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顯形理念篇 第6章 眼下,是無面委托人
關燈
小
中
大
有。
(1)一種有組織的社會運動,在貼有公平貿易标簽及其相關産品之中,提倡一種關于全球勞工、環保及社會政策的公平性标準,其産品從手工藝品到農産品不一而足。
該運動特别關注自發展中國家銷售到發達國家的外銷。
“隻是,有一個條件。
”他說,“對方希望以他為模特面對面來畫,并為此準備相應的時間。
” “不過我一般不用那種畫法。
” “知道。
和客戶進行私人面談,但不作為實際繪畫模特使用,這是你的做法。
這點我也告知對方了。
但還是希望這回當他本人的面來畫——這是對方的條件。
” “那意味着?” “我不清楚。
” “相當不可思議的委托啊!為什麼執著于這個?如果說不當模特也可以,莫如說應該慶幸才是。
” “委托固然别出心裁,但就報酬而言,我想可是無可挑剔……” “我也認為報酬無可挑剔。
”我表示同意。
“往下就看你了。
又不是叫你出賣靈魂!你作為肖像畫家,本事無可挑剔。
人家看中了你的本事。
” “總好像是已經引退的黑手黨殺手啊,”我說,“要幹倒最後一個目标。
” “不過并不是要流血。
怎麼樣,不試試?” “并不是要流血,”我在腦袋重複一句。
我想起《刺殺騎士團長》的畫面。
“那麼,要畫的對象是怎樣的人呢?” “實不相瞞,我也不知道。
” “男的女的也不知道?” “不知道。
性别也好姓名年齡也好,統統一無所知。
眼下純屬無面委托人。
自稱代理人的律師往我這裡打來電話,隻和他交涉來着。
” “可事是正正經經的事吧?”笑傲江湖小說 “呃,事絕不莫名其妙。
對方是可靠的律師事務所,說一談妥就立馬把啟動款打進來。
”我手握聽筒歎了口氣。
“事出突然,很難馬上答複,希望給我一點兒考慮時間。
” “沒問題,考慮到大徹大悟為止。
對方說并非多麼十萬火急的事。
” 我道謝挂斷電話。
因為想不起其他可幹的事,就走進畫室打開燈,坐在地闆上别無目的地盯視《刺殺騎士團長》。
盯視之間,肚子餓了,就進廚房拿起番茄醬和裝在碟子裡的利是餅幹折回,用餅幹蘸番茄醬吃着繼續看畫。
這東西當然談不上好吃。
相對說來味道很差。
但好吃也好不好吃也好,對于這時的我都不值一提。
隻要能夠多少填填餓癟的肚子即可。
畫在總體上和細部上都強烈吸引我的心。
不妨說,我十有八九被這幅畫完全囚禁起來。
花了幾星期時間把這幅畫徹頭徹尾看遍之後,這回我湊上前去,認真驗證每一個細節。
尤其引起我注意的是五個人物臉上浮現的表情。
我用鉛筆把畫上每個人的表情精确速寫下來。
從騎士團長、唐璜、唐娜·安娜、萊波雷洛到“長面人”,一如讀書家把書中心儀的文章一字不漏一句不差地仔細抄寫下來。
以自己的筆緻對日本畫上的人物加以速寫,對于我是第一次體驗。
我這才得知,這是比預想遠為困難的嘗試。
一來日本畫本來就是以線條為中心的繪畫,二來其表現手法比之立體性更傾向于平面性,較之現實性更重視象征性和符号性。
把以如此視線畫成的畫原封不動移植為所謂“西洋畫”畫法,在本源上就是勉為其難的。
盡管如此,在幾次出錯幾次修正之後,總算變得順手起來。
這樣的作業,縱然不能說是“脫胎換骨”,也需要以自己的理解對畫面進行解釋和“翻譯”。
為此必須首先把握原畫意圖。
換個說法,我必須或多或少地理解雨田具彥這個畫家的視點或其人的存在方式。
