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錯中鑄大錯 生死邊緣保平安
關燈
小
中
大
此時已是申初時刻,一抹斜陽,微弱地照着這座小小的山坳,也照着橫倒地上的兩條身影。
在夕陽殘照,飒飒秋風中,那兩個蜷縮地上的人影,顯得那麼凄涼、孤獨,就像他們的身世一樣! 一個時辰之後,羅雁秋和司徒霜的身軀微一蠕動,被點穴道竟自行解開,倆人驚愕之下,一躍站了起來。
他們自然不知道隐身暗處,突然下手施襲之人,便是生性陰沉,機智百出的峨眉掌門人五絕神翁匡茂瀾的師弟瘦鐘離敖融,此人雖是有失大門派的身份,但心地還算不太陰狠,下手施襲時,點穴手法恰到好處,一個時辰之後被制的穴道自解。
司徒霜一見百妙佛珠被人劫奪而去,不禁一颦黛眉,急道:“好不容易才得到那串百妙佛珠,不想竟被人搶去,而且連那搶奪之人也不知道,這倒要去何處尋找?” 羅雁秋聞言,冷笑一聲道:“我不急,你倒急起來了?” 他本是憋足了一肚子悶氣,無處發洩,是以聽司徒霜說話,也不管她是好意壞意,便即出言頂撞。
司徒霜聽得大是傷心,立時眼圈一紅,星目中滾落下兩滴淚珠,幽幽說道:“我這句話難道說錯了嗎?” 羅雁秋不耐煩地說道:“誰說你說錯了?在我不快之時,你最好少開口。
” 司徒霜滿面凄然之色,輕歎一聲道:“我們在七絕山莊時,那綠衣女子對我說過一句話,你還記得嗎?” 她突轉話題,而且說得沒頭沒腦,連急怒中的羅雁秋也聽得一愕,冷冷說道:“她向我說的話,我還不完全記得呢,又豈能管得了那麼許多!” 司徒霜嬌靥之上,竟漸浮現出堅毅之色,柔弱的語音中也帶着漠然之情,說道:“她說你表面上雖對我不假詞色,但心中仍是喜歡我。
” 她說出這話之前,心中早作決定,既是流水無情,那落花有意也是徒然的了,是以便立定決絕而去之心。
羅雁秋怎知司徒霜此話用意,還以為她恬不知恥,不禁劍眉微皺,冷哼一聲道:“這種話,你自己竟也好意思說出!” 司徒霜嬌靥微現赧然之容,但瞬即消失,長歎一聲說道:“我知道你不喜歡我,但綠衣女子那句對我說的話,卻正好可以用在你身上,就是你表面上雖對她恨之入骨,但心中卻是對她念念不忘……” 須知人類的情感,最是微妙複雜,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是憧憬希望,而一旦得到後,卻又不去珍視它,羅雁秋對司徒霜的感覺是後者,對綠衣少女,則是一種說不出,連他自己也不知道的微妙感覺,現在司徒霜再度提起綠衣少女對他的态度,不禁癡呆呆地玄想不已,一時竟忘記了回答司徒霜的話。
司徒霜方才雖立定決絕而去之心,但她對羅雁秋的戀慕之情,仍難立時摒除,是以說出上面一段試探之言,一見羅雁秋此狀,芳心中登時一冷,強忍住無限辛酸之情,高聲說道: “你既是讨厭我,我就離開好了。
”那雙哀怨欲絕的目光,投瞥了羅雁秋一眼,緩步走去。
豈知羅雁秋仍在玄思之中,對司徒霜最後一句話和臨行時的一瞥,恍如未聞未見,直待司徒霜的纖細身影,在夕陽殘照中消失,他才蓦然驚覺。
羅雁秋秉性敦厚,本非負義忘情之人,他驚覺之後,不見了司徒霜的身影,知道定是自己言行态度,損傷了她一寸芳心,想起這位師妹對自己的百般順從,不禁大生内疚之心,于是朗聲叫道:“師妹,師妹!……” 他此時真情不絕,哪有一絲應答之聲。
略一冷靜思考,便猜出司徒霜一定回唐古拉山九幽谷而去,于是仰望無色,辨認方向後便展開上乘輕功往西南急趕。
豈料司徒霜在傷心欲絕之下哪有心情辨認方向,隻是沒命狂奔,這一來卻正好和羅雁秋背道而馳。
她雖曾聽到羅雁秋的呼叫,但以為他定會趕來,是以不但未停住腳步,反而加速奔行。
