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回 冷月照松影 寒山深夜來怪客
關燈
小
中
大
衡山,位于湘省南部,素稱南嶽,山勢雄偉,連綿千裡。
山中奇峰林立,高插雲霄,甚多人迹罕至之處,故傳言仙迹頗多。
由長沙南行二百餘裡即入衡山,再走三百裡崎岖山路,有一高峰,名叫雁鳴峰,傳說每至北雁南飛之夜,群雁飛越此峰,均引頸長鳴。
峰腰滿生蒼松古柏,峰頂更是雲霧紛繞,從無人至。
峰下有一盆地,名叫翠竹村,方圓約有五裡大小,卻是野花遍地,小溪縱橫,翠竹叢生,三面淺峰環抱,風景清幽秀麗,附近樵夫獵人,多集居此處,也有近百戶人家,民風純樸,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行墾地耕作,顯得與世無争,不啻一世外桃園。
四年前忽來一老者,和一風姿卓約之中年婦人,帶來了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及一個少年。
一行五人在村西大興土木,築室而居,當時頓為村人側目,議論紛紛,有猜測為告老隐居的達官貴人,亦有疑為巨富名紳避仇隐此,衆言紛纭,莫衷一是。
歲月悠悠,老者居此轉眼近年,因無事故發生,村人對此亦漸漸淡忘。
老者家資豪富,村人多受其資助,但老者和家人均很少外出,每月中都難見其一次,且其獨居村西,跟人家最近者亦達裡許,又很少和村人往來,故其家世底細鮮為人知。
晃眼四年,翠竹村仍平靜如昔。
一個深秋之夜,雁鳴峰下明月如洗,翠竹村中冷風徐來,溪水湍流被山石阻擊,月光中濺飛起一片片銀珠,好一個宜人夜景。
可惜村人習慣早睡,真辜負這秋夜良宵。
突然 正南方入山口處,躍出一條黑影,疾若流星,片刻工夫已入村内,略一張望,随即一長身形,由竹影山石上拔起,一個“蒼鷹掠雲” 躍起兩丈多高,若隕星飛瀉向村西飛去,一連幾個起落,到那所宅院不遠處停下。
此時那夜行人忽趑趄不前,面現猶豫之色,片刻之後開始恢複常态,右腳微向停身山石一蹬,立即轉過身形四下一看,然後,兩臂一伸一長身形,一個“一鶴沖天”,全身拔起兩丈多高,未待身形下落,左腳一點右腳面,全身成一直線向不遠處一顆百年巨松上飛去,手握松枝,身子向上一翻即登樹頂,借秋夜月光向對面那所住宅中望去。
此時已是二更過後,深山空寂,隻有冷風陣陣吹打松葉,發出極微的沙沙之聲,對面住宅是一所三環對立的建築,四周竹籬高可及人,但燈火全熄,屋中主人似早已入夢鄉,夜行人摸出一塊問路石子,向下一投,跟着身形躍起由樹上縱下,及近竹籬,一挺身子,人已站立在竹籬之上,略一換氣,随即飄身落入院中,腳尚未穩,右側一聲清叱:“何方朋友昏夜來此?” 語未畢,一點寒星破窗打出,夜行者一伏身,一支袖箭貼頭頂飛過,接着門聲一響,一白面青年,手握單刀穿出室外。
此時,倆人相距不過數尺遠近,夜行人一望來者約十八九歲,重眉大眼,玉面大耳,一身黑色短裝,手握單刀,一派少年英氣,立即後退一步,抱拳行禮道:“在下夜入貴府,驚動朋友,深感不安,但我周某單人隻身,夜入雁鳴峰,亦非無因而來,借問朋友一聲,有一位聖手神梭羅九峰、羅老英雄是否隐居此地?” 白面少年聞言後,突然一怔,亦抱手還禮說道:“恕小弟眼拙,不知你這位朋友高姓大名,夜訪羅老英雄有何見教?如蒙見告,小弟倒可指明你一條去路。
” 夜行人聞言後,兩條濃眉一皺,一聲冷笑道:“聽你這一說,分明是羅老英雄不在此地,那算我周某幾月奔走自費心機,滿腔熱血盡付東流。
不錯,我周某确有一肚子話,要找羅老英雄一談,不過你這位朋友和周某還沒有這份交情,别說我不會說給朋友聽,就是說出之後,也無非是多費一番唇舌,我這就叫做背着兒媳進香,賣老命受閑氣。
既然羅老英雄不願相見,我也不便強人所難,就請朋友費神轉告羅老英雄一聲,說我飛天鴿子周沖來報十五年前湘江岸畔一梭救命之恩,咱們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日後有緣再見吧!” 周沖說完,一扭身就走。
