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顯形理念篇 第15章 這不過是開端罷了
關燈
小
中
大
點聲音。
石闆被統統移走,剩一個洞口開在那裡。
四方格子蓋也被拆除放在旁邊。
看樣子是沉甸甸有厚度的木制蓋子。
舊固然舊了,但沒有腐爛。
一個圓形石室樣的空間留在那裡。
直徑不足兩米,深兩米半左右,用石壁圍着。
底部好像全是泥土,寸草未生。
石室裡是空的。
既沒有呼救的人,又沒有牛肉幹似的木乃伊。
隻有一個像是鈴的東西孤零零放在底部。
看上去與其說是鈴,莫如說像是幾隻小钹重合起來的古代樂器,帶一個長十五厘米左右的木柄。
指揮用小型聚光燈從上面照着它。
“裡面有的隻這東西?”免色問指揮。
“嗯,隻這個。
”指揮說,“按你說的,保持石闆和蓋子移開後的原來狀态。
什麼都沒有動。
” “奇怪!”免色自言自語似的說,“不過,真的除此以外什麼也沒有?” “拿起蓋子馬上給你那邊打電話,沒下到裡面去。
這完完全全是開蓋後原來的樣子。
”指揮回答。
“當然。
”免色以幹澀的語聲應道。
“或者本來是井也不一定。
”指揮說,“填了以後看上去就成了這樣的洞。
不過,作為井來說口徑未免過大,周圍石壁砌得也太精緻,所下功夫是很不得了的。
噢,一定是因為有什麼重要目的,才費這麼大麻煩的吧?” “下去看看也可以的?”免色對指揮說。
芳華小說 指揮有些困惑。
随即顯出為難的臉色說道:“這個嘛——,我先下去看看吧,畢竟要是有什麼就不好了。
我看了也什麼都沒有,你再随後下去。
這樣好嗎?” “當然好!”免色說,“就這樣好了!” 作業員從卡車上拿來折疊式金屬梯,展開放去下面。
指揮戴上安全帽,順梯下到大約兩米半下面的土底,四下打量片刻。
他先往上看,然後用手電筒仔細查看周圍石壁和腳下。
地面放的鈴那樣的東西觀察得分外仔細。
但手沒有碰它,僅僅觀察。
接着用作業靴底往地面蹭了幾次。
“嗵嗵”用靴後跟使勁蹬。
做了幾次深呼吸,嗅氣味。
他在洞内一共停了五六分鐘——也就五六分鐘——然後慢慢順梯子爬上地面。
“好像沒有危險。
空氣也正常,怪蟲子什麼的也沒有。
洞底也硬硬實實。
下去沒有問題。
”他說。
為了便于行動,免色脫去雨衣,一身法蘭絨襯衣和卡其褲,手電筒用帶子吊在頸下,爬下金屬梯。
我們從上面默默注視。
指揮用聚光燈的光照着免色腳下。
免色站在洞底,仿佛窺看動靜好一會兒一動不動。
而後手摸石壁,弓身确認地面觸感。
再把地面上放的鈴铛樣的東西拿在手裡,用手中的手電筒光細細看了又看。
随即輕搖幾下。
他一搖,發出的不折不扣是那個“鈴聲”。
确切無疑。
是誰深更半夜在這裡搖鈴來着。
但那個誰已不在這裡。
唯獨鈴聲剩了下來。
免色一邊看鈴一邊搖了幾次頭,仿佛說不可思議。
接着他再次仔細查看四周牆壁,好像懷疑會不會哪裡有秘密出入口。
然而沒有發現任何蛛絲馬迹。
随後朝上看地上的我們,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
他腳蹬梯子,伸出手把鈴那樣的東西朝我遞來。
我彎腰接過。
舊木柄整個沁了冷冷的潮氣,濕乎乎的。
我像免色剛才那樣輕搖一下,聲音意外清脆。
什麼做的不知道,但金屬部分顯然絲毫無損。
髒了,但沒有生鏽。
