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幾乎要哭了;王代宗和黃懷白也都感到是指他們說的。
但王代宗卻不在乎,隻是拼命地抽煙;黃懷白覺得這個不指名的批評,對他來說,隻不過是皮膚上劃破一個小口,不是什麼心腹之患,學校三反的消息倒是令他坐卧不安。
幾天來都沒有睡好,現在,他的下眼皮浮腫得像隻小桃子。
“……我們有的先生,”鄭少華翻開他的報告稿的下頁,繼續說下去,“響應黨的号召,千裡迢迢地來到祖國的南方參加這場階級鬥争,是不容易的,值得尊敬和歡迎的。
來了之後,一大部分的先生表現虛心學習,深入群衆,也是好的。
可惜有少部分同志,他們未能做到遵從毛主席所教導的那樣,先做群衆的小學生,然後再做群衆的先生。
不是依靠群衆,深入下去尋找我們所應該依靠的力量,而是躲在屋子裡,從田賦花冊去尋找貧雇農,從舊的縣志裡去找掌故。
同志們,這種做法正是所謂按圖索骥,其結果,千裡馬保證是找不出來的。
大家都懂得,不少地主把農民的田搶走了,田賦還是要農民年年替他繳納,情況往往是,擁有很多田地的地主,賦稅很輕,田地很少的農民賦稅負擔卻特别重,這已經是衆所周知的常識了。
” 鄭少華一口氣講到這,停了一下。
“是啵,這倒不假!”有人叽叽喳喳地低語。
“分析得對!”徐圖同旁邊的區振民說了一句,區振民點了點頭。
“其次,我們的同學和各位老師大部分都是好心的,但是方法不對。
” 作報告的人轉了一下,繼續說下去:“要知道,有了正确的方針,必須要跟着有好方法來貫徹,方法不對,就不可能保證達到預期的目的。
” “是,鄭團長說對了。
方法問題,方法問題。
我們經驗太少了!”俞任遠低聲同旁邊的韓光說。
“主要還是立場觀點。
”韓科長怕影響會場秩序,隻簡短地說了一句。
鄭少華繼續大聲說下去: “……我們團委會讨論了這些情況,認為目前影響我們深入的是飄浮!我們一定要來一次反飄浮,扭轉這股歪風,工作才能順利展開。
同志們不是想快,要争取‘五一’回到天安門向毛主席報喜嗎?要快,也隻有這樣改進才能辦到,不然,工作就會走過場,出現夾生現象。
煮過飯的同志都知道,夾生飯再煮就麻煩了。
” “鄭團長真是群衆運動的專家呵!”俞任遠感動地同韓科長說道。
鄭團長報告以後,會議分小組進行讨論。
各人根據報告的精神聯系檢査各人在這段工作中的思想、工作作風。
在區振民的中隊裡,開頭,大家一個個地進行了自我檢査,空空洞洞。
但是,都隻講道理,扣上幾頂帽子,說什麼群衆觀點不夠啰,沒有做到艱苦深入啰,等等。
不深入,究竟表現在哪些行動上?不深入,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些,誰都不肯聯系實際行動,不肯暴露思想;各講各的,相互沒有交鋒。
會場空氣十分沉悶。
會議開了一天,到快要散會時,區振民說,晚上再繼續開,問大家有什麼意見。
錢江冷說話了: “再這樣談下去,你說的和他說的都是一樣的話,聽起來怪膩味。
除了主席和做記錄的,我都懷疑是不是有人願意聽。
” 副隊長區振民說:“那好嘛,下一次的會改變開法。
把問題集中,大家讨論。
不要交公糧似的,各人講各人的。
我們提倡集體主義,辦集體事業的每個人都是集體中的一員。
對旁的同志有意見也可以講,目的是治病救人,推動進步,為了工作開展。
” “贊成!”小馮響應得很幹脆。
楊眉眼皮跳了一下,默默地瞅着他。
會議的第二天,各中隊各小組的發言逐漸集中在思想作風比較突出的幾個人身上了。
思想鬥争的氣氛彌漫了整個工作團。
被點名批評的人表現不安,栖栖惶惶;有類似這種作風表現的人,顯得苦悶、緊張,特别敏感。
休息時的歌聲和笑聲少了,郵局、糖果店的門口冷落了。
黃昏,徐圖和俞任遠、黃懷白幾個教授和詩人丁牧在河邊散步,各人的心情都很沉,誰都希望有人講點什麼,或者自己正在想找個什麼話題來打破難堪的沉默。
過了好久,徐圖終于說道:“知識分子要同工農群衆結合,可不跟和面一樣容易呵!” “好像有誰說過這麼一句話,知識分子要幹革命是要帶血和淚的。
” 俞任遠擡起頭望望沉沒到山後去的太陽,說道:“喇嘛入教要在頭頂
