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佬
關燈
小
中
大
兆青參加全公社修路大會戰的時候,在工棚裡是最不受歡迎的人。
人家說他到工地上來,除了赤條條的一條龍,什麼也沒有帶。
人們所有的财物都被他共産。
臨到吃飯,發現筷子沒有了,八成就是他搶先一步竊走,正在用來扒他的飯。
發現毛巾沒有了,必定是他剛才順手扯走,此時正在什麼地方,抹洗他骨頭豐富的胸脯或闊大的鼻孔。
知青在意他一口焦黃的牙齒,在意他長長的鼻毛,對他偷毛巾最為痛恨。
把毛巾奪回來以後總要用肥皂狠狠洗幾遍,還懷疑毛巾上殘留着他鼻孔裡的污穢。
他厚着臉皮笑笑,反倒指責對方小氣,有時更寡廉鮮恥地狡辯:“我又沒有拿毛巾給婆娘洗胯,你這樣怕做什麼?” 兆矮子什麼事都往胯裆裡說。
哪個流鼻血,他就說你來了月水麼?哪個去小便,他就說你探出頭來看天呵?就這兩句玩笑話,他可以百說不厭,也不覺得單調乏味。
他還說到自己的兒子三耳朵,說到這個不孝之子勾引鐵香私奔:“老子還沒動手,他倒先一腳搞了個街上的婆子,你看氣不氣人!” 女知青對他最為反感,每次出工都不願意同他在一起。
他在家裡本來是從不用肥皂的。
但他容不得别人有什麼特殊,容不得世界上有什麼東西可以逃脫他的探索。
沒過多久,他也對肥皂産生了興趣,偷毛巾的時候連同肥皂一并捎帶。
洗得興起,一條褂子就洗出轟轟烈烈一大盆肥皂泡,在肥皂的主人眼裡實在是慘不忍睹。
牟繼生下工回來,發現自己剛買來的肥皂已經成了一小塊,都認不出了,不免悲憤。
“兆矮子,你這家夥一點道德也沒有,侵占他人财産,犯法你知不知道?” 兆拉長臉:“你吼什麼吼?我是做祖爺的人了,孫子都放得牛了,都撿得柴了,用一下你的堿都犯法?” “你看你何事用的?賠,你賠!” “賠就賠!一塊堿都賠不起麼?老子賠你十塊。
你看你這樣範。
” 旁邊有人打趣:“你拿龍根來賠。
” 兆臉色炸紅:“以為老子賠不起?老子的豬婆剛下崽,一天就要吃一鍋潲,天看天地長膘,掐着日子就要出欄。
” 對方還是實事求是:“就算你的豬婆屙金子,也要你舍得呵。
” “我就賠,就賠。
脫了褲子賠渠。
” 牟繼生跳起來:“褲子不要,你那褲子是人穿的麼?” “怎麼不是人穿的?縫了還沒有一個月。
” “婆娘的褲子一樣,屙尿都找不到地方。
” 牟繼生最蔑視鄉下人的抄頭褲——靠一根草繩勒着,沒有皮帶扣環,更沒有什麼線條,兩個寬闊浩大的大褲筒,褲裆正反兩面一個樣。
人們總是前後兩面輪換着穿,于是後裆常常到了前面,鼓鼓囊囊向前隆出,給人一個下身接反了方向的感覺。
“那你要何事搞?” 牟繼生一籌莫展,沒想出兆矮子那裡有什麼看得上眼的東西,隻好把一塊堿的問題留待以後去解決。
到這個時候,我們才明白為什麼馬橋人把兆青叫作“津巴佬”。
津巴佬就是啬巴佬、吝啬鬼、小氣鬼的意思。
在馬橋詞彙中,“津”與“岩”相對。
“岩”指呆笨或者憨厚,是山性的東西;“津”指狡猾和精明,是水性的東西,倒也同古人“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一說暗合。
考慮到古代有河流的地方才有交通,才多商業,才會多出盤算和計較,用“津”字來描述精于算計的人,當然不無道理。
我同兆青一床睡過幾天,最不能忍受他的磨牙。
每天夜裡,他不知懷着對誰的深仇大恨,嘎巴嘎巴地咬牙切齒,徹夜不息,像不屈不撓嚼下了成噸的玻璃或者鋼鐵,整個工棚都随之震動。
即使隔了好幾個棚子,不眠人的神經想必也被他的牙齒咬緊和咬碎。
我注意到,很多人早上起來都紅絲入眼,眼皮松泡,頭發散亂,手腳軟軟的,像經曆一場大難一樣疲憊不堪痛苦難言。
如果沒有兆矮子的磨牙聲,大家恐不會吓成這樣子的。
兆青卻若無其事,走路輕巧無聲,有時還咧開一嘴黃牙笑一笑,把夜晚的仇恨掩蓋得不露痕迹。
我提到這件事。
他好像有點得意:“你沒睡好?我何事沒聽見?我睡得連身都沒有翻。
”“你肯定是風重了,再不就有一肚子蟲。
” “是要看看郎中。
你借我點錢,三塊、五塊都行。
” 又是借錢。
經過幾次有借無還的慘痛教訓,我現在一聽就冒火:“你還好意思開口?我開了銀行?” “就借兩三天麼,兩三天,豬一出欄我就還。
” 我不會相信他。
我知道,不僅是我,幾乎所有的知青都在他面前失過手,錢一出手就很難回頭。
借錢似乎已成了他的一種愛好,一種趣味,一種事業,一種與實際目的沒有多少關系的娛樂——常常在他并不需要錢的
