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五 回 幽谷遇奇人 靈禽四虎送群英
關燈
小
中
大
冒險而進必為所傷,老夫自認雖有降猿之力,但無伏雕之能,故始終未越雷池半步,故對此人來曆出處均不明了,爾微末之技,傷則必矣!”
小乞俠一聽,此人竟是常聽師父言及的,武當派僅存的一位前輩奇人、萬裡遊龍呂九臯,怪不得出手掌風能震落自己獨霸江湖的暗器七孔黃蜂針,不過此老生性獨特,不願混迹江湖争名奪霸,立志息隐山林作一個閉雲野鶴。
張慧龍雖數度敬請他掌武當門戶,均遭此老拒絕,他也沒有一定的住處宿所,四海一身到處飄遊,想不到此時此地竟讓自己無意遇上,慌忙往地上一跪,叩頭說道:“弟子諸坤,不知你老人家駕鶴莅臨,失禮之處望乞恕罪。
” 老人拉起小乞俠笑道:“你這個小化子頗有師風,老夫又見一輩後起之秀矣!” 小乞俠把自己等七人血戰惡狼坪,遇雕猿相救的經過,詳詳細細對老人說了一遍。
萬裡遊龍點點頭道:“如此說來這個人似是有意相助而來,既然如此,老夫也不便再去追求人家來曆,不過愁雲崖方面已然大舉發動,此非善地不宜久留,昨天人家已用靈鴿傳信之法飛報雪山十二連環峰,你告訴雲夢雙俠的柳瘋子,叫他轉告我慧龍師侄,一切不可輕舉妄動,老夫在三月之内自會回武當去,你也不要在此多停,速依原路返回吧!” 萬裡遊龍說完話,身形猛地一展,施展壁虎功從那千尋峭壁疾遊而上,不過一盞熱茶工夫,人已失去蹤影,看得小乞俠直伸舌頭,忙照老俠所囑依原路返回翠華山莊。
小乞俠回到翠華山莊已是薄暮時分,瘋俠等正等得心焦,一見諸坤歸來,瘋俠立時怒叱道:“你這個小要飯的真是毛猴子不入客室,目前危機四伏,爾竟擅自行動,難道我就不能替老要飯的管教你嗎?” 小乞俠卻對瘋俠深深一揖笑道:“弟子知罪該萬死,但幸虧我這一溜,不但碰到一位前輩高人,而且還偵知這位玩虎大王新主人的落腳地方。
” 衆人一聽都用驚訝的眼光看着他,小乞俠卻哈哈一笑,把自己經過的事一五一十的說了一遍,衆人聽後又驚又喜,小乞俠卻回頭對伏虎大王笑道:“你别看已知道你主人的落腳之處,如果沒有令谕,最好還是不要冒昧晉見,免得弄巧成拙,反不如不知道了。
” 伏虎大王被他說得面色一紅,瘋俠連忙喝止諸坤,然後對伏虎大王道:“這個小要飯的生就口快心直的脾氣,出語無狀,楊兄休怪。
” 伏虎大王笑道:“這位小俠直爽無隐,餘生平最喜歡和這種人親近,恨各位遠别在即,隻待留待異日有緣再見了。
” 瘋俠哈哈一笑說:“我們雖是萍水相逢,但一見如故,爾後借助之處正多,你還怕我們不來打擾嗎,不過我們尚未知楊兄大名尊稱,别離在即,望能見告,以後也好再來讨擾。
” 伏虎大王看了衆人一眼答道:“小弟雙字霸宇,愚人粗号不堪入耳。
” 瘋俠一聽他竟是昔年江湖盛傳的遼東俠盜楊霸宇,不知怎的竟來到四川大巴山做起隐士來了,心在想嘴裡并未說破。
正談論間,忽聞院處高空呼呼一響,落下一個巨大青雕,站在地上仍有五尺多高,巨目碧光确為罕見靈物。
衆人知成行在即,遂跟在伏虎大王身後一同離開莊院,伏虎大王右手食指含入口内一聲長嘯,片刻工夫昨夜所乘四虎不知從哪裡跑來,伏虎大王抱拳笑道:“有我主人靈雕沿途護送,絕無阻礙,各位慢走,小弟不遠送了。
” 衆人還禮分騎虎身,伏虎大王又吹了一聲口哨,那四虎放蹄跑去,接着一聲雕鳴,那巨大青雕雙翅一展直刺高空,護送着七人四虎離開山區。