羅雁秋向西南趕了一陣,仍不見司徒霜的倩影,不禁心頭大急,愧疚之心更甚,眼見天色将晚,想到她孤單單一個女流之輩,處身此荒山絕嶺之中,大是放心不下,一面縱目四顧,一面揚聲大叫道:“師妹!師妹!……” 他任督二脈自被玄陰叟蒼古虛打通後,内力大增,此刻又是情急呼喊,聲達四野,一時之間,滿山滿谷盡是他呼喊之聲。
夕陽銜山,暮色頓時籠罩大地,羅雁秋的呼聲,已漸漸變得嘶啞低沉。
他正感焦急惶惑之時,蓦然對面山峰上奔下來兩條人影,在相距數十丈之遙,隻聽那倆人咦的一聲,齊地駐足停身,四隻眼睛,愕然向羅雁秋這邊投來。
羅雁秋又繼續前奔了一程,已到那倆人身前,他瞥了倆人一眼,竟強自展顔一笑道: “兩位可是迷路了嗎?”他生就俠肝義膽,又兼具菩薩心腸,一見倆人穿着打扮,不禁動了悲天憫人之心。
原來右面一人,是個二十幾歲瘦小的叫化子,身穿百綻大褂,一頭短發,渾身漆黑如炭,但卻生就一排白牙,左面之人,則是個面如鍋底的小和尚,穿一件塗滿油污的淺灰僧袍,一顆光秃秃的大腦袋,五短身材,赤足僧鞋,雖是個出家之人,但卻也和叫化子一般。
這倆人正是江南神乞尚乾露的弟子小乞俠諸坤和一心大師的傳人黑羅漢三寶和尚。
小乞俠諸坤不屑地瞥了羅雁秋一眼,冷冷說道:“你可是叫羅雁秋嗎?” 羅雁秋一愕說道:“不錯,在下正是羅雁秋,不知……” 他雖不谙世俗禮數,但悟性和摹仿力均強,這些日來,已從他人談話中學得不少,是以對人言談,也懂得一點謙虛。
他下面的話突被小乞俠一聲冷笑打斷,說道:“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小叫化和你這筆帳,要在此一并清算了!” 小乞俠諸坤在武當山七星峰三元觀之時,見羅雁秋負了餘栖霞的無限情意,便已感不滿,後來聽說他背叛師門,在大雪山十二連環峰下和玄衣仙子杜月娟及紅衣女飛衛司徒霜在一起,連已定終身的淩雪紅也不認了,直把這位嫉惡如仇的小乞俠氣得黑臉發白,恨不得立刻将羅雁秋抓來,擊斃掌下,以償他薄情寡義之罪,于是便和黑羅漢三寶再度偷下武當山。
倆人直奔大雪山十二連環峰,伺機找羅雁秋出氣,但雪山派的十二連環峰無異龍潭虎穴,如何能探出羅雁秋的行蹤?若不是他仗着七孔黃蜂針,擊傷了追趕之人,說不定早已命喪荒山,但饒是如此,他和三寶和尚也都各帶輕傷,是以說出和羅雁秋算帳的話來。
豈知羅雁秋記憶全失,連他說話的含意也沒聽懂,仍是強自展現笑容說道:“兩位可是肚子餓了,在下身邊倒還帶有幹糧,暫可充饑。
” 黑羅漢三寶和尚一晃光秃秃的大腦袋,故意閉目垂首,朗聲說道:“阿彌陀佛,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小乞俠諸坤雙眼一瞪,怒喝道:“你這狗肉和尚胡說八道些什麼,他剛才的呼叫之聲,你可曾聽見?”于是又轉向羅雁秋冷然說道:“你在呼叫師妹,你師妹又是誰?” 羅雁秋一聽小乞俠提起師妹,尚以為他會看見,連忙說道:“不錯,在下正追尋師妹司徒霜,兩位可是看到了一位妙齡玄衣少女?” 黑羅漢三寶和尚未等小乞俠諸坤答話,便即大聲叫道:“怪! 怪!真是怪事年年有,唯有今年多……”他一瞥小乞俠,倏然住口,原來他不知羅雁秋和司徒霜俱拜歸玄陰叟門下,一聽羅雁秋說司徒霜是他師妹,是以連連稱怪。
諸坤冷笑一聲,說道:“我看你是少見多怪,連背叛師門,抛棄發妻,都是司空見慣之事,當今之世,還有什麼比這更怪!” 羅雁秋聽得大感茫然,隻得搭讪着說道:“背叛師門、抛棄發妻,乃是違反人之大倫,此等之人,當真是人人可得而誅之。
” 黑羅漢三寶和尚突地爆發出一陣大笑,說道:“小要飯的,這種話由此人口中說出,小和尚再大聲叫怪,你可不會幹涉了吧?” 小乞俠冷哼一聲道:“反正他是不要臉了,還有什麼話不能說。
