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關燈
小
中
大
……夜,黑沉沉的。
雨,淅淅瀝瀝。
馬延雄垂着頭,在燈前的土地上來回走着。
牆壁上他高大的投影晃蕩搖曳。
他走着,腳步是匆忙的,像他平時在鄉村的山路上一樣,似乎有許多急事要他趕緊去辦。
他一頭撞在門闆上了!他猛擡起頭來,一雙眯縫着的眼睛長久而迷惑地望着大門,望着門縫外邊的那一把大鐵鎖,那兩片沒有血色的嘴唇便劇烈地抖索起來…… 這已經不是在縣監獄裡,而是在石門公社的獸醫站了。
寶貴的自由他隻享受了幾小時就又失去了。
他甚至沒有能好好看幾眼他親愛的玉蘭,也沒來得及向她問問兒子的情況——可憐的孩子!為了有他這個爸爸,現在正在白眼和辱罵聲中提着漿糊桶子……可是,比這更大的痛苦是:他不知道全縣的形勢将會怎樣發展。
作為一家之長,他隻為三個人負責;作為縣委書記,他要對全縣十三萬人民負責。
可是,現在他又能做些什麼呢? 眼下,兩派就像兩扇瘋狂轉着的石磨,他像這兩扇石磨中間的一顆豆子。
如果能使這兩扇磨不咬在一起磨擦,他這個“豆子”就是粉身碎骨,磨成面,他也心甘情願,樂而為之。
可是,他這顆小小的豆子能隔開這兩扇磨嗎?能命他們不貼在一起互相磨擦嗎?答案是肯定的:這是一個社會性的動亂潮流,他個人改變不了這個局面。
那麼,這樣看來,他是不是不應該做這一顆“豆子”呢?是不是應該從這兩扇磨中間蹦出去呢? 答案也是肯定的:他不能“蹦”出去!他可以蹦出去,但不能蹦出去!他是共産黨員,是黨的縣委書記,他不能離開這暴風驟雨,去為自己尋找避風的港灣。
也不能像李維光那樣,為了給自己找一頂保護傘,不惜賣身給一派,使兩派群衆的矛盾沖突然加深。
那麼,他應該怎麼辦呢? 他頭頂在門闆上,從門縫裡惆怅地望着黑漆漆的雨夜。
沒有哪個上級領導能夠給他直接指示什麼。
省委、地委和縣委一樣被砸爛,被奪了權,聽不見廣播,看不上報紙,黨中央對目前運動的所有精神他都不能知道。
他隻能靠自己共産黨員的覺悟來判斷眼前的一切。
他已經到了這樣的時候:沒有上級,也沒有下級,他是一個單兵在作戰! 這處境,這狀況,眼前也不是他馬延雄一個人,千千萬萬的人都處在這樣的境地中:一切要靠自己來領導自己,指揮自己。
這是一場肉體的考驗,更是一場靈魂的考驗。
是純真的還是卑鄙的?是崇高的還是低下的?是為黨和人民勇于犧牲還是為個人的利益而投機取巧?兩條路隻能走一條,每一個人都必須選擇。
嚴酷的現實要每個人把自己的心靈都赤裸裸地袒露在它面前。
門外面飄着輕風細雨,馬延雄的内心裡掀起狂風激浪……現在,他從們闆上擡起了頭,額上冒着熱氣,蒼白的臉上汁漬漬的。
他來到油燈前,用袖子揩了揩臉,坐在炕沿上。
燈光映出緊張思考而發過燒的臉頰,蒼白中當着一點淡淡的紅顔色。
他這樣坐了一會,突然像記起了什麼,兩隻手神經質地在身上亂摸起來。
摸了半天,手無力地垂下了——破棉襖沒有帶來!地圖,鉛筆,這兩件寶貴的東西不在他身邊了! 他失望地長歎了一口氣。
歎氣之餘,他似乎聽見門縫裡傳來一個很細微的聲音。
在這個封閉的世界裡,任何一點響動都能牽動他的神經。
他剛開始以為是蚊子發出的響聲,但一想現在已是深秋,哪來的蚊子呢。
他又側耳細聽——這下聽清楚了:天啊!這竟是一個人的聲音!誰?他的心一縮。
沒聽見院外開大門的聲音,怎麼會有人出現在他的窯門口呢?他緊張地走到門後,從門縫裡往外看:隻見一個黑糊糊的身影半蹲在門前。
為了看清那人的臉,他也在門後半蹲下來,當他眯縫着的眼睛和門外黑暗中一雙閃閃發光的眼睛對在一起的時候,吃驚幾乎使他跌倒在地上——啊,這人竟是柳秉奎! 這人正是柳秉奎。
他怎能像天兵一樣降在這個地方呢? 秉奎現在正輕輕往開擡着門。
趁這個當兒,我們先來交待幾筆——馬延雄被紅指拉走後,柳秉奎第二天在縣城的街道上像一個丢了許多錢的人,前街跑到後街,又從後街跑到前街。
縣城一片殺氣騰騰,紅總正積極準備攻打石門。
一場惡戰眼看就要爆發,重新陷入囹圄的老馬性命難保啊! 他滿頭大汗在街道上颠了一天,不知自己該怎麼辦!他又怕他們村的黑三碰上他。
要是叫這個投機倒把分子看見他,叫來一群“孫大聖”把他踩不死才怪哩! 他趕忙進了街角的公共廁所,在那裡想了半天,最後才拿定了主意。
他先拿自己随身帶的一點錢,在城邊一個村裡冒雨買了幾
