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坐收漁翁利 衆俠皆作階下囚
關燈
小
中
大
又道:“孩子,你可知道我是誰嗎?”
羅雁秋雖是傲骨天生,但本性仁慈,喪失記憶後,從不知自己的身世情形,是以情感變得極為脆弱,他一見那中年道姑對他這般稱呼,親切之感,油然而生,連忙恭謹地答道:
“這個晚輩不知。
” 中年道姑卻突地黯然一歎,說道:“唉,不知道算啦,這樣最好。
”她一頓,又道: “看來你是個好孩子,卻不知怎的……”她像是有什麼難言之隐,說至此,又複倏然中止。
羅雁秋看得大是奇怪,不禁微生怒意,恭謹的态度,又轉為冷傲,說道:“你這般吞吞吐吐,不知是何用意!” 中年道姑毫不動怒,仍是微笑說道:“孩子,你可願跟我走嗎?” 她這句話說得沒頭沒腦,羅雁秋自是不解,一怔說道:“什麼? 你要我跟你到哪裡去?” 中年道站一歎說道:“我若告訴你到哪裡去,恐怕你便不去了。
” 羅雁秋冷哼一聲道:“難道你還能把我騙去嗎?” 中年道姑慈祥地一笑,說道:“孩子,那你是誤會。
” 她像是有一件事,極為不願說出,略一思忖,突地雙眉一揚,身形疾展,隻見白衣飄飄,竟向羅雁秋身前欺去。
羅雁秋冷哼一聲,怒道:“原來你也不是什麼好人!”連忙施出“幽靈身法”,一閃躍開,順勢一掌拍去。
他這一式避襲還擊,身法招術怪異無倫,像是大出那中年道姑意外,她輕身閃過後微一錯愕,一笑說道:“想不到你這孩子還有這麼高的武功?”一招“潮泛南海”平推過去。
羅雁秋一掌拍出後,隻覺周身起了一陣麻痹之感,不禁心中一驚,暗忖:莫非那七孔黃蜂針毒真地發作了麼,怎的發作得這麼快? 他這第二次躍身閃讓,動作已略顯遲滞,一招“迎風斷草”拍出,勁力大減,但他乃生性孤傲之人,怎肯服輸,仍然仗着“幽靈身法”和怪異招術繼續苦撐。
倏忽間倆人已對拆了二十招,羅雁秋越打,越覺真氣不繼,那中年道姑似是也無意将他傷在指掌之下,隻是想制住他的穴道,聽她擺布而已。
數招過後,羅雁秋身形一緩之間,隻覺背後“風府穴”一麻,便即翻身栽倒。
中年道姑一笑說道:“剛動手時看你這孩子武功尚還不弱,怎麼内力這般不濟,莫非早受内傷了嗎?” 羅雁秋冷哼一聲,說道:“我若不是中了七孔黃蜂針,你也不一定打得過我。
”他穴道雖然受制,不能行動,但卻仍能說話。
中年道姑面色微變說道:“什麼?你中那毒針有多少時間了,為什麼不早說?” 羅雁秋冷笑一聲道:“這不知關你什麼事?”他又一頓道:“你制住我的穴道,不知是何用意?” 中年道姑一笑說道:“若是不關我的事,我也不會過問了。
” 她急忙探手取出一粒丹丸,傾入羅雁秋的口中,他竟然一口吞下,說道:“反正我已是必死之人,你就是要我服什麼絕毒藥物,我也不在意了。
”緩緩閉上星目,不再說話。
中年道姑一歎道:“你倒是個倔強得可愛的孩子。
”右手五指連揚,又點了羅雁秋幾處穴道,倒即将他抱起,徑往西方奔去。
羅雁秋被那中年道姑抱着,起初隻覺得迷迷糊糊,耳畔風聲呼呼,漸漸便沉沉睡去,也不知過了多少時間,經過多遠路程,當他醒來之時,竟又是個夕陽西下的時分,卻發覺自己處身另一個山谷。
他略一運氣,覺得周身舒泰無比,毫無不适之感,所中的七孔黃蜂針毒,竟是霍然痊愈。
他知道必是那中年道姑給自己服下的藥物奏效,不禁對她大是感激,但四下一看,卻是不見了那中年道姑的身影,暗忖:莫非她住在這谷中嗎?遂大步向谷内走去。
深谷不寬,兩側滿生蒼松,青草盈尺,峭壁對峙,婉蜒曲折,不知多長。
