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铩羽西歸 群醜含恨而去
關燈
小
中
大
月娟一掌攻勢。
杜月娟一掌逼開三寶和尚,正想奪取小乞俠的七孔黃蜂針筒,瞥眼見羅雁秋仗劍轉到眼前。
玄衣仙子臉色一沉,冷冷問道:“怎麼,你今夜真地要和我動手嗎?” 雁秋着諸坤臉色神情極其痛苦,一張黑臉變成了青紫色,汗水如雨,透濕了百綻大褂,心中大感不安,如果不是自己一叫,杜月娟也許躲不過諸坤的七孔黃蜂針,當然,諸坤也不緻被杜月娟擒住手腕。
但又不便和杜月娟翻臉動手,隻好笑道: “我哪裡敢和師嫂動手,隻是求請師娘,放了我諸兄弟。
” 玄衣仙子冷笑道:“要是我被人擒住,你是不是也會為我求情。
” 雁秋道:“師嫂武功超凡絕俗,整個江湖上,能和師嫂對手拆招的人物,可以說寥寥無幾,哪還用得小弟為師嫂求情。
” 杜月娟既不放小乞俠諸坤,也不再增加勁力,扣着諸坤手腕,望着雁秋微笑,她也是存心看雁秋如何來對付自己。
羅雁秋相當作難,他明知自己也不是玄衣仙子的對手,縱然出手,恐難解救諸坤,何況,杜月娟對他一直很好,剛才如不出手相救,自己早已傷在了李英白的手中,愣了一陣,才說道: “師嫂如執意不肯賞臉,小弟願代受過,請你先放了我諸兄弟。
” 說完話,把白霜劍還入鞘中,空着兩隻手走近玄衣仙子。
杜月娟心中一動,暗道:此刻不誘他入大雪山十二連環峰,還待何時?心念既動,秀目深注在雁秋臉上,笑道: “你求我的事,我答應了,但我也有一件事,求兄弟答應,可以嗎?” 雁秋道:“是不是你要把餘栖霞帶回雪山?” 杜月娟搖搖頭,道:“她是我們雪山派中叛逃弟子,應該依我們派規處置,但現在沖着你,我再饒她一次,不過,她早晚都逃不過五刃分屍的慘刑。
” 雁秋道:“除了餘姑娘的事以外,請師嫂吩咐吧!” 杜月娟笑道:“這件事,我已經對你說過,我要你和我一塊兒去十二連環峰一趟,你也應該去看看你沒有見過面的師兄。
” 羅雁秋心想拒絕,但小乞俠一條命,全捏在她的手中,隻要她再加幾成功力,不但要捏碎小乞俠的腕骨,而且,還要重傷脈門要穴。
他略一思索,擡起頭,正待答複,突覺一陣急風卷到。
杜月娟猝不及防,剛想迎敵,來人掌緣已逼到,他握着諸坤的手腕,如果再不撒手,自己就得受傷,隻得把手一松,向後躍開七八尺遠。
來人奇快的身法,淩厲的掌勢,使杜月娟吃了一驚,躍開後定神看去,面前多一個道袍長須,仙風飄飄的人。
正是武當派掌門松溪真人張慧龍,他身後跟着一個頭梳雙辮,玄色勁裝,手捧寶劍,腰圍蛟筋龍舌槍的小孩子,正是自己和司徒霜初入三元觀,在三清殿中遇到的嚴燕兒。
杜月娟還未來得及開口,張慧龍已合掌道: “為救人危,貧道不得不施暗襲,女施主不要見怪才好。
” 玄衣仙子擡頭看觀外火光沖天,不時傳來幾聲獅吼虎嘯,但張慧龍的臉上,卻看不出一點驚慌神情,似乎是有恃無恐,仍挂着一份微笑。
杜月娟心裡雖恨得咬牙切齒,但外形仍然保持着平靜,淡淡笑道: “張道長掌一派門戶,杜月娟今晚上有緣領教,何幸如之。
” 張慧龍道:“原來是玄衣仙子,貧道久聞大名了,芳駕不吝跋涉千裡,到荒山親賜教益,貧道自當遵命領教。
不過,貴派中來的高人很多,貧道将率本派弟子及一般友好,恭迎山下,一一拜領高招,決不會讓杜姑娘及貴派中高人,白跑一趟就是。
