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情海恨難填 小俠失足羁雪山

關燈
風洞恰在九幽谷的南方,距玉柱峰約有二十餘裡,但羅雁秋隻不過奔馳了頓飯的時光,便抵峰下。

     這玉柱峰确是形如其名,圓圓的如一支冰柱,插入缭繞雲霧之中,高不可測。

    峰腰的那片平地亦距峰下百餘丈,羅雁秋在峰下長嘯一聲,挫腰張臂,施展出節節登空身法,捷如猿躍鶴飛,轉瞬攀援而上。

     此時正是初秋景色,秋風蕭殺,荒草萋萋,旭日早升,但非至正午無法照進谷内,是以仍是雲封霧鎖,光線幽暗。

     羅雁秋先将三式“玄陰絕戶掌”及“陰煞掌”練了一遍,然後又一招一式演練起玄陰叟百日坐關期間所修習的“玄陰九柔神功”,那掌勢緩慢已極,亦無破空之聲發出,但他每出一掌,衰草之上卻是一片銀白,原來那奇寒的掌風已使露水凍結成霜。

     他正在全神演練之間,突然,一聲清越悠長的鳥鳴,劃破這靜寂晨空,在谷内回響不絕。

     羅雁秋收勢擡頭一看,隻見一隻巨大的彩鸾,貼着峰壁,冉冉下降,那彩鸾大的有點吓人,兩翅平張,少說有一丈二三,從頭到尾,縱長約有九尺左右,羅雁秋驚喜得睜大兩隻水汪汪的星目,不禁看得呆了。

     那彩鸾到離羅雁秋十餘丈之時,下降之勢倏然加快,他剛收回仰望的目光,彩鸾早已飄落在平地上。

     羅雁秋再一注目不禁又是一怔。

     隻見鸾背上輕飄飄地躍下來三個女子,中間一人,身穿曳地白绫衣裙,秀發披肩,頭頂上束着一條淡藍色的發帶,而面部卻蒙着一塊薄如蟬翼似的白紗,秀美的輪廓隐約可見。

     白衣女子左右,站着兩個頭梳雙辮,一身青衣,秀美絕倫的小婢,正自看着他掩口輕笑。

     羅雁秋在九幽谷乃是放蕩例慣了之人,不惟對三個師弟、妹頤指氣使,即使對玄陰叟蒼古虛除了叫聲師父以外,也是毫無禮數。

     他一見那兩個青衣女子向自己掩口輕笑,也不知是善意抑是惡意,微皺雙眉冷哼一聲,怒道:“你們笑什麼,不懂規矩!” 他自己雖是不知“規矩”為何,但平時卻常聽玄陰叟責斥司徒霜,故不知不覺,學來用上。

     白衣少女一聽,轉首睨了兩個小婢一眼,微帶嬌嗔地說道:“别笑啦,被人家罵得好不好意思!”她又緩緩轉過來,輕歎一聲向羅雁秋說道:“這兩個丫頭都是随我在深山長大,我師父沒教她們規矩,我也不知怎麼教,唉!我找了你好幾個月,差不多關内關外都找遍了,今天才見面,你就生氣,真是……” 羅雁秋一怔,詫然說道:“你找我幹什麼?” 白衣少女幽幽一歎道:“我也不知為什麼,心裡總是忘不了你。

    ” 羅雁秋本來就隻和白衣少女見過一面,而且又經過那一次大變,哪還認得她,是以聞言更感大奇,道:“天下居然有這等奇特之事,你我素不相識,你為何忘不了我,你大概是認錯人了吧!” 那兩個青衣小婢一聞此言,倆人面現怒色,跨前了一步。

     羅雁秋冷哼一聲道:“你們要幹什麼?” 白衣少女怔怔地看着羅雁秋,纖手向後一擺,輕歎一聲,說道:“唉,你們這兩個丫頭,剛挨過罵,又忘啦,以後再要這樣,我就永遠不帶你們出來。

    ” 右邊一個年紀較小的青衣小婢嘴唇一翹,不服地說道:“主人,不管你怎樣罵我們,婢子都沒有話說,可是這人毫無良心,你給了他那麼大的好處,他卻翻臉不認人了,你看氣不氣人!” 白衣少女凄然一笑,說道:“這也不能怪他,一共才見過我一次,而且又是時隔年餘哪還能認識?” 那兩個小婢也是一愕,但左邊的那個小婢卻不以為然地說道:“那也不見得,他即使不認識我們,也該認識白妮呀!” 白衣少女櫻唇啟動,剛要說話,對面的羅雁秋直聽得莫名其妙,大感不耐,說道:“你們有話,在哪裡不好說,偏偏跑到這裡來,打擾我的練功,真是豈有此理!” 兩個青衣小婢見羅雁秋居然如此頂撞她們的主人,早已怒火沖天,但剛被主人斥責了兩次,又不敢有什麼行動,隻得翹着小嘴,狠狠地盯着羅雁秋。

