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議難題
關燈
小
中
大
情面,卻又故意提出這麼一道難題,使我知難而退罷了!”他捋着垂到胸前的花白胡子,臉上現出嘲諷的神色,“我同這位周大相公打交道,也不自今日始,可以說是知己知彼喽!總而言之,隻要他周延儒在朝廷一日,我錢某便安分守己管領山林一日就是。
” 陳在竹和錢養先對望了一眼,不明白錢謙益何以忽然說起喪氣話來,誠然,錢周之間,素來存在私怨。
這種私怨,一直可以追溯到崇祯二年,當時東林黨的一些重要人物如顧憲成、高攀龍、李三才、楊漣、左光鬥、鄒元标、黃尊素等人,已經在激烈的黨争中相繼死去,錢謙益作為幸存下來的有聲望成員,便被推出來争奪内閣的職位。
誰知遭到心懷嫉妒的禮部尚書溫體仁和禮部右侍郎周延儒的敵視,他們二人聯起手來,翻出天啟元年錢謙益在浙江主持鄉試時,被人指控與舉子内外串通、納賄舞弊的糊塗舊賬,在皇帝面前參了一本。
結果,錢謙益不但入閣拜相的好夢成空,連禮部右侍郎的烏紗帽也被革掉,一個跟頭跌回老家常熟來。
到如今,已經整整一十三年了。
相反,在此期間,溫體仁和周延儒卻相繼入閣,高居首輔。
這些年來,他們對錢謙益一直非常注意,壓制打擊不遺餘力,深恐他有複出的機會……這些情況,陳在竹和錢養先是知道的。
不過,官場當中的關系本極複雜,敵我恩怨之間,原沒有永久不變的格局。
譬如周延儒過去同東林作對,這一次,卻因東林的推薦而重新入閣。
何況,錢謙益的克星溫體仁,已于崇祯九年引疾辭職。
如今朝廷上,起用錢謙益的呼聲日益高漲。
為什麼事到臨頭,錢謙益反而變得如此消極猶疑,畏葸不前呢?這确實使兩位心腹族人迷惑不解。
特别是陳在竹,他滿心以為自己這一次進京,雖然多花了些銀子,但總算不辱使命,應當大大記上一功,現在被錢謙益兜頭澆了一瓢冷水,心中頗不服氣。
他于是幹咳了一聲,清了清嗓子,說: “姐夫所慮,莫非是複社那一班士子不易對付?那麼,小弟已籌之熟矣。
依小弟愚見,複社的那班書生真正恨阮圓海的,其實也就是那十個八個愛鬧事的角兒。
其餘的人,有一多半是随大流、瞎起哄罷了。
何況,據我所知,便是複社當中,不贊成将阮圓海逼得太甚的,也大有人在……” “誰?”錢謙益問。
“廣陵的鄭超宗是一個,還有雲間的李舒章、夏彜仲那一班人,為數并不少。
” 錢謙益搖搖頭:“嗯——說下去。
” “此外,我們常熟,複社中人也不少。
隻要姐夫一句話,誰敢不遵?”陳在竹急急補充一句,然後,把身子更傾向錢謙益,壓低聲音接着說,“現在已經知道,三月二十八那天,複社要在虎丘重開大會。
這一次大會的主盟,剛好就是鄭超宗和李舒章兩個。
我們何不借此機會,聯絡鄭、李和上面那些人,嗯,自然還可以再多——隻要我們派人去遊說。
到時,就在大會上,揭出值此國家多難之秋,亟宜消除朋黨門戶之見,和衷共濟的大義,連帶把阮圓海的事情提出來。
隻要多數人贊成,作出公議,上聞朝廷,那幾個愛鬧事的刺頭兒再要強項,也無濟于事了!” 陳在竹一口氣說完,目不轉睛地看着錢謙益。
他由于心情緊張,連經常挂在臉上的樂呵呵表情也不見了。
有好一陣,錢謙益拈須不語,似乎在考慮,然而,終于還是搖搖頭。
他擡起眼睛,正要說話,忽然看見李寶站在窗外探頭探腦,就頓住了。
他生氣地把桌子一拍,呵斥說:“混賬東西,你在那兒幹什麼?” 李寶連忙走進來,呈上一個拜帖。
錢謙益沒好氣地接過,瞥了瞥,正想朝李寶直掼過去,仿佛想起了什麼,又朝帖子看了一眼,忽然微微變了臉色。
他目光朝陳、錢二人一閃,慢慢把拜帖袖在手裡,站起來,用漫不經心的口氣說:“二位請稍待,我出去片刻便來。
” 陳在竹和錢養先目送着錢謙益匆匆走出的背影,有點莫名其妙,隻好慢慢地喝着茶,一邊談些沒關緊要的事情,一邊等候。
誰知足足等了一個時辰,天都快要暗下來了,錢謙益還不回來。
兩人等得心煩意亂,坐立不安。
好不容易才看見李寶匆匆走進來,說:“啟禀二位老爺,我家老爺說,他眼下有件要緊的事情絆住了,回不來送二位老爺。
