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錨
關燈
小
中
大
的愛情,但眼下,對于一個缺乏獨立性的自我,就像一隻網眼過大的篩子,人世的珠寶總會全然漏盡。
海紅站在人生的中年,向着遠處眺望,真是白茫茫一片——她的烏托邦多麼遙遠啊。
這一年,春泱高考,高三的家長會頻繁,道良聽力減弱,他去開家長會回來總是訴說聽不清楚,于是每次會總是讓海紅提前趕回北京,去開那些令人頭疼的冗長的家長會,聽校長、分管的副校長、年級主任、班主任、科任老師逐一講話,又聽又記,眼酸手澀。
春泱高中上的不是什麼好學校,她各科成績總分在年級可排前十名,有時候還上過前四、前五,但往全區的排名一比,連個一本高校都達不到,即使挨着邊也是勉強。
前景暗淡。
狀态消極。
道良又陷入了焦慮。
他夢見一張巨大的試卷,中間有一溜小字條,那上頭的題目春泱一道都不會做。
接着又夢見睡在地上,枕頭旁邊有一個洞,很深。
洞裡鬧鬼,一個聲音告訴他,要用火燒,再用開水燙。
決定用火燒,旁邊就有很多柴,棍子什麼的一堆,把木棍點着火,往席子底下塞,燒着燒着火和柴都沒有了,有人說:你快看那!一看,隻見地上有一個用石灰粉灑着畫出來的一個人形,這人形會動,他用條帚使勁打,又讓二哥拿刀來,接過刀砍了好幾刀。
醒來後累得直喘氣。
聽說高考錄取也要找關系,這樣相同的分數才可以保險。
兩人都把此事當成頭等大事,分頭打電話跑路,道良本來就是大學教師,他早年的同事當上了校領導,不過呢,退了。
死馬也當活馬醫吧——人家說,隻要上了本校的錄取線就沒問題。
海紅呢,在高校也有一兩個、兩三個朋友,她為難着自己,給朋友打電話。
這早已離婚的兩口子,從早到晚頭挨頭,嘀嘀咕咕,請什麼樣的家教、報什麼學校何種專業,兩人從不同渠道知道的消息互相通報,及時剪報粘貼,等等。
高考前夕,春泱病了,拉肚子,兩個人一起陪在醫院裡打點滴。
在這樣嚴重的時刻,少了一個人是不行的。
兩匹馬,朝着一個共同的目标奔跑,脫了缰繩的那匹自動回到了原有的軌道上。
這兩人的關系越發緊密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高考了,他們在考場附近的便捷酒店訂了一個房間,海紅陪春泱住下來。
高考那日,北京下了一場全年最大的雷暴雨,從淩晨開始下,一直不停,全市有八十多條道路堵住了,考生求助交警為曆年之最,如此仍有多名考生因路堵缺考。
閃電雷鳴,道良和銀禾打着雨傘給春泱和海紅送早餐,用銀禾給安姬惠送雞湯的保溫筒裝了牛奶、面包和雞蛋。
雨真大啊,兩個人的褲腿都濕了半截。
第二天下午,雨停了,道良和海紅一道在考場門口等候高考結束的春泱,三個人一起,在擁擠的人群中照了一張全家福——這情景,誰看了能說他們不是一家人呢! 元旦快到了,武漢的住處冷得像冰窟——到處都是冰的,床上的被子和枕頭、桌子上的本子和筆、廚房的碗筷、馬桶、椅子、毛巾、掃帚、衣架……,海紅瘦,身上的熱量本來就少,每觸到一處她身上的熱能就散掉一分,她的熱氣被寒冷一把一把揪走,身上也一寸一寸變涼。
多少個暖水袋、多少床被子都暖她不過來了,冰着身子難以入睡,到天亮腳還是冰冷的。
她要回到北京有暖氣的家裡去!那個擁擠的、地上有碎屑和頭發、衛生間沒有裝修、廚房的頂闆膩着一層油煙的家,在武漢寒冷的冬天裡遠遠地泛起了一層光澤,海紅先看到了那張她常年坐着看書的沙發,她用從雲南帶回來的土布當沙發布,那種粗糙的質感越過長江黃河來到她的指尖……她又看見了自己那張單人床,鋪着深藍色方格子床單,素淨雅潔,床尾就有暖氣片,那種老式的、塗着灰漆的鐵片把暖氣送到她的腳底,她在床頭放了一隻懷表和一隻小手電筒,伸手一摸就能準确拿到。