瘋俠等一行七人一路無語,加緊趕路,幸得靈雕四虎協護,一夜之間,走出大巴山區,立即取道長江雇舟出川。
順水行船原就快速,何況三峽函澈如瀑,不過一夜之間衆人已達巴東,遂棄舟登陸,在巴東尋了個客棧往下,客棧位于城東大街,名叫五福興,七人包了該棧二進院中全部房間,瘋俠忽對肖俊道:“餘有一空門知交,久居離此不遠荊山‘楓林’寺院,餘趁此借機往訪,順便邀請相助一臂之力,少則十日多則兩旬即可回來,巴東為水道出川必經要路,你們也可在此一查雪山派動靜,如非被迫最好不要和他們交手,免得再惹起風波,等餘回來後再一同歸武當山去見你們那牛鼻子師父,告訴他呂老前輩留下的話,看他有何打算再作道理。
” 小乞俠笑道:“瘋師叔,你老往訪的可是楓林寺方丈一心大師嗎?” 瘋俠笑答道:“你這小要飯的怎麼認識這個老和尚呢?”小乞俠把兩隻怪眼一擠笑道: “老和尚德高望重,怎肯和我這小要飯的來往,倒是他那徒弟黑羅漢三寶和尚,和我小要飯的臭氣相投,你說我小要飯的在巴東等他,包管他一聞之下立刻就來。
” 肖俊等六人,依瘋俠所囑,安住巴東“五福興”号客棧,每日輪流外出探查雪山、崆峒兩派動靜。
幾人之中除小乞俠外大都懷念着雁秋安危,玉虎兒更是愁鎖眉尖。
小乞俠見大家都是愁目苦臉,不由笑道:“肖師兄,你們幾個每天把臉繃得緊緊地,像是害了相思病樣,這樣下去不出三個月,我看我們大家準得拉着手一塊進鬼門關去,我昨天由江邊回來,見靠江畔有一座新建的大酒樓,名叫臨江閣,今天咱們一起去喝他幾杯,免得你們坐在店裡愁眉對苦臉,讓我小要飯的看了心中難過。
” 大家一聽,橫豎無事,去看看也好,肖俊立時吩咐店家照顧房門,六人一同起身向臨江閣而去。
臨江閣是巴東新建的一家大酒樓,背臨長江,登樓可望滔滔江水,千葉帆影,右臨鬧區。
肖俊等登樓一看,畢竟是景美酒香,不少士紳闊少都來小飲買醉。
鐵書生、歐陽鶴、小乞俠三人坐了一個靠窗面水的位子,梁文龍、玉虎兒、萬翠蘋另在肖俊不遠處尋了個桌位坐下。
酒保送上酒萊,小乞俠慌忙取過自己酒杯,一連滿飲三杯,點點頭道:“這幾天你們個個愁眉苦臉,弄得我也中了邪,肚裡酒蟲餓得半死,今天難得幾位善心大發,賞給小要飯的這一頓好酒菜,我叫化子可要大喂酒蟲了。
” 說過,隻管舉杯連連狂飲,肖俊、歐陽鶴見小乞俠那種脫凡超俗的氣概,不禁油然而生敬佩之心,像這等人物看似怪僻,實在一腔熱情俠膽,真正稱得上風塵中的豪客。
幾人正當酒興高的當兒,忽聞一陣琵琶弦管之聲,鐵書生停杯一看,見一個三旬左右赤面大漢,帶着一個十七八歲頭挽雙髻的姑娘,正站在一群闊少桌邊挑弦輕歌,那姑娘一身青布衣裙,腰中束了一條三指寬的白布帶子,手捧琵琶,玉指挑弦,正唱一支李白的長相思,音若笙簧,纏綿悱恻,恍似杜鵑輕啼,又如金玉交鳴,唱完那最後兩句:“不信妾腸斷,歸來看取明鏡前。
” 戛然中止,餘音袅袅,不絕如縷,少女歌音一停,那大漢手捧一個紅漆木盒,環繞桌邊接受客人賞賜,少女卻轉向肖俊等這邊走來。
剛才是背面而立并未看清那少女面貌如何,如今正面走來,肖俊等看個清清楚楚。
隻見她,生得秋水如神,柔肌勝雪,雖布衣荊衩卻長短合身,粉面朱唇,鳳首蛾眉,未施半點脂粉,看上去越發顯得清麗如仙,兩截袖管微微卷起,露出兩條嫩藕似的玉腕,細步淩波走近肖俊,微微躬身福了一禮,星目流波,秀眉一揚,手挽琵琶,玉指定弦,經啟櫻唇,又彈唱起來,這次卻唱的秦韬玉的(貧女)。
