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謊脫身
關燈
小
中
大
由于洪承疇下達了強硬的命令,清軍的清城行動不久就停止了。
為着表示與将士們同甘共苦,自然也為了安全起見,洪承疇還決定,他本人也不進城裡去住,而是同大家一樣,就在山上的營寨下榻。
接下來,他還特别交代張天祿馬上起草告示,到城中去四處張貼,曉谕百姓照常生活,不用驚慌,隻要誠心歸順,遵命剃發,不再作亂,身家性命就能得到保障。
這一着果然收到很好的效果。
本來亂作一團的府城很快就平靜下來,接着市面重新開始營業。
過了兩天,甚至還有人擡豬牽羊,到山上來犒勞“大兵”。
洪承疇眼看自己所預期的局面正在出現,各營将士也懔遵軍令,不敢下山騷擾民衆,才終于放下心來,準備動身離開。
恰好在這天近午,他收到從南京加急遞到的一封文書,說是朝廷來了命令,内容十分重要,催他從速回去商議。
洪承疇不敢怠慢,立即傳令周知随行的官員和幕僚們打點行裝,定于次日一早啟程。
消息傳開之後,軍營中的反應倒是相當平靜。
因為誰都知道,總督大人這次到來,隻是一種例行視察,本來就不會待得太久。
更何況,就多數人而言,也不希望被來自上頭的人整天盯着管着,就更别說伺候、陪同的種種麻煩了。
不過,也并非沒有例外,譬如說,正在自己的營帳中用午膳的黃澍,就被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弄得呆了半晌,終于把碗筷一放,心煩意亂地站起身來。
黃澍之所以這樣子,是因為直到目前為止,他雖然被派到軍中來效力,并且在平定徽州中立了功。
但是始終還沒有被正式授予官職。
以他平生的自負才幹,心高氣傲,毅然決定走上投靠清朝這條路,自然不僅僅是為了活命。
無疑,他也知道初來乍到,新主子對自己還不了解,照例要等些時日,因此才一直忍耐着。
不過那一天,在前來府城的路上,洪承疇忽然問到誰适合擔任徽州的未來知府,他當時出于謹慎,沒有正面回答,但過後卻越想越動心,覺得這個職位對自己正合适。
因為自己就是徽州人,對本地的情形可以說非常熟悉,而且憑着自己的精明強幹,也有把握把這一方民衆管得服服帖帖。
另外,他還認定,洪承疇當時那一問絕非無緣無故,顯然也多少包含有這種意向。
正因如此,在抵達此地的當晚,他才甘冒可能得罪其他将領的風險,挺身而出為洪承疇停止移營的決定辯護。
對此,洪承疇雖然沒有什麼特别的表示,但黃澍卻知道必然會給上司留下深刻印象,因此一直暗暗期待着。
誰知兩天過去了,三天過去了,仍舊沒有任何動靜。
相反,卻忽然傳出洪承疇明天一早就要離開的消息。
這就難怪黃澍錯愕之餘,不由得焦急起來…… “黃先生,中堂大人請先生過去,有事商議!”一個響亮的聲音在耳畔響起。
黃澍怔了一下,回過頭去,發現不知什麼時候,營中的一名小校已經來到帳門外。
“中堂大人有請黃先生過去議事!”大約發現黃澍盡自睜大眼睛,沒有任何表示,那名小校又重複通報一遍。
黃澍這才“啊”的一聲,一顆心随之急促地跳動起來。
“這麼說,他終于還是想到我了!”他想,于是連忙說:“好的,學生這就前往!” 說完,也不等那名小校再有表示,他就大聲吩咐随從備馬,然後三步并作兩步,走到屏風後面,迅速換上公服,還特意從鏡子中檢視一下那顆新剃的光頭和那條新近才紮就的發辮,這才匆匆走出帳外去。
作為臨時派到前軍效力的一名降官,黃澍目前的住處是前鋒營,與洪承疇下榻的中軍大營,還相距着二裡之遙。
時當正午,崎岖的山路上空蕩蕩的。
緊挨着路旁流過的溪水波光粼粼,在陽光下亮得刺眼。
山崖之上,秋天的老葉經了風霜,紅的血紅,黃的金黃,顯出一片斑駁的色彩。
距中軍大營還有一箭之遙的時候,黃澍從馬上遠遠望見,轅門前面左側的空地上,或站或坐地圍聚着一小隊人。
憑着他們身上穿着号衣,手中還拿着刀槍的樣子,黃澍判斷那大抵是一些兵,因此并沒有怎麼在意。
直到在轅門前翻身下馬,把缰繩扔給随從之後,他順眼投去一瞥,才發現那一小隊人并不全是拖辮提刀的