雨,淅淅瀝瀝。
馬延雄垂着頭,在燈前的土地上來回走着。
牆壁上他高大的投影晃蕩搖曳。
他走着,腳步是匆忙的,像他平時在鄉村的山路上一樣,似乎有許多急事要他趕緊去辦。
他一頭撞在門闆上了!他猛擡起頭來,一雙眯縫着的眼睛長久而迷惑地望着大門,望着門縫外邊的那一把大鐵鎖,那兩片沒有血色的嘴唇便劇烈地抖索起來…… 這已經不是在縣監獄裡,而是在石門公社的獸醫站了。
寶貴的自由他隻享受了幾小時就又失去了。
他甚至沒有能好好看幾眼他親愛的玉蘭,也沒來得及向她問問兒子的情況——可憐的孩子!為了有他這個爸爸,現在正在白眼和辱罵聲中提着漿糊桶子……可是,比這更大的痛苦是:他不知道全縣的形勢将會怎樣發展。
作為一家之長,他隻為三個人負責;作為縣委書記,他要對全縣十三萬人民負責。
可是,現在他又能做些什麼呢? 眼下,兩派就像兩扇瘋狂轉着的石磨,他像這兩扇石磨中間的一顆豆子。
如果能使這兩扇磨不咬在一起磨擦,他這個“豆子”就是粉身碎骨,磨成面,他也心甘情願,樂而為之。
可是,他這顆小小的豆子能隔開這兩扇磨嗎?能命他們不貼在一起互相磨擦嗎?答案是肯定的:這是一個社會性的動亂潮流,他個人改變不了這個局面。
那麼,這樣看來,他是不是不應該做這一顆“豆子”呢?是不是應該從這兩扇磨中間蹦出去呢? 答案也是肯定的:他不能“蹦”出去!他可以蹦出去,但不能蹦出去!他是共産黨員,是黨的縣委書記,他不能離開這暴風驟雨,去為自己尋找避風的港灣。
也不能像李維光那樣,為了給自己找一頂保護傘,不惜賣身給一派,使兩派群衆的矛盾沖突然加深。
那麼,他應該怎麼辦呢? 他頭頂在門闆上,從門縫裡惆怅地望着黑漆漆的雨夜。
沒有哪個上級領導能夠給他直接指示什麼。
省委、地委和縣委一樣被砸爛,被奪了權,聽不見廣播,看不上報紙,黨中央對目前運動的所有精神他都不能知道。
他隻能靠自己共産黨員的覺悟來判斷眼前的一切。
他已經到了這樣的時候:沒有上級,也沒有下級,他是一個單兵在作戰! 這處境,這狀況,眼前也不是他馬延雄一個人,千千萬萬的人都處在這樣的境地中:一切要靠自己來領導自己,指揮自己。
這是一場肉體的考驗,更是一場靈魂的考驗。
是純真的還是卑鄙的?是崇高的還是低下的?是為黨和人民勇于犧牲還是為個人的利益而投機取巧?兩條路隻能走一條,每一個人都必須選擇。
嚴酷的現實要每個人把自己的心靈都赤裸裸地袒露在它面前。
門外面飄着輕風細雨,馬延雄的内心裡掀起狂風激浪……現在,他從們闆上擡起了頭,額上冒着熱氣,蒼白的臉上汁漬漬的。
他來到油燈前,用袖子揩了揩臉,坐在炕沿上。
燈光映出緊張思考而發過燒的臉頰,蒼白中當着一點淡淡的紅顔色。
他這樣坐了一會,突然像記起了什麼,兩隻手神經質地在身上亂摸起來。
摸了半天,手無力地垂下了——破棉襖沒有帶來!地圖,鉛筆,這兩件寶貴的東西不在他身邊了! 他失望地長歎了一口氣。
歎氣之餘,他似乎聽見門縫裡傳來一個很細微的聲音。
在這個封閉的世界裡,任何一點響動都能牽動他的神經。
他剛開始以為是蚊子發出的響聲,但一想現在已是深秋,哪來的蚊子呢。
他又側耳細聽——這下聽清楚了:天啊!這竟是一個人的聲音!誰?他的心一縮。
沒聽見院外開大門的聲音,怎麼會有人出現在他的窯門口呢?他緊張地走到門後,從門縫裡往外看:隻見一個黑糊糊的身影半蹲在門前。
為了看清那人的臉,他也在門後半蹲下來,當他眯縫着的眼睛和門外黑暗中一雙閃閃發光的眼睛對在一起的時候,吃驚幾乎使他跌倒在地上——啊,這人竟是柳秉奎! 這人正是柳秉奎。
他怎能像天兵一樣降在這個地方呢? 秉奎現在正輕輕往開擡着門。
趁這個當兒,我們先來交待幾筆——馬延雄被紅指拉走後,柳秉奎第二天在縣城的街道上像一個丢了許多錢的人,前街跑到後街,又從後街跑到前街。
縣城一片殺氣騰騰,紅總正積極準備攻打石門。
一場惡戰眼看就要爆發,重新陷入囹圄的老馬性命難保啊! 他滿頭大汗在街道上颠了一天,不知自己該怎麼辦!他又怕他們村的黑三碰上他。
要是叫這個投機倒把分子看見他,叫來一群“孫大聖”把他踩不死才怪哩! 他趕忙進了街角的公共廁所,在那裡想了半天,最後才拿定了主意。
他先拿自己随身帶的一點錢,在城邊一個村裡冒雨買了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