉上,都積壓着一股沉重的憂郁。
今日的應天府有點奇怪,這不是三六九的放告日子,也不是處決囚犯,巡撫升堂。
可戒備的十分森嚴,正堂的氣氛,肅穆的使人有着窒息的感覺。
端坐公案後面的巡撫大人,神色怪異,不像是手操生殺大權的封疆大吏,倒有着待決囚犯的警懔。
上百号的府衛衙役,聽不列一口大氣。
靜!靜得像一井死水。
靜的有些異常。
一聲感喟的歎息,打破了冷肅的沉寂。
巡撫大人吐出了一口長氣,道:“文長,你看,七王爺會不會真的親自來府中報案?” 劉文長沸一下颚下的長髯,道:“會的,那封拜束上說得很明中,七王爺要親自進府報案。
” 巡撫大人搖搖頭,道:“為什麼呢?七王爺不要咱們打道王府中去,他是親王的身份,我不過是領江南巡撫銜的應大府。
” 劉文長沉吟了一陣,道:“大人,七上爺是一位賢明的親王,他尊重體制,所以,要親來應天府中報案,不過……” 巡撫大人急急地接道:“不過什麼?文長,别顧慮,說下去,這不但和我前程有關,而且弄不好還會牽連上我的一家大小的性命。
” 劉文長歎口氣道:“因為七王爺太尊重體制了,所以,這案子非要短期中破獲不可,他不要大人進入王府中去,卻要先行報案,這是公事公辦的态度,大人,這件案子如不能短期破去,确然會影響到大人的前程。
” 巡撫大人身子震動了一下,臉色也變得有些蒼白起來,幾顆汗珠兒滴落在朝服上。
他慢慢地轉過臉來,目光轉到神眼楊晉的身上,緩慢他說道:“你去過王府了?” 楊晉欠欠身,道:“是的,屬下去過了。
” 巡撫大人點點頭,道:“你看到了些什麼?” 楊晉道:“七王爺封鎖了現場,一定要在報案之後,由大人親率三班衙役、文案忤作,再查現場,因此,未準屬下查看。
” 巡撫大人近乎黯然的歎息一聲,道:“這麼說來,七王爺是存心要摘我的紗帽子。
” 劉文長輕輕咳了一聲,道:“七王爺如若有戕害大人之心,用不着如此大費周折,再說,楊總捕頭,精明幹練,武功高強,必能在限期之内破案。
屆時,七王爺也許會嘉獎大人一番。
” 巡撫大人苦笑一下,道:“這可惡的匪徒,應天府下不少豪門巨富,為什麼偏偏偷到七王爺府,是誠心和我過不去了……” 目光轉注到楊晉的身上,道:“楊總捕頭,你想想看,是哪一道上的匪徒,敢這樣膽大妄為。
” 楊晉道:“回大人的話,王爺下令封鎖現場,損失不明,屬下未見現場遺迹,不明賊人手法,不敢妄作測斷。
” “王爺到!” 沉重的呼喝聲,傳入正堂。
巡撫大人急急離開了公案迎了上去。
一個頭戴黃緞子便帽,身着黃绫長袍的三旬左右的人,在兩個勁裝府衛護衛之下,直入大堂。
這時,不過是申初光景,金黃色的陽光,照射在七王爺身上。
隻見他雙目微現紅腫,臉上一片戚傷、沉痛。
神眼楊晉,一瞥七王爺的神色,立時心神大震。
他已感覺到,這是一樁驚心棘手的大案子。
那身着朝服巡撫大人,一撩袍,跪了下去,道:“應天府正堂,鎮江南巡撫銜胡正光,叩見七王爺。
” 七王爺揮揮手,道:“胡大人請起。
” 胡正光一拜而起,道:“謝王爺。
” 七王爺黯然歎道:“小王不幸,府中驚盜,胡大人掌應天府,小王特來報案。
” 胡正光長揖相讓,使七王爺坐了賓位,才欠身說道:“王爺府中驚盜,卑職督下不嚴,先行領罪。
” 七王爺道:“事出太突然,怪不得大人。
入府盜匪,亦非一般匪徒,但願大人能早日緝得元兇,正法除害,叫小王為蘭妃洗冤,大人如需小王協力之處,小王亦願助一臂。
” 胡正光聽得頭皮發炸,臉上直滴汗珠兒,垂直屈膝,道:“怎麼,王妃也受到傷害了。
” 七王爺低聲道:“現場雨草未動,請大人起駕到現場查驗。
” 胡正光連聲應是,一面起駕王府,口中道:“此乃卑職份内之事,六王爺一紙宣召,卑職自當趨王府受命,怎敢勞動王爺的大駕。
