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重逢
關燈
小
中
大
第二天,當各營的頭頭們齊集大營時,孫嘉績果然向大家宣布了朝廷決定出師西征的消息,并就餘姚軍自身的行動方略進行了商讨,最後确定了一個目标,就是集中目前有限的兵力,設法從清軍防守薄弱的海甯、海鹽一帶發動進攻,通過牽制嘉興、蘇州等地的清兵,從側面配合主力大軍渡江西進。
為了實施這個設想,孫嘉績還決定把原來分屬各營的士卒合并到一起,汰除病弱人員,實行重新整編,以便組建起一支比較精銳的軍隊;其次,則是加緊籌措糧饷。
為了解決後面這個大難題,孫嘉績和一些富有的頭兒決定帶頭變賣自己的家産;其他将士也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務求盡快辦出個眉目。
除了這兩件大事之外,自然還有加緊整治兵器、備辦船隻、操練士卒等等。
冷清沉寂多時的營地,終于活躍起來。
不過,還有頂重要的一件事,孫嘉績卻有點拿不定主意,就是經過整編的這支軍隊,将來由誰來率領?因為孫嘉績正式表明身上有病,背上長了個毒瘤子,隻能留守大營,無法随軍出征。
因此必須在手下将校中間另選賢能。
對此,倒是有兩個人自告奮勇,一個是監察禦史王正中。
這位河北籍漢子不久前還是餘姚縣令,因為在任期間大力整頓治安,守土保民有功,最近被擢升現職,雄心正盛。
另一個則是早就憋着一股氣,要試一試身手的職方主事兼監察禦史黃宗羲。
孫嘉績看見兩個人都躍躍欲試,各不相讓,就先不作決定。
但是不知是出于心存偏袒,還是别的原因,他卻派王正中單獨率領一千兵,從錢塘江口實施偷渡,襲擊海鹽縣南端的澉浦城,似乎有意讓王正中顯示一下能力。
誰知王正中雖然一度攻進了澉浦,卻因寡不敵衆,損失了很多士卒,連副将韓萬象也戰死于城中,結果隻得狼狽逃回。
這麼一來,率領餘姚兵配合主力大軍出征的重任,就反而無可争議地落到了黃宗羲身上。
現在,經過幾天緊張的合并整編,一支三千人的精銳軍隊已經初步組建起來。
随軍糧草也在加緊備辦中。
這一天,因為火攻營事先曾經報告:要演試幾件新近制成的火器,請黃宗羲邀集有關的将校前去觀看。
因此清早起來,梳洗穿戴完畢,黃宗羲就出營上馬,由一隊親兵扛着旗幟在前頭開路,向位于一座小崗阜下的火攻營緩緩行去。
今年的季節顯然有點反常,雖然十天前,黃宗羲去見孫嘉績之後的翌日,當真下了一場不小的雨,但接下來,又依舊天天豔陽高照,壓根兒挨不着梅雨季節的邊兒。
不過這麼一來,反而便利了軍中各項準備事宜的進行。
就拿眼下來說,在江堤下面的開闊地上,一隊隊士卒已經由軍校們領着,迎着剛剛展現的朝霞,擺開架勢認真操練。
當他們使勁揮動手中的兵器時,就傳來了陣陣喊殺聲。
這種情形,使黃宗羲感到頗為滿意,同時也有點不安,因為不管怎麼說,他還是頭一次統率這麼多兵馬,承擔如此重大的責任。
雖然出于對偏安自守局面的深切憂慮,對方國安、王之仁等武人擁兵自肥的憤慨,以及強烈地意識到作為仁人君子的職責與使命,他毅然挺身而出,接受了下來,但是他果真承當得起麼?今後的前途将會怎樣?要知道,敵人已經援兵大至,未來的戰鬥一定會更加慘酷,鬧不好,随時都有命喪沙場的可能。
“但是,不這樣就能活下來麼?除非降志辱身,去當任憑鞑子驅使宰割的牛馬!可是,那樣活下來又有什麼意思?同死了又有什麼兩樣?大丈夫生于世間,如果不能一展抱負,揚眉吐氣地活着,就甯可轟轟烈烈地死去!雖然家中還有老母在堂,兒女也還幼小,不過妻還在,弟弟們還在,也不用太挂心。
況且,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普天之下,遭此荼毒的百姓又何止千萬?也實在不應顧慮得太多了!”這麼想着,黃宗羲的心就漸漸硬起來,重新把思慮集中到迫在眉睫的各種軍務上,并且一直持續到抵達火攻營。
火攻營說是個軍營,其實更像個大工場。
裡面的竹棚内,堆滿了硫黃、硝石、烏炭和各種竹木材料,還有許多奇形怪狀的鐵器和工具。
當黃宗羲走進木栅營門時,發現一些将官已經先到了,正一堆兒圍着火攻營的頭兒——章欽臣談論得起勁。
發現黃宗羲來到,章欽臣那多骨的瘦臉上就現出驚喜的神色,立即趨步過來,向他行起參見之禮。
