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清早。
東邊天泛起一片紫紅的彩霞。
太陽像個火球出現在蒼翠森密的橄榄樹梢,村莊裡散發着輕淡的煙霧。
鋪在地面、草坪和樹葉上的薄霜逐漸消失了。
到河邊挑水的,上山打茅、割草的人們,陸陸續續地出現在村邊的道上。
全昭堅持她的習慣,每天這個時候,總是到橄榄樹覆蓋着的村道來走一趟,呼吸新鮮空氣,做幾個體操動作,然後回到隊上開始一天的工作。
現在她在村頭的大榕樹下停住了。
那裡有一個人在樹根下磕頭。
她輕輕地走到他的跟前去。
這樹根上挂着大大小小的紅布條、紅紙頭,上面大都寫着類似這樣的字眼: ××生于××年×月×日,誠心寄拜榕樹奶奶做媽媽,取名榕生。
樹根上淩淩亂亂地插着些香梗。
現在,有三炷香還燃着,細細的灰藍色的香煙靜靜地飄散。
跪着的人對着三炷香叩頭合十,口裡喃喃地說了幾句什麼話。
全昭不敢驚動他,躲在背後悄悄地瞅着。
這人許了願站起來了。
回頭見到有人在他後面,怪不好意思地拘束起來,眼睛看着地下,不敢看對方的臉。
“就是他呀!”全昭想起,這人就是她頭一次去拜訪的人。
“怎麼的啦?家裡——”全昭關心地問。
“小孩病了。
”廷忠認出她來,不那樣拘束了。
“得的什麼病知道吧?” 廷忠搖搖頭,低聲說:“不知道!”拔開腿馬上就要走。
“等一等,我跟你去看看。
什麼時候得的病?”全昭邊走邊問。
“昨晚,飯沒有吃,天黑就躺下了。
上半晚還睡得下,到雞叫以後,一直就發熱,鬧得叫人沒法,來給榕樹奶奶許個願,看看能快點好就好了。
”廷忠表現很為難。
“你先别難過,有辦法,”全昭說,“我是學醫的,會看病。
” “你?你會——”廷忠掉過頭來看了她一眼。
“是呀!”全昭以充滿信心和樂觀的眼光告訴對方。
全昭跟廷忠到了病人的床前。
韋大娘正在吃飯,見人來了,放下碗筷,過來說:“别動,才靜了一會兒。
” 這時,小孩眼睛眯着,滿臉通紅,嘴唇幹燥。
全昭輕輕地摸他的額頭,低聲說:“溫度挺高。
”随即在床沿坐下來,從破爛的被窩底下摸到病人的手,把了把脈。
廷忠兩口互相看了一眼。
“脈搏跳得很快!”全昭把病人的手又放回被窩裡,轉向廷忠和韋大娘說。
廷忠趕緊問:“什麼病?” 韋大娘拉了丈夫袖子一下,叫他不要再問。
“你們等一等,我就來。
”全昭說完轉身就走。
韋大娘又坐回竈邊吃她的粥。
廷忠也端着個大海碗舀了稀粥,拌進一點鹽花攪了攪,再拿一小塊姜,點上鹽吃起來。
“我看是靈驗了,你點上香出門去不一會,孩子就不再說胡話了。
神明保佑他吧,給他脫了這場災難,我們給神樹送個匾也行呀。
” “總是不走運,快到年了,不是這事就是那事的。
” 兩口子正說着話,全昭急急忙忙轉回來了。
她拿來體溫計,叫廷忠幫她挪動小孩,讓她給量體溫。
韋大娘見廷忠把小孩褲頭解開,讓全昭把體溫計放進肛門去,馬上扯住他的手,說: “這是幹什麼呀!孩子才好些,把他鬧壞了可……” “大娘,你請放心,壞不了,這是給他探病嘛。
”全昭一邊說,一邊操作。
“好。
治壞了,向你要人!” 全昭又伸手去把着病人的脈搏,一邊看着向楊眉拿來的手表的秒針,沒同韋大娘說話,全昭把完脈以後,抽出體溫計來,走到門口對着亮一瞧,臉色沉了下來,轉向廷忠說: “三十九度八。
燒得厲害,這裡沒有藥,我現在給你寫張條子,你把小孩送到我們土改工作團的醫務所去吧。
” 韋大娘馬上睜大眼睛問:“怎麼?拿人去給紮針抽血呀?不能去。
人要有命,不吃藥也會好,沒有命什麼藥也是沒用。
” 廷忠不作聲,拿不定主意。
全昭看了看這位固執的母親,耐心地說道: “大娘,小孩的病挺沉,救人要緊,還是送去吧!” “我們走不慣公家地方,再說,也沒錢取藥。
”廷忠終于為難地說,随即拖出個小凳子來,讓客人坐。
全昭沒注意到廷忠對她客氣,隻往這破陋、淩亂的小屋掃了一眼,又默默地看了看這位憂郁焦慮的主人,忽然堅定地說: “我帶你去。
你們收拾好,我回隊上拿點東西就來。
今天一定得去,不然來不及了。
”她說完就走。
當她回到隊上的時候,張文正在同黃懷白教授坐在堂屋等待什麼人,見她來了,劈頭就問: “你飄浮到哪兒去啦?” “給老鄉的小孩看病。
” “嚯,你這位未來的大夫,人道主義的勁頭倒挺足,别搞出事故來,庸醫誤人,造成壞影響,可就難挽救呢。
”隊長拿出支煙往桌面敲了敲,帶着嘲諷的神氣瞅着她。
“我不懂人道不人道,隻覺
