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序

關燈
女主人公艾麗絲和勞拉之外,小說還刻畫了衆多的其他人物,無一不性格鮮明,栩栩如生:滿口仁義道德卻一肚子男盜女娼的大資本家理查德、虛榮心和控制欲極強的富婆威妮弗蕾德、投身革命卻又生活放蕩的青年亞曆克斯,等等。

     《盲刺客》四十多萬字,不僅内容豐富、寓意深刻,而且藝術上具有許多創新之處。

    首先是小說複雜奇巧的結構,西方文學評論家說它像一個“俄羅斯套娃”——大故事裡套着一個中故事,中故事裡又套着一個小故事。

    還有的評論家把小說比作一張卷着的“華麗挂毯”,随着挂毯的展開,讀者看到的是一幅幅絢爛生動的畫面。

    再者,小說的叙事方法打破了傳統的模式,采用了許多後現代主義的表現手法,如時空交錯、人稱變換、象征性描寫、潛意識挖掘,等等。

    其中有兩點頗為新穎:一是小說中有些章節并不是常規的叙述,而是各家報紙的剪報;作者通過剪報來反映故事的線索,并把它們和整個故事有機地融合在一起,而且融合得天衣無縫。

    二是部分章節中的人物對話不加引号,對話與叙述渾然一體,由讀者自己去區分和判斷。

    這就給予讀者一定的思考餘地,使讀者的閱讀行為更加積極主動。

    這也代表了作者的一種文學思想:一部好的小說不僅應當向讀者講述精彩的故事,還應當讓讀者學到些什麼。

    最後,不能不提一下作者的詩意化語言和女性特有的細膩筆觸。

    作者阿特伍德集小說家和詩人于一身,因此,小說中不僅出現了大量的詩歌片斷,其叙述語言也往往充滿詩意。

    這無疑給讀者一種美感和回味。

    由于作者是位女性,又以女性題材見長,小說對人物的心理和情感描寫格外細膩生動,可謂絲絲入扣,淋漓盡緻,足以引起讀者的共鳴。

    這也是小說的亮點之一。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是加拿大著名的小說家、詩人、文學評論家,一九三九年生于首都渥太華,一九四六年随家遷居多倫多。

    一九五九年就讀于多倫多大學,一九六二年獲得美國麻省拉德克利夫學院的文學碩士學位。

    一九六二年至一九六三年、一九六五年至一九六七年,先後兩次就讀于美國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她畢業後曾在溫哥華不列颠哥倫比亞大學任教,後來又任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許多大學的“駐校作家”。

    她擁有不少學術頭銜,曾擔任過加拿大作家協會主席。

    同時,她又是一位十分活躍的社會活動家。

    目前,她和同為作家的丈夫格雷姆·吉布森以及女兒住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個農莊裡。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是一位多産的作家,已發表小說、詩歌、文學評論三十餘部。

    《盲刺客》是她的第十部長篇小說。

    自從她于一九六九年出版第一部長篇小說《可以吃的女人》以來,她的作品頻頻獲獎,為她赢得了廣泛的國際聲譽。

    她創作的三部優秀長篇小說《使女的故事》(1985)、《貓眼》(1988)、《别名格蕾斯》(1996)曾先後獲得布克獎的提名,卻未能如願。

    天道酬勤,她的第十部小說《盲刺客》終于為她摘得了這頂最高文學獎的桂冠,可謂功德圓滿。

    西方文學界認為,她此次獲獎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她是當今世界上最受歡迎的作家之一。

     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