一曲甫畢,滿樓掌聲不絕。
肖俊已看出這少女、大漢都非平常賣唱之人,她手捧的琵琶頸細身長,分明是鐵琵琶一類兵刃,這類兵器最難施用,且其内部藏有機簧,一彈指間可齊發數支梅花針來,三丈内人休想躲開,肖俊心中怦然一動,立時掏出一錠銀子來,暗運功勁送到那少女跟前,她皓齒微露淺淺一笑,玉腕輕揚亦用右手食中兩指挾住銀子另端,說聲: “多謝相公厚賜。
” 氣貫雙指,運起真力,柳腰一扭,羅裙輕飄,那錠銀子竟然一分兩半,宛如利剪所斷,幸得少女柳腰一扭,正好遮住樓上客人視線,未明露行藏。
肖俊心中蓦然一驚,知這少女不但武功極好而且機智絕倫,心中暗道一聲“慚愧”,忙笑說:“不成敬意,姑娘笑納。
” 說話時把殘餘一半銀子藏入懷中,但那少女柳腰扭動,恍似風擺弱柳,看得樓上一般酒客大聲叫起“好”來。
正當此際,樓梯“噔噔”一響,上來了兩個中年漢子,一着青綢長衫,黑面兇目,一着黃色短裝,一張青滲慘的馬臉,十分醜惡,倆人各提一個長形包袱,似帶兵刃,一上樓,四目立即集中到那少女身上,黃衣大漢,猛然一陣冷笑,說道:“夥計快來兩壺狀元紅,二大爺吃了酒還要趕着捉黃莺兒入籠呢!” 說完在身邊桌位坐下,那赤面大漢和少女同時驚覺,回頭一看倆人,忽現出一臉張慌之色,姑娘又依戀地看了肖俊一眼,才和那赤面大漢匆匆下樓而去。
那兩個大漢要來了酒菜,一邊吃酒,一面四隻賊眼不住打量肖俊等六人,低頭竊語,突然那長袍黑臉大漢放下杯筷,霍然起身,匆匆下樓而去,鐵書生正感事出有因,歐陽鶴已低聲說:“我看那兩個家隊對我們很注意,很可能是雪山派的眼線,我看咱們還是快點走吧!” 肖俊點點頭,喚過酒保,算了酒帳,六人一同出了臨江閣,徑自回“五福興”客棧。
幾人走了一段路程,小乞俠回頭一看,見剛才酒樓上那個黃衣大漢閃閃躲躲在後面盯梢跟來,遂低聲對肖俊等道:“剛才酒樓上那個穿黃的兔崽子果然盯了我們的梢,你們先走一步,待我小要飯的打發他回去。
” 肖俊笑答道:“不要慌,據我看剛才臨江閣那賣唱的大漢少女,似和這人有點關連,我們索性反盯住他,看個水落石出,不要弄出誤會,反覺不美。
” 肖俊說完,吩咐梁文龍、玉虎兒、萬翠蘋三人加速步子,自己和歐陽鶴、小乞俠,三個人趁在一個轉彎的地方,閃到一個叉路裡面。
一刻工夫,果見那個黃衣青臉的家夥匆匆的趕過來,但他并不直追梁文龍等三人的去路,反而也往肖俊等隐身的那堆茅草不遠處,一個淺溝裡藏起身子,這一來鐵書生暗想糟了,這家夥真夠機警,難道已發覺我們欲擒欲縱的辦法了,心念初動,那黃衣人卻從溝裡探出頭來看了幾下,又匆匆跑上來向外走去。
肖俊三人也急急趕出,奇怪的是那黃衣人又返臨江閣來路而去,這一下鐵書生心中着實納悶起來,這一納悶就欲要看個水落石出,三人不約而同反追那黃衣人下去。
那個黃衣大漢走過了臨江閣直往江邊而去,肖俊等三個人借行人樹木掩護着身子,也不敢過于逼近,恐怕為人所覺。
那人到江邊東張西望了一陣又匆匆退了回來,向臨江閣左面那塊高地密林中走去,三人被黃衣怪漢東繞西進的舉動引得好奇,也愈想看出個所以然來,竟自盯住那人向密林中跟去。
那密林原是一塊高地,生些林木翠竹,遠遠看去風景很不錯,可是一過高地,形勢突變,前面地形滿生茅草,一片荒涼,三人跟那黃衣人身後不覺走出了五六裡路,遠遠望去前面是一片亂墳墓地,一所殘牆斷壁的荒刹隐現在幾株樹木之中,黃衣人徑自入那荒刹之中,三人看看還早,默記道路一打手勢依原道退回客店。