但王代宗卻不在乎,隻是拼命地抽煙;黃懷白覺得這個不指名的批評,對他來說,隻不過是皮膚上劃破一個小口,不是什麼心腹之患,學校三反的消息倒是令他坐卧不安。
幾天來都沒有睡好,現在,他的下眼皮浮腫得像隻小桃子。
“……我們有的先生,”鄭少華翻開他的報告稿的下頁,繼續說下去,“響應黨的号召,千裡迢迢地來到祖國的南方參加這場階級鬥争,是不容易的,值得尊敬和歡迎的。
來了之後,一大部分的先生表現虛心學習,深入群衆,也是好的。
可惜有少部分同志,他們未能做到遵從毛主席所教導的那樣,先做群衆的小學生,然後再做群衆的先生。
不是依靠群衆,深入下去尋找我們所應該依靠的力量,而是躲在屋子裡,從田賦花冊去尋找貧雇農,從舊的縣志裡去找掌故。
同志們,這種做法正是所謂按圖索骥,其結果,千裡馬保證是找不出來的。
大家都懂得,不少地主把農民的田搶走了,田賦還是要農民年年替他繳納,情況往往是,擁有很多田地的地主,賦稅很輕,田地很少的農民賦稅負擔卻特别重,這已經是衆所周知的常識了。
” 鄭少華一口氣講到這,停了一下。
“是啵,這倒不假!”有人叽叽喳喳地低語。
“分析得對!”徐圖同旁邊的區振民說了一句,區振民點了點頭。
“其次,我們的同學和各位老師大部分都是好心的,但是方法不對。
” 作報告的人轉了一下,繼續說下去:“要知道,有了正确的方針,必須要跟着有好方法來貫徹,方法不對,就不可能保證達到預期的目的。
” “是,鄭團長說對了。
方法問題,方法問題。
我們經驗太少了!”俞任遠低聲同旁邊的韓光說。
“主要還是立場觀點。
”韓科長怕影響會場秩序,隻簡短地說了一句。
鄭少華繼續大聲說下去: “……我們團委會讨論了這些情況,認為目前影響我們深入的是飄浮!我們一定要來一次反飄浮,扭轉這股歪風,工作才能順利展開。
同志們不是想快,要争取‘五一’回到天安門向毛主席報喜嗎?要快,也隻有這樣改進才能辦到,不然,工作就會走過場,出現夾生現象。
煮過飯的同志都知道,夾生飯再煮就麻煩了。
” “鄭團長真是群衆運動的專家呵!”俞任遠感動地同韓科長說道。
鄭團長報告以後,會議分小組進行讨論。
各人根據報告的精神聯系檢査各人在這段工作中的思想、工作作風。
在區振民的中隊裡,開頭,大家一個個地進行了自我檢査,空空洞洞。
但是,都隻講道理,扣上幾頂帽子,說什麼群衆觀點不夠啰,沒有做到艱苦深入啰,等等。
不深入,究竟表現在哪些行動上?不深入,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些,誰都不肯聯系實際行動,不肯暴露思想;各講各的,相互沒有交鋒。
會場空氣十分沉悶。
會議開了一天,到快要散會時,區振民說,晚上再繼續開,問大家有什麼意見。
錢江冷說話了: “再這樣談下去,你說的和他說的都是一樣的話,聽起來怪膩味。
除了主席和做記錄的,我都懷疑是不是有人願意聽。
” 副隊長區振民說:“那好嘛,下一次的會改變開法。
把問題集中,大家讨論。
不要交公糧似的,各人講各人的。
我們提倡集體主義,辦集體事業的每個人都是集體中的一員。
對旁的同志有意見也可以講,目的是治病救人,推動進步,為了工作開展。
” “贊成!”小馮響應得很幹脆。
楊眉眼皮跳了一下,默默地瞅着他。
會議的第二天,各中隊各小組的發言逐漸集中在思想作風比較突出的幾個人身上了。
思想鬥争的氣氛彌漫了整個工作團。
被點名批評的人表現不安,栖栖惶惶;有類似這種作風表現的人,顯得苦悶、緊張,特别敏感。
休息時的歌聲和笑聲少了,郵局、糖果店的門口冷落了。
黃昏,徐圖和俞任遠、黃懷白幾個教授和詩人丁牧在河邊散步,各人的心情都很沉,誰都希望有人講點什麼,或者自己正在想找個什麼話題來打破難堪的沉默。
過了好久,徐圖終于說道:“知識分子要同工農群衆結合,可不跟和面一樣容易呵!” “好像有誰說過這麼一句話,知識分子要幹革命是要帶血和淚的。
” 俞任遠擡起頭望望沉沒到山後去的太陽,說道:“喇嘛入教要在頭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