人家說他到工地上來,除了赤條條的一條龍,什麼也沒有帶。
人們所有的财物都被他共産。
臨到吃飯,發現筷子沒有了,八成就是他搶先一步竊走,正在用來扒他的飯。
發現毛巾沒有了,必定是他剛才順手扯走,此時正在什麼地方,抹洗他骨頭豐富的胸脯或闊大的鼻孔。
知青在意他一口焦黃的牙齒,在意他長長的鼻毛,對他偷毛巾最為痛恨。
把毛巾奪回來以後總要用肥皂狠狠洗幾遍,還懷疑毛巾上殘留着他鼻孔裡的污穢。
他厚着臉皮笑笑,反倒指責對方小氣,有時更寡廉鮮恥地狡辯:“我又沒有拿毛巾給婆娘洗胯,你這樣怕做什麼?” 兆矮子什麼事都往胯裆裡說。
哪個流鼻血,他就說你來了月水麼?哪個去小便,他就說你探出頭來看天呵?就這兩句玩笑話,他可以百說不厭,也不覺得單調乏味。
他還說到自己的兒子三耳朵,說到這個不孝之子勾引鐵香私奔:“老子還沒動手,他倒先一腳搞了個街上的婆子,你看氣不氣人!” 女知青對他最為反感,每次出工都不願意同他在一起。
他在家裡本來是從不用肥皂的。
但他容不得别人有什麼特殊,容不得世界上有什麼東西可以逃脫他的探索。
沒過多久,他也對肥皂産生了興趣,偷毛巾的時候連同肥皂一并捎帶。
洗得興起,一條褂子就洗出轟轟烈烈一大盆肥皂泡,在肥皂的主人眼裡實在是慘不忍睹。
牟繼生下工回來,發現自己剛買來的肥皂已經成了一小塊,都認不出了,不免悲憤。
“兆矮子,你這家夥一點道德也沒有,侵占他人财産,犯法你知不知道?” 兆拉長臉:“你吼什麼吼?我是做祖爺的人了,孫子都放得牛了,都撿得柴了,用一下你的堿都犯法?” “你看你何事用的?賠,你賠!” “賠就賠!一塊堿都賠不起麼?老子賠你十塊。
你看你這樣範。
” 旁邊有人打趣:“你拿龍根來賠。
” 兆臉色炸紅:“以為老子賠不起?老子的豬婆剛下崽,一天就要吃一鍋潲,天看天地長膘,掐着日子就要出欄。
” 對方還是實事求是:“就算你的豬婆屙金子,也要你舍得呵。
” “我就賠,就賠。
脫了褲子賠渠。
” 牟繼生跳起來:“褲子不要,你那褲子是人穿的麼?” “怎麼不是人穿的?縫了還沒有一個月。
” “婆娘的褲子一樣,屙尿都找不到地方。
” 牟繼生最蔑視鄉下人的抄頭褲——靠一根草繩勒着,沒有皮帶扣環,更沒有什麼線條,兩個寬闊浩大的大褲筒,褲裆正反兩面一個樣。
人們總是前後兩面輪換着穿,于是後裆常常到了前面,鼓鼓囊囊向前隆出,給人一個下身接反了方向的感覺。
“那你要何事搞?” 牟繼生一籌莫展,沒想出兆矮子那裡有什麼看得上眼的東西,隻好把一塊堿的問題留待以後去解決。
到這個時候,我們才明白為什麼馬橋人把兆青叫作“津巴佬”。
津巴佬就是啬巴佬、吝啬鬼、小氣鬼的意思。
在馬橋詞彙中,“津”與“岩”相對。
“岩”指呆笨或者憨厚,是山性的東西;“津”指狡猾和精明,是水性的東西,倒也同古人“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一說暗合。
考慮到古代有河流的地方才有交通,才多商業,才會多出盤算和計較,用“津”字來描述精于算計的人,當然不無道理。
我同兆青一床睡過幾天,最不能忍受他的磨牙。
每天夜裡,他不知懷着對誰的深仇大恨,嘎巴嘎巴地咬牙切齒,徹夜不息,像不屈不撓嚼下了成噸的玻璃或者鋼鐵,整個工棚都随之震動。
即使隔了好幾個棚子,不眠人的神經想必也被他的牙齒咬緊和咬碎。
我注意到,很多人早上起來都紅絲入眼,眼皮松泡,頭發散亂,手腳軟軟的,像經曆一場大難一樣疲憊不堪痛苦難言。
如果沒有兆矮子的磨牙聲,大家恐不會吓成這樣子的。
兆青卻若無其事,走路輕巧無聲,有時還咧開一嘴黃牙笑一笑,把夜晚的仇恨掩蓋得不露痕迹。
我提到這件事。
他好像有點得意:“你沒睡好?我何事沒聽見?我睡得連身都沒有翻。
”“你肯定是風重了,再不就有一肚子蟲。
” “是要看看郎中。
你借我點錢,三塊、五塊都行。
” 又是借錢。
經過幾次有借無還的慘痛教訓,我現在一聽就冒火:“你還好意思開口?我開了銀行?” “就借兩三天麼,兩三天,豬一出欄我就還。
” 我不會相信他。
我知道,不僅是我,幾乎所有的知青都在他面前失過手,錢一出手就很難回頭。
借錢似乎已成了他的一種愛好,一種趣味,一種事業,一種與實際目的沒有多少關系的娛樂——常常在他并不需要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