羅雁秋随着深谷形勢,向北深入,大約有五六裡,轉過了幾個山角,眼前景物突然一變。
隻見地勢豁然開朗,成了數十畝大小的一片盆地,四周都是排天峭壁,這道深谷,似一條夾道般,通入這片盆地,入口處寬僅數尺,除此一條山谷外,四周絕壁封阻,再無可通之路。
盆地中間,有兩畝大小的一片水塘,碧波無痕,水光照天,也許因四周千丈峭壁擋住了風雪,盆地中不但不見積雪,而且溫暖如春,和外面刺骨寒風相較,恍如兩個世界。
青青短草如茵,紅白山花争豔,一陣陣襲人芳香,飄入鼻端,這真是世外桃源,人間仙境,和他在“七絕山莊”所見,情形又自不同。
羅雁秋一邊浏覽着谷内的景色,一邊四下打量,暗道:那中年道姑,是一定住在這裡了。
此時,這谷内霧霭漸起,一片幽暗,已是掌燈時分。
他沿着峭壁繞行過去,不及半周,果然,在數十丈外北西兩處峭壁交接之處,隐隐透射出一線燈光。
蓦然間,一縷箫音,也自那發射出燈光之處傳來。
那箫聲猶如昆岡鳳鳴,何曾聆聽過這種柔媚的箫音,不禁怦然心動。
隻覺得心神一蕩,加快腳步,向那箫聲起處走去。
他漸行漸近,聽得也更是清晰,那箫聲似是非宮非商,簡直像一個嬌媚少女,獨坐在深閨之中,婉轉地訴說她的心事。
冥冥之中,羅雁秋像是看到師妹司徒霜處身洞中,星眸含淚,嬌面凝愁,不由大是激動。
他忍不住大叫道:“錯了!錯了!我對不起你!”向着一道寬約丈許,高可及人的石洞中沖去。
此時,那箫聲戛然而止,卻自裡頭傳來一聲幽幽歎息,說道:“你既是自承過錯,那往日之事,我也不再追究了。
” 羅雁秋一入洞,隻感到陣陣幽香撲鼻,他在心情十分激動之中,也沒聽清楚那洞中之人說的什麼,便即大步向裡面走去。
他自喪失記憶後,早忘記世俗禮數,更不知避男女之嫌,何況他此時腦中混混沌沌,是以雖看到一間女子閨房,仍然毫無顧忌地進去。
一進入洞,舉目望去,隻見這洞中頗為寬大,足有三間屋子大小,洞内陣設,甚是簡單雅緻。
洞左面一張繡榻之上,鋪着枕寝等物,床緣上正坐着個穿一身淡綠羅衣,風華絕代的少女。
那少女一見羅雁秋走入,神情像是大為激動,也不知她是悲是喜,是愛是恨,卻終于緩緩站了起來,幽幽說道:“秋弟,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其實這些早都在家父的預料之中了。
” 羅雁秋方才本是被箫聲所迷,腦中産生出幻象,以為司徒霜在此石洞之中,但此時箫聲早停,頭腦已漸漸清醒,一見面前站着個綠衣陌生少女,不禁霍然驚覺,疾退兩步,喃喃說道:“我怎麼來到這裡了?” 那綠衣少女見他這般怔忡模樣,不禁展顔一笑道:“秋弟,你發的什麼果,怎麼不坐下說話呀!”她一笑又道:“是師父她老人家把你帶至此地,并用大還丹救了你一命,難道你忘記了嗎?” 羅雁秋恍然大悟,說道:“那白衣白裙的中年道姑,可就是姑娘的師父嗎?” 綠衣少女一笑道:“不錯,她就是我師父靜塵庵主。
” 羅雁秋一怔道:“晤,這名字以前好像聽過。
” 綠衣少女撲哧一笑說道:“你當然聽過啦,我以前不知告訴過你多少遍呢。
” 羅雁秋茫然說道:“在下和姑娘素不相識,不知你告訴過我什麼事情?” 綠衣少女聞言,嬌靥上笑容驟斂,神情突轉黯然,但卻一閃即失,競強自展顔一笑道: “秋弟,你怎麼把你姊姊都忘啦?”她輕歎一聲,又自接着說道:“你我相聚時間本短,現又隔了這麼長時間沒見,無怪你不敢認我了。
” 羅雁秋對她這番話,自是仍然不解,但他突然想起那白衣中年道姑,既是為自己解除毒傷,救了一條性命,理應前往道謝一番,是以對綠衣少女的話,并未完全聽清,卻突然說道: “不知令師現在何處?在下想……” 他的話卻被那綠衣少女一笑打斷,說道:“你用不着去拜見我師父啦,這一切還都是她老人家
