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大火

關燈
寬的防火線從棱線往山下蜿蜒,防火線廊道雜生了矮芒與杜鵑,兩旁種有葉片飽含水分的木荷或昆蘭樹,後者由人工栽植而能有效地圍堵泛濫的火勢。

    帕吉魯發現,木荷族群深入到桧木混合林,綿延到未知之境。

     這時一架F104戰鬥機例行每日的從高空偵照火勢,轟隆隆響。

    帕吉魯放下斧頭,從雲層找飛機,太高了,天空灰撲撲,他思忖,如果這時候有一張此地的秋冬空照圖,必能觀察到一條純白路徑,那是樹冠開滿白花的木荷家族的遷徙傑作。

    樹種可能是季風吹走種子,成批地遷徙到他處。

    因為木荷的種子又小又扁,像小耳朵,能飛翔。

     帕吉魯脫離了忙碌的人群,循着木荷走,樹迹有時間斷,有時零星,經過坎坷的爬坡路途,一小時後他來到一塊有百來株的木荷純林,他從未看過這麼多木荷,“大家好,小耳朵樹們,我來看你們家屋頂。

    ” 他躺下來,看天空,想象深冬時這片開白花的樹如何在風中會斷頭似的整朵落下。

    他的淚落下,整朵整朵地落,有種荒涼滑過臉,滑向心坎,濕潤了記憶深處。

    他感到媽媽真的離開了。

     古阿霞回去山莊就炖了青草茶,冷了灌入玻璃瓶,放入水桶冰鎮。

    六月的水特别沁,特别酥,有股流經秘境後的野姜花芬芳,幾個裝茶的玻璃罐在不斷注水的桶子裡擠得叮當響。

    她忙山莊的活,森林大火之後來了大官們視察災情,災情重得借酒澆愁,杯盤狼藉令人忙。

    她忙累了,聽到桶裡的玻璃罐磕響,偶然,清脆如風鈴,三兩次的,淡淡渺渺,可是存心去看那幾罐家夥在水裡磨蹭,也隻有磨蹭,沒聲沒響。

     隔天早上,古阿霞把冰茶灌進了紅膠殼水銀膽的保溫瓶,塞了才從剛上山的攤販買來的碎冰,追上九點火車,每升高200公尺打開瓶塞透氣,她曾經沒這樣做而讓瓶塞在半途被瓶内壓力擠出來,結果一傾斜就倒光了飲料。

     火車轉了八個峭壁彎,大山近了,大火也近了,空氣中越來越濃的煙塵。

    古阿霞走下車,順着土徑,一腳高、一腳低走,穿過六天前的火場,大火堅壁清野地帶走了萬物,剩下幾棵樹木骨架。

    古阿霞看見了什麼似的,她脫離山徑,走進火場深處的棱線邊,兩株昂然的木荷矗立在焦黑戰場,樹幹是一根瘦長湮郁的樣子,葉子卷曲,抽新芽了,她折了樹枝卻讓傷口泌出芬芳的樹液,像憋了好久的淚落下。

    木荷樹活着,她心想,這不就是《聖經》描述的橄榄樹?無論曆經戰争、洪水與祝融大火之後,再怎麼節節疤疤的生命,也會即刻生機地竄苗。

     她把樹枝放進口袋,爬上山巅,眼前的十座山黑秃秃,大地同樣疲透了。

    古阿霞卻發出微笑,不遠處的山腰,她看見帕吉魯帶着一群小孩子走來,他們揮手跑來,穿過對向扛着斧頭或掃刀要去砍防火線的工人。

     “我在這裡。

    ”古阿霞大喊,白喊了,黃狗跑到了她跟前。

     “快,救火員來了。

    ”為首的趙旻沖來,其餘人跟來,帕吉魯牽着小墨汁殿後。

     這下完了,古阿霞知道他們沖着青草茶來,這紅塑膠殼瓶這麼大,哪都藏不了。

    她把瓶子護在胸前,兩手抱緊。

    趙旻說,那是他要的滅火器,能解救渴得皲裂的嘴巴。

    幾個被煙塵把臉弄得黑乎乎的小孩擠過來,又是磨蹭,又是跳腳讨水喝。

    古阿霞說好,不過得先給帕吉魯喝一杯,她拉開瓶塞,啵亮一響惹得孩子尖叫。

    她倒了七分紅塑膠蓋,越過一片焦急的眼神們,遞給他。

    帕吉魯一直笑,又讨了第二杯,那個笑是滿足,是給孩子的挑釁,分明是說這世上仍是有你們流露天真還是介入不了的愛情。

     其餘的都給了孩子。

    他們盤坐地上,仰頭張大嘴,一個個受盡甘露,喝了古阿霞倒來又冰又沁的青草茶。

    他們的天真更加清明剔透,又喊又叫又唱歌,在焦楚的荒嶺顯得格格不入。

    有個孩子甚至把茶含在嘴裡,回頭走2公裡才吞掉。

     “快點下山去,這很危險。

    ”古阿霞催促小孩們。

     “我們是來幫忙的救火小英雄。

    ”趙旻拍拍胸脯。

     “阿霞姐姐,你要留到晚上看火燒山,很美,我們都要留下來過夜。

    ”小墨汁天真地說。

     “原來你們來救火是假,上山玩是真的,”這麼快露出了狐狸尾巴,古阿霞說,“好吧!我也來看火。

    ” 古阿霞留到了晚上。

    夜裡冷,他們從臨時帳篷出發,她穿上帕吉魯的厚花格襯衫,第一顆領扣被扯掉,袖口磨平,領口有男人久未洗澡的油耗味。

    胸袋藏有什麼,她摸出了幾根傳統五齒鋸子才會鋸出的細條狀桧木屑,而不是電鋸的細渣。

    另外還有包東西,她拿到手電筒燈下看,那是初春時才為他縫制的烏心石花香包。

    烏心石的花朵貌似玉蘭花,但花香低調,适合男人。

    她這時要丢掉,幾個念頭盤桓,又不舍得了,揣在手心。

     路途上,一切燒罄了,沾了夜露便彌漫焦味,火劫後的殘樹像一縷煙,蟲鳴缺席,孩子說連鬼都被燒死了别怕。

    大家慢慢爬上山去。

    山太高,夜太濃,星子往下爬,抓不住的摔成了流星。

    星星多得就像大家能把手伸進電視節目結束後白點閃蹦不停的星花屏幕。

     “沖上去。

    ”趙旻對帕吉魯打了機靈的眼神,跑上山頭。

    山上的孩子就是這樣,喜歡玩沖山。

     黃狗沒有沖去,打圈子,擡腿找地方尿。

    帕吉魯用腳頂它的肚皮,黃狗識趣地追上山,溜了灰煙。

     “他們打算把學校廢了。

    ”帕吉魯說。

     “喔!” “很可惜。

    ” “嗯!” 古阿霞一怔。

    她知道,這陣子孩子們讨論學校前途,用水源地森林的錢資助學校運作,未來要如何走下去,要存?要廢?難道值得“用一座森林,換一間學校”嗎?沸沸揚揚的紛争,莫衷一是。

    有些學生去問古阿霞。

    她難響應,花了這麼多努力完成的事,看來是劫難。

    帕吉魯表示,這沒有不好,要失去森林,才會記得森林的好。

     “哪時候廢?”古阿霞問。

     “讀完這學期。

    ” “他們是怕我難過,才叫你來說。

    ”古阿霞傾斜身子往山頂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