白面少年突然說道:“朋友請暫留步聽某一言,小弟常聽家師言及兄台大名,掌中亮銀軟鞭,十二口柳葉飛刀,縱橫江北,今得見廬山真面目,實平生大幸。
不錯,家師确隐居此地,适才攜師娘及師弟師妹赴外賞月,料即将歸來,兄暫請入寒舍一坐如何?” 此時周沖亦不再拒,乃拱手移步,随少年進入客室,少年燃起燭光,長揖讓客就坐道: “兄稍坐,待小弟取酒。
”不多時,少年攜酒肴入室。
一大盤鹿肉和一盤鹹蛋,兩雙杯筷,道:“深夜荒山,無美味以敬佳賓。
”邊說連斟酒杯,二人對坐長飲。
此時少年借室内燭光,打量這位江北俠盜:高約六尺,兩條濃眉,一雙豹眼,高顴口,颚下留有半寸短須,兩太陽穴高高隆起,分明内功已達火候。
少年正自慶幸剛才未有魯莽行動,突感燭光一晃,當門出現一老者,那老者長眉入鬓,花白胡須随夜風輕飄,正是恩師聖手神梭羅九峰。
正想起身行禮,對面周沖早捷若飄風一按桌面,直搶到老者面前,抱拳一禮道:“老英雄!湘江一别,轉眼十五寒暑,尚記得十五年前湘江岸畔,承一梭救之命的飛天鴿子吧!” 說畢,就要行大禮。
老者急忙扶住,緊握周沖之手,哈哈大笑道:“周老弟何須行此大禮,别來無恙?十五年風采依舊,想不到今日竟光臨深山寒舍,虎兒快叩見你周師叔。
” 此時那白面少年原垂手侍立,聞命後立即搶進以晚輩之禮拜見周沖,周沖阻止不及,隻好行了半禮,連稱:“不敢!”随即向羅九峰問道:“聞恩嫂同行賞月為何未見轉來?” 羅九峰說:“因攜你一雙侄兒女同行,腳程略慢,想即可至矣!” 語未畢,屋外院中一聲輕響,一中年婦人背插長劍攜一男一女進入客室,九峰一指周沖對那中年婦人說道:“湘蘭,這就是我常提及的江北俠盜周沖老弟,快來見過!” 中年婦人聞言蓮步輕移,向周沖拜了一拜,說道:“常聽拙夫提及大名,如雷貫耳,今夜幸會。
” 周沖連忙還禮道:“恩嫂言重了。
小弟如非恩兄搭救,十五年前已作無依遊魂,正是大恩未報,何敢再受思嫂之禮。
”話畢,又躬身一揖。
羅夫人不愧女中丈夫,微微閃身一笑,并即喚身後男女道:“雁秋!寒瑛!快來叩見周師叔。
”一男一女向前一步雙雙一揖就要下跪。
周沖兩手一攔,哈哈笑道:“兩位賢侄少禮,快請站起!” 兩童聞言,退回乃母身邊,周沖見那名喚寒瑛的女童約十二歲,生得柳眉鳳目,膚白如玉,嬌美異常,頭上梳了兩個小辮,頗似乃母;叫雁秋的幼童劍眉星目,猿臂蜂腰,資質俊秀,年齡約十歲左右,心中暗想:此一對男女,均骨奇神清,隽逸若仙,滿面稚氣惹人憐愛,但怎知即将遇到一場江湖尋仇殺劫呢! 羅九峰見周沖癡癡望着自己兒女,面色莊嚴肅穆,正想開口,周沖一聲長歎,轉望羅九峰說道:“小弟此次千裡訪恩兄,總算上天見憐得償我願,幾月來奔走,沒有白費心機。
” 羅九峰見周沖出語憂傷面帶凄然,心中一驚,急道:“賢弟滿懷憂慮,必有大故,可否告知小兄?” 周沖面色一正說道:“說起來話長,恩兄是否記得二十年前四川綠林道總瓢把子,追命閻羅馬百武?” 羅九峰聞言,一掀長須說道:“不錯,此人二十年前威震川中,小兄昔年押镖入川,曾被此人邀劫川東,後在黑松林一場決鬥之中,被我用琵琶掌手法打傷,以後即未聞其人。
小兄五年前看破江湖風險,封刀歸隐,已不問江湖之事,想必馬百武又重整旗鼓縱橫武林。
” 周沖聽後慨然說:“十五年前弟在湘江岸畔,和長江巨盜水底蛟梁子川拼命苦鬥,一個失神被他用毒蒺藜打傷左膀,眼看就要命喪那峨眉刺下,得恩兄挺身搭救,用神梭打走巨盜,更蒙三日病榻照顧,使小弟重生入世,本應聽恩兄良言,歸入恩兄創設之镖局,得追左右以效微勞,但弟自知學藝不精,且結仇過多,恐累恩兄,因此留谏潛逃,遠走關外,埋名隐姓苦訪名師,幸遇長白二老收留門下,再練武技。
兩年前始别師下山,重入江湖,探恩兄答謝救命之恩,再者欲尋梁子川報當年之仇。