” 羅雁秋雖是不谙世故,但他聰明絕頂,看到小乞俠諸坤那種神情,已猜出他們對自己似是不懷好意,不由玉面變色,怒道:“你們這兩個人故作神秘,不知在說些什麼?”徑自大步而去。
小乞俠和黑羅漢三寶同時橫身一躍攔住去路,小乞俠面現不屑之容,說道:“我小要飯的人雖長得醜,但心地卻光明正大,比起那般人面獸心的人好得多!” 黑羅漢也接着說道:“小要飯哥哥這話不錯,我小和尚人雖黑點,但心地也不錯。
” 羅雁秋見倆人俱都自吹自擂,心中又是氣,又是好笑,但他想起在“七絕山莊”那綠衣少女也是這般說法,又不禁暗暗點頭,忖道:他們這種說法,也許不錯,人心善惡,似是和面容美醜無關。
他思忖未了,隻聽小乞俠諸坤又道:“你先别走,小要飯的還有話問你。
” 羅雁秋一皺眉頭,說道:“你有話若是好好地問,在下自也願意好好地回答,但若再要那般盛氣淩人,莫怪我羅雁秋三緘其口。
” 小乞俠一正臉色,肅容說道:“你可有膽量和小叫花子往武當山七星峰三元觀一行嗎?” 羅雁秋聞言微感不悅,傲然說道:“莫說是武當山七星峰三元觀,就是龍潭虎穴,也未必就吓得住我羅雁秋,不過無緣無故,去那裡作甚,何況我目前最為緊要之事,卻是要尋得師妹司徒霜的下落。
” 小乞俠諸坤也是先入為主,認定羅雁秋是故作不知,遂冷笑說道:“師父妻子不要倒還罷了,難道連你人世間惟一的親人也不想去看看嗎?” 羅雁秋見他又說些和自己不相幹的話,大是不耐,說道:“你說些什麼?”他突地靈機一動,卻又含笑說道:“兩位一定是認錯人了,在下孑然一身,舉世之間,再無親人,連生身父母也不知下落。
”他說至此想起自己的身世之謎,不禁黯然一歎! 小乞俠冷笑一聲道:“像你這種人,還會把父母親人放在心上嗎?又何必惺惺作态!” 豈知羅雁秋自服下過量的“離神失魂散”之後,對以往一切,完全不複記憶,但子女對父母的情感,卻是與生俱來的天性,在他記憶中,雖不知父母是誰,卻早在腦子内虛構出兩個神聖不可侵犯的形象,此時一聽小乞俠譏他連父母都不放心上,不禁激起真怒,大喝道: “胡說!父母養育之恩,猶如海深天高,而作人之道,首重孝行,我羅雁秋怎會不把父母放在心上!” 黑羅漢三寶和尚鼓掌大叫道:“好!好!隻此一點,便見你尚非不堪救藥。
” 小乞俠諸坤仍是冷然說道:“任你舌燦蓮花,我小要飯的也不聽這一套。
” 羅雁秋怒道:“難道我說這話,是給你聽的嗎?”他說完再不理會倆人,奪路向前走去。
小乞俠大喝一聲,道:“站住!你既不認我小要飯的,想來知道這‘七孔黃蜂針’的厲害!”一探手,自腰間将七孔黃蜂針筒摘下,手按機簧,便待發那見血封喉、霸道無倫的暗器。
羅雁秋微微一愕,傲然說道:“哼哼!天下之間居然有你這等毫不講理之人,你我往日無怨近日無仇,卻不知為何這般苦苦相逼,休說你那什麼‘七孔黃蜂針’,就讓你盡展所能,也不一定傷得了我!” 小乞俠生就嫉惡如仇的性格,又見羅雁秋出言如此狂傲,不禁大怒,厲喝道:“看我傷不傷得了你!”右手七孔黃蜂針筒機簧一響,一道極細黃光,随手發出,疾逾電閃,向羅雁秋身上射去。
他們倆人距離既近,羅雁秋又不知道這七孔黃蜂針的厲害,眼看便要被細如牛毛的一蓬針雨擊中,卻聽呼的一聲,自斜側方沖來一股掌風,将那篷針雨震得不知去向! 小乞俠諸坤一怔之下,見這出掌震飛自己七孔黃蜂針之人,竟是黑羅漢三寶,不禁大怒,右腳疾跨兩步,探手抓住三寶和尚的右手脈門,叫道:“好哇!連光着屁股和我一起長大的小和尚,也給我作起對來啦!” 黑羅漢三寶和尚脈腕被扣,直疼得龇牙咧嘴,急急叫道:“小要飯的哥哥,我小和尚天膽也不敢和你作對。
” 諸坤冷笑一聲道:“你不是和我作對這是幹什麼?”左手将三寶和尚的右手松開,仍是佛然不悅。