是夜,肖俊囑咐文龍、玉虎兒、翠蘋夜間留心,自己決心到那亂墓荒刹中一探究竟,二更左右仍和小乞俠、歐陽鶴換上夜行衣服,各帶着兵刃暗器離了客店,施展夜行功夫往亂墓中那座荒刹奔去。
一路上鶴伏鹿行,向前疾進,到了臨江閣前略一停留,正想往那邊密林中轉進,突聞一陣呼叱之聲随夜風傳來,三個人轉變方向,往臨江閣後面發聲處尋去。
約走有裡許路,見前面一片空地中對立着六人,再往前去兩箭路就是滾滾江水,三個人飛上大樹,往下觀着,隻見靠北站的正是白天在臨江閣琵琶高曲的少女和那個赤臉大漢,少女此時一身短裝,密扣夜行衣,手持鐵琵琶,大漢亦着勁裝,右手倒提一柄似鞭非鞭、似錘非錘的軟兵刀,通體精光閃閃活似一條大銀蛇,從頭到尾隻有六尺長短,肖俊認得這種兵器叫鍊子錘 對站四人一排橫立,今天樓上所見的兩個怪漢似乎也在裡面,這當兒,那握錘的赤面大漢又對四人求告說:“大家都是昔日好友,競不願放我兄妹一條生路,苦苦相逼,難道各位真存心要将我兄妹二人置于死地嗎?” 靠右的一人冷笑一聲道:“餘飛嵩,你不必再逞口舌之辯,既然照了面還是乖乖的放下兵器随我們一起去見錢堂主,老實告訴你吧,自你兄妹偷盜天龍堂銅牌敕今逃下大雪山後,天龍堂鄭堂主異常震怒,親赴逍遙山莊掌門師祖處請罪,幸得師祖慈悲,尚未責怪到鄭堂主身上,且近來堂務繁忙無暇抽身,恰巧這時掌門師祖的養子李少堂主和把守逍遙山莊聚英殿的司徒姑娘奉師祖令谕到鄂中一行,師祖便令其順便追尋你們兩個逆徒,鄭堂主也派了我們兄弟四人随行緝拿,還有外三堂執刑的錢堂主也為你們兄妹下了十二連環峰,識時務者趁早束手就擒,免傷我們以往的和氣,如要拒捕逃走,那就休要怪我們翻目無情,隻好執行師祖令谕。
” 說着話,從懷中取出兩個小巧的鐵鎖往地上一擲,餘飛嵩見對方已然拿出派中的刑具,知求告已經絕望,仰天一陣大笑道:“好,四位既不念昔日相處情義,我兄妹隻好以微末之技闖逃保命了。
” 餘飛嵩說完後,手中鍊子錘一抖,就往外闖,那少女握住鐵琵琶跟定哥哥身後。
倆人一發動,對面站的四個大漢齊聲怒叱道:“膽大叛徒妄圖闖逃嗎?” 嘩嘩一響,三刀雙鞭同時掣出,往上一圍。
餘飛嵩見事已至此,喝道:“霞妹,闖,誰能走誰走!” 說完,手中錘“探臂引龍”,呼的一陣強風橫掃過去,發話大漢首當其擊,忙用個“斜飛乳燕”退出八尺多遠,讓過來勢後,立展雙鞭猛攻過去,另三個施刀的漢子,狂風急雨似的一擁而上。
那少女也嬌叱一聲,鐵琵琶“鐵雞奪栗”,斜刺裡直撲過去,抵住了兩個施刀的大漢,一交上手,誰也不肯留情,招招都是煞手,錘影縱橫,刀花飛舞,那少女一支琵琶更是呼呼生風,轉眼就是十餘個照面。
别看四人打倆還真占不了上風,一時間難分出勝負來,那少女兄妹志在脫身,不耐多戰,隻見她鐵琵琶“長江截鬥”蕩開刀光,身子托的向後一跳,鐵琵琶一收,玉指揮處铮铮兩聲弦響,接着一個施刀的大漢右手刀向地下一抛,凄然大呼:“我中了賤婢的琵琶梅花針了!” 兩手便向臉上蒙住,疼得團團亂轉,這一來,另一個心中一驚一怔,少女玉指一動,鐵琵琶機簧一響,又是兩支極細銀針飛出,大漢慌向旁邊一閃,但哪還來得及呢,隻覺着右肩頭一陣刺痛,單刀脫手落地。