” 中年道姑卻突地黯然一歎,說道:“唉,不知道算啦,這樣最好。
”她一頓,又道: “看來你是個好孩子,卻不知怎的……”她像是有什麼難言之隐,說至此,又複倏然中止。
羅雁秋看得大是奇怪,不禁微生怒意,恭謹的态度,又轉為冷傲,說道:“你這般吞吞吐吐,不知是何用意!” 中年道姑毫不動怒,仍是微笑說道:“孩子,你可願跟我走嗎?” 她這句話說得沒頭沒腦,羅雁秋自是不解,一怔說道:“什麼? 你要我跟你到哪裡去?” 中年道站一歎說道:“我若告訴你到哪裡去,恐怕你便不去了。
” 羅雁秋冷哼一聲道:“難道你還能把我騙去嗎?” 中年道姑慈祥地一笑,說道:“孩子,那你是誤會。
” 她像是有一件事,極為不願說出,略一思忖,突地雙眉一揚,身形疾展,隻見白衣飄飄,竟向羅雁秋身前欺去。
羅雁秋冷哼一聲,怒道:“原來你也不是什麼好人!”連忙施出“幽靈身法”,一閃躍開,順勢一掌拍去。
他這一式避襲還擊,身法招術怪異無倫,像是大出那中年道姑意外,她輕身閃過後微一錯愕,一笑說道:“想不到你這孩子還有這麼高的武功?”一招“潮泛南海”平推過去。
羅雁秋一掌拍出後,隻覺周身起了一陣麻痹之感,不禁心中一驚,暗忖:莫非那七孔黃蜂針毒真地發作了麼,怎的發作得這麼快? 他這第二次躍身閃讓,動作已略顯遲滞,一招“迎風斷草”拍出,勁力大減,但他乃生性孤傲之人,怎肯服輸,仍然仗着“幽靈身法”和怪異招術繼續苦撐。
倏忽間倆人已對拆了二十招,羅雁秋越打,越覺真氣不繼,那中年道姑似是也無意将他傷在指掌之下,隻是想制住他的穴道,聽她擺布而已。
數招過後,羅雁秋身形一緩之間,隻覺背後“風府穴”一麻,便即翻身栽倒。
中年道姑一笑說道:“剛動手時看你這孩子武功尚還不弱,怎麼内力這般不濟,莫非早受内傷了嗎?” 羅雁秋冷哼一聲,說道:“我若不是中了七孔黃蜂針,你也不一定打得過我。
”他穴道雖然受制,不能行動,但卻仍能說話。
中年道姑面色微變說道:“什麼?你中那毒針有多少時間了,為什麼不早說?” 羅雁秋冷笑一聲道:“這不知關你什麼事?”他又一頓道:“你制住我的穴道,不知是何用意?” 中年道姑一笑說道:“若是不關我的事,我也不會過問了。
” 她急忙探手取出一粒丹丸,傾入羅雁秋的口中,他竟然一口吞下,說道:“反正我已是必死之人,你就是要我服什麼絕毒藥物,我也不在意了。
”緩緩閉上星目,不再說話。
中年道姑一歎道:“你倒是個倔強得可愛的孩子。
”右手五指連揚,又點了羅雁秋幾處穴道,倒即将他抱起,徑往西方奔去。
羅雁秋被那中年道姑抱着,起初隻覺得迷迷糊糊,耳畔風聲呼呼,漸漸便沉沉睡去,也不知過了多少時間,經過多遠路程,當他醒來之時,竟又是個夕陽西下的時分,卻發覺自己處身另一個山谷。
他略一運氣,覺得周身舒泰無比,毫無不适之感,所中的七孔黃蜂針毒,竟是霍然痊愈。
他知道必是那中年道姑給自己服下的藥物奏效,不禁對她大是感激,但四下一看,卻是不見了那中年道姑的身影,暗忖:莫非她住在這谷中嗎?遂大步向谷内走去。
深谷不寬,兩側滿生蒼松,青草盈尺,峭壁對峙,婉蜒曲折,不知多長。
羅雁秋随着深谷形勢,向北深入,大約有五六裡,轉過了幾個山角,眼前景物突然一變。
隻見地勢豁然開朗,成了數十畝大小的一片盆地,四周都是排天峭壁,這道深谷,似一條夾道般,通入這片盆地,入口處寬僅數尺,除此一條山谷外,四周絕壁封阻,再無可通之路。