     白衣少女因為認定和羅雁秋年餘不見,他已記不起自己,是以不論他出言如何無狀,也毫不生氣。

     羅雁秋見她們三人不走,也不說話,隻是靜靜地站在那裡,一陣飒飒秋風,吹拂起白衣女子的寬大衣袂,顯得那麼聖潔、高貴、超逸,他心裡雖不知這是什麼感覺,但也不由看得一怔。

     半晌之後,卻聽白衣少女自言自語地說道:“不管你還認不認識我,但是你卻不該這般對待我,唉!他變了!變這麼多!” 她說着,緩緩仰首長歎,幽幽又道:“白雲蒼狗,滄海桑田,天地萬物皆是如此,人事又豈能不變?” 羅雁秋盡管平時不谙世俗禮數,有時且是蠻橫,但此刻卻也被一種無形的力量所感染,垂下頭黯然一歎! 須知羅雁秋行為上雖受了玄陰叟等幾個性格乖僻之人的影響,但卻仍保持着他善良敦厚的本性,正如一塊蒙塵的渾金璞玉一樣。

     白衣少女聞到歎息之聲,倏然收回凝視長空的視線,奇詫地問道:“你歎的什麼氣,難道也有什麼不如意的事情嗎?” 羅雁秋的喟歎,本是不自覺間,受了白衣少女神情的感染而發出,見問不禁大感尴尬,冷哼一聲怒道:“你能歎氣,難道我就不能麼,我才沒有什麼不如意的事情!” 白衣少女凄然一笑道:“我知道你沒有什麼不如意的事情,你有那麼一位豔絕人寰的女子相伴,若再有奢望也就太不知足了。

    ” 羅雁秋怒道:“你說什麼?什麼豔絕人寰的女子?” 白衣少女幽幽說道:“她已找你來啦,我說她怎會讓你一個人在這裡練功呢。

    ” 羅雁秋縱目往峰下一看,隻見谷中仍是飄散着薄薄的晨霧,哪裡有什麼人影,不禁奇詫地問道:“你說誰找我來啦?” 白衣少女轉首望了兩個青衣小婢一眼,說道:“我們該走啦,快把白妮叫來。

    ”原來那彩鸾早在她們說話之間飛走了。

     隻聽左面那青衣小婢撮口發出一聲清嘯,嘯聲低細悠長,好像十餘丈外,便聽不到一樣。

     片刻之後,卻見玉柱峰上,一點黑影如天邊流星似的往下急瀉,一聲鸾鳴未歇,那大彩鸾早已雙翅一收,飄落在那片台地之上,落勢雖疾,雙翅卻絲毫未帶起一點塵土。

     羅雁秋見白衣少女未回答他的問話,不禁有氣,說道:“你說誰找我來啦?話不說清楚你就别想走!” 白衣少女緩擡手臂,遙向峰下一指,淡然說道:“你不會自己看嘛。

    ” 羅雁秋再一看去,果見山下數裡以外,飛馳來一條人影,仔細一看,竟是個身着玄色勁裝的女子,他不禁“咦”了一聲,怔在當地。

     此時那白衣少女和兩個青衣小婢已站在鸾背上,羅雁秋還在望着山下飛奔而來的玄色勁裝女子出神,卻聽白衣女子幽幽一聲長歎,說道:“以後我不會再來找你了,我師父以前告訴我不能喜歡任何男人,我偏不聽她老人家的話,這是我自找苦吃。

    ”她凄然一笑,又道: “我這裡有顆珠子是無意間撿到的,就當作一粒紅豆給你吧!” 說着取出一顆色呈豔紅,光華奪目,足有龍眼大小的一顆珠子,留戀地看了一眼,曲指微彈,那顆珠子如被人用手掌托着一般,緩緩地飛到羅雁秋面前。

     他伸手接過,并不道謝,卻訝然贊歎了聲:“好精深的禦氣投物之術!” 當他仔細把玩了一下,再擡起頭時,那彩鸾已冉冉飛起,去勢慢極,仍可看到白衣少女那娟秀纖長的身影。

     但在他耳邊卻響起一聲低微的歎息,并傳來了極細微但極其清晰的吟哦之聲: “紅豆生南國, 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但羅雁秋仿佛隻聽懂了頭兩個字,喃喃念道:“這原來是粒紅豆呀?” 此時那峰下的玄衣勁裝女子正自攀援而上,片刻之後便已上得峰頂,羅雁秋哦了一聲,釋然說道:“是你!怎麼換了衣服啦?” 那玄色勁裝女子原來是司徒霜,她低低呼了聲“師兄!”看了自己身上一下,嫣然笑道: “覺得奇怪吧?我那身紅衣早破得不成樣子,其實既不當什麼紅衣女飛衛,也不必再穿那麼鮮豔奪目的紅衣服了。

