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後宮那些事兒
關燈
小
中
大
回來。
這樣一來,呂後就對周昌刮目相看了。
一邊的審食其可不幹了,他可是要呂後的眼裡隻有他沒有别人:“都說擒賊先擒王,太後要想擒趙王,隻需搞定那個可惡的周昌就行了。
” 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太後眼珠子一轉,一條妙計油然而生。
其實呂後的招式還是老的,粗粗一看似乎根本就沒有變什麼。
還是像前幾次一樣,派人送了一封诏書到趙地去了。
隻是和前三次不同的是,以前的诏書都是“點名”送給趙王看的,而這一封卻是送給周昌的。
“請周愛卿火速進京,有要事相商。
”周昌接到這封诏書後,淚水便如斷了線的珠子直流個不停,他知道自己此時不得不進京了,否則就是“違抗聖旨”了。
因此,他走之前對小趙王千叮咛萬囑咐,目的隻有一個,希望趙王一生平安無事。
可憐的趙王當時畢竟還小,竟然不知道這是周昌對自己最後的“遺言”,他甚至在送周昌走的那一天,還天真地問:“代相什麼時候回來啊?” “嗯,我想會盡快的,不過有的事情不是我能左右的。
”周昌有點凄涼地說,“不是在此時,不知在何時,我想大約會是在冬季。
” 周昌果然有先見之明,他一到朝中就被太後召入後宮問話,接着太後就下了一道诏書,撤了他的趙地代相的職位,然後聲稱朝廷對他另有安排。
隻是進入“待定席”中的周昌又哪裡知道,太後在他離開趙地後才幾天就派人請趙王上京城了。
趙王此時已沒有“保護傘”周昌,又想到京城的種種美好,自然很是樂意上京城了。
隻是他全然不知道這将是他人生的終點站。
關鍵時刻,又不得不提一個人。
這個人便是剛剛才接任皇位的惠帝劉盈。
劉盈上任後,在呂後的幹預下很少上朝,當時他心裡牢記的是呂後在他登基前這句話:“我說盈兒啊!你畢竟還年輕,為人又厚道,我怕你上朝時在重臣面前吃虧啊!但如果我出面就不一樣了,我一個婦道人家,他們不敢亂來。
等你長大了,能獨當一面了,我再把實權交給你吧!” 當時劉盈幾乎想都沒有想就答應了,隻是他不會知道,從此,他就成了中國曆史上繼秦二世之後的第二個“傀儡皇帝”。
當然,傀儡不傀儡,惠帝上任後還是做了一件很有正義感的事。
這件事就跟趙王有關。
因為他沒有關注朝中的事,但卻在無意中知道了這樣一件事:趙王的母親戚夫人犯了錯,被太後送到永巷去了。
對于這件事,劉盈很是吃驚,别人都說宮中的生活如何如何,要什麼有什麼,想什麼有什麼,可他從小到大好像過得并不快樂。
小時候他的童年在鄉村裡度過,那個時候陪他玩的人雖然并不多,但好歹還有姐姐魯元公主。
待他稍稍長大後,他很快就被革命戰争的陰影籠罩了,跟随着母親大逃亡……後來他以皇帝他兒子的身份進入了宮中。
随後的宮廷生活在别人的眼裡是羨慕的,但在他的眼裡卻是枯燥無味的。
宮中的争奪何等激烈,就連和他從小一塊長大的姐姐魯元公主都很難見上一面了,更别說宮中的其他弟弟妹妹了。
這些弟弟妹妹雖然總有那麼一點隔閡,他們的關系說白了就是:同父異母。
劉肥、劉恒、劉恢、劉友、劉如意……但呂後從來就不許他和他們親近,用她的話來說就是:距離産生美。
他知道母後的命令不可違,因此雖然心裡很不滿,但也隻能深深地埋藏在心裡。
