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 仗義救老俠 旅途中巧遇父執

關燈
當羅雁秋、梁文龍倆人由北方趕回漢陽,已是七月下旬,雁秋想想他與肖俊的邀約,還有半月光景。

     梁文龍見目的地已到,便問道:“那日你與淩姑娘,是在何處分手的?” 雁秋舊地重返,可是兩時心情,卻是截然不同,聞言凄然道:“我依稀記得,那日我們是在一家‘隆興客棧’門前分手的。

    ” 梁文龍道:“那我們先找到‘隆興客棧’然後再說吧。

    ”于是,雁秋便帶領梁文龍,沿着那日途徑,直向隆興客棧奔去。

    倆人來到客棧前,店小二眼光何等犀利,一看行色,便知倆人有意落店,便忙起身接過倆人的坐騎,然後直引向内走去。

     雁秋問道:“小二哥,你可知在兩個月前,在你們店前,曾發生過一件事情嗎?” 那店小二聞言,看雁秋一眼笑道:“客官可是問的,那與官差打架的一丐一少女嗎?” 繼又神秘地望了雁秋一眼:“這檔子事,近兩個月來,簡直已成了茶餘酒後的談話資料,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 雁秋聞言一驚,心想,店小二所說的那少女,可能就是他的紅姊姊,但那一丐是誰呢? 莫非是江南神乞尚老前輩? 雁秋思忖至此,繼又問道:“小二哥,你對這事很清楚嗎? 請說給我們倆人聽聽。

    ” 那店小二巴不得客人能向他搭讪,忙道:“可以,當然可以,不過,這事卻不是三言兩語可以道得完的,我看兩位還是先住下,待我把兩位安頓妥當,再說與兩位聽罷。

    ” 那店小二邊說着,一邊帶雁秋和文龍倆人,來到一間一明兩暗的客房之間,道:“兩位看這裡還合适嗎?” 雁秋打聽淩雪紅下落要緊,便連聲道好。

     雁秋呷一口店小二剛為他泡來的一杯清茶,便道:“你現在可空下來了?能否将那轟動滿城之事,向我們叙述一遍?” 那店小二笑了一笑道:“看你這位相公,對這事這般着急,莫非有什麼關聯不成?” 文龍在一旁笑了笑道:“我這位秋弟,與這事關聯倒是沒有,隻不過就是好奇,所以才聞說趕來,特地打聽,是不是真有這麼一回事。

    ” 店小二見二人說得如此認真,不由笑了笑,道:“這件事怎麼鬧起的,我們卻不清楚,不過據說,是因為一位少年,在城門未開之時,騎馬由城牆上跳進來,說來簡直不敢令人相信,你們兩位進城時,一定是看到的,城牆門那麼高,一匹馬怎麼跳得過去呢?這不是近于神話了嗎?” 梁文龍怕他把話扯遠,忙道:“那少年騎馬躍進城來以後怎樣了?” 那店小二一緊,道:“後來嗎?他們就在我們店前打起來了。

    ” 雁秋故作驚訝的啊了一聲,道:“你們可曾出去看看這場熱鬧?” 那店小二把頭一縮,作出一副不敢神色,道:“那我們怎麼敢?” “為什麼呢?” “在出這事的前四五天,全城便貼滿了布告,說是皇家有要人莅臨,誰也不可随便,就連開門閉戶,也都得按照一定的時辰,早也不行,遲了不行,否則便要捉進衙門重辦。

    ” 雁秋心想,怪不得那日,他與官府捕快鬥了将近半個時辰,竟連一個看熱鬧的都沒有。

     店小二又十分神秘地道:“聽說那美若天仙的郡主,莅臨現場,親自督戰。

    ” “有這種事?”文龍故作驚訝的說。

     “這是由衙門裡傳出來的消息,我相信這不會是假話。

    ” “後來誰勝誰負?那位郡主出手了沒有?” “當然是官家勝了。

    相公你想,憑那位少年一個人能有多大能力?怎麼能與官家鬥呢?” 梁文龍問道:“這少年敗了之後,又如何了?” 店小二想了一陣道:“那少年被官兵逮捕之後,又引出了一丐一女,大鬧提督府。