    ” 羅雁秋奇詫地說道:“你說什麼?” 司徒霜微微一笑說道:“沒說什麼,我跑來看看你,該回去吃飯了。

    ” 羅雁秋也不追問,漫應了一聲,仰首往天上看去,那大彩鸾早已不見了影兒,他突然像是若有所失一般,輕歎一聲,轉身向峰下奔去。

     司徒霜緊随而下,不解地問道:“師兄你看什麼?” 她方才隻顧向前奔馳,并未看到彩鸾和白衣少女,但那白衣女子内力何等精深,早在數裡外便看到司徒霜了,不過她誤認為是淩雪紅而已。

     這幾個月來,司徒霜對羅雁秋更是百依百順,那一寸芳心,早化作萬縷柔情,傾注于羅雁秋身上,但她自知以殘花敗柳之身,此生再不能委身相侍,卻将兒女私情升華為姊弟的呵護,但羅雁秋卻是終日埋首武功,渾然不覺。

     倆人回到陰風洞中,用罷早點,卻是該三位師弟、妹向他講述武林掌故和江湖經曆之時,他便将那粒白衣少女所送的珠子取出掃視三人一眼,說道:“你們可知道這是什麼?” 米靈和碧眼神雕胡天衢雖都是見聞廣博之人,但一看之下,也不由愕然發怔,歉然答道: “這恕弟等不知,看來像是佛家的念珠,但這珠子如此大,且又無穿系的眼孔,故又不像……” 羅雁秋傲然冷笑一聲,說道:“你們連這個都不認識,還要終天為我講述武林掌故,江湖經曆!” 米靈和胡天衢倆人這幾個月來,早已習慣了他這頤指氣使的态度,立刻恭聲說道:“師弟等孤陋寡聞,還望師兄明教!”他們嘴裡雖是這般說,但心裡卻是十分不服氣。

     羅雁秋冷哼一聲,說道:“這是粒紅豆,你們都不知道嗎!” 赤煞仙米靈和碧眼神雕胡天衢聞言不禁怔住。

     胡天衢一向在北方,雖讀過“紅豆生南國”的詩句,但卻從未見過紅豆此物,而米靈則是個粗人,更不知這紅豆寄相思之事,惟有司徒霜姑娘一方面是生長在南方,而女孩兒家又心細,見過紅豆是什麼樣子。

    此時見羅雁秋說得神氣活現,把兩個師兄說得當場怔住,不禁撲哧一笑! 羅雁秋一翻眼,還未說話,隻聽一個陰森森的話聲說道:“霜兒,你笑什麼?” 司徒霜聽出是師父玄陰叟的聲音,不禁瞿然一驚,立刻站起身來,惶然地垂下螓首。

    米靈和胡天衢也同時肅立。

     唯有羅雁秋仍大模大樣地坐着不動,他轉首看了慢步而來的玄陰叟一眼,說道:“師父,你可認得紅豆嗎?”說着将那粒色呈豔紅、光彩奪目的珠子遞了過去。

     玄陰叟接過那粒珠子,一看之下,竟是臉色大變,急急問道:“秋兒,你這是從哪裡得到的,快說與師父聽!” 羅雁秋一見師父如此神情,也大感詫異,不慌不忙地說道:“你急什麼,我告訴你就是。

    ”随将巧遇白衣少女之事說了。

     玄陰叟手中緊緊握着那粒佛珠,面色十分肅穆地說道:“你們都給我坐下,為師的有一件将使武林轟動的大事對你們說。

    ” 米靈和胡天衢及司徒霜三人全都十分緊張,唯有羅雁秋仍現出一副不知天高地厚的神情,不耐煩地問道:“師父要說什麼事嗎,還不快說。

    ” 玄陰叟道:“這是一樁已為武林遺忘了的隐事,發生在一百年前,那件事便和這粒珠子有關。

    ” 他掃視了四人一眼,見八隻眼睛全都瞪得大大的,注視着他手中的念珠,繼續說道: “一百年前有一位得道的高僧,法名‘普濟大師’,他在圓寂之後,自己精心特制的一百零八粒百妙佛珠,卻突然不見,他的兩位弟子便因此互相猜疑,而鬧得門戶分裂,各居東西,從此誓不相見。