盡管在潮濕的泥土中放了漫長年月,卻沒有生鏽。
為什麼呢?原因不得而知。
“那是什麼呢,到底?”指揮問我。
他四十六七歲,敦敦實實的小個頭男子。
曬黑了,淡淡生着沒有打理的胡須。
“這——這是什麼呢?看上去也像是過去的佛具。
”我說,“反正像是年代相當久遠的東西。
” “這是你們要找的東西?” 我搖頭道:“不,和我們預想的有點兒不一樣。
” “可這場所也足夠不可思議的。
”指揮說,“用嘴是很難說,不過這個洞總好像有一種神秘氣氛。
到底是誰為了什麼造這東西的呢?想必是過去造的,把這麼多石塊運到山上堆起來應該要很多勞力的。
” 我什麼也沒說。
不久,免色從洞口上來。
他把指揮叫到身旁,兩人就什麼交談了很長時間。
那當中我手拿鈴站在洞旁。
也想下到石室看看,又轉念作罷。
雖然不是雨田政彥,但最好還是少做多餘的事。
能夠置之不理的,置之不理或許不失為上策。
我把手中的鈴暫且放在小廟前面,又在褲子上擦了幾下手心。
免色走來對我說:“請他們對整個石室詳細檢查。
乍看似乎隻是普普通通的洞穴,但為了慎重起見還是要邊邊角角徹底檢查。
可能會發現什麼。
我倒是覺得什麼也沒有。
”免色說。
我看了看小廟前放的鈴。
“不過隻有這鈴剩下來也是奇妙啊!本來應該有誰在裡面深更半夜搖響這鈴才是……” “或者鈴自己随便響也未可知。
”我說。
免色微微笑道:“倒是很有趣的假設,可我不那麼看。
有誰從這洞底以某種意志傳送信息,向你,或者向我們,再或者向不特定的許多人。
然而那個誰簡直像煙一樣無影無蹤。
或者從那裡鑽出去了。
” “鑽出去了?” “吱溜溜,趁我們一眼沒注意。
” 我不能很好理解他的意思。
“畢竟靈
石闆被統統移走,剩一個洞口開在那裡。
四方格子蓋也被拆除放在旁邊。
看樣子是沉甸甸有厚度的木制蓋子。
舊固然舊了,但沒有腐爛。
一個圓形石室樣的空間留在那裡。
直徑不足兩米,深兩米半左右,用石壁圍着。
底部好像全是泥土,寸草未生。
石室裡是空的。
既沒有呼救的人,又沒有牛肉幹似的木乃伊。
隻有一個像是鈴的東西孤零零放在底部。
看上去與其說是鈴,莫如說像是幾隻小钹重合起來的古代樂器,帶一個長十五厘米左右的木柄。
指揮用小型聚光燈從上面照着它。
“裡面有的隻這東西?”免色問指揮。
“嗯,隻這個。
”指揮說,“按你說的,保持石闆和蓋子移開後的原來狀态。
什麼都沒有動。
” “奇怪!”免色自言自語似的說,“不過,真的除此以外什麼也沒有?” “拿起蓋子馬上給你那邊打電話,沒下到裡面去。
這完完全全是開蓋後原來的樣子。
”指揮回答。
“當然。
”免色以幹澀的語聲應道。
“或者本來是井也不一定。
”指揮說,“填了以後看上去就成了這樣的洞。
不過,作為井來說口徑未免過大,周圍石壁砌得也太精緻,所下功夫是很不得了的。
噢,一定是因為有什麼重要目的,才費這麼大麻煩的吧?” “下去看看也可以的?”免色對指揮說。
芳華小說 指揮有些困惑。
随即顯出為難的臉色說道:“這個嘛——,我先下去看看吧,畢竟要是有什麼就不好了。
我看了也什麼都沒有,你再随後下去。
這樣好嗎?” “當然好!”免色說,“就這樣好了!” 作業員從卡車上拿來折疊式金屬梯,展開放去下面。
指揮戴上安全帽,順梯下到大約兩米半下面的土底,四下打量片刻。