少女連傷二寇,不過是刹那工夫,也不管倆人死活,一掄鐵琵琶,翻身向施雙鞭大漢攻去,口中嬌喝道:“汝等是否還要嘗我琵琶梅花針的厲害?” 這一喝,兩寇果然一驚,向後一退,少女忙喊道:“哥哥,此時不走更待何時,” 聲猶未了,人已縱出一丈多遠,餘飛嵩聽妹妹一叫,忙把鍊子錘趁勢一收,向圈外一跳,回頭就走。
四寇傷二,餘下倆人因懼
張慧龍雖數度敬請他掌武當門戶,均遭此老拒絕,他也沒有一定的住處宿所,四海一身到處飄遊,想不到此時此地竟讓自己無意遇上,慌忙往地上一跪,叩頭說道:“弟子諸坤,不知你老人家駕鶴莅臨,失禮之處望乞恕罪。
” 老人拉起小乞俠笑道:“你這個小化子頗有師風,老夫又見一輩後起之秀矣!” 小乞俠把自己等七人血戰惡狼坪,遇雕猿相救的經過,詳詳細細對老人說了一遍。
萬裡遊龍點點頭道:“如此說來這個人似是有意相助而來,既然如此,老夫也不便再去追求人家來曆,不過愁雲崖方面已然大舉發動,此非善地不宜久留,昨天人家已用靈鴿傳信之法飛報雪山十二連環峰,你告訴雲夢雙俠的柳瘋子,叫他轉告我慧龍師侄,一切不可輕舉妄動,老夫在三月之内自會回武當去,你也不要在此多停,速依原路返回吧!” 萬裡遊龍說完話,身形猛地一展,施展壁虎功從那千尋峭壁疾遊而上,不過一盞熱茶工夫,人已失去蹤影,看得小乞俠直伸舌頭,忙照老俠所囑依原路返回翠華山莊。
小乞俠回到翠華山莊已是薄暮時分,瘋俠等正等得心焦,一見諸坤歸來,瘋俠立時怒叱道:“你這個小要飯的真是毛猴子不入客室,目前危機四伏,爾竟擅自行動,難道我就不能替老要飯的管教你嗎?” 小乞俠卻對瘋俠深深一揖笑道:“弟子知罪該萬死,但幸虧我這一溜,不但碰到一位前輩高人,而且還偵知這位玩虎大王新主人的落腳地方。
” 衆人一聽都用驚訝的眼光看着他,小乞俠卻哈哈一笑,把自己經過的事一五一十的說了一遍,衆人聽後又驚又喜,小乞俠卻回頭對伏虎大王笑道:“你别看已知道你主人的落腳之處,如果沒有令谕,最好還是不要冒昧晉見,免得弄巧成拙,反不如不知道了。
” 伏虎大王被他說得面色一紅,瘋俠連忙喝止諸坤,然後對伏虎大王道:“這個小要飯的生就口快心直的脾氣,出語無狀,楊兄休怪。
” 伏虎大王笑道:“這位小俠直爽無隐,餘生平最喜歡和這種人親近,恨各位遠别在即,隻待留待異日有緣再見了。
” 瘋俠哈哈一笑說:“我們雖是萍水相逢,但一見如故,爾後借助之處正多,你還怕我們不來打擾嗎,不過我們尚未知楊兄大名尊稱,别離在即,望能見告,以後也好再來讨擾。
” 伏虎大王看了衆人一眼答道:“小弟雙字霸宇,愚人粗号不堪入耳。
” 瘋俠一聽他竟是昔年江湖盛傳的遼東俠盜楊霸宇,不知怎的竟來到四川大巴山做起隐士來了,心在想嘴裡并未說破。
正談論間,忽聞院處高空呼呼一響,落下一個巨大青雕,站在地上仍有五尺多高,巨目碧光确為罕見靈物。
衆人知成行在即,遂跟在伏虎大王身後一同離開莊院,伏虎大王右手食指含入口内一聲長嘯,片刻工夫昨夜所乘四虎不知從哪裡跑來,伏虎大王抱拳笑道:“有我主人靈雕沿途護送,絕無阻礙,各位慢走,小弟不遠送了。
” 衆人還禮分騎虎身,伏虎大王又吹了一聲口哨,那四虎放蹄跑去,接着一聲雕鳴,那巨大青雕雙翅一展直刺高空,護送着七人四虎離開山區。
瘋俠等一行七人一路無語,加緊趕路,幸得靈雕四虎協護,一夜之間,走出大巴山區,立即取道長江雇舟出川。