” 杜月娟剛才見張慧龍出手一招攻勢,淩厲如怒濤裂岸,如真要動上手,實無必勝把握,再看人家那樣鎮靜,分明雪山派犯山之舉,毫不放在心上。
三元觀外雖然火光沖天,但尚未見有人沖入觀來,她本是聰明絕頂的人,心中打了兩個轉,就想出事情有點不對了,按下心頭怒火,冷笑道: “既然如此,杜月娟恭敬不如從命,待明天貴派集齊高手,我再領教道長絕學便了。
” 說完話,回頭對司徒霜、李英白喝道:“我們走。
” 走字出口,首先縱躍而起緊接着李英白、司徒霜,聯袂飛起,月光中三條人影如箭,兩三個起落,已走得沒了影兒。
松溪真人目視三人去後,又問雁秋傷勢如何?羅小俠搖搖頭,笑道:“我不要緊,隻是諸兄弟,吃了不少苦頭。
” 張慧龍潛運真氣,拿起諸坤右腕,問道:“你覺着受了傷嗎?” 小乞俠臉上汗水未幹,半身仍覺麻木,但他天性剛強,雖然覺出受傷,仍是不願說出來。
正待答話,突覺到張慧龍掌心中一股熱流,循臂而上,一會兒工夫,遍及全身,頓感血脈一暢,痛苦全失,把要講出口的話,又咽下肚去,眼光中無限感激,答道:“弟子拜受師伯恩德了。
” 張慧龍微笑道:“觀外敵人,恐都已撤走,明天當有一場大戰,你們都回房去,休息一下吧!” 說完話,帶着嚴燕兒自去。
這邊,餘姑娘蓮步款移,走到了小乞俠眼前,關切地問道:“師兄,你受了傷啦!” 小乞俠兩道炯炯眼神注視姑娘臉上,搖着頭,笑道: “我雖受點内傷,但已承張師伯代為療治好了。
” 餘栖霞長長地歎口氣,幽幽說道: “都是為了我,害師兄和秋哥哥吃苦。
” 說出了秋哥哥三個字,才感覺出當這麼多人的面,這句秋哥哥實在叫得太親熱了,不覺臉上一紅,垂下了頭。
小乞俠皺下眉頭,道:“現在,已四更多了,你們回房去休息下吧!明天,也許還有事情。
” 第二天,天色剛亮,鐵書生已帶着武當派二三代弟子,列隊在七星峰下,張慧龍、呂九臯及萬、勝、尚等幾位老一輩人,也都陸續趕到。
這時,太陽已由東方天際,冉冉升起,金黃色的陽光,照滿了山谷,峰腰中火燒殘痕斑斑,日光照耀下越發清晰,松溪真人望在眼裡,心中立時湧起了一種難言隐痛,暗暗地一聲歎息。
約過一刻工夫,對面起伏的峰嶺中,突現兩條人影,捷似鷹隼出塵,快如電閃風飄,眨眼工夫,已到張慧龍等面前。
第一個青袍長須,壽目入鬓,道髻椎發,飄飄欲仙,背着長劍;第二個是朱服儒巾,劍眉朗目的中年書生,背插鐵箫,臉帶倦容。
張慧龍見來人,正是名震環宇的東海三俠中悟玄子和一萍生,立時合掌當胸,躬身笑道: “二位為我們武當派事一夜勞碌,張慧龍感激異常,請入觀稍息,下面的事,不敢再有勞二位了。
” 悟玄子還禮笑道:“道兄太客氣了,我兄弟略代微勞,怎敢當謝,大師兄因一點瑣事,未能同來,囑我代向道長問好,他在旬日之内,即可趕來。
” 呂九臯接口笑道:“有二位仗義出手,我們已感激不盡,哪裡還敢勞動大和尚,昨夜如不是兩位暗中阻截住他們中間一路的高手,三元觀恐怕早被付之一炬了。
” 一萍生搖搖頭,笑道:“呂道兄太過自謙了,有你萬裡遊龍在,他們絕得不了手。
” 突聞對面山峰上,響起了一聲悠悠長嘯,緊接着數十條人影出現,日光下疾速奔來。
武當派二三代弟子,迅速地排成了雁翅隊列,也就不過是剛剛站好,對方已到達了七星峰下,在三丈左右停住。