他先往上看,然後用手電筒仔細查看周圍石壁和腳下。
地面放的鈴那樣的東西觀察得分外仔細。
但手沒有碰它,僅僅觀察。
接着用作業靴底往地面蹭了幾次。
“嗵嗵”用靴後跟使勁蹬。
做了幾次深呼吸,嗅氣味。
他在洞内一共停了五六分鐘——也就五六分鐘——然後慢慢順梯子爬上地面。
“好像沒有危險。
空氣也正常,怪蟲子什麼的也沒有。
洞底也硬硬實實。
下去沒有問題。
”他說。
為了便于行動,免色脫去雨衣,一身法蘭絨襯衣和卡其褲,手電筒用帶子吊在頸下,爬下金屬梯。
我們從上面默默注視。
指揮用聚光燈的光照着免色腳下。
免色站在洞底,仿佛窺看動靜好一會兒一動不動。
而後手摸石壁,弓身确認地面觸感。
再把地面上放的鈴铛樣的東西拿在手裡,用手中的手電筒光細細看了又看。
随即輕搖幾下。
他一搖,發出的不折不扣是那個“鈴聲”。
确切無疑。
是誰深更半夜在這裡搖鈴來着。
但那個誰已不在這裡。
唯獨鈴聲剩了下來。
免色一邊看鈴一邊搖了幾次頭,仿佛說不可思議。
接着他再次仔細查看四周牆壁,好像懷疑會不會哪裡有秘密出入口。
然而沒有發現任何蛛絲馬迹。
随後朝上看地上的我們,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
他腳蹬梯子,伸出手把鈴那樣的東西朝我遞來。
我彎腰接過。
舊木柄整個沁了冷冷的潮氣,濕乎乎的。
我像免色剛才那樣輕搖一下,聲音意外清脆。
什麼做的不知道,但金屬部分顯然絲毫無損。
髒了,但沒有生鏽。
盡管在潮濕的泥土中放了漫長年月,卻沒有生鏽。
為什麼呢?原因不得而知。
“那是什麼呢,到底?”指揮問我。
他四十六七歲,敦敦實實的小個頭男子。
曬黑了,淡淡生着沒有打理的胡須。
“這——這是什麼呢?看上去也像是過去的佛具。
”我說,“反正像是年代相當久遠的東西。
” “這是你們要找的東西?” 我搖頭道:“不,和我們預想的有點兒不一樣。
” “可這場所也足夠不可思議的。
”指揮說,“用嘴是很難說,不過這個洞總好像有一種神秘氣氛。
到底是誰為了什麼造這東西的呢?想必是過去造的,把這麼多石塊運到山上堆起來應該要很多勞力的。
” 我什麼也沒說。
不久,免色從洞口上來。
他把指揮叫到身旁,兩人就什麼交談了很長時間。
那當中我手拿鈴站在洞旁。
也想下到石室看看,又轉念作罷。
雖然不是雨田政彥,但最好還是少做多餘的事。
能夠置之不理的,置之不理或許不失為上策。
我把手中的鈴暫且放在小廟前面,又在褲子上擦了幾下手心。
免色走來對我說:“請他們對整個石室詳細檢查。
乍看似乎隻是普普通通的洞穴,但為了慎重起見還是要邊邊角角徹底檢查。
可能會發現什麼。
我倒是覺得什麼也沒有。
”免色說。
我看了看小廟前放的鈴。
“不過隻有這鈴剩下來也是奇妙啊!本來應該有誰在裡面深更半夜搖響這鈴才是……” “或者鈴自己随便響也未可知。
”我說。
免色微微笑道:“倒是很有趣的假設,可我不那麼看。
有誰從這洞底以某種意志傳送信息,向你,或者向我們,再或者向不特定的許多人。
然而那個誰簡直像煙一樣無影無蹤。
或者從那裡鑽出去了。
” “鑽出去了?” “吱溜溜,趁我們一眼沒注意。
” 我不能很好理解他的意思。
“畢竟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