黑羅漢長歎一聲,一反平時嬉戲之态,說道:“我佛曰‘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何況他背叛師門,抛棄發妻之舉,也不見得當殺……” 小乞俠冷然一笑,打斷他的話道:“誰不知我師徒殺人無數,但卻從不曾誤殺過一個好人,你做和尚的要慈悲為懷,正道成佛,和我小要飯的是道不同不相為謀,你請便吧!” 黑羅漢臉上滿現惶惑之容,正要說話,卻聽羅雁秋冷哼一聲,說道:“這種朋友,不交也罷。
” 諸坤冷冷說道:“我小要飯的事情,你最好少管,有本領我們就打上一架!” 羅雁秋曬然一笑,面現不屑之容,說道:“你隻怕除了那‘七孔黃蜂針’外再無可恃之物?” 諸坤把兩隻怪眼一瞪,反唇相譏道:“你還不是就仗着一柄白霜劍?别看人長的漂亮,其實也一樣是個銀樣蠟槍頭,除了能在女人面前獻點小殷勤,若論真本事硬功夫,也不見得比我小要飯的強得好多。
” 他說出話來刻薄已極,盡管羅雁秋尚未完全聽懂,但已氣得玉面變色,怒道:“你說誰在女人面前獻殷勤?” 小乞俠仰天狂笑道:“遠的不談,光隻你這滿山遍野亂跑,喊叫師妹,還不足證明你在向女人獻殷勤嗎?” 羅雁秋本是天生情種,但經過一次劇變後,記憶全失,而且受了蒼古虛等幾個人陰沉性格的影響,再度出道後,又被那綠衣少女打了一記耳光,是以深埋心底的熱情,尚未發出,此時被小乞俠一譏,不禁有些怨恨起司徒霜來,因而連帶對其他年輕女子也起了惡感。
黑羅漢三寶和尚見羅雁秋閉口不答,正好勸小乞俠諸坤見好收場,嘴巴一咧,露出兩排雪白的牙齒,帶笑說道:“小要飯的哥哥,俗語說,‘殺人不過頭點地’,他既然知錯不敢還嘴,我求求你放過他吧。
” 小乞俠諸坤生就甯折不彎性格,而且有時剛強得有點過份,方才自己氣憤之下,将那見血封喉,霸道已極的七孔黃蜂針打出,早已大是追悔,複經黑羅漢三寶和尚出掌震飛,他心中雖感一寬,但顔面喪失,是以才罵了黑羅漢三寶一頓,此時一見有機下台,便也不為已甚,才要說話,卻聽羅雁秋冷哼一聲道:“瞧你這小和尚當真是沒有出息,剛被人罵了一頓,還要這般低三下四!” 黑羅漢三寶和尚毫不動惡,嘻嘻一笑道:“我小和尚反正挨慣了罵,你就是罵上兩句,我也能忍得下去。
” 羅雁秋将要消滅的怒火又熾,冷笑道:“我羅雁秋從不慣罵人,但碰上你們這般無理取鬧之人,我不罵上一頓難消這口怨氣!” 三寶和尚嘻嘻笑道:“罵人如罵己,你盡管罵吧,我小和尚絕對一聲不吭。
” 小乞俠跨前一步,指着羅雁秋道:“想不到你除了生得副好招牌外,還長了張罵人的嘴巴!” 羅雁秋一愕,道:“你說什麼?”他聰明絕頂,略一思忖,便知小乞俠不是說的好話,怒道:“我豈止會罵人,兩隻手打起架來,怕也非你能敵!” 小乞俠面罩寒霜,他此時倒真的被羅雁秋這種托大驕狂之言所激怒,冷冷說道:“你自信能躲得過見血封喉,稱為江湖上一絕的七孔黃蜂針嗎?” 羅雁秋道:“你有多大本領,就請盡管施展,我羅雁秋死而無怨。
” 他此言一出,三寶和尚大是着急,忙道:“别打啦,你們先說好各憑一雙肉掌,較量一下功力,我小和尚才能贊成……” 黑羅漢三寶的未了之言,被小乞俠一聲冷笑打斷,呼的一掌,一招“腕底翻雲”,直向羅雁秋撞去。
羅雁秋任督二脈已通,功力大進,且六月所習,又盡是陰柔之學,以柔克剛,專門化解各種陽剛之力,是以一見小乞俠一掌劈來,雖是風聲呼呼,來勢驚人,但也毫不放在心上,不閃不避,全身真氣疾轉,右手徐揮,一招“回風拂柳”輕飄飄地一掌推出。
一招對拆,強弱立見,小乞俠雖是盡得江南神乞尚乾露真傳,但比起此時的羅雁秋,卻差得甚多,其實即使尚乾露本人也非羅雁秋的對手。
小乞俠覺得羅雁秋掌勢飄忽得如遊絲飛絮,似是毫無力道,不由曬然一笑,但笑容剛現,隻覺一股陰寒之力,已先掌勢而到,不由機伶伶打個寒噤,幸而他機警、乖巧,乘勢收掌,飄身後退五步。
黑羅漢三寶和尚知道小乞俠已得江南神乞尚乾露真傳,近來苦練“奪命八鍊”的招式,功力又精進許多,是以兀自為羅雁秋擔心,倆人一招對拆,快如電光百火,乍合