她一刻都不願意等了,離元旦還有幾天,她匆忙把手頭的活幹完,提前踏上了北去的列車。
海紅站在人生的中年,向着遠處眺望,真是白茫茫一片——她的烏托邦多麼遙遠啊。
這一年,春泱高考,高三的家長會頻繁,道良聽力減弱,他去開家長會回來總是訴說聽不清楚,于是每次會總是讓海紅提前趕回北京,去開那些令人頭疼的冗長的家長會,聽校長、分管的副校長、年級主任、班主任、科任老師逐一講話,又聽又記,眼酸手澀。
春泱高中上的不是什麼好學校,她各科成績總分在年級可排前十名,有時候還上過前四、前五,但往全區的排名一比,連個一本高校都達不到,即使挨着邊也是勉強。
前景暗淡。
狀态消極。
道良又陷入了焦慮。
他夢見一張巨大的試卷,中間有一溜小字條,那上頭的題目春泱一道都不會做。
接着又夢見睡在地上,枕頭旁邊有一個洞,很深。
洞裡鬧鬼,一個聲音告訴他,要用火燒,再用開水燙。
決定用火燒,旁邊就有很多柴,棍子什麼的一堆,把木棍點着火,往席子底下塞,燒着燒着火和柴都沒有了,有人說:你快看那!一看,隻見地上有一個用石灰粉灑着畫出來的一個人形,這人形會動,他用條帚使勁打,又讓二哥拿刀來,接過刀砍了好幾刀。
醒來後累得直喘氣。
聽說高考錄取也要找關系,這樣相同的分數才可以保險。
兩人都把此事當成頭等大事,分頭打電話跑路,道良本來就是大學教師,他早年的同事當上了校領導,不過呢,退了。
死馬也當活馬醫吧——人家說,隻要上了本校的錄取線就沒問題。
海紅呢,在高校也有一兩個、兩三個朋友,她為難着自己,給朋友打電話。
這早已離婚的兩口子,從早到晚頭挨頭,嘀嘀咕咕,請什麼樣的家教、報什麼學校何種專業,兩人從不同渠道知道的消息互相通報,及時剪報粘貼,等等。
高考前夕,春泱病了,拉肚子,兩個人一起陪在醫院裡打點滴。
在這樣嚴重的時刻,少了一個人是不行的。
兩匹馬,朝着一個共同的目标奔跑,脫了缰繩的那匹自動回到了原有的軌道上。
這兩人的關系越發緊密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高考了,他們在考場附近的便捷酒店訂了一個房間,海紅陪春泱住下來。
高考那日,北京下了一場全年最大的雷暴雨,從淩晨開始下,一直不停,全市有八十多條道路堵住了,考生求助交警為曆年之最,如此仍有多名考生因路堵缺考。
閃電雷鳴,道良和銀禾打着雨傘給春泱和海紅送早餐,用銀禾給安姬惠送雞湯的保溫筒裝了牛奶、面包和雞蛋。
雨真大啊,兩個人的褲腿都濕了半截。
第二天下午,雨停了,道良和海紅一道在考場門口等候高考結束的春泱,三個人一起,在擁擠的人群中照了一張全家福——這情景,誰看了能說他們不是一家人呢! 元旦快到了,武漢的住處冷得像冰窟——到處都是冰的,床上的被子和枕頭、桌子上的本子和筆、廚房的碗筷、馬桶、椅子、毛巾、掃帚、衣架……,海紅瘦,身上的熱量本來就少,每觸到一處她身上的熱能就散掉一分,她的熱氣被寒冷一把一把揪走,身上也一寸一寸變涼。
多少個暖水袋、多少床被子都暖她不過來了,冰着身子難以入睡,到天亮腳還是冰冷的。
她要回到北京有暖氣的家裡去!那個擁擠的、地上有碎屑和頭發、衛生間沒有裝修、廚房的頂闆膩着一層油煙的家,在武漢寒冷的冬天裡遠遠地泛起了一層光澤,海紅先看到了那張她常年坐着看書的沙發,她用從雲南帶回來的土布當沙發布,那種粗糙的質感越過長江黃河來到她的指尖……她又看見了自己那張單人床,鋪着深藍色方格子床單,素淨雅潔,床尾就有暖氣片,那種老式的、塗着灰漆的鐵片把暖氣送到她的腳底,她在床頭放了一隻懷表和一隻小手電筒,伸手一摸就能準确拿到。
她一刻都不願意等了,離元旦還有幾天,她匆忙把手頭的活幹完,提前踏上了北去的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