黃宗羲同對方并不陌生。
他知道這位能工巧匠本是紹興人氏,後來移居餘姚,同妻子金氏開了一間火藥作坊,請了幾個幫
為了實施這個設想,孫嘉績還決定把原來分屬各營的士卒合并到一起,汰除病弱人員,實行重新整編,以便組建起一支比較精銳的軍隊;其次,則是加緊籌措糧饷。
為了解決後面這個大難題,孫嘉績和一些富有的頭兒決定帶頭變賣自己的家産;其他将士也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務求盡快辦出個眉目。
除了這兩件大事之外,自然還有加緊整治兵器、備辦船隻、操練士卒等等。
冷清沉寂多時的營地,終于活躍起來。
不過,還有頂重要的一件事,孫嘉績卻有點拿不定主意,就是經過整編的這支軍隊,将來由誰來率領?因為孫嘉績正式表明身上有病,背上長了個毒瘤子,隻能留守大營,無法随軍出征。
因此必須在手下将校中間另選賢能。
對此,倒是有兩個人自告奮勇,一個是監察禦史王正中。
這位河北籍漢子不久前還是餘姚縣令,因為在任期間大力整頓治安,守土保民有功,最近被擢升現職,雄心正盛。
另一個則是早就憋着一股氣,要試一試身手的職方主事兼監察禦史黃宗羲。
孫嘉績看見兩個人都躍躍欲試,各不相讓,就先不作決定。
但是不知是出于心存偏袒,還是别的原因,他卻派王正中單獨率領一千兵,從錢塘江口實施偷渡,襲擊海鹽縣南端的澉浦城,似乎有意讓王正中顯示一下能力。
誰知王正中雖然一度攻進了澉浦,卻因寡不敵衆,損失了很多士卒,連副将韓萬象也戰死于城中,結果隻得狼狽逃回。
這麼一來,率領餘姚兵配合主力大軍出征的重任,就反而無可争議地落到了黃宗羲身上。
現在,經過幾天緊張的合并整編,一支三千人的精銳軍隊已經初步組建起來。
随軍糧草也在加緊備辦中。
這一天,因為火攻營事先曾經報告:要演試幾件新近制成的火器,請黃宗羲邀集有關的将校前去觀看。
因此清早起來,梳洗穿戴完畢,黃宗羲就出營上馬,由一隊親兵扛着旗幟在前頭開路,向位于一座小崗阜下的火攻營緩緩行去。
今年的季節顯然有點反常,雖然十天前,黃宗羲去見孫嘉績之後的翌日,當真下了一場不小的雨,但接下來,又依舊天天豔陽高照,壓根兒挨不着梅雨季節的邊兒。
不過這麼一來,反而便利了軍中各項準備事宜的進行。
就拿眼下來說,在江堤下面的開闊地上,一隊隊士卒已經由軍校們領着,迎着剛剛展現的朝霞,擺開架勢認真操練。
當他們使勁揮動手中的兵器時,就傳來了陣陣喊殺聲。
這種情形,使黃宗羲感到頗為滿意,同時也有點不安,因為不管怎麼說,他還是頭一次統率這麼多兵馬,承擔如此重大的責任。
雖然出于對偏安自守局面的深切憂慮,對方國安、王之仁等武人擁兵自肥的憤慨,以及強烈地意識到作為仁人君子的職責與使命,他毅然挺身而出,接受了下來,但是他果真承當得起麼?今後的前途将會怎樣?要知道,敵人已經援兵大至,未來的戰鬥一定會更加慘酷,鬧不好,随時都有命喪沙場的可能。
“但是,不這樣就能活下來麼?除非降志辱身,去當任憑鞑子驅使宰割的牛馬!可是,那樣活下來又有什麼意思?同死了又有什麼兩樣?大丈夫生于世間,如果不能一展抱負,揚眉吐氣地活着,就甯可轟轟烈烈地死去!雖然家中還有老母在堂,兒女也還幼小,不過妻還在,弟弟們還在,也不用太挂心。
況且,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普天之下,遭此荼毒的百姓又何止千萬?也實在不應顧慮得太多了!”這麼想着,黃宗羲的心就漸漸硬起來,重新把思慮集中到迫在眉睫的各種軍務上,并且一直持續到抵達火攻營。
火攻營說是個軍營,其實更像個大工場。
裡面的竹棚内,堆滿了硫黃、硝石、烏炭和各種竹木材料,還有許多奇形怪狀的鐵器和工具。
當黃宗羲走進木栅營門時,發現一些将官已經先到了,正一堆兒圍着火攻營的頭兒——章欽臣談論得起勁。
發現黃宗羲來到,章欽臣那多骨的瘦臉上就現出驚喜的神色,立即趨步過來,向他行起參見之禮。
黃宗羲同對方并不陌生。
他知道這位能工巧匠本是紹興人氏,後來移居餘姚,同妻子金氏開了一間火藥作坊,請了幾個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