左面并排站着五個人,正是雪山派中内三堂玉皇堂堂主百步淩波譚玉笙、太白堂堂主七星掌袁廣傑、外三堂天龍堂堂主雙飛環鄭元甲、地虎堂堂主神火真人邵文風、人鳳堂堂主玉面女魔鄧玉珍,另外還有高低肥瘦不等十五六個,盡都是雪山派中的高手。
右面以崆峒派乾坤手闵雕為首,緊接着是三手真人于天豪、八臂哪吒周金鵬、閉眼僵屍苗一飛,及四龍三鳳。
中間站一個青衣小帽,朗目玉面的書生,背後交叉着兩支長劍,腰中斜系一具镖袋,手搖折扇,神态潇灑,豐姿俊朗,他左側站着玄衣仙子杜月娟、紅衣女飛衛司徒霜及李英白,右側站着獨行尊者康泰,和攻打風月洞的那個武功奇高的黑衣怪人。
青衣書生俊目神光如電,橫掃了張慧龍等一眼後,一陣冷笑,突然收了手中折扇,雙手抱拳,對着悟玄子、一萍生躬身一揖,笑道: “兩位師叔,恕弟子諸葛膽不能全禮叩見,我師父沒有來嗎? 十餘年來未拜慈顔,他老人家好吧!” 悟玄子淡淡道:“你還能記得起你授業恩師嗎?那還不錯。
” 諸葛膽臉一紅,還未及答話,一萍生已冷笑一聲,接道:“你背叛師門,投身别派,師父都不要了,還認得什麼師叔。
” 說着話,兩道炯炯眼神直逼到站在諸葛膽身邊的玄衣仙子杜月娟的臉上。
隻見杜月娟一張粉臉上羞紅泛頰,諸葛膽的臉上卻隐隐透出怒容,劍眉一揚,正待發作,蓦然見七星峰上沖上來一男二女。
三人身法都很快,男的尤為矯健,一會工夫,已到山下,一見悟玄子、一萍生,立時撲身拜倒地上。
悟玄子面帶微笑,擺擺手道:“你起來吧!這不是多禮的時候。
” 來的人正是羅小俠雁秋和姊姊羅寒瑛,及餘姑娘餘栖霞。
雁秋拜罷師叔,站起身後,閃動着星目,打量目前形勢。
隻見雙方列陣相對,劍拔弩張,大有一觸即發之勢,他見到師父、師叔後,哪裡還敢多問閑話,乖乖地退到一邊,站在悟玄子身後。
玄衣仙子轉過臉,低聲對諸葛膽道:“那白紗裹臂,背插長形古劍的,就是你師弟羅雁秋。
” 諸葛膽面帶笑意,打量了雁秋兩眼道:“果然是仙露明珠,光彩耀目,如能得我再傳恩師蒼老前輩慈悲,不難造就武林中一株奇葩。
” 說罷,對雁秋點頭微笑。
羅小俠見那青衣人對自己異常神情,不覺心中一動,暗道: “莫非這人就是我沒見過面的師兄,談笑書生諸葛膽嗎?看上去當真的威風十足。
” 諸葛膽拱手對悟玄子、一萍生道:“師父對我諸葛膽恩如天高,弟子絕無一日忘懷,本當早日負荊請責,一則因弟子瑣務纏身,無法擺脫,再者他老人家俠蹤無定,尋找不易,俟弟子了斷了雪山和武當派這場糾紛後,當随兩位師叔,去見弟子恩師。
兩位師叔已是與世無争的人,何苦為别人的事,卷入門派恩怨的漩渦之中,不如接納弟子忠陳,袖手觀鬥,免得招來無謂煩惱。
” 悟玄子心知諸葛膽陷溺已深,就是大師兄慧覺和尚親來,他也不會放到眼裡,隻冷笑一聲,并不答話。
可是,一萍生卻忍受不住,臉上怒容湧現,雙目神光閃動,厲聲叱道:“諸葛膽,你沉溺美色,背叛師門,忘恩負義,目無尊長,你是人還是禽獸?” 談笑書生臉色一變,怒道:“弟子已告罪在先,我尊敬兩位,才稱一聲師叔,衆目睽睽之下,你出口傷人,難道,你認為我當真怕你嗎?” 幾句話,氣得一萍生臉上變成了鐵青色,冷笑一聲,道:“諸葛膽,你知不知道,武林首戒欺師滅祖,大師兄教養你二十年的心血完全白費了。
”一萍生說完,不覺泫然。
諸葛膽暗裡一聲歎息,目光左右掃視,隻見随他同來的幾位堂主及派中高手,臉上都是一片緊張肅穆的神情望着他,玄衣仙子杜月娟更是滿臉焦急,緩緩移近他的身側低聲說道: “大師兄對你不錯,你不能負了他對你殷切的期望。