打個比喻,需要将自己的腳
(1)一種有組織的社會運動,在貼有公平貿易标簽及其相關産品之中,提倡一種關于全球勞工、環保及社會政策的公平性标準,其産品從手工藝品到農産品不一而足。
該運動特别關注自發展中國家銷售到發達國家的外銷。
“隻是,有一個條件。
”他說,“對方希望以他為模特面對面來畫,并為此準備相應的時間。
” “不過我一般不用那種畫法。
” “知道。
和客戶進行私人面談,但不作為實際繪畫模特使用,這是你的做法。
這點我也告知對方了。
但還是希望這回當他本人的面來畫——這是對方的條件。
” “那意味着?” “我不清楚。
” “相當不可思議的委托啊!為什麼執著于這個?如果說不當模特也可以,莫如說應該慶幸才是。
” “委托固然别出心裁,但就報酬而言,我想可是無可挑剔……” “我也認為報酬無可挑剔。
”我表示同意。
“往下就看你了。
又不是叫你出賣靈魂!你作為肖像畫家,本事無可挑剔。
人家看中了你的本事。
” “總好像是已經引退的黑手黨殺手啊,”我說,“要幹倒最後一個目标。
” “不過并不是要流血。
怎麼樣,不試試?” “并不是要流血,”我在腦袋重複一句。
我想起《刺殺騎士團長》的畫面。
“那麼,要畫的對象是怎樣的人呢?” “實不相瞞,我也不知道。
” “男的女的也不知道?” “不知道。
性别也好姓名年齡也好,統統一無所知。
眼下純屬無面委托人。
自稱代理人的律師往我這裡打來電話,隻和他交涉來着。
” “可事是正正經經的事吧?”笑傲江湖小說 “呃,事絕不莫名其妙。
對方是可靠的律師事務所,說一談妥就立馬把啟動款打進來。
”我手握聽筒歎了口氣。
“事出突然,很難馬上答複,希望給我一點兒考慮時間。
” “沒問題,考慮到大徹大悟為止。
對方說并非多麼十萬火急的事。
” 我道謝挂斷電話。
因為想不起其他可幹的事,就走進畫室打開燈,坐在地闆上别無目的地盯視《刺殺騎士團長》。
盯視之間,肚子餓了,就進廚房拿起番茄醬和裝在碟子裡的利是餅幹折回,用餅幹蘸番茄醬吃着繼續看畫。
這東西當然談不上好吃。
相對說來味道很差。
但好吃也好不好吃也好,對于這時的我都不值一提。
隻要能夠多少填填餓癟的肚子即可。
畫在總體上和細部上都強烈吸引我的心。
不妨說,我十有八九被這幅畫完全囚禁起來。
花了幾星期時間把這幅畫徹頭徹尾看遍之後,這回我湊上前去,認真驗證每一個細節。
尤其引起我注意的是五個人物臉上浮現的表情。
我用鉛筆把畫上每個人的表情精确速寫下來。
從騎士團長、唐璜、唐娜·安娜、萊波雷洛到“長面人”,一如讀書家把書中心儀的文章一字不漏一句不差地仔細抄寫下來。
以自己的筆緻對日本畫上的人物加以速寫,對于我是第一次體驗。
我這才得知,這是比預想遠為困難的嘗試。
一來日本畫本來就是以線條為中心的繪畫,二來其表現手法比之立體性更傾向于平面性,較之現實性更重視象征性和符号性。
把以如此視線畫成的畫原封不動移植為所謂“西洋畫”畫法,在本源上就是勉為其難的。
盡管如此,在幾次出錯幾次修正之後,總算變得順手起來。
這樣的作業,縱然不能說是“脫胎換骨”,也需要以自己的理解對畫面進行解釋和“翻譯”。
為此必須首先把握原畫意圖。
換個說法,我必須或多或少地理解雨田具彥這個畫家的視點或其人的存在方式。
打個比喻,需要将自己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