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關燈
長谷川清造與菊池琴子(在千倉家稱為阿鈴)、圓田光雄與岩村銀子,這兩對新郎新娘于昭和三十三年十月十五日在伊豆山大神的神像前舉行了結婚儀式。

    上午是清造和琴子,媒人是最信賴清造的嘯月樓主人夫婦,清造的母親從老家群馬縣趕來,新娘的父親、叔父則從滋賀縣趕來,還有住在伊豆山的新郎的哥哥嫂嫂、兩個弟弟,磊吉夫婦、飛鳥井鳰子與啟助參加了婚禮。

    一對新人等儀式結束之後,又在偏殿舉辦了婚宴,嘯月樓主人和磊吉緻辭,因為是午飯,菜肴比較簡單,每人一套生魚片配湯的套餐。

     下午是光雄和銀子。

    媒人是湘南出租車公司的老闆夫婦,住在湯河原的新郎的父母、姐姐姐夫、兩個妹妹和妹夫、新郎的舅舅舅母、湯河原的鄰組組長(1)及鄰居代表一人、從鹿兒島趕來的新娘的祖母和母親、小妹萬裡子、磊吉夫婦、鳰子等參加了婚禮。

    婚禮後,在神社參拜大道東側的新郎舅舅家中舉辦了婚宴,因為是本地人,來客衆多,從傍晚一直熱鬧到晚上。

     琴子的嫁衣是白地的一越绉綢(2)面料,上面帶有朱色、淺紅、黃色等各色大菊花圖案,并鑲有玳瑁。

    紅色腰帶是花菱圖案(3),也鑲嵌玳瑁。

    銀子的嫁衣也是白地的一越绉綢面料,圖案是紅黑兩個色調的菊花、桐花、葵花、梅花的花團圖案,右肩與膝蓋上則是大膽的鳳凰圖案;袖子是紅地,下擺是黑地,上面都有白色的花菱圖案。

    衣服四處鑲嵌着金箔,特别和諧。

    和服腰帶是中國綢緞質地,紅地上有金色波湧圖案(4),中間配以菊花。

    兩人的嫁衣都是在熱海的美容院租借來的,不過阿銀對此特别上心,事先央求贊子: “麻煩太太您打聲招呼,我的嫁衣一定要一套特别的。

    ” 結果,美容院的院長特地去東京采購來一套新奇的衣服。

    所以,銀子等于身着新衣,越發襯托得她容貌出衆,絢爛奪目。

     長谷川夫婦在嘯月樓和湘碧書房之間的山腰上,離兩邊都是兩三分鐘路程的地方租了一幢兩層樓的房子住下。

    清造從早上到晚上十點在嘯月樓上班,琴子則和以前一樣每天到千倉家廚房做活,午飯和晚飯都吃好之後再回去。

    本人說,仍然叫她“阿鈴”就好,于是磊吉夫婦征得先生清造同意之後,繼續以“阿鈴”稱呼她。

    她一直想要的電冰箱不久就配上了,化妝間裡擺放着千倉家贈送的賀禮——閃閃發光的三面鏡梳妝台,二樓的衣帽間裡擺放着真野娘家送來的緞子被褥。

     圓田家那邊,磊吉夫婦同樣贈送了三面鏡的梳妝台。

    鹿兒島娘家也寄來了氣派的賀禮,為此還在湯河原的家裡專門展示了嫁妝。

    光雄暫時還在湘南出租車公司上班,就在舉辦婚宴的舅舅家裡借了一間房子,小兩口臨時住在那邊。

    那年十二月底,阿銀就舉辦了“束帶慶賀”(5),四處分發紅豆糯米飯。

    “束帶慶賀”一般是在懷孕五個月時進行的,阿銀十月份結婚,這才過去三個月,也就是說結婚兩三個月之前就已經懷孕了。

    這個真相其實沒必要因為舉辦“束帶慶賀”,讓左鄰右裡都知道,隻要自己不作聲,沒人會注意。

    磊吉他們都覺得阿銀的這個舉動有些奇怪,其實他們自有他們的理由。

    從伊豆山到湯河原一帶至今還保留着一些類似“束帶慶賀”這種很古老的習俗。

    即便讓大家都知道結婚前就已經懷孕這個事實,也沒有太大問題。

    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在準确的日子進行“束帶慶賀”,阿銀的老家鹿兒島鄉下也有同樣的風俗,所以雙方父母的意見就不謀而合了。

     順便說一下,阿銀還有很多在東京人看來陳腐守舊的習慣。

    阿銀的父親據說是在戰争中病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