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顯形理念篇 第15章 這不過是開端罷了

關燈
投入不少,而事情又和他毫無幹系。

     正這麼想着,免色問我:“《二世緣》看了?” 看了,我回答。

     “怎麼想的?夠不可思議的吧?” “非常不可思議,的确。

    ” 免色注視一會兒我的臉,随後道:“說實話,不知為什麼,過去我就為那個故事動心來着。

    也是因為這個,本次事件激起了我個人興緻。

    ” 我喝一口咖啡,用紙巾擦一下嘴角。

    兩隻大烏鴉互喚着飛向山谷。

    它們幾乎不以雨為意。

    淋了雨,無非毛色略略變深罷了。

     我問免色:“沒有多少佛教知識,細小地方不能完全理解。

    所謂僧人入定,就是自願入棺死去嗎?” “正是。

    入定本來是指‘開悟’,為了表示區别,也叫‘生入定’。

    在地下建一個石室,把竹筒伸出地面設通風孔。

    要入定的僧人進入地下前一定期間持續木食,調整身體。

    死後不腐爛,完美地化為木乃伊。

    ” “木食?” “隻吃草和樹果活着。

    谷物等大凡調理的東西概不入口。

    就是說,在存活期間把脂肪和水分極力排出體外,改變身體結構,以便完美地變成木乃伊。

    這樣把身體徹底淨化以後進入土中。

    僧人在黑暗中絕食念經,随之敲钲不止,或不斷搖鈴。

    人們通過竹筒氣孔聽得钲聲鈴聲。

    但不久就聽不見了,說明已經斷氣。

    之後經年累月,身體慢慢化為木乃伊。

    三年三個月後挖出來是大緻規定。

    ” “為了什麼要做那樣的事呢?” “為了成為即身佛。

    人能夠通過那麼做來開悟,讓自己能夠到達超越生死的境地,進而普救衆生。

    即所謂涅槃。

    挖出來的即身佛、也就是木乃伊被安置在寺院,人們通過參拜來獲得救贖。

    ” “事實上好像等于一種自殺啊!” 免色點頭:“所以到了明治時期,入定為法律禁止,幫助入定的被問以協助自殺罪。

    但是,現實中偷偷入定的僧人似乎并未絕迹。

    這樣,秘密入定,不用誰挖出,就那樣埋在地下這一情形或許不在少數。

    ” “你認為那石堆有可能是那種秘密入定的遺址嗎?” 免色搖頭:“啊,這點不實際挪開石頭是不知曉的。

    不過,那種可能性并非沒有。

    竹筒那樣的東西固然沒有,但若是那樣的結構,從石縫間可以通風,聲音也聽得到。

    ” “就是說石頭下有誰還活着,還繼續天天夜裡弄響钲或鈴什麼的?” 免色再次搖頭:“無需說,那是根本無法用常識來考慮的。

    ” “達到涅槃——就是跟普通死亡是不同的了?” “不同。

    我對佛教的教義也所知無多,但在我理解的限度内,涅槃是屬于超越生死層次的。

    不妨認為,縱使肉體消亡了,靈魂也會轉到超越生死的場所。

    今世的肉體終不過是臨時寓所罷了。

    ” “假定僧人通過生入定而有幸達到涅槃境地,那麼重新回歸肉體也是可能的嗎?” 免色不聲不響地注視一會兒我的臉,而後嚼了一口火腿三明治,喝了口咖啡。

     “你的意思是?” “那個聲音至少有四五天時間聽不見了。

    ”我說,“這點有把握斷定。

    那聲音一響,我應該馬上覺察到。

    哪怕聲音再小,也不至于聽漏。

    聽得那個聲音,不過是幾天前的事。

    就是說,并不是那石頭下面有個人,那個人一直在搖響那個鈴铛。

    ” 免色把咖啡杯放回杯托,一邊注視其圖案的組合一邊就什麼思索有頃。

    而後說道:“你見過實實在在的即身佛嗎?” 我搖頭。

     免色說:“我見過幾次。

    那還是年輕時候,一個人在山形縣旅行,得以看了幾座寺院保存的即身佛。

    不知為什麼,即身佛以東北地區,尤其山形縣居多。

    說實話,并不是多麼好看的東西。

    也許我信仰之心不充分的關系,實際目睹,沒能覺得多麼難能可貴。

    黃褐色,小小的,幹幹巴巴。

    這麼說或許不好,無論顔色還是質感都讓人想起牛肉幹。

    實際上肉體無非臨時性虛幻的住所罷了——至少即身佛這樣告訴我們。

    我們就算窮盡終極努力,也至多成為牛肉幹。

    ” 他把咬過的火腿三明治拿在手裡,滿稀罕地看了好一會兒,就好像有生以來第一次看見火腿三明治。

     “反正午休結束了,往下就等石闆挪開了。

    那一來,很多事情就會真相大白,中意也好不中意也好。

    ”他說。

     下午一點十五分我們進入樹林現場。

    人們吃完午飯,已經正式開工。

    兩名作業員把金屬楔那樣的東西插進石縫,挖掘車用繩索吊起掀開石闆。

    如此掀開的石闆由作業員搭上繩索重新被挖掘車吊起。

    雖然花時間,但石闆被一塊塊穩穩掀開移去旁邊。

     免色和指揮兩人熱心交談一陣子,而後折回我站的地方。

     “不出所料,石闆不是很厚的東西,看樣子很快就能掀除。

    ”他向我解釋,“石闆下面好像蓋着格子狀封蓋。

    材質還不清楚,似乎是那封蓋在支撐石闆。

    上面壓的石闆完全挪走之後,還必須把格子蓋拆掉。

    能不能順利還不知道。

    格子蓋下是怎樣的也完全無法預測。

    對方說掀石闆還要花一些時間,作業進行到一定程度自會聯系,所以希望我們在家等待。

    如果可以就聽人家的好了,一動不動站在這裡也不頂用。

    ” 我們走回家中。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