盆地中間,有兩畝大小的一片水塘,碧波無痕,水光照天,也許因四周千丈峭壁擋住了風雪,盆地中不但不見積雪,而且溫暖如春,和外面刺骨寒風相較,恍如兩個世界。
青青短草如茵,紅白山花争豔,一陣陣襲人芳香,飄入鼻端,這真是世外桃源,人間仙境,和他在“七絕山莊”所見,情形又自不同。
羅雁秋一邊浏覽着谷内的景色,一邊四下打量,暗道:那中年道姑,是一定住在這裡了。
此時,這谷内霧霭漸起,一片幽暗,已是掌燈時分。
他沿着峭壁繞行過去,不及半周,果然,在數十丈外北西兩處峭壁交接之處,隐隐透射出一線燈光。
蓦然間,一縷箫音,也自那發射出燈光之處傳來。
那箫聲猶如昆岡鳳鳴,何曾聆聽過這種柔媚的箫音,不禁怦然心動。
隻覺得心神一蕩,加快腳步,向那箫聲起處走去。
他漸行漸近,聽得也更是清晰,那箫聲似是非宮非商,簡直像一個嬌媚少女,獨坐在深閨之中,婉轉地訴說她的心事。
冥冥之中,羅雁秋像是看到師妹司徒霜處身洞中,星眸含淚,嬌面凝愁,不由大是激動。
他忍不住大叫道:“錯了!錯了!我對不起你!”向着一道寬約丈許,高可及人的石洞中沖去。
此時,那箫聲戛然而止,卻自裡頭傳來一聲幽幽歎息,說道:“你既是自承過錯,那往日之事,我也不再追究了。
” 羅雁秋一入洞,隻感到陣陣幽香撲鼻,他在心情十分激動之中,也沒聽清楚那洞中之人說的什麼,便即大步向裡面走去。
他自喪失記憶後,早忘記世俗禮數,更不知避男女之嫌,何況他此時腦中混混沌沌,是以雖看到一間女子閨房,仍然毫無顧忌地進去。
一進入洞,舉目望去,隻見這洞中頗為寬大,足有三間屋子大小,洞内陣設,甚是簡單雅緻。
洞左面一張繡榻之上,鋪着枕寝等物,床緣上正坐着個穿一身淡綠羅衣,風華絕代的少女。
那少女一見羅雁秋走入,神情像是大為激動,也不知她是悲是喜,是愛是恨,卻終于緩緩站了起來,幽幽說道:“秋弟,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其實這些早都在家父的預料之中了。
” 羅雁秋方才本是被箫聲所迷,腦中産生出幻象,以為司徒霜在此石洞之中,但此時箫聲早停,頭腦已漸漸清醒,一見面前站着個綠衣陌生少女,不禁霍然驚覺,疾退兩步,喃喃說道:“我怎麼來到這裡了?” 那綠衣少女見他這般怔忡模樣,不禁展顔一笑道:“秋弟,你發的什麼果,怎麼不坐下說話呀!”她一笑又道:“是師父她老人家把你帶至此地,并用大還丹救了你一命,難道你忘記了嗎?” 羅雁秋恍然大悟,說道:“那白衣白裙的中年道姑,可就是姑娘的師父嗎?” 綠衣少女一笑道:“不錯,她就是我師父靜塵庵主。
” 羅雁秋一怔道:“晤,這名字以前好像聽過。
” 綠衣少女撲哧一笑說道:“你當然聽過啦,我以前不知告訴過你多少遍呢。
” 羅雁秋茫然說道:“在下和姑娘素不相識,不知你告訴過我什麼事情?” 綠衣少女聞言,嬌靥上笑容驟斂,神情突轉黯然,但卻一閃即失,競強自展顔一笑道: “秋弟,你怎麼把你姊姊都忘啦?”她輕歎一聲,又自接着說道:“你我相聚時間本短,現又隔了這麼長時間沒見,無怪你不敢認我了。
” 羅雁秋對她這番話,自是仍然不解,但他突然想起那白衣中年道姑,既是為自己解除毒傷,救了一條性命,理應前往道謝一番,是以對綠衣少女的話,并未完全聽清,卻突然說道: “不知令師現在何處?在下想……” 他的話卻被那綠衣少女一笑打斷,說道:“你用不着去拜見我師父啦,這一切還都是她老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