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流變隐喻篇 第53章 也許是撥火棍

關燈
包攏我的黑暗是那般濃密,了無間隙。

    黑得簡直就像具有一個意志。

    那裡一道光也射不進來,一點光源也找不見,活像在光照射不到的深海底行走。

    隻有手中手電筒黃色的光勉強把我和世界聯結起來。

    通道始終是徐緩的斜坡。

    仿佛是在岩石中圓圓開鑿出來的漂亮的圓筒,地面堅實牢固,大體平坦。

    頂很低,必須時刻彎腰才不至于碰頭。

    地下的空氣涼浸浸讓皮膚發冷,但沒有氣味,一切都近乎奇妙地概無氣味。

    這裡,甚至空氣都可能和地上的空氣構成不同。

     手中的手電筒的電池能用多長時間,我當然無法判斷。

    現在它放射的光似乎一氣流注,而若電池半途耗盡(當然遲早總要耗盡),我勢必孤零零留在這密不見光的黑暗中。

    而且,如果長面人的話可信,那麼這黑暗的某處還潛伏着危險的“雙重隐喻”。

     握有手電筒的我的手心緊張得滲出汗來。

    心髒發出遲鈍而堅硬的聲音。

    聲音讓我想到森林深處傳來的不安穩的鼓聲。

    “最好帶一種照明用具去,有的地方相當黑暗。

    ”長面人忠告我說。

    這就是說,這地下通道并非全都漆黑一團。

    我盼望四周多少亮一些,盼望頂部多少高一些。

    黑暗狹小的場所任何時候都勒緊我的神經。

    久而久之,呼吸就逐漸變得困難。

     我盡量不去考慮狹小與黑暗。

    為此就必須考慮别的什麼。

    我讓奶酪吐司浮上腦海。

    為什麼非奶酪吐司不可呢?我也不清楚。

    總之奶酪吐司的樣子浮上我此時的腦海。

    盛在無花白瓷盤裡的方形奶酪吐司。

    吐司烤得恰到好處,上面的奶酪也融化得賞心悅目。

    此刻正要拿入我的手中。

    旁邊還有冒着熱氣的黑咖啡。

    猶如星月皆無的深更半夜一般黑乎乎的黑咖啡。

    我動情地想起早餐桌上擺好的這些物件。

    朝外敞開的窗,窗外高大的柳樹,如特技師一樣岌岌可危地立在柔軟的柳枝上發出輕快叫聲的鳥們。

    無論哪一樣都位于距現在的我遠不可測的地方。

     接着我想起歌劇《玫瑰騎士》。

    我要喝着咖啡嚼着剛烤好的奶酪吐司聽那支樂曲。

    英國迪卡(DECCA)(1)公司出品的漆黑漆黑的唱片。

    我把那沉甸甸的塑料片放在轉盤上,慢慢放下唱針。

    喬治·索爾蒂指揮下的維也納愛樂樂團。

    流暢而細膩的旋律。

    “即使一把掃帚,我也能用聲音描述出來”——鼎峰時期的理查德·施特勞斯口吐狂言。

    不,那不是掃帚來着?有可能不是。

    沒準是太陽傘,也許是撥火棍。

    是什麼都無所謂。

    不過,究竟怎樣才能用音樂把一把掃帚描述下來呢?例如熱奶酪吐司、例如角質化的腳底闆、例如明喻和暗喻的不同——對這些東西他果真能用音樂精确描述下來不成? (1)寶麗金集團所屬的一家以錄制歌劇而聞名于世的唱片公司,成立于1929年。

     理查德·施特勞斯在戰前的維也納(德奧合并之前抑或之後?)指揮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

    那天演奏的曲目是貝多芬的交響曲。

    文靜、優雅而又铿锵有力的第七交響曲。

    這部作品仿佛是夾在開朗外向的姐姐(第六)和腼腆美麗的妹妹(第八)之間誕生的。

    年輕時的雨田具彥坐在聽衆席上。

    身旁有美麗的姑娘,他大概戀着她。

     我就維也納街景浮想聯翩。

    維也納華爾茲、甜甜的薩赫(Sachertorte)巧克力蛋糕、建築物頂端翻卷的紅黑萬字旗。

     思維在黑暗中朝着意義缺失的方向——或許應說是沒有方向性的方向——漫無邊際地延伸開去。

    然而我無法控制其延伸方式。

    我的思維已然脫離我的掌控。

    在了無間隙的黑暗中把握自己的思考并非易事。

    思考化為神秘之樹,将其枝條自由伸向黑暗之中(暗喻)。

    但不管怎樣,我有必要為保有自我而不斷思考什麼——什麼都無所謂的什麼。

    舍此,勢必由于緊張而陷入過度呼吸狀态。

     我一邊圍繞五花八門的事物胡思亂想,一邊沿着筆直的坡路永無休止地下行。

    這是純粹的直路,一無拐角二無分叉。

    無論怎麼走,頂部高度也好黑暗程度也好空氣質感也好傾斜角度也好都毫無變化。

    雖然時間感覺已基本消失,但既然下坡路綿延不斷,那麼理應來到了地下很深的地方。

    而無論多深,都終究不過是虛構之物罷了。

    不說别的,首先就不可能從建築物的三層直接下到地下。

    就連黑暗也不過是虛構的。

    大凡這裡有的,無一不是觀念或比喻——我盡可能這樣認為。

    盡管如此,緊緊包攏我的黑暗還是無處不在實實在在的黑暗,壓迫我的深度也還是無處不在實實在在的深度。

     由于一直弓腰行走,脖子和腰開始訴痛——就在這個時候,前方終于出現淡淡的光亮。

    舒緩的拐角有了幾個,每拐過一角,周圍光亮都略有增加。

    而且四周風景也好像可以分辨了,一如黎明的天空徐徐變亮。

    為了節約電池,我把手電筒關了。

     雖說多少明亮些了,而那裡氣味和聲音則依然沒有。

    少時,黑暗狹窄的通道結束,我踏入幾乎突然展開的空間中。

    仰望腦袋上方,那裡沒有天空。

    明顯高出的地方仿佛有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