順水行船原就快速,何況三峽函澈如瀑,不過一夜之間衆人已達巴東,遂棄舟登陸,在巴東尋了個客棧往下,客棧位于城東大街,名叫五福興,七人包了該棧二進院中全部房間,瘋俠忽對肖俊道:“餘有一空門知交,久居離此不遠荊山‘楓林’寺院,餘趁此借機往訪,順便邀請相助一臂之力,少則十日多則兩旬即可回來,巴東為水道出川必經要路,你們也可在此一查雪山派動靜,如非被迫最好不要和他們交手,免得再惹起風波,等餘回來後再一同歸武當山去見你們那牛鼻子師父,告訴他呂老前輩留下的話,看他有何打算再作道理。
” 小乞俠笑道:“瘋師叔,你老往訪的可是楓林寺方丈一心大師嗎?” 瘋俠笑答道:“你這小要飯的怎麼認識這個老和尚呢?”小乞俠把兩隻怪眼一擠笑道: “老和尚德高望重,怎肯和我這小要飯的來往,倒是他那徒弟黑羅漢三寶和尚,和我小要飯的臭氣相投,你說我小要飯的在巴東等他,包管他一聞之下立刻就來。
” 肖俊等六人,依瘋俠所囑,安住巴東“五福興”号客棧,每日輪流外出探查雪山、崆峒兩派動靜。
幾人之中除小乞俠外大都懷念着雁秋安危,玉虎兒更是愁鎖眉尖。
小乞俠見大家都是愁目苦臉,不由笑道:“肖師兄,你們幾個每天把臉繃得緊緊地,像是害了相思病樣,這樣下去不出三個月,我看我們大家準得拉着手一塊進鬼門關去,我昨天由江邊回來,見靠江畔有一座新建的大酒樓,名叫臨江閣,今天咱們一起去喝他幾杯,免得你們坐在店裡愁眉對苦臉,讓我小要飯的看了心中難過。
” 大家一聽,橫豎無事,去看看也好,肖俊立時吩咐店家照顧房門,六人一同起身向臨江閣而去。
臨江閣是巴東新建的一家大酒樓,背臨長江,登樓可望滔滔江水,千葉帆影,右臨鬧區。
肖俊等登樓一看,畢竟是景美酒香,不少士紳闊少都來小飲買醉。
鐵書生、歐陽鶴、小乞俠三人坐了一個靠窗面水的位子,梁文龍、玉虎兒、萬翠蘋另在肖俊不遠處尋了個桌位坐下。
酒保送上酒萊,小乞俠慌忙取過自己酒杯,一連滿飲三杯,點點頭道:“這幾天你們個個愁眉苦臉,弄得我也中了邪,肚裡酒蟲餓得半死,今天難得幾位善心大發,賞給小要飯的這一頓好酒菜,我叫化子可要大喂酒蟲了。
” 說過,隻管舉杯連連狂飲,肖俊、歐陽鶴見小乞俠那種脫凡超俗的氣概,不禁油然而生敬佩之心,像這等人物看似怪僻,實在一腔熱情俠膽,真正稱得上風塵中的豪客。
幾人正當酒興高的當兒,忽聞一陣琵琶弦管之聲,鐵書生停杯一看,見一個三旬左右赤面大漢,帶着一個十七八歲頭挽雙髻的姑娘,正站在一群闊少桌邊挑弦輕歌,那姑娘一身青布衣裙,腰中束了一條三指寬的白布帶子,手捧琵琶,玉指挑弦,正唱一支李白的長相思,音若笙簧,纏綿悱恻,恍似杜鵑輕啼,又如金玉交鳴,唱完那最後兩句:“不信妾腸斷,歸來看取明鏡前。
” 戛然中止,餘音袅袅,不絕如縷,少女歌音一停,那大漢手捧一個紅漆木盒,環繞桌邊接受客人賞賜,少女卻轉向肖俊等這邊走來。
剛才是背面而立并未看清那少女面貌如何,如今正面走來,肖俊等看個清清楚楚。
隻見她,生得秋水如神,柔肌勝雪,雖布衣荊衩卻長短合身,粉面朱唇,鳳首蛾眉,未施半點脂粉,看上去越發顯得清麗如仙,兩截袖管微微卷起,露出兩條嫩藕似的玉腕,細步淩波走近肖俊,微微躬身福了一禮,星目流波,秀眉一揚,手挽琵琶,玉指定弦,經啟櫻唇,又彈唱起來,這次卻唱的秦韬玉的(貧女)。
一曲甫畢,滿樓掌聲不絕。
肖俊已看出這少女、大漢都非平常賣唱之人,她手捧的琵琶頸細身長,分明是鐵琵琶一類兵刃,這類兵器最難施用,且其内部藏有機簧,一彈指間可齊發數支梅花針來,三丈内人休想躲開,肖俊心中怦然一動,立時掏出一錠銀子來,暗運功勁送到那少女跟前,她皓齒微露淺淺一笑,玉腕輕揚亦用右手食中兩指挾住銀子另端,說聲: “多謝相公厚賜。