    ” 雁秋雖然料不透店小二所說的一丐,是否就是江南神乞,可是他對他口中所說的一女,心想,一定是紅姊姊,不會再有第二個人。

     于是關懷地道:“那一丐一女,大鬧提督府的情形,你可也清楚嗎?” 那店小二點了點頭,道:“說起來那天的事情,沒有比這更湊巧的了。

    ” 說着,眨了眨眼,道:“那日清晨尚未發市,便在我們店前打得驚天動地,也許就該倒黴,所以午後,就來了這麼一丐一女二人,折騰了我們半天,結果他們一文未給,便瘋瘋颠颠的全部溜了。

    ” 這時,雁秋腦中千頭萬緒,即又問店小二道:“小二哥,我還有話要問你。

    ” 那店小二道:“相公你有什麼話盡管問,隻要我知道的,沒有一句不可告人的。

    ” 雁秋道:“他們離此之後,到哪裡去了?” 店小二眨一眨眼道:“相公問的可是那要飯的,和那瘋丫頭嗎?” 雁秋點了點頭。

     那店小二道:“傳說不一,不敢胡說。

    ” 雁秋已寬的心,頓又不安起來,道:“那些傳說是怎麼說? 你能說給我們聽嗎?” 那店小二咂了咂嘴,咽了口口水,點頭道:“他們先在衙門口打了一場,後來,便跑到江邊去了。

    ” “有人說那瘋丫頭被人救走了,也有人傳說那瘋丫頭跳江自盡了。

    到底如何,我就不敢說了。

    ” 雁秋也被這不可捉摸的事,攪亂了心,梁文龍倒還冷靜,聞言思索了一下,道:“那位姑娘跳江自盡的事,可有人親眼看到,還是單憑聽說?” 那店小二道:“看是沒有看到,可是在那當天夜裡,那老要飯的,在江邊上大呼救人,後來,來了兩隻船,那老要飯的便跳上一隻船,硬逼船上人,替他們在江裡尋覓屍體。

    ” 雁秋強忍悲戚,問道:“可曾尋着沒有?” 那店小二道:“據那船上人說,他們在江裡順流飄了一夜,卻也沒有找到屍體。

    ” 雁秋噙在眼中的兩行清淚,終于滾落下來,道:“後來呢?” “後來那老要飯的,想是已沒有指望,便下船走了。

    ” 雁秋悲恸欲絕,終于忍無可忍的叫了一聲:“紅姊姊……” 遂熱淚奪眶而下。

     雁秋這一大放悲聲,頓使那店小二霎時傻了眼,他想:她是他姊姊? 文龍見情,頗為不忍,便打發走店小二,對雁秋道:“秋弟,那店小二雖是如此說,但你也不能完全信。

    再說,那投江自盡的縱有其人,可是,卻不一定就是淩姑娘呀!” 雁秋聞言,果然平靜不少。

     因為那投江自盡的,一直到目前為止,除了江南神乞知道之外,就沒有第二個人知道,究竟是不是淩雪紅呢?确實尚費猜疑。

     雁秋心念至此,一腔悲怨,頓時化解不少。

    他既羞且窘的拭去臉上淚痕,道:“以三哥看法,可是須找到江南神乞老前輩,始能斷定那日之事。

    ” 梁文龍點了點頭,道:“因為除了他老人家,身曆其境,得知真情之外,還有誰知道得更清楚呢?” 雁秋真巴不得即刻能見到那江南神乞尚老前輩,但想他老人家,一向四海為家,飄蹤不定,不由又徒歎奈何了。

    乃道:“但不知要到哪一天,才能見到他老人家了?” 文龍知道雁秋心急如焚,卻也無法解決,便道:“這事急也急不得,可是我們慢慢找,諒來總會找到他老人家。

    ” 這次雁秋回漢陽的目的,雖然不算解決,但也有了眉目,本來一顆火急的心,這時更急上加急,令他坐卧不甯,于是對文龍道:“三哥,漢陽已經到了,同時情形也打聽得差不多了,我看,我們也該走了。

    ” 文龍點了點頭,道:“秋弟,你打算到哪裡去?” 雁秋悲戚失望之餘,還有最後一線希望,道:“我想先找到寒瑛姊姊和玉虎兒師兄之後,然後大家分頭進行,也許容易尋覓些。