” 聲音是那樣柔媚親切,幽怨婉轉,談笑書生陡然劍眉一揚,俊目放光,擡起頭一陣冷笑,對一萍生道:“天地間因果輪轉,很多事非人所能謀算,往事已成過去,我們多作口舌之辯無益,兩位暫請退避,俟弟子蕩平武當山後,再負荊請罪,恭候裁決。
” 一萍生看他神情,知道陷溺已深,再說無益,一陣心火激蕩,翻腕拔出背上鐵箫,怒道: “孽障既然不知悔悟,我隻有代大師兄教訓你了。
” 諸葛膽一陣大笑,道:“你自信手中鐵箫能勝得了我嗎?” 一萍生哪還能聽得諸葛膽再次譏諷,縱身直撲過去,鐵箫直指諸葛膽胸前。
談笑書生神色不變,行若無事,似乎根本就沒有把一萍生含仇出手之勢,看在眼裡。
這不但使一萍生更加暴怒,就是悟玄子也有點忍受不住了,說時遲,那時快,一萍生下擊之勢,還未近談笑書生,隻聽一聲怒叱,道: “東海三俠,隻是徒具虛名,你也配和諸葛先生動手嗎?” 強猛無匹的勁道,迎着一萍生撞來。
這一擊之勢,力量奇大,一萍生不得不收勢拒敵,鐵箫下沉,左掌推出,硬接了對方一擊。
一萍生吃虧在身懸半空,力量無法用實,竟被震得落地後退了四五步遠。
剛剛收住馬步,又聞怪笑聲起,一個黑衣奇醜大漢,已撲到眼前,左掌一招“蕉扇撲螢”,右手由外向内裡圈,一攻之中,用了兩道不同的力道。
一萍生剛才擋人一擊,知對方功力不在自己之下,哪裡還敢大意,鐵箫“笑指天南”,點向“氣海穴”,左掌“雲封霧鎖”,架住橫掃力道。
那黑衣奇醜怪人,正是玄陰叟大弟子赤煞仙米靈,武功已得玄陰叟蒼古虛的真傳,見一萍生以攻迎攻,不由大怒,暴喝一聲,右手運勁若鋼,硬奪一萍生的鐵箫,左掌變招“毒龍噴霧”,右側面搶攻,右腳同時飛起,踢出一招“巧扣天門”,這三招攻守各異,力道分用,不但使一萍生吃了一驚,就連一旁的悟玄子、呂九臯,也同時感到心頭一震。
因為,一個人武功再好,也不能同時用出兩種大不相同的力量,也就是武家所謂心無二用,武功到爐火純青之境,一攻之勢,力量互異,就已算難得,而這黑衣怪人一招三勢,分力合用,右手奪箫,左掌側進,腳攻正面,确是武林極不易見的身法。
一萍生受人奇招所制,立時被迫落下風,但他究竟是身負絕學的人,臨危心神不亂,左掌化一招“推窗迎月”,硬接人一擊,順勢轉身,讓開一腳,但鐵箫卻無法再避開人右手,被那黑衣人抓住。
倆人左掌實接,立時内勁外吐,掌心互抵,運内功硬拼,右手則各握鐵箫一端,互不放手。
一萍生昨天疲累未複,功力上打了折扣,雖覺着漸感不支,但他仍然咬牙苦撐。
悟玄子一旁觀戰,已覺出再拼下去,一萍生就要大耗真氣,心想出手,但又知三弟素來高傲,當着這麼多人的面,怕他下不了台,心裡雖是焦急如焚,卻無法出手相助。
萬裡遊龍呂九臯,雖然也已看出再耗持下去,一萍生要首先不支,但悟玄子不出手,他也不好出手。
東海三俠盛名震環宇,自己如出手相救,必将引起一萍生,甚至悟玄子的誤會,也隻有暗裡發急。
倆人又耗拼了一陣,突聞那黑衣怪人,一聲大喝,右手猛地一拉,企圖奪過去一萍生的鐵箫。
一萍生悶哼了一聲,右手也一加勁,隻聽沙沙輕響,尺八鐵箫,驟然加長,變成了二尺五寸,怪卻怪在那支鐵箫不斷。
立時,雙方看的人,臉色都很凝重,而且都貫注了全神,隻見鐵箫越來越長,到了三尺以後,铮然一響,終于中間一分兩截。
