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薛峰)

關燈
真熱。

    我知道不僅天氣熱,我的心也在發燒。

     一切都權衡過了,結論已經相當明确。

    剩下的隻是用行動來使目标成為現實。

    過去那些想法——具體地說,就是到一個艱苦的地方去創造不平凡的業績——不管那是崇高的還是狂熱的,反正一切都已經退遠了。

    從内心深處來說,這的确叫人有些傷感。

    向過去這樣一些視為神聖的東西告别,總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這也如同我們希望成為大人,但卻又眷戀着自己的童年。

    這個比喻不太恰當。

    不管怎樣說,我和親愛的小芳曾經共同制作了一葉理想的風帆。

    是的,風帆。

    這風帆一直行駛在我們心靈蔚藍色的海洋裡……但這葉風帆現在應該轉向。

    是的,轉向。

    轉到現實生活邏輯所鋪成的航道上來,而不應該再在理想的王國裡任意飄遊了。

    作為一個農民的兒子,我對故鄉的山水和那裡的鄉親永遠抱有深情。

    我一直無法割斷我和這一切的感情聯系,總想不管怎樣,我還是要回到他們中國去。

     但後來心情慢慢矛盾起來了。

     說心裡話,我雖然上的師範大學,按理就應該去做一名教師,但我當然更願成為一個詩人。

    如果我像原來想的那樣去山區,就隻能到一個中學去任教。

    教師,那意味着無窮無盡地講課,改作業,開會。

    如果再代個班主任,那就是成天跟在幾十名二混小子的後頭瞎折騰。

    這能寫詩嗎?詩人應該聽交響樂,看芭蕾舞,進行廣泛的交遊,才能獲得靈感。

    可是,沙漠裡隻能聽蒙古風粗野的吼叫,看一望無際、沒有任何生命的黃沙丘。

    幾十裡路上甚至連人影都找不見,寫什麼呢?也許隻能去反複贊頌那些可憐的沙柳了…… 我也許說得太過分了。

    是的,那裡畢竟有雄偉古長城的遺迹橫卧在荒漠之中;駝鈴,海子,烽火台,以及壯麗的落日和直升的炊煙,也都是詩。

    我想我就是留在大城市,今後一定也要去那裡的。

    但這應該是一個詩人去漫遊,而不是去充當那裡的一個永久的居民。

    這正是我現在和過去想法和不同所在。

    當然,這一切變化是慢慢發展的。

     我進大學後,漸漸發現,像我和小芳抱有的那種浪漫生活觀點的人,幾乎很難找到。

    所有的人都是實際的。

    他們一邊拼命學習知識,一邊拼命追逐據說是屬于他們自己的東西。

     說實話,我一開始瞧不起這些人,自視自己的境界要比他們高。

    我曾經直率地對同學們說出我畢業後的打算,結是招緻了一部分人的無情嘲笑。

    他們說我還停留在“四人幫”的時候,堅持要“上山下鄉”呀,以後大家甚至漸漸不理我了,似乎我是一個怪物似的。

    我經曆了痛苦的孤獨。

     當時,我反複從内心審視了自己靈魂的殿堂,再一次看到那裡所供奉的東西仍然是崇高的。

     同時,我也開始不抱偏見地觀察和琢磨嘲笑我的那些人的生活觀點。

    我當時是這樣想的:既然這麼多人所信仰的東西,我有沒有權利輕易地去否定它? 一開始,我發現這些東西和我心靈中的東西還是對立的。

    我無法效法。

    盡管我在我的環境中孤獨,但我有我的小芳。

    我隻要和她在一起,精神便感到無比郐暢和激昂。

    這不僅僅是我深切地愛她,更重要的是我們有相通的心靈。

    她的美麗、善良和正直,她的火一樣的熱情永遠使我迷戀和陶醉。

    我們經常在一塊談沙漠,談詩,談樹,談未來我們所要進行的工作……所有這一切都使我有勇氣在我的環境裡堅持自己的觀點。

    我想隻要我和小芳在一起,别說是去毛烏素沙漠,就是到冰天雪地的北極去也是幸福的。

     回到學校的時候,我聽到的仍然是一些老話題:如何走後門留在城市;如何逃避當中學教書匠的命運;用什麼方法,在幾年内取得什麼樣的學位;一個現代化的家庭應該是個什麼樣子;如果要從事一項事業,必須找一個沒事業心的賢妻良母或者一定既要是賢妻良母又要有事業心等等。

     不久,突然有一個人主動和我交朋友。

    這就是我已經提到過的嶽志明。

    嶽志明從一切方面來說一看就是個高幹子弟。

    他能把浮華掩飾在質樸之中;能把俗氣深藏在脫俗的表面下。

    本質是傲氣的,但又可以居高臨下地關懷别人。

    就拿穿衣服來說吧,外衣是不講究的,但襯衣又特别講究。

    大家都知道他是誰的兒子。

    班上有幾個女同學都争着接近他,大概是想當省委常委的兒媳婦——盡管她們知道他已經和省軍區一位副政委的女兒在戀愛。

    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