在夕陽殘照,飒飒秋風中,那兩個蜷縮地上的人影,顯得那麼凄涼、孤獨,就像他們的身世一樣! 一個時辰之後,羅雁秋和司徒霜的身軀微一蠕動,被點穴道竟自行解開,倆人驚愕之下,一躍站了起來。
他們自然不知道隐身暗處,突然下手施襲之人,便是生性陰沉,機智百出的峨眉掌門人五絕神翁匡茂瀾的師弟瘦鐘離敖融,此人雖是有失大門派的身份,但心地還算不太陰狠,下手施襲時,點穴手法恰到好處,一個時辰之後被制的穴道自解。
司徒霜一見百妙佛珠被人劫奪而去,不禁一颦黛眉,急道:“好不容易才得到那串百妙佛珠,不想竟被人搶去,而且連那搶奪之人也不知道,這倒要去何處尋找?” 羅雁秋聞言,冷笑一聲道:“我不急,你倒急起來了?” 他本是憋足了一肚子悶氣,無處發洩,是以聽司徒霜說話,也不管她是好意壞意,便即出言頂撞。
司徒霜聽得大是傷心,立時眼圈一紅,星目中滾落下兩滴淚珠,幽幽說道:“我這句話難道說錯了嗎?” 羅雁秋不耐煩地說道:“誰說你說錯了?在我不快之時,你最好少開口。
” 司徒霜滿面凄然之色,輕歎一聲道:“我們在七絕山莊時,那綠衣女子對我說過一句話,你還記得嗎?” 她突轉話題,而且說得沒頭沒腦,連急怒中的羅雁秋也聽得一愕,冷冷說道:“她向我說的話,我還不完全記得呢,又豈能管得了那麼許多!” 司徒霜嬌靥之上,竟漸浮現出堅毅之色,柔弱的語音中也帶着漠然之情,說道:“她說你表面上雖對我不假詞色,但心中仍是喜歡我。
” 她說出這話之前,心中早作決定,既是流水無情,那落花有意也是徒然的了,是以便立定決絕而去之心。
羅雁秋怎知司徒霜此話用意,還以為她恬不知恥,不禁劍眉微皺,冷哼一聲道:“這種話,你自己竟也好意思說出!” 司徒霜嬌靥微現赧然之容,但瞬即消失,長歎一聲說道:“我知道你不喜歡我,但綠衣女子那句對我說的話,卻正好可以用在你身上,就是你表面上雖對她恨之入骨,但心中卻是對她念念不忘……” 須知人類的情感,最是微妙複雜,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是憧憬希望,而一旦得到後,卻又不去珍視它,羅雁秋對司徒霜的感覺是後者,對綠衣少女,則是一種說不出,連他自己也不知道的微妙感覺,現在司徒霜再度提起綠衣少女對他的态度,不禁癡呆呆地玄想不已,一時竟忘記了回答司徒霜的話。
司徒霜方才雖立定決絕而去之心,但她對羅雁秋的戀慕之情,仍難立時摒除,是以說出上面一段試探之言,一見羅雁秋此狀,芳心中登時一冷,強忍住無限辛酸之情,高聲說道: “你既是讨厭我,我就離開好了。
”那雙哀怨欲絕的目光,投瞥了羅雁秋一眼,緩步走去。
豈知羅雁秋仍在玄思之中,對司徒霜最後一句話和臨行時的一瞥,恍如未聞未見,直待司徒霜的纖細身影,在夕陽殘照中消失,他才蓦然驚覺。
羅雁秋秉性敦厚,本非負義忘情之人,他驚覺之後,不見了司徒霜的身影,知道定是自己言行态度,損傷了她一寸芳心,想起這位師妹對自己的百般順從,不禁大生内疚之心,于是朗聲叫道:“師妹,師妹!……” 他此時真情不絕,哪有一絲應答之聲。
略一冷靜思考,便猜出司徒霜一定回唐古拉山九幽谷而去,于是仰望無色,辨認方向後便展開上乘輕功往西南急趕。
豈料司徒霜在傷心欲絕之下哪有心情辨認方向,隻是沒命狂奔,這一來卻正好和羅雁秋背道而馳。
她雖曾聽到羅雁秋的呼叫,但以為他定會趕來,是以不但未停住腳步,反而加速奔行。
羅雁秋向西南趕了一陣,仍不見司徒霜的倩影,不禁心頭大急,愧疚之心更甚,眼見天色将晚,想到她孤單單一個女流之輩,處身此荒山絕嶺之中,大是放心不下,一面縱目四顧,一面揚聲大叫道:“師妹!師妹!……” 他任督二脈自被玄陰叟蒼古虛打通後,内力大增,此刻又是情急呼喊,聲達四野,一時之間,滿山滿谷盡是他呼喊之聲。