” 氣貫雙指,運起真力,柳腰一扭,羅裙輕飄,那錠銀子竟然一分兩半,宛如利剪所斷,幸得少女柳腰一扭,正好遮住樓上客人視線,未明露行藏。
肖俊心中蓦然一驚,知這少女不但武功極好而且機智絕倫,心中暗道一聲“慚愧”,忙笑說:“不成敬意,姑娘笑納。
” 說話時把殘餘一半銀子藏入懷中,但那少女柳腰扭動,恍似風擺弱柳,看得樓上一般酒客大聲叫起“好”來。
正當此際,樓梯“噔噔”一響,上來了兩個中年漢子,一着青綢長衫,黑面兇目,一着黃色短裝,一張青滲慘的馬臉,十分醜惡,倆人各提一個長形包袱,似帶兵刃,一上樓,四目立即集中到那少女身上,黃衣大漢,猛然一陣冷笑,說道:“夥計快來兩壺狀元紅,二大爺吃了酒還要趕着捉黃莺兒入籠呢!” 說完在身邊桌位坐下,那赤面大漢和少女同時驚覺,回頭一看倆人,忽現出一臉張慌之色,姑娘又依戀地看了肖俊一眼,才和那赤面大漢匆匆下樓而去。
那兩個大漢要來了酒菜,一邊吃酒,一面四隻賊眼不住打量肖俊等六人,低頭竊語,突然那長袍黑臉大漢放下杯筷,霍然起身,匆匆下樓而去,鐵書生正感事出有因,歐陽鶴已低聲說:“我看那兩個家隊對我們很注意,很可能是雪山派的眼線,我看咱們還是快點走吧!” 肖俊點點頭,喚過酒保,算了酒帳,六人一同出了臨江閣,徑自回“五福興”客棧。
幾人走了一段路程,小乞俠回頭一看,見剛才酒樓上那個黃衣大漢閃閃躲躲在後面盯梢跟來,遂低聲對肖俊等道:“剛才酒樓上那個穿黃的兔崽子果然盯了我們的梢,你們先走一步,待我小要飯的打發他回去。
” 肖俊笑答道:“不要慌,據我看剛才臨江閣那賣唱的大漢少女,似和這人有點關連,我們索性反盯住他,看個水落石出,不要弄出誤會,反覺不美。
” 肖俊說完,吩咐梁文龍、玉虎兒、萬翠蘋三人加速步子,自己和歐陽鶴、小乞俠,三個人趁在一個轉彎的地方,閃到一個叉路裡面。
一刻工夫,果見那個黃衣青臉的家夥匆匆的趕過來,但他并不直追梁文龍等三人的去路,反而也往肖俊等隐身的那堆茅草不遠處,一個淺溝裡藏起身子,這一來鐵書生暗想糟了,這家夥真夠機警,難道已發覺我們欲擒欲縱的辦法了,心念初動,那黃衣人卻從溝裡探出頭來看了幾下,又匆匆跑上來向外走去。
肖俊三人也急急趕出,奇怪的是那黃衣人又返臨江閣來路而去,這一下鐵書生心中着實納悶起來,這一納悶就欲要看個水落石出,三人不約而同反追那黃衣人下去。
那個黃衣大漢走過了臨江閣直往江邊而去,肖俊等三個人借行人樹木掩護着身子,也不敢過于逼近,恐怕為人所覺。
那人到江邊東張西望了一陣又匆匆退了回來,向臨江閣左面那塊高地密林中走去,三人被黃衣怪漢東繞西進的舉動引得好奇,也愈想看出個所以然來,竟自盯住那人向密林中跟去。
那密林原是一塊高地,生些林木翠竹,遠遠看去風景很不錯,可是一過高地,形勢突變,前面地形滿生茅草,一片荒涼,三人跟那黃衣人身後不覺走出了五六裡路,遠遠望去前面是一片亂墳墓地,一所殘牆斷壁的荒刹隐現在幾株樹木之中,黃衣人徑自入那荒刹之中,三人看看還早,默記道路一打手勢依原道退回客店。
是夜,肖俊囑咐文龍、玉虎兒、翠蘋夜間留心,自己決心到那亂墓荒刹中一探究竟,二更左右仍和小乞俠、歐陽鶴換上夜行衣服,各帶着兵刃暗器離了客店,施展夜行功夫往亂墓中那座荒刹奔去。