倆人
杜月娟一掌逼開三寶和尚,正想奪取小乞俠的七孔黃蜂針筒,瞥眼見羅雁秋仗劍轉到眼前。
玄衣仙子臉色一沉,冷冷問道:“怎麼,你今夜真地要和我動手嗎?” 雁秋着諸坤臉色神情極其痛苦,一張黑臉變成了青紫色,汗水如雨,透濕了百綻大褂,心中大感不安,如果不是自己一叫,杜月娟也許躲不過諸坤的七孔黃蜂針,當然,諸坤也不緻被杜月娟擒住手腕。
但又不便和杜月娟翻臉動手,隻好笑道: “我哪裡敢和師嫂動手,隻是求請師娘,放了我諸兄弟。
” 玄衣仙子冷笑道:“要是我被人擒住,你是不是也會為我求情。
” 雁秋道:“師嫂武功超凡絕俗,整個江湖上,能和師嫂對手拆招的人物,可以說寥寥無幾,哪還用得小弟為師嫂求情。
” 杜月娟既不放小乞俠諸坤,也不再增加勁力,扣着諸坤手腕,望着雁秋微笑,她也是存心看雁秋如何來對付自己。
羅雁秋相當作難,他明知自己也不是玄衣仙子的對手,縱然出手,恐難解救諸坤,何況,杜月娟對他一直很好,剛才如不出手相救,自己早已傷在了李英白的手中,愣了一陣,才說道: “師嫂如執意不肯賞臉,小弟願代受過,請你先放了我諸兄弟。
” 說完話,把白霜劍還入鞘中,空着兩隻手走近玄衣仙子。
杜月娟心中一動,暗道:此刻不誘他入大雪山十二連環峰,還待何時?心念既動,秀目深注在雁秋臉上,笑道: “你求我的事,我答應了,但我也有一件事,求兄弟答應,可以嗎?” 雁秋道:“是不是你要把餘栖霞帶回雪山?” 杜月娟搖搖頭,道:“她是我們雪山派中叛逃弟子,應該依我們派規處置,但現在沖着你,我再饒她一次,不過,她早晚都逃不過五刃分屍的慘刑。
” 雁秋道:“除了餘姑娘的事以外,請師嫂吩咐吧!” 杜月娟笑道:“這件事,我已經對你說過,我要你和我一塊兒去十二連環峰一趟,你也應該去看看你沒有見過面的師兄。
” 羅雁秋心想拒絕,但小乞俠一條命,全捏在她的手中,隻要她再加幾成功力,不但要捏碎小乞俠的腕骨,而且,還要重傷脈門要穴。
他略一思索,擡起頭,正待答複,突覺一陣急風卷到。
杜月娟猝不及防,剛想迎敵,來人掌緣已逼到,他握着諸坤的手腕,如果再不撒手,自己就得受傷,隻得把手一松,向後躍開七八尺遠。
來人奇快的身法,淩厲的掌勢,使杜月娟吃了一驚,躍開後定神看去,面前多一個道袍長須,仙風飄飄的人。
正是武當派掌門松溪真人張慧龍,他身後跟着一個頭梳雙辮,玄色勁裝,手捧寶劍,腰圍蛟筋龍舌槍的小孩子,正是自己和司徒霜初入三元觀,在三清殿中遇到的嚴燕兒。
杜月娟還未來得及開口,張慧龍已合掌道: “為救人危,貧道不得不施暗襲,女施主不要見怪才好。
” 玄衣仙子擡頭看觀外火光沖天,不時傳來幾聲獅吼虎嘯,但張慧龍的臉上,卻看不出一點驚慌神情,似乎是有恃無恐,仍挂着一份微笑。
杜月娟心裡雖恨得咬牙切齒,但外形仍然保持着平靜,淡淡笑道: “張道長掌一派門戶,杜月娟今晚上有緣領教,何幸如之。
” 張慧龍道:“原來是玄衣仙子,貧道久聞大名了,芳駕不吝跋涉千裡,到荒山親賜教益,貧道自當遵命領教。
不過,貴派中來的高人很多,貧道将率本派弟子及一般友好,恭迎山下,一一拜領高招,決不會讓杜姑娘及貴派中高人,白跑一趟就是。
” 杜月娟剛才見張慧龍出手一招攻勢,淩厲如怒濤裂岸,如真要動上手,實無必勝把握,再看人家那樣鎮靜,分明雪山派犯山之舉,毫不放在心上。