夕陽銜山,暮色頓時籠罩大地,羅雁秋的呼聲,已漸漸變得嘶啞低沉。
他正感焦急惶惑之時,蓦然對面山峰上奔下來兩條人影,在相距數十丈之遙,隻聽那倆人咦的一聲,齊地駐足停身,四隻眼睛,愕然向羅雁秋這邊投來。
羅雁秋又繼續前奔了一程,已到那倆人身前,他瞥了倆人一眼,竟強自展顔一笑道: “兩位可是迷路了嗎?”他生就俠肝義膽,又兼具菩薩心腸,一見倆人穿着打扮,不禁動了悲天憫人之心。
原來右面一人,是個二十幾歲瘦小的叫化子,身穿百綻大褂,一頭短發,渾身漆黑如炭,但卻生就一排白牙,左面之人,則是個面如鍋底的小和尚,穿一件塗滿油污的淺灰僧袍,一顆光秃秃的大腦袋,五短身材,赤足僧鞋,雖是個出家之人,但卻也和叫化子一般。
這倆人正是江南神乞尚乾露的弟子小乞俠諸坤和一心大師的傳人黑羅漢三寶和尚。
小乞俠諸坤不屑地瞥了羅雁秋一眼,冷冷說道:“你可是叫羅雁秋嗎?” 羅雁秋一愕說道:“不錯,在下正是羅雁秋,不知……” 他雖不谙世俗禮數,但悟性和摹仿力均強,這些日來,已從他人談話中學得不少,是以對人言談,也懂得一點謙虛。
他下面的話突被小乞俠一聲冷笑打斷,說道:“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小叫化和你這筆帳,要在此一并清算了!” 小乞俠諸坤在武當山七星峰三元觀之時,見羅雁秋負了餘栖霞的無限情意,便已感不滿,後來聽說他背叛師門,在大雪山十二連環峰下和玄衣仙子杜月娟及紅衣女飛衛司徒霜在一起,連已定終身的淩雪紅也不認了,直把這位嫉惡如仇的小乞俠氣得黑臉發白,恨不得立刻将羅雁秋抓來,擊斃掌下,以償他薄情寡義之罪,于是便和黑羅漢三寶再度偷下武當山。
倆人直奔大雪山十二連環峰,伺機找羅雁秋出氣,但雪山派的十二連環峰無異龍潭虎穴,如何能探出羅雁秋的行蹤?若不是他仗着七孔黃蜂針,擊傷了追趕之人,說不定早已命喪荒山,但饒是如此,他和三寶和尚也都各帶輕傷,是以說出和羅雁秋算帳的話來。
豈知羅雁秋記憶全失,連他說話的含意也沒聽懂,仍是強自展現笑容說道:“兩位可是肚子餓了,在下身邊倒還帶有幹糧,暫可充饑。
” 黑羅漢三寶和尚一晃光秃秃的大腦袋,故意閉目垂首,朗聲說道:“阿彌陀佛,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小乞俠諸坤雙眼一瞪,怒喝道:“你這狗肉和尚胡說八道些什麼,他剛才的呼叫之聲,你可曾聽見?”于是又轉向羅雁秋冷然說道:“你在呼叫師妹,你師妹又是誰?” 羅雁秋一聽小乞俠提起師妹,尚以為他會看見,連忙說道:“不錯,在下正追尋師妹司徒霜,兩位可是看到了一位妙齡玄衣少女?” 黑羅漢三寶和尚未等小乞俠諸坤答話,便即大聲叫道:“怪! 怪!真是怪事年年有,唯有今年多……”他一瞥小乞俠,倏然住口,原來他不知羅雁秋和司徒霜俱拜歸玄陰叟門下,一聽羅雁秋說司徒霜是他師妹,是以連連稱怪。
諸坤冷笑一聲,說道:“我看你是少見多怪,連背叛師門,抛棄發妻,都是司空見慣之事,當今之世,還有什麼比這更怪!” 羅雁秋聽得大感茫然,隻得搭讪着說道:“背叛師門、抛棄發妻,乃是違反人之大倫,此等之人,當真是人人可得而誅之。
” 黑羅漢三寶和尚突地爆發出一陣大笑,說道:“小要飯的,這種話由此人口中說出,小和尚再大聲叫怪,你可不會幹涉了吧?” 小乞俠冷哼一聲道:“反正他是不要臉了,還有什麼話不能說。
” 羅雁秋雖是不谙世故,但他聰明絕頂,看到小乞俠諸坤那種神情,已猜出他們對自己似是不懷好意,不由玉面變色,怒道:“你們這兩個人故作神秘,不知在說些什麼?”徑自大步而去。