即便是這樣,在劉盈的心目中,他對這些異姓兄弟還是很關注的。
當他們一個個封王封侯時,他高興得手舞足蹈,由此可見劉盈是怎樣的一個人。
當聽到劉如意的母親被打入永巷後,他就格外留意母後對戚姬的一舉一動。
也正是因為這樣,劉如意進京的事很快就被他知道了。
劉盈聯想到戚姬的事兒,知道母後這次召如意進京,一定是“不懷好意”的,于是他決定想方設法去保護這個異姓兄弟。
之後的情節發展是,他派了一隊人馬守候在京城郊外,把正歡天喜地進京城的劉如意迎進了自己的府中。
如意以前雖然和劉盈相處的時間并不長,但兩人卻心有靈犀一點通,神交已久。
劉盈給他接風洗塵後,不再像小時候那樣的嬉笑怒罵了,而是直接給如意提出了一個忠告:“從今以後,你隻能待在我的府上,哪裡都别亂走。
”趙王從劉盈嚴肅的面容上看出他不像是在開玩笑,驚駭中機械地點了點頭。
接走了趙王,劉盈還得給呂後一個交代啊!于是他馬上編了這樣一個理由:兒臣到郊外打獵時,正巧碰到進京來的趙王,現已把趙王接到宮中叙叙舊,請太後勿念。
劉盈也真夠忙的,編了謊言忽悠了太後後,還得面對趙王如意的“質問”:我母親在哪裡,我好久不見她了。
劉盈隻得搪塞着:你母親前段時間得了風寒,現在正需要安心調養。
你現在最好不要去見她,因為她現在這個樣子見了你隻會傷心,病情加重啊!如意就是如意,畢竟還小,對劉盈“真實的謊言”自然沒有半分懷疑。
第二天,劉盈親自帶着趙王到後宮去見呂後,當趙王向呂後請安時,呂後定定地看着趙王,若不是兒子在面前,她真想就地就給如意戳上一百刀。
幾句不冷不熱的問候後,劉盈就領着趙王退去了。
如意身後的呂
這樣一來,呂後就對周昌刮目相看了。
一邊的審食其可不幹了,他可是要呂後的眼裡隻有他沒有别人:“都說擒賊先擒王,太後要想擒趙王,隻需搞定那個可惡的周昌就行了。
” 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太後眼珠子一轉,一條妙計油然而生。
其實呂後的招式還是老的,粗粗一看似乎根本就沒有變什麼。
還是像前幾次一樣,派人送了一封诏書到趙地去了。
隻是和前三次不同的是,以前的诏書都是“點名”送給趙王看的,而這一封卻是送給周昌的。
“請周愛卿火速進京,有要事相商。
”周昌接到這封诏書後,淚水便如斷了線的珠子直流個不停,他知道自己此時不得不進京了,否則就是“違抗聖旨”了。
因此,他走之前對小趙王千叮咛萬囑咐,目的隻有一個,希望趙王一生平安無事。
可憐的趙王當時畢竟還小,竟然不知道這是周昌對自己最後的“遺言”,他甚至在送周昌走的那一天,還天真地問:“代相什麼時候回來啊?” “嗯,我想會盡快的,不過有的事情不是我能左右的。
”周昌有點凄涼地說,“不是在此時,不知在何時,我想大約會是在冬季。
” 周昌果然有先見之明,他一到朝中就被太後召入後宮問話,接着太後就下了一道诏書,撤了他的趙地代相的職位,然後聲稱朝廷對他另有安排。
隻是進入“待定席”中的周昌又哪裡知道,太後在他離開趙地後才幾天就派人請趙王上京城了。
趙王此時已沒有“保護傘”周昌,又想到京城的種種美好,自然很是樂意上京城了。
隻是他全然不知道這将是他人生的終點站。
關鍵時刻,又不得不提一個人。
這個人便是剛剛才接任皇位的惠帝劉盈。