為着表示與将士們同甘共苦,自然也為了安全起見,洪承疇還決定,他本人也不進城裡去住,而是同大家一樣,就在山上的營寨下榻。
接下來,他還特别交代張天祿馬上起草告示,到城中去四處張貼,曉谕百姓照常生活,不用驚慌,隻要誠心歸順,遵命剃發,不再作亂,身家性命就能得到保障。
這一着果然收到很好的效果。
本來亂作一團的府城很快就平靜下來,接着市面重新開始營業。
過了兩天,甚至還有人擡豬牽羊,到山上來犒勞“大兵”。
洪承疇眼看自己所預期的局面正在出現,各營将士也懔遵軍令,不敢下山騷擾民衆,才終于放下心來,準備動身離開。
恰好在這天近午,他收到從南京加急遞到的一封文書,說是朝廷來了命令,内容十分重要,催他從速回去商議。
洪承疇不敢怠慢,立即傳令周知随行的官員和幕僚們打點行裝,定于次日一早啟程。
消息傳開之後,軍營中的反應倒是相當平靜。
因為誰都知道,總督大人這次到來,隻是一種例行視察,本來就不會待得太久。
更何況,就多數人而言,也不希望被來自上頭的人整天盯着管着,就更别說伺候、陪同的種種麻煩了。
不過,也并非沒有例外,譬如說,正在自己的營帳中用午膳的黃澍,就被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弄得呆了半晌,終于把碗筷一放,心煩意亂地站起身來。
黃澍之所以這樣子,是因為直到目前為止,他雖然被派到軍中來效力,并且在平定徽州中立了功。
但是始終還沒有被正式授予官職。
以他平生的自負才幹,心高氣傲,毅然決定走上投靠清朝這條路,自然不僅僅是為了活命。
無疑,他也知道初來乍到,新主子對自己還不了解,照例要等些時日,因此才一直忍耐着。
不過那一天,在前來府城的路上,洪承疇忽然問到誰适合擔任徽州的未來知府,他當時出于謹慎,沒有正面回答,但過後卻越想越動心,覺得這個職位對自己正合适。
因為自己就是徽州人,對本地的情形可以說非常熟悉,而且憑着自己的精明強幹,也有把握把這一方民衆管得服服帖帖。
另外,他還認定,洪承疇當時那一問絕非無緣無故,顯然也多少包含有這種意向。
正因如此,在抵達此地的當晚,他才甘冒可能得罪其他将領的風險,挺身而出為洪承疇停止移營的決定辯護。
對此,洪承疇雖然沒有什麼特别的表示,但黃澍卻知道必然會給上司留下深刻印象,因此一直暗暗期待着。
誰知兩天過去了,三天過去了,仍舊沒有任何動靜。
相反,卻忽然傳出洪承疇明天一早就要離開的消息。
這就難怪黃澍錯愕之餘,不由得焦急起來…… “黃先生,中堂大人請先生過去,有事商議!”一個響亮的聲音在耳畔響起。
黃澍怔了一下,回過頭去,發現不知什麼時候,營中的一名小校已經來到帳門外。
“中堂大人有請黃先生過去議事!”大約發現黃澍盡自睜大眼睛,沒有任何表示,那名小校又重複通報一遍。
黃澍這才“啊”的一聲,一顆心随之急促地跳動起來。
“這麼說,他終于還是想到我了!”他想,于是連忙說:“好的,學生這就前往!” 說完,也不等那名小校再有表示,他就大聲吩咐随從備馬,然後三步并作兩步,走到屏風後面,迅速換上公服,還特意從鏡子中檢視一下那顆新剃的光頭和那條新近才紮就的發辮,這才匆匆走出帳外去。
作為臨時派到前軍效力的一名降官,黃澍目前的住處是前鋒營,與洪承疇下榻的中軍大營,還相距着二裡之遙。
時當正午,崎岖的山路上空蕩蕩的。
緊挨着路旁流過的溪水波光粼粼,在陽光下亮得刺眼。
山崖之上,秋天的老葉經了風霜,紅的血紅,黃的金黃,顯出一片斑駁的色彩。
距中軍大營還有一箭之遙的時候,黃澍從馬上遠遠望見,轅門前面左側的空地上,或站或坐地圍聚着一小隊人。
憑着他們身上穿着号衣,手中還拿着刀槍的樣子,黃澍判斷那大抵是一些兵,因此并沒有怎麼在意。
直到在轅門前翻身下馬,把缰繩扔給随從之後,他順眼投去一瞥,才發現那一小隊人并不全是拖辮提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