    ” 文龍一聽,便知雁秋心意,道:“雖然人多好做事,但不知他們現在在哪裡?距此遠嗎?” “遠倒不遠,大概需要一天行程,便可到達。

    ” “好,我們這就走罷。

    ” 文龍話畢,即與雁秋倆人,走出店房,然後吩咐店小二備馬。

     那店小二見倆人入店不久,即要離去,心中自有些納罕,可是卻也不便相詢,隻得依照吩咐,将倆人的馬匹牽來。

     文龍又賞了那店小二一些碎銀,這才與雁秋策馬直向寒瑛等人原先投宿之處飛奔而去。

     倆人策馬奔了一夜一日,但趕到地頭,又撲一空。

     雁秋真想不到,自己這般倒黴,到處撲空,于是問那店小二道:“請問他們是甚麼時候離開此地?” 那店小二想了想說:“好像是你這位相公,和另一位姑娘去後的第二天,他們也一同走了。

    ” 雁秋又問道:“可有人來找過他們嗎?” 那店小二思索了一陣,搖頭道:“我記得清清楚楚,确實沒有人找過他們。

    ” 雁秋覺得這就怪了,不由深鎖眉頭,暗自揣測他們離去的原因。

     可是他無論如何想也想不出一個所以然來。

     “莫非他們去了大雪山,救那諸葛師兄的遺孤?” 雁秋心想,除了這一原因之外,他們都不會在他與淩雪紅未折返之前,會離此而去的,于是又向那店小二道:“他們臨走之際,可曾留下甚麼話語?” 那店小二又搖了搖頭,道:“沒有,甚麼話也沒有留。

    ” 言此,像是忽然想起一件大事,拍了拍腦袋,道:“我倒記起一件事來了。

    ” 雁秋問道:“甚麼事?請你快說。

    ” 那店小二笑道:“就在你這位相公離去的第二日,約在傍午時分,你騎去的那黑馬,獨自又跑了回來。

    ” 雁秋聞言,驚訝的大“哦!”一聲。

     那店小二繼又道:“他們一見到你的那匹馬,便都大感吃驚,于是通通圍了上去。

    就在那時,不知他們說了些甚麼,然後便離此走了。

    ” 雁秋直感激他那匹神駒,在他危難之時,竟知報警求援。

     可是他們此一去,到了哪裡呢? 文龍一旁聽來,也覺迷惘不已。

     因店小二所告知的一點線索,就如海裡落下一根針一般,令人迷惘。

     雁秋這時竟如石塑木雕一般,兩隻圓眼一瞬也不瞬。

     文龍怕他悲傷過度,便忙勸道:“秋弟,不必着急,更不必難過,難道你忘了我那四字妙訣,正是處這逆境的不二法寶。

    ” 雁秋道:“二哥,我所經一切,均是你親眼目睹,你看這倒黴勁,實在令我心酸。

    ” 文龍含笑開導道:“秋弟所說固然不錯,但依我看來,這對你正是一種磨練,我傳你的那處世四字妙快,有無妙用了。

    ” 雁秋苦澀地眨了眨眼道:“可是目前該怎麼辦?” “依我看,我們兄弟該分手了。

    ” “三哥的意思……可是我們應該分頭察訪?”文龍頻頻點頭,道:“為今之計,隻有如此了。

    ” 雁秋想想文龍為他之事,已在外飄泊數載,這時又須他再度奔波,不由地道:“三哥為小弟這般一再奔波,實令小弟感激不安。

    ” 文龍唉了一聲道:“你我兄弟,情誼手足,何須說這般見外之言。

    ” 雁秋感激地道:“那麼我也不敢言謝了,隻有請三哥盡力而為,最好能在中秋給我一個回話。

    ” “咱們在什麼地方聚首?” “肖俊大哥與小弟已有前約,約定在湖南衡山雁鳴峰,希望三哥,屆時務必趕到。

    ” 文龍道了一聲好,道:“就這麼說好了,但希望屆時咱們兄弟聚首,大家都有收獲才好。

    ” 說着,重新上馬,即欲離去。

    雁秋望着這位古道熱腸的拜兄,道:“三哥一路請多保重。

    ” 文龍哈哈一笑,道:“這我自會曉得。

    ”言此一頓,凝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