劉盈上任後,在呂後的幹預下很少上朝,當時他心裡牢記的是呂後在他登基前這句話:“我說盈兒啊!你畢竟還年輕,為人又厚道,我怕你上朝時在重臣面前吃虧啊!但如果我出面就不一樣了,我一個婦道人家,他們不敢亂來。
等你長大了,能獨當一面了,我再把實權交給你吧!” 當時劉盈幾乎想都沒有想就答應了,隻是他不會知道,從此,他就成了中國曆史上繼秦二世之後的第二個“傀儡皇帝”。
當然,傀儡不傀儡,惠帝上任後還是做了一件很有正義感的事。
這件事就跟趙王有關。
因為他沒有關注朝中的事,但卻在無意中知道了這樣一件事:趙王的母親戚夫人犯了錯,被太後送到永巷去了。
對于這件事,劉盈很是吃驚,别人都說宮中的生活如何如何,要什麼有什麼,想什麼有什麼,可他從小到大好像過得并不快樂。
小時候他的童年在鄉村裡度過,那個時候陪他玩的人雖然并不多,但好歹還有姐姐魯元公主。
待他稍稍長大後,他很快就被革命戰争的陰影籠罩了,跟随着母親大逃亡……後來他以皇帝他兒子的身份進入了宮中。
随後的宮廷生活在别人的眼裡是羨慕的,但在他的眼裡卻是枯燥無味的。
宮中的争奪何等激烈,就連和他從小一塊長大的姐姐魯元公主都很難見上一面了,更别說宮中的其他弟弟妹妹了。
這些弟弟妹妹雖然總有那麼一點隔閡,他們的關系說白了就是:同父異母。
劉肥、劉恒、劉恢、劉友、劉如意……但呂後從來就不許他和他們親近,用她的話來說就是:距離産生美。
他知道母後的命令不可違,因此雖然心裡很不滿,但也隻能深深地埋藏在心裡。
即便是這樣,在劉盈的心目中,他對這些異姓兄弟還是很關注的。
當他們一個個封王封侯時,他高興得手舞足蹈,由此可見劉盈是怎樣的一個人。
當聽到劉如意的母親被打入永巷後,他就格外留意母後對戚姬的一舉一動。
也正是因為這樣,劉如意進京的事很快就被他知道了。
劉盈聯想到戚姬的事兒,知道母後這次召如意進京,一定是“不懷好意”的,于是他決定想方設法去保護這個異姓兄弟。
之後的情節發展是,他派了一隊人馬守候在京城郊外,把正歡天喜地進京城的劉如意迎進了自己的府中。
如意以前雖然和劉盈相處的時間并不長,但兩人卻心有靈犀一點通,神交已久。
劉盈給他接風洗塵後,不再像小時候那樣的嬉笑怒罵了,而是直接給如意提出了一個忠告:“從今以後,你隻能待在我的府上,哪裡都别亂走。
”趙王從劉盈嚴肅的面容上看出他不像是在開玩笑,驚駭中機械地點了點頭。
接走了趙王,劉盈還得給呂後一個交代啊!于是他馬上編了這樣一個理由:兒臣到郊外打獵時,正巧碰到進京來的趙王,現已把趙王接到宮中叙叙舊,請太後勿念。
劉盈也真夠忙的,編了謊言忽悠了太後後,還得面對趙王如意的“質問”:我母親在哪裡,我好久不見她了。
劉盈隻得搪塞着:你母親前段時間得了風寒,現在正需要安心調養。
你現在最好不要去見她,因為她現在這個樣子見了你隻會傷心,病情加重啊!如意就是如意,畢竟還小,對劉盈“真實的謊言”自然沒有半分懷疑。
第二天,劉盈親自帶着趙王到後宮去見呂後,當趙王向呂後請安時,呂後定定地看着趙王,若不是兒子在面前,她真想就地就給如意戳上一百刀。
幾句不冷不熱的問候後,劉盈就領着趙王退去了。
如意身後的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