東邊天泛起一片紫紅的彩霞。
太陽像個火球出現在蒼翠森密的橄榄樹梢,村莊裡散發着輕淡的煙霧。
鋪在地面、草坪和樹葉上的薄霜逐漸消失了。
到河邊挑水的,上山打茅、割草的人們,陸陸續續地出現在村邊的道上。
全昭堅持她的習慣,每天這個時候,總是到橄榄樹覆蓋着的村道來走一趟,呼吸新鮮空氣,做幾個體操動作,然後回到隊上開始一天的工作。
現在她在村頭的大榕樹下停住了。
那裡有一個人在樹根下磕頭。
她輕輕地走到他的跟前去。
這樹根上挂着大大小小的紅布條、紅紙頭,上面大都寫着類似這樣的字眼: ××生于××年×月×日,誠心寄拜榕樹奶奶做媽媽,取名榕生。
樹根上淩淩亂亂地插着些香梗。
現在,有三炷香還燃着,細細的灰藍色的香煙靜靜地飄散。
跪着的人對着三炷香叩頭合十,口裡喃喃地說了幾句什麼話。
全昭不敢驚動他,躲在背後悄悄地瞅着。
這人許了願站起來了。
回頭見到有人在他後面,怪不好意思地拘束起來,眼睛看着地下,不敢看對方的臉。
“就是他呀!”全昭想起,這人就是她頭一次去拜訪的人。
“怎麼的啦?家裡——”全昭關心地問。
“小孩病了。
”廷忠認出她來,不那樣拘束了。
“得的什麼病知道吧?” 廷忠搖搖頭,低聲說:“不知道!”拔開腿馬上就要走。
“等一等,我跟你去看看。
什麼時候得的病?”全昭邊走邊問。
“昨晚,飯沒有吃,天黑就躺下了。
上半晚還睡得下,到雞叫以後,一直就發熱,鬧得叫人沒法,來給榕樹奶奶許個願,看看能快點好就好了。
”廷忠表現很為難。
“你先别難過,有辦法,”全昭說,“我是學醫的,會看病。
” “你?你會——”廷忠掉過頭來看了她一眼。
“是呀!”全昭以充滿信心和樂觀的眼光告訴對方。
全昭跟廷忠到了病人的床前。
韋大娘正在吃飯,見人來了,放下碗筷,過來說:“别動,才靜了一會兒。
” 這時,小孩眼睛眯着,滿臉通紅,嘴唇幹燥。
全昭輕輕地摸他的額頭,低聲說:“溫度挺高。
”随即在床沿坐下來,從破爛的被窩底下摸到病人的手,把了把脈。
廷忠兩口互相看了一眼。
“脈搏跳得很快!”全昭把病人的手又放回被窩裡,轉向廷忠和韋大娘說。
廷忠趕緊問:“什麼病?” 韋大娘拉了丈夫袖子一下,叫他不要再問。
“你們等一等,我就來。
”全昭說完轉身就走。
韋大娘又坐回竈邊吃她的粥。
廷忠也端着個大海碗舀了稀粥,拌進一點鹽花攪了攪,再拿一小塊姜,點上鹽吃起來。
“我看是靈驗了,你點上香出門去不一會,孩子就不再說胡話了。
神明保佑他吧,給他脫了這場災難,我們給神樹送個匾也行呀。
” “總是不走運,快到年了,不是這事就是那事的。
” 兩口子正說着話,全昭急急忙忙轉回來了。
她拿來體溫計,叫廷忠幫她挪動小孩,讓她給量體溫。
韋大娘見廷忠把小孩褲頭解開,讓全昭把體溫計放進肛門去,馬上扯住他的手,說: “這是幹什麼呀!孩子才好些,把他鬧壞了可……” “大娘,你請放心,壞不了,這是給他探病嘛。
”全昭一邊說,一邊操作。
“好。
治壞了,向你要人!” 全昭又伸手去把着病人的脈搏,一邊看着向楊眉拿來的手表的秒針,沒同韋大娘說話,全昭把完脈以後,抽出體溫計來,走到門口對着亮一瞧,臉色沉了下來,轉向廷忠說: “三十九度八。
燒得厲害,這裡沒有藥,我現在給你寫張條子,你把小孩送到我們土改工作團的醫務所去吧。
” 韋大娘馬上睜大眼睛問:“怎麼?拿人去給紮針抽血呀?不能去。
人要有命,不吃藥也會好,沒有命什麼藥也是沒用。
” 廷忠不作聲,拿不定主意。
全昭看了看這位固執的母親,耐心地說道: “大娘,小孩的病挺沉,救人要緊,還是送去吧!” “我們走不慣公家地方,再說,也沒錢取藥。
”廷忠終于為難地說,随即拖出個小凳子來,讓客人坐。
全昭沒注意到廷忠對她客氣,隻往這破陋、淩亂的小屋掃了一眼,又默默地看了看這位憂郁焦慮的主人,忽然堅定地說: “我帶你去。
你們收拾好,我回隊上拿點東西就來。
今天一定得去,不然來不及了。
”她說完就走。
當她回到隊上的時候,張文正在同黃懷白教授坐在堂屋等待什麼人,見她來了,劈頭就問: “你飄浮到哪兒去啦?” “給老鄉的小孩看病。
” “嚯,你這位未來的大夫,人道主義的勁頭倒挺足,别搞出事故來,庸醫誤人,造成壞影響,可就難挽救呢。
”隊長拿出支煙往桌面敲了敲,帶着嘲諷的神氣瞅着她。
“我不懂人道不人道,隻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