小乞俠和黑羅漢三寶同時橫身一躍攔住去路,小乞俠面現不屑之容,說道:“我小要飯的人雖長得醜,但心地卻光明正大,比起那般人面獸心的人好得多!” 黑羅漢也接着說道:“小要飯哥哥這話不錯,我小和尚人雖黑點,但心地也不錯。
” 羅雁秋見倆人俱都自吹自擂,心中又是氣,又是好笑,但他想起在“七絕山莊”那綠衣少女也是這般說法,又不禁暗暗點頭,忖道:他們這種說法,也許不錯,人心善惡,似是和面容美醜無關。
他思忖未了,隻聽小乞俠諸坤又道:“你先别走,小要飯的還有話問你。
” 羅雁秋一皺眉頭,說道:“你有話若是好好地問,在下自也願意好好地回答,但若再要那般盛氣淩人,莫怪我羅雁秋三緘其口。
” 小乞俠一正臉色,肅容說道:“你可有膽量和小叫花子往武當山七星峰三元觀一行嗎?” 羅雁秋聞言微感不悅,傲然說道:“莫說是武當山七星峰三元觀,就是龍潭虎穴,也未必就吓得住我羅雁秋,不過無緣無故,去那裡作甚,何況我目前最為緊要之事,卻是要尋得師妹司徒霜的下落。
” 小乞俠諸坤也是先入為主,認定羅雁秋是故作不知,遂冷笑說道:“師父妻子不要倒還罷了,難道連你人世間惟一的親人也不想去看看嗎?” 羅雁秋見他又說些和自己不相幹的話,大是不耐,說道:“你說些什麼?”他突地靈機一動,卻又含笑說道:“兩位一定是認錯人了,在下孑然一身,舉世之間,再無親人,連生身父母也不知下落。
”他說至此想起自己的身世之謎,不禁黯然一歎! 小乞俠冷笑一聲道:“像你這種人,還會把父母親人放在心上嗎?又何必惺惺作态!” 豈知羅雁秋自服下過量的“離神失魂散”之後,對以往一切,完全不複記憶,但子女對父母的情感,卻是與生俱來的天性,在他記憶中,雖不知父母是誰,卻早在腦子内虛構出兩個神聖不可侵犯的形象,此時一聽小乞俠譏他連父母都不放心上,不禁激起真怒,大喝道: “胡說!父母養育之恩,猶如海深天高,而作人之道,首重孝行,我羅雁秋怎會不把父母放在心上!” 黑羅漢三寶和尚鼓掌大叫道:“好!好!隻此一點,便見你尚非不堪救藥。
” 小乞俠諸坤仍是冷然說道:“任你舌燦蓮花,我小要飯的也不聽這一套。
” 羅雁秋怒道:“難道我說這話,是給你聽的嗎?”他說完再不理會倆人,奪路向前走去。
小乞俠大喝一聲,道:“站住!你既不認我小要飯的,想來知道這‘七孔黃蜂針’的厲害!”一探手,自腰間将七孔黃蜂針筒摘下,手按機簧,便待發那見血封喉、霸道無倫的暗器。
羅雁秋微微一愕,傲然說道:“哼哼!天下之間居然有你這等毫不講理之人,你我往日無怨近日無仇,卻不知為何這般苦苦相逼,休說你那什麼‘七孔黃蜂針’,就讓你盡展所能,也不一定傷得了我!” 小乞俠生就嫉惡如仇的性格,又見羅雁秋出言如此狂傲,不禁大怒,厲喝道:“看我傷不傷得了你!”右手七孔黃蜂針筒機簧一響,一道極細黃光,随手發出,疾逾電閃,向羅雁秋身上射去。
他們倆人距離既近,羅雁秋又不知道這七孔黃蜂針的厲害,眼看便要被細如牛毛的一蓬針雨擊中,卻聽呼的一聲,自斜側方沖來一股掌風,将那篷針雨震得不知去向! 小乞俠諸坤一怔之下,見這出掌震飛自己七孔黃蜂針之人,竟是黑羅漢三寶,不禁大怒,右腳疾跨兩步,探手抓住三寶和尚的右手脈門,叫道:“好哇!連光着屁股和我一起長大的小和尚,也給我作起對來啦!” 黑羅漢三寶和尚脈腕被扣,直疼得龇牙咧嘴,急急叫道:“小要飯的哥哥,我小和尚天膽也不敢和你作對。
” 諸坤冷笑一聲道:“你不是和我作對這是幹什麼?”左手将三寶和尚的右手松開,仍是佛然不悅。
黑羅漢長歎一聲,一反平時嬉戲之态,說道:“我佛曰‘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何況他背叛師門,抛棄發妻之舉,也不見得當殺……” 小乞俠冷然一笑,打斷他的話道:“誰不知我師徒殺人無數,但卻從不曾誤殺過一個好人,你做和尚的要慈悲為懷,正道成佛,和我小要飯的是道不同不相為謀,你請便吧!” 黑羅漢臉上滿現惶惑之容,正要說話,卻聽羅雁秋冷哼一聲,說道:“這種朋友,不交也罷。