三元觀外雖然火光沖天,但尚未見有人沖入觀來,她本是聰明絕頂的人,心中打了兩個轉,就想出事情有點不對了,按下心頭怒火,冷笑道: “既然如此,杜月娟恭敬不如從命,待明天貴派集齊高手,我再領教道長絕學便了。
” 說完話,回頭對司徒霜、李英白喝道:“我們走。
” 走字出口,首先縱躍而起緊接着李英白、司徒霜,聯袂飛起,月光中三條人影如箭,兩三個起落,已走得沒了影兒。
松溪真人目視三人去後,又問雁秋傷勢如何?羅小俠搖搖頭,笑道:“我不要緊,隻是諸兄弟,吃了不少苦頭。
” 張慧龍潛運真氣,拿起諸坤右腕,問道:“你覺着受了傷嗎?” 小乞俠臉上汗水未幹,半身仍覺麻木,但他天性剛強,雖然覺出受傷,仍是不願說出來。
正待答話,突覺到張慧龍掌心中一股熱流,循臂而上,一會兒工夫,遍及全身,頓感血脈一暢,痛苦全失,把要講出口的話,又咽下肚去,眼光中無限感激,答道:“弟子拜受師伯恩德了。
” 張慧龍微笑道:“觀外敵人,恐都已撤走,明天當有一場大戰,你們都回房去,休息一下吧!” 說完話,帶着嚴燕兒自去。
這邊,餘姑娘蓮步款移,走到了小乞俠眼前,關切地問道:“師兄,你受了傷啦!” 小乞俠兩道炯炯眼神注視姑娘臉上,搖着頭,笑道: “我雖受點内傷,但已承張師伯代為療治好了。
” 餘栖霞長長地歎口氣,幽幽說道: “都是為了我,害師兄和秋哥哥吃苦。
” 說出了秋哥哥三個字,才感覺出當這麼多人的面,這句秋哥哥實在叫得太親熱了,不覺臉上一紅,垂下了頭。
小乞俠皺下眉頭,道:“現在,已四更多了,你們回房去休息下吧!明天,也許還有事情。
” 第二天,天色剛亮,鐵書生已帶着武當派二三代弟子,列隊在七星峰下,張慧龍、呂九臯及萬、勝、尚等幾位老一輩人,也都陸續趕到。
這時,太陽已由東方天際,冉冉升起,金黃色的陽光,照滿了山谷,峰腰中火燒殘痕斑斑,日光照耀下越發清晰,松溪真人望在眼裡,心中立時湧起了一種難言隐痛,暗暗地一聲歎息。
約過一刻工夫,對面起伏的峰嶺中,突現兩條人影,捷似鷹隼出塵,快如電閃風飄,眨眼工夫,已到張慧龍等面前。
第一個青袍長須,壽目入鬓,道髻椎發,飄飄欲仙,背着長劍;第二個是朱服儒巾,劍眉朗目的中年書生,背插鐵箫,臉帶倦容。
張慧龍見來人,正是名震環宇的東海三俠中悟玄子和一萍生,立時合掌當胸,躬身笑道: “二位為我們武當派事一夜勞碌,張慧龍感激異常,請入觀稍息,下面的事,不敢再有勞二位了。
” 悟玄子還禮笑道:“道兄太客氣了,我兄弟略代微勞,怎敢當謝,大師兄因一點瑣事,未能同來,囑我代向道長問好,他在旬日之内,即可趕來。
” 呂九臯接口笑道:“有二位仗義出手,我們已感激不盡,哪裡還敢勞動大和尚,昨夜如不是兩位暗中阻截住他們中間一路的高手,三元觀恐怕早被付之一炬了。
” 一萍生搖搖頭,笑道:“呂道兄太過自謙了,有你萬裡遊龍在,他們絕得不了手。
” 突聞對面山峰上,響起了一聲悠悠長嘯,緊接着數十條人影出現,日光下疾速奔來。
武當派二三代弟子,迅速地排成了雁翅隊列,也就不過是剛剛站好,對方已到達了七星峰下,在三丈左右停住。
左面并排站着五個人,正是雪山派中内三堂玉皇堂堂主百步淩波譚玉笙、太白堂堂主七星掌袁廣傑、外三堂天龍堂堂主雙飛環鄭元甲、地虎堂堂主神火真人邵文風、人鳳堂堂主玉面女魔鄧玉珍,另外還有高低肥瘦不等十五六個,盡都是雪山派中的高手。