    ” 羅雁秋道:“這一串念珠即使是稀世珍寶,他們師兄弟也不應如此。

    ” 玄陰叟連連颔首,似是贊揚羅雁秋的豁達胸懷,但瞬即又搖搖頭,說道:“那一百零八顆百妙佛珠,倒确是稀世珍寶,但另外還牽連着男女之間的關系,原來那是師兄妹二人。

    ” 赤煞仙米靈眨了眨那黃黃的眼珠,問道:“那師兄妹二人,可就是号稱東西雙仙的天山神尼和已圓寂的空空大師嗎?” 玄陰叟一陣哈哈幹笑,說道:“你這醜八怪還算有點鬼聰明,倒猜得不錯!” 米靈臉上一紅,他被這一褒一貶,也不知是難過還是高興,卻聽玄陰叟又道:“他們師兄妹分裂以後,互相猜疑那串百妙佛珠被對方偷去,是以便未再追究下落,而這一百餘年之間,江湖上确也未見過這佛珠出現。

    ” 羅雁秋不解地問道:“那你怎知這就是那種失去的百妙佛珠呢?” 玄陰叟正色說道:“這百妙佛珠的大小顔色,江湖上老一輩的卻是人盡皆知,不知是他們師姊弟間,哪一個傳揚出來的。

    ” 他略頓,又向羅雁秋道:“那白衣女子給你之時,可說是從哪裡得來的嗎?” 羅雁秋道:“她說是偶爾撿來的,當紅豆送給我,我還真以為就是紅豆哩!”說完望着三位師弟妹尴尬地一笑。

     碧眼神雕胡天衢心機深沉,一向沉默寡言,此時卻迷惑地問道:“這百妙佛珠究竟有何妙處?” 玄陰叟道:“這倒是人言人殊,有的說這一百零八顆佛珠各具妙用,像醫病、療傷、祛毒、避寒暑、免水火等,還有人說,其中隻有九顆珠子是真的,裡面藏有絕世武功秘籍,普濟大師連他兩個徒弟都未傳授,但究竟如何,卻是無人知道。

    ” 羅雁秋聽得興趣盎然,雄心勃發,說道:“師父,那串佛珠既突然有一粒出現,看來便不在東西雙仙手中,我出去找回來好嗎?” 玄陰叟一怔說道:“你這話倒有見地,可是天涯海角,你又到何處去找呢?” 羅雁秋本是聰明絕頂,心思剔透玲珑之人,他把兩顆明亮的星目一轉,說道:“那老和尚普濟大師是什麼地方圓寂的,師父知道嗎?” 玄陰叟道:“他坐關參禅之所是在東北關外的長白山,但是否也在長白山圓寂,就不得而知了。

    ” 羅雁秋道:“那還不好辦麼,他生前既是在長白山參禅,圓寂想也不會在外邊,我們到長白山去找就是了。

    ” 玄陰叟呵呵一陣幹笑,說道:“你這推斷倒不錯,俗語說:‘樹高千丈,落葉歸根’,想那老和尚一定死在長白山。

    ” 羅雁秋道:“那師父是答應我去長白山了?” 玄陰叟一怔,說道:“這倒要考慮考慮,若是武林中各門各派和一些不屬任何門派的俠隐人物,也都聞訊往尋,勢将掀起一場空前未有的軒然大波,這其中高手如雲,風險萬端,你雖是得我十之六七的真傳,但江湖閱曆毫無,恐怕應付不了波谲雲詭的情勢變化。

    ” 羅雁秋道:“這點師父盡可放心,武林掌故,江湖閱曆,我已從三位師弟妹口中聽到很多,決不會吃虧就是。

    ” 赤煞仙米靈深恐羅雁秋獲得全功,忙道:“師父既是不放心,讓我陪師兄一行就是。

    ” 碧眼神雕胡天衢接着道:“弟子對北方的武林情況較熟……” 玄陰叟突地陰恻恻一笑,打斷他的話說道:“你們的心意為師的全然知道,你們三個師弟妹就一起陪着師兄去,不準勾心鬥角! 若是你師兄有任何意外,就拿你們三人是問。

    ” 說着從衣袋中取出一枚銅錢大小銅牌,上鑄九個白色的骷髅,交給羅雁秋,又道:“這九幽令牌代表為師親臨,你手持此牌不獨可命三個師弟、妹赴湯蹈火,也可使紫虛道人以下的雪山派門徒上刀山,下油鍋,不過……” 玄陰叟掃視了四人一眼,又緩緩說道:“不過若為取得那百妙佛珠,即使九幽令牌亦不能阻止,爾等應盡一切手段,知道嗎?” 四人齊聲應是,羅雁秋将那九幽令牌把玩了一陣,然後放入貼身内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