” 諸坤冷冷說道:“我小要飯的事情,你最好少管,有本領我們就打上一架!” 羅雁秋曬然一笑,面現不屑之容,說道:“你隻怕除了那‘七孔黃蜂針’外再無可恃之物?” 諸坤把兩隻怪眼一瞪,反唇相譏道:“你還不是就仗着一柄白霜劍?别看人長的漂亮,其實也一樣是個銀樣蠟槍頭,除了能在女人面前獻點小殷勤,若論真本事硬功夫,也不見得比我小要飯的強得好多。
” 他說出話來刻薄已極,盡管羅雁秋尚未完全聽懂,但已氣得玉面變色,怒道:“你說誰在女人面前獻殷勤?” 小乞俠仰天狂笑道:“遠的不談,光隻你這滿山遍野亂跑,喊叫師妹,還不足證明你在向女人獻殷勤嗎?” 羅雁秋本是天生情種,但經過一次劇變後,記憶全失,而且受了蒼古虛等幾個人陰沉性格的影響,再度出道後,又被那綠衣少女打了一記耳光,是以深埋心底的熱情,尚未發出,此時被小乞俠一譏,不禁有些怨恨起司徒霜來,因而連帶對其他年輕女子也起了惡感。
黑羅漢三寶和尚見羅雁秋閉口不答,正好勸小乞俠諸坤見好收場,嘴巴一咧,露出兩排雪白的牙齒,帶笑說道:“小要飯的哥哥,俗語說,‘殺人不過頭點地’,他既然知錯不敢還嘴,我求求你放過他吧。
” 小乞俠諸坤生就甯折不彎性格,而且有時剛強得有點過份,方才自己氣憤之下,将那見血封喉,霸道已極的七孔黃蜂針打出,早已大是追悔,複經黑羅漢三寶和尚出掌震飛,他心中雖感一寬,但顔面喪失,是以才罵了黑羅漢三寶一頓,此時一見有機下台,便也不為已甚,才要說話,卻聽羅雁秋冷哼一聲道:“瞧你這小和尚當真是沒有出息,剛被人罵了一頓,還要這般低三下四!” 黑羅漢三寶和尚毫不動惡,嘻嘻一笑道:“我小和尚反正挨慣了罵,你就是罵上兩句,我也能忍得下去。
” 羅雁秋将要消滅的怒火又熾,冷笑道:“我羅雁秋從不慣罵人,但碰上你們這般無理取鬧之人,我不罵上一頓難消這口怨氣!” 三寶和尚嘻嘻笑道:“罵人如罵己,你盡管罵吧,我小和尚絕對一聲不吭。
” 小乞俠跨前一步,指着羅雁秋道:“想不到你除了生得副好招牌外,還長了張罵人的嘴巴!” 羅雁秋一愕,道:“你說什麼?”他聰明絕頂,略一思忖,便知小乞俠不是說的好話,怒道:“我豈止會罵人,兩隻手打起架來,怕也非你能敵!” 小乞俠面罩寒霜,他此時倒真的被羅雁秋這種托大驕狂之言所激怒,冷冷說道:“你自信能躲得過見血封喉,稱為江湖上一絕的七孔黃蜂針嗎?” 羅雁秋道:“你有多大本領,就請盡管施展,我羅雁秋死而無怨。
” 他此言一出,三寶和尚大是着急,忙道:“别打啦,你們先說好各憑一雙肉掌,較量一下功力,我小和尚才能贊成……” 黑羅漢三寶的未了之言,被小乞俠一聲冷笑打斷,呼的一掌,一招“腕底翻雲”,直向羅雁秋撞去。
羅雁秋任督二脈已通,功力大進,且六月所習,又盡是陰柔之學,以柔克剛,專門化解各種陽剛之力,是以一見小乞俠一掌劈來,雖是風聲呼呼,來勢驚人,但也毫不放在心上,不閃不避,全身真氣疾轉,右手徐揮,一招“回風拂柳”輕飄飄地一掌推出。
一招對拆,強弱立見,小乞俠雖是盡得江南神乞尚乾露真傳,但比起此時的羅雁秋,卻差得甚多,其實即使尚乾露本人也非羅雁秋的對手。
小乞俠覺得羅雁秋掌勢飄忽得如遊絲飛絮,似是毫無力道,不由曬然一笑,但笑容剛現,隻覺一股陰寒之力,已先掌勢而到,不由機伶伶打個寒噤,幸而他機警、乖巧,乘勢收掌,飄身後退五步。
黑羅漢三寶和尚知道小乞俠已得江南神乞尚乾露真傳,近來苦練“奪命八鍊”的招式,功力又精進許多,是以兀自為羅雁秋擔心,倆人一招對拆,快如電光百火,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