右面以崆峒派乾坤手闵雕為首,緊接着是三手真人于天豪、八臂哪吒周金鵬、閉眼僵屍苗一飛,及四龍三鳳。
中間站一個青衣小帽,朗目玉面的書生,背後交叉着兩支長劍,腰中斜系一具镖袋,手搖折扇,神态潇灑,豐姿俊朗,他左側站着玄衣仙子杜月娟、紅衣女飛衛司徒霜及李英白,右側站着獨行尊者康泰,和攻打風月洞的那個武功奇高的黑衣怪人。
青衣書生俊目神光如電,橫掃了張慧龍等一眼後,一陣冷笑,突然收了手中折扇,雙手抱拳,對着悟玄子、一萍生躬身一揖,笑道: “兩位師叔,恕弟子諸葛膽不能全禮叩見,我師父沒有來嗎? 十餘年來未拜慈顔,他老人家好吧!” 悟玄子淡淡道:“你還能記得起你授業恩師嗎?那還不錯。
” 諸葛膽臉一紅,還未及答話,一萍生已冷笑一聲,接道:“你背叛師門,投身别派,師父都不要了,還認得什麼師叔。
” 說着話,兩道炯炯眼神直逼到站在諸葛膽身邊的玄衣仙子杜月娟的臉上。
隻見杜月娟一張粉臉上羞紅泛頰,諸葛膽的臉上卻隐隐透出怒容,劍眉一揚,正待發作,蓦然見七星峰上沖上來一男二女。
三人身法都很快,男的尤為矯健,一會工夫,已到山下,一見悟玄子、一萍生,立時撲身拜倒地上。
悟玄子面帶微笑,擺擺手道:“你起來吧!這不是多禮的時候。
” 來的人正是羅小俠雁秋和姊姊羅寒瑛,及餘姑娘餘栖霞。
雁秋拜罷師叔,站起身後,閃動着星目,打量目前形勢。
隻見雙方列陣相對,劍拔弩張,大有一觸即發之勢,他見到師父、師叔後,哪裡還敢多問閑話,乖乖地退到一邊,站在悟玄子身後。
玄衣仙子轉過臉,低聲對諸葛膽道:“那白紗裹臂,背插長形古劍的,就是你師弟羅雁秋。
” 諸葛膽面帶笑意,打量了雁秋兩眼道:“果然是仙露明珠,光彩耀目,如能得我再傳恩師蒼老前輩慈悲,不難造就武林中一株奇葩。
” 說罷,對雁秋點頭微笑。
羅小俠見那青衣人對自己異常神情,不覺心中一動,暗道: “莫非這人就是我沒見過面的師兄,談笑書生諸葛膽嗎?看上去當真的威風十足。
” 諸葛膽拱手對悟玄子、一萍生道:“師父對我諸葛膽恩如天高,弟子絕無一日忘懷,本當早日負荊請責,一則因弟子瑣務纏身,無法擺脫,再者他老人家俠蹤無定,尋找不易,俟弟子了斷了雪山和武當派這場糾紛後,當随兩位師叔,去見弟子恩師。
兩位師叔已是與世無争的人,何苦為别人的事,卷入門派恩怨的漩渦之中,不如接納弟子忠陳,袖手觀鬥,免得招來無謂煩惱。
” 悟玄子心知諸葛膽陷溺已深,就是大師兄慧覺和尚親來,他也不會放到眼裡,隻冷笑一聲,并不答話。
可是,一萍生卻忍受不住,臉上怒容湧現,雙目神光閃動,厲聲叱道:“諸葛膽,你沉溺美色,背叛師門,忘恩負義,目無尊長,你是人還是禽獸?” 談笑書生臉色一變,怒道:“弟子已告罪在先,我尊敬兩位,才稱一聲師叔,衆目睽睽之下,你出口傷人,難道,你認為我當真怕你嗎?” 幾句話,氣得一萍生臉上變成了鐵青色,冷笑一聲,道:“諸葛膽,你知不知道,武林首戒欺師滅祖,大師兄教養你二十年的心血完全白費了。
”一萍生說完,不覺泫然。
諸葛膽暗裡一聲歎息,目光左右掃視,隻見随他同來的幾位堂主及派中高手,臉上都是一片緊張肅穆的神情望着他,玄衣仙子杜月娟更是滿臉焦急,緩緩移近他的身側低聲說道: “大師兄對你不錯,你不能負了他對你殷切的期望。