” 七王爺道:“大明律法,立于先祖,小王雖受皇兄厚封,領掌南六省兵馬大權,但貴府乃一方布政大員,掌理三司,小王理應依律報案,小王先行一步,大人請即起駕。
” 胡正光道:“卑職立刻趨府。
” 緊行兩步,接道:“送王爺。
” 七王爺一揮手,道:“不敢有勞。
” 這是王府中一座庭院,百盆秋菊盛放,陣陣花氣襲人。
十幾個青衣挂刀的捕快,分布在庭院之中。
胡正光帶着劉文長和神眼楊晉,緩步登上五層玉階,行入了精緻的玉蘭閣。
這是七王爺最愛的蘭妃閨房。
紫绫幔壁,布置精雅,錦榻上紗帳低垂,隐隐可見一個橫卧的美麗胴體。
楊晉快行一步,揭起紗帳。
鮮血染紅的白绫被單上,倒卧一具隻穿着肚兜的女屍。
楊晉心頭暗道:“無怪七王爺不許我先行查看,原來是不願王妃屍體陰靈多受驚擾。
” 胡正光似是忘記自己是一品大員的身份,用袍袖拭一下頭上汗水,道:“楊總捕頭,傷在何處?” 楊晉道:“當胸一刀,深及心腹,兇徒的手法很重。
” 胡正光道:“别處有傷麼?” 楊晉道:“一刀斃命。
” 胡正光道:“王妃遺體,不能太受驚擾,不用忤作驗屍,你費心仔細查看一下。
楊晉輕輕撥動一下屍體,道:“回大人,王妃先被人點中了穴道,然後……” 突然住口。
胡正光道:“然後怎麼樣啊?” 楊晉低聲道:“先奸後殺。
” 胡正光呆了一呆,道:“可惡,可惡至極。
” 楊晉放下了錦榻紗帳,銳厲的目光,四下打量了一陣,突然飛身而起,手攀橫梁,瞧了一陣,落着實地。
劉文長道:“楊兄,瞧出一些眉目麼?” 楊晉微微颔首,道:“匪徒輕功絕佳,曾在梁上停身,但不知他何時混入了蘭妃的卧室…… 語聲微頓,接着:“大人,據屬下查看王妃屍體,似是在二更到三更之間遭殺,王府中警備森嚴,巡更不絕,那匪徒竟似入無人之境……” 胡正光嗯了一聲,道:“你的意思是……” 楊晉道:“請大人禀明王爺,問問昨夜巡更、當值的府衙。
” 胡正光沉吟了一陣,道:“楊捕頭,這件案子一定要破,為了你,也為了我。
七王爺的寵妃,遭人好殺,那是誠心要我罷官削職,也是誠心和你過不去。
” 楊晉道:“大人,我會盡力,但這件案子太玄奇,就現場所見而論,兇手不但手段毒辣,而且心思慎密,武功又高不可測。
” 胡正光臉色一變,道:“照你的說法,這件案子是破不了啦。
” 楊晉道:“大人,卑職蒙大人厚愛,自會全力以赴,破不了這件案,卑職也無顔再幹這應天府的總捕。
” 胡正光神色肅然他說道:“這不是你辭了總捕頭就能完事的案子,破不了,隻怕還得受牢獄審訊的處分……” 輕輕咳了一聲,臉上又變了一副神情,拍拍楊晉肩膀,接道:“你和文長,一文一武,才把應天府治理的一片升平,這一次事情,鬧的太大,我想替你擔待一下,你放開手幹,隻要能把案子破了,不管你用什麼方法……” 這當兒,一個穿着長衫的中年人快步行進來,打斷胡正光未完之言。
那長衫人輕輕咳了一聲,抱抱拳,道:“王爺交代,大人如是查驗過屍體現場,請到廳中回話。
” 胡正光雖是巡轄江南六省的大員,但對于親王府中人,還是不敢開罪,當下一拱手,道:“先生是王府……” 長衫人笑一笑,接道:“總管。
” 胡正光啊一聲,抱拳道:“請教總管高姓是……” 長衫人欠身道:“不敢當,大人,敝姓水。
” 水總管笑一笑,接道:“大人,王爺還在廳中候駕,不知諸位驗屍是否完成?” 胡正光道:“好啦!有勞總管帶路。
” 水總管舉步當先而行。
七王爺呆呆的坐在大廳中一座黃色的錦墩上,沉重哀痛,似乎已使他有些神不守舍。
水總管進廳門,屈下了一膝,道:“應天府胡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