請二位老爺先回府去,我家老爺改日當面謝罪。
” 陳在竹和錢養先聽了,不禁面面相觑,雖然覺得頗為掃興,但也無可奈何,隻好怏怏地一齊起身,出門下樓而去。
” 陳在竹和錢養先對望了一眼,不明白錢謙益何以忽然說起喪氣話來,誠然,錢周之間,素來存在私怨。
這種私怨,一直可以追溯到崇祯二年,當時東林黨的一些重要人物如顧憲成、高攀龍、李三才、楊漣、左光鬥、鄒元标、黃尊素等人,已經在激烈的黨争中相繼死去,錢謙益作為幸存下來的有聲望成員,便被推出來争奪内閣的職位。
誰知遭到心懷嫉妒的禮部尚書溫體仁和禮部右侍郎周延儒的敵視,他們二人聯起手來,翻出天啟元年錢謙益在浙江主持鄉試時,被人指控與舉子内外串通、納賄舞弊的糊塗舊賬,在皇帝面前參了一本。
結果,錢謙益不但入閣拜相的好夢成空,連禮部右侍郎的烏紗帽也被革掉,一個跟頭跌回老家常熟來。
到如今,已經整整一十三年了。
相反,在此期間,溫體仁和周延儒卻相繼入閣,高居首輔。
這些年來,他們對錢謙益一直非常注意,壓制打擊不遺餘力,深恐他有複出的機會……這些情況,陳在竹和錢養先是知道的。
不過,官場當中的關系本極複雜,敵我恩怨之間,原沒有永久不變的格局。
譬如周延儒過去同東林作對,這一次,卻因東林的推薦而重新入閣。
何況,錢謙益的克星溫體仁,已于崇祯九年引疾辭職。
如今朝廷上,起用錢謙益的呼聲日益高漲。
為什麼事到臨頭,錢謙益反而變得如此消極猶疑,畏葸不前呢?這确實使兩位心腹族人迷惑不解。
特别是陳在竹,他滿心以為自己這一次進京,雖然多花了些銀子,但總算不辱使命,應當大大記上一功,現在被錢謙益兜頭澆了一瓢冷水,心中頗不服氣。
他于是幹咳了一聲,清了清嗓子,說: “姐夫所慮,莫非是複社那一班士子不易對付?那麼,小弟已籌之熟矣。
依小弟愚見,複社的那班書生真正恨阮圓海的,其實也就是那十個八個愛鬧事的角兒。
其餘的人,有一多半是随大流、瞎起哄罷了。
何況,據我所知,便是複社當中,不贊成将阮圓海逼得太甚的,也大有人在……” “誰?”錢謙益問。
“廣陵的鄭超宗是一個,還有雲間的李舒章、夏彜仲那一班人,為數并不少。
” 錢謙益搖搖頭:“嗯——說下去。
” “此外,我們常熟,複社中人也不少。
隻要姐夫一句話,誰敢不遵?”陳在竹急急補充一句,然後,把身子更傾向錢謙益,壓低聲音接着說,“現在已經知道,三月二十八那天,複社要在虎丘重開大會。
這一次大會的主盟,剛好就是鄭超宗和李舒章兩個。
我們何不借此機會,聯絡鄭、李和上面那些人,嗯,自然還可以再多——隻要我們派人去遊說。
到時,就在大會上,揭出值此國家多難之秋,亟宜消除朋黨門戶之見,和衷共濟的大義,連帶把阮圓海的事情提出來。
隻要多數人贊成,作出公議,上聞朝廷,那幾個愛鬧事的刺頭兒再要強項,也無濟于事了!” 陳在竹一口氣說完,目不轉睛地看着錢謙益。
他由于心情緊張,連經常挂在臉上的樂呵呵表情也不見了。
有好一陣,錢謙益拈須不語,似乎在考慮,然而,終于還是搖搖頭。
他擡起眼睛,正要說話,忽然看見李寶站在窗外探頭探腦,就頓住了。
他生氣地把桌子一拍,呵斥說:“混賬東西,你在那兒幹什麼?” 李寶連忙走進來,呈上一個拜帖。
錢謙益沒好氣地接過,瞥了瞥,正想朝李寶直掼過去,仿佛想起了什麼,又朝帖子看了一眼,忽然微微變了臉色。
他目光朝陳、錢二人一閃,慢慢把拜帖袖在手裡,站起來,用漫不經心的口氣說:“二位請稍待,我出去片刻便來。
” 陳在竹和錢養先目送着錢謙益匆匆走出的背影,有點莫名其妙,隻好慢慢地喝着茶,一邊談些沒關緊要的事情,一邊等候。
誰知足足等了一個時辰,天都快要暗下來了,錢謙益還不回來。
兩人等得心煩意亂,坐立不安。
好不容易才看見李寶匆匆走進來,說:“啟禀二位老爺,我家老爺說,他眼下有件要緊的事情絆住了,回不來送二位老爺。
請二位老爺先回府去,我家老爺改日當面謝罪。
” 陳在竹和錢養先聽了,不禁面面相觑,雖然覺得頗為掃興,但也無可奈何,隻好怏怏地一齊起身,出門下樓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