” 聲音是那樣柔媚親切,幽怨婉轉,談笑書生陡然劍眉一揚,俊目放光,擡起頭一陣冷笑,對一萍生道:“天地間因果輪轉,很多事非人所能謀算,往事已成過去,我們多作口舌之辯無益,兩位暫請退避,俟弟子蕩平武當山後,再負荊請罪,恭候裁決。
” 一萍生看他神情,知道陷溺已深,再說無益,一陣心火激蕩,翻腕拔出背上鐵箫,怒道: “孽障既然不知悔悟,我隻有代大師兄教訓你了。
” 諸葛膽一陣大笑,道:“你自信手中鐵箫能勝得了我嗎?” 一萍生哪還能聽得諸葛膽再次譏諷,縱身直撲過去,鐵箫直指諸葛膽胸前。
談笑書生神色不變,行若無事,似乎根本就沒有把一萍生含仇出手之勢,看在眼裡。
這不但使一萍生更加暴怒,就是悟玄子也有點忍受不住了,說時遲,那時快,一萍生下擊之勢,還未近談笑書生,隻聽一聲怒叱,道: “東海三俠,隻是徒具虛名,你也配和諸葛先生動手嗎?” 強猛無匹的勁道,迎着一萍生撞來。
這一擊之勢,力量奇大,一萍生不得不收勢拒敵,鐵箫下沉,左掌推出,硬接了對方一擊。
一萍生吃虧在身懸半空,力量無法用實,竟被震得落地後退了四五步遠。
剛剛收住馬步,又聞怪笑聲起,一個黑衣奇醜大漢,已撲到眼前,左掌一招“蕉扇撲螢”,右手由外向内裡圈,一攻之中,用了兩道不同的力道。
一萍生剛才擋人一擊,知對方功力不在自己之下,哪裡還敢大意,鐵箫“笑指天南”,點向“氣海穴”,左掌“雲封霧鎖”,架住橫掃力道。
那黑衣奇醜怪人,正是玄陰叟大弟子赤煞仙米靈,武功已得玄陰叟蒼古虛的真傳,見一萍生以攻迎攻,不由大怒,暴喝一聲,右手運勁若鋼,硬奪一萍生的鐵箫,左掌變招“毒龍噴霧”,右側面搶攻,右腳同時飛起,踢出一招“巧扣天門”,這三招攻守各異,力道分用,不但使一萍生吃了一驚,就連一旁的悟玄子、呂九臯,也同時感到心頭一震。
因為,一個人武功再好,也不能同時用出兩種大不相同的力量,也就是武家所謂心無二用,武功到爐火純青之境,一攻之勢,力量互異,就已算難得,而這黑衣怪人一招三勢,分力合用,右手奪箫,左掌側進,腳攻正面,确是武林極不易見的身法。
一萍生受人奇招所制,立時被迫落下風,但他究竟是身負絕學的人,臨危心神不亂,左掌化一招“推窗迎月”,硬接人一擊,順勢轉身,讓開一腳,但鐵箫卻無法再避開人右手,被那黑衣人抓住。
倆人左掌實接,立時内勁外吐,掌心互抵,運内功硬拼,右手則各握鐵箫一端,互不放手。
一萍生昨天疲累未複,功力上打了折扣,雖覺着漸感不支,但他仍然咬牙苦撐。
悟玄子一旁觀戰,已覺出再拼下去,一萍生就要大耗真氣,心想出手,但又知三弟素來高傲,當着這麼多人的面,怕他下不了台,心裡雖是焦急如焚,卻無法出手相助。
萬裡遊龍呂九臯,雖然也已看出再耗持下去,一萍生要首先不支,但悟玄子不出手,他也不好出手。
東海三俠盛名震環宇,自己如出手相救,必将引起一萍生,甚至悟玄子的誤會,也隻有暗裡發急。
倆人又耗拼了一陣,突聞那黑衣怪人,一聲大喝,右手猛地一拉,企圖奪過去一萍生的鐵箫。
一萍生悶哼了一聲,右手也一加勁,隻聽沙沙輕響,尺八鐵箫,驟然加長,變成了二尺五寸,怪卻怪在那支鐵箫不斷。
立時,雙方看的人,臉色都很凝重,而且都貫注了全神,隻見鐵箫越來越長,到了三尺以後,铮然一響,終于中間一分兩截。
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