一路上鶴伏鹿行,向前疾進,到了臨江閣前略一停留,正想往那邊密林中轉進,突聞一陣呼叱之聲随夜風傳來,三個人轉變方向,往臨江閣後面發聲處尋去。
約走有裡許路,見前面一片空地中對立着六人,再往前去兩箭路就是滾滾江水,三個人飛上大樹,往下觀着,隻見靠北站的正是白天在臨江閣琵琶高曲的少女和那個赤臉大漢,少女此時一身短裝,密扣夜行衣,手持鐵琵琶,大漢亦着勁裝,右手倒提一柄似鞭非鞭、似錘非錘的軟兵刀,通體精光閃閃活似一條大銀蛇,從頭到尾隻有六尺長短,肖俊認得這種兵器叫鍊子錘 對站四人一排橫立,今天樓上所見的兩個怪漢似乎也在裡面,這當兒,那握錘的赤面大漢又對四人求告說:“大家都是昔日好友,競不願放我兄妹一條生路,苦苦相逼,難道各位真存心要将我兄妹二人置于死地嗎?” 靠右的一人冷笑一聲道:“餘飛嵩,你不必再逞口舌之辯,既然照了面還是乖乖的放下兵器随我們一起去見錢堂主,老實告訴你吧,自你兄妹偷盜天龍堂銅牌敕今逃下大雪山後,天龍堂鄭堂主異常震怒,親赴逍遙山莊掌門師祖處請罪,幸得師祖慈悲,尚未責怪到鄭堂主身上,且近來堂務繁忙無暇抽身,恰巧這時掌門師祖的養子李少堂主和把守逍遙山莊聚英殿的司徒姑娘奉師祖令谕到鄂中一行,師祖便令其順便追尋你們兩個逆徒,鄭堂主也派了我們兄弟四人随行緝拿,還有外三堂執刑的錢堂主也為你們兄妹下了十二連環峰,識時務者趁早束手就擒,免傷我們以往的和氣,如要拒捕逃走,那就休要怪我們翻目無情,隻好執行師祖令谕。
” 說着話,從懷中取出兩個小巧的鐵鎖往地上一擲,餘飛嵩見對方已然拿出派中的刑具,知求告已經絕望,仰天一陣大笑道:“好,四位既不念昔日相處情義,我兄妹隻好以微末之技闖逃保命了。
” 餘飛嵩說完後,手中鍊子錘一抖,就往外闖,那少女握住鐵琵琶跟定哥哥身後。
倆人一發動,對面站的四個大漢齊聲怒叱道:“膽大叛徒妄圖闖逃嗎?” 嘩嘩一響,三刀雙鞭同時掣出,往上一圍。
餘飛嵩見事已至此,喝道:“霞妹,闖,誰能走誰走!” 說完,手中錘“探臂引龍”,呼的一陣強風橫掃過去,發話大漢首當其擊,忙用個“斜飛乳燕”退出八尺多遠,讓過來勢後,立展雙鞭猛攻過去,另三個施刀的漢子,狂風急雨似的一擁而上。
那少女也嬌叱一聲,鐵琵琶“鐵雞奪栗”,斜刺裡直撲過去,抵住了兩個施刀的大漢,一交上手,誰也不肯留情,招招都是煞手,錘影縱橫,刀花飛舞,那少女一支琵琶更是呼呼生風,轉眼就是十餘個照面。
别看四人打倆還真占不了上風,一時間難分出勝負來,那少女兄妹志在脫身,不耐多戰,隻見她鐵琵琶“長江截鬥”蕩開刀光,身子托的向後一跳,鐵琵琶一收,玉指揮處铮铮兩聲弦響,接着一個施刀的大漢右手刀向地下一抛,凄然大呼:“我中了賤婢的琵琶梅花針了!” 兩手便向臉上蒙住,疼得團團亂轉,這一來,另一個心中一驚一怔,少女玉指一動,鐵琵琶機簧一響,又是兩支極細銀針飛出,大漢慌向旁邊一閃,但哪還來得及呢,隻覺着右肩頭一陣刺痛,單刀脫手落地。
少女連傷二寇,不過是刹那工夫,也不管倆人死活,一掄鐵琵琶,翻身向施雙鞭大漢攻去,口中嬌喝道:“汝等是否還要嘗我琵琶梅花針的厲害?” 這一喝,兩寇果然一驚,向後一退,少女忙喊道:“哥哥,此時不走更待何時,” 聲猶未了,人已縱出一丈多遠,餘飛嵩聽妹妹一叫,忙把鍊子錘趁勢一收,向圈外一跳,回頭就走。
四寇傷二,餘下倆人因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