可是恩兄镖局已收,歸隐山林,追尋無着,小弟即沿江入川尋訪仇人,一連兩年仇人未遇,無意中得知一件大事,二十年前隐迹江湖之四川盜首、追命閻羅馬百武,邀集川湘黔滇一帶綠林大盜,欲報昔日一掌之仇,不知怎的又被他探出恩兄隐居處,本應早日來犯,但因賊人此次實欲置恩兄于死地,故不惜勞碌奔波,遠赴苗疆,說動苗疆三魔,定重九之前大犯山境。
弟雖知恩兄武技超絕,嫂夫人亦名門俠女,掌中劍不讓須眉,但賊寇人多勢衆,弟又聞及苗疆三魔,是藏邊大雪山白雲寺哈木大師門下,十餘年來未逢敵手,把西南道上的綠林朋友盡行壓服,此次已應馬百武之邀,約九月初可趕抵長沙。
小弟偵知此事後,立即由川中折返,一路上明查暗訪,果然川湘一帶綠林人物,均紛紛趕來長沙,聲勢之大,為三十年來江湖僅見,這才日夜兼程趕到此處,現距重九之日雖尚有半月以上,但長沙衡陽恐已集滿馬賊邀請之人,如我推想不差,也許恩兄行動已盡在賊人監視之中!” 羅九峰聽完周沖一席話後,面包一變,略一沉吟道:“想不到這般江湖朋友,為我這個退休镖師竟動員了川湘黔滇四省綠林人物,更有苗疆三魔助興,真是一場盛會。
” 此時羅夫人湘蘭已忍不住滿腹驚忿,說道:“九峰!事已如火燃眉,賊人聲勢浩大,你一人之力能有何作為?要想個禦敵方法才好。
” 周沖接道:“賊人衆多,無一碌碌之輩,恩兄即有項羽之勇,亦勝之不易,以小弟愚見不如暫避鋒芒,徐圖報複。
” 羅九峰此時猛然一聲長笑,聲音凄傷如衡陽鶴唳,震得巨燭亂晃,慨然說道:“馮百武此次邀集四省綠林志在必得,總算我羅某交了賢弟你這個血性的朋友,這份賣命傳訊的深情高誼,永銘肺腑,不過賢弟勸我暫避鋒芒,留待日後,需知賊人既有深算焉能無備,正如賢弟所說小兄行動恐盡在賊人監視之下,即使小兄立即攜家出走,川湘黔滇滿布他們爪牙,也未必能逃過賊人掌握,反落入話柄。
這就是将軍百戰死,壯士陣上亡,我羅某人自仗刀入江湖,三十年來,自信未做一件虧心之事,靠朋友的扶助總算沒有栽過跟鬥,想不到我封刀歸隐之後,他們竟不肯放過我這風燭殘年。
我已年近花甲,難道還想長生不老貪生塵世嗎?到如今隻好以小兄這數十年苦學,一條老命跟這幫賊一拼了,即使我喪身敵手亦死而無憾。
” 九峰正欲再說,周沖已挺身站起,慷慨說道:“恩兄此言真使小弟心如刀穿,我周沖也是鐵铮漢子,不是恩兄援手早已喪命人手,難道還吝惜這條命嗎?但賊勢重大,你我兄弟雖可憑本身所學和賊寇一拼,小弟亦四十開外之人,無所挂慮,但這無異飛蛾投火! 依小弟看來,他們既能請綠林人物尋仇殺鬥,難道我們就不能請天下英雄評評是非嗎?” 羅夫人亦道:“周賢弟之言甚是,妾雖女流,但幼随父兄流落江湖,亦習過武技,雖不是名門閨秀亦略曉大義,更非貪生怕死之人,身入羅門十九年,從未鬥膽和夫君有一句口辯,妾聞馬賊心狠手辣,追命閻羅因而得名,你我夫婦均屆晚年,死有何憾?但雁秋、寒瑛均年幼,你隻知保全你一世英名,難道連自己兒女,羅
山中奇峰林立,高插雲霄,甚多人迹罕至之處,故傳言仙迹頗多。
由長沙南行二百餘裡即入衡山,再走三百裡崎岖山路,有一高峰,名叫雁鳴峰,傳說每至北雁南飛之夜,群雁飛越此峰,均引頸長鳴。
峰腰滿生蒼松古柏,峰頂更是雲霧紛繞,從無人至。
峰下有一盆地,名叫翠竹村,方圓約有五裡大小,卻是野花遍地,小溪縱橫,翠竹叢生,三面淺峰環抱,風景清幽秀麗,附近樵夫獵人,多集居此處,也有近百戶人家,民風純樸,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行墾地耕作,顯得與世無争,不啻一世外桃園。
四年前忽來一老者,和一風姿卓約之中年婦人,帶來了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及一個少年。
一行五人在村西大興土木,築室而居,當時頓為村人側目,議論紛紛,有猜測為告老隐居的達官貴人,亦有疑為巨富名紳避仇隐此,衆言紛纭,莫衷一是。
歲月悠悠,老者居此轉眼近年,因無事故發生,村人對此亦漸漸淡忘。
老者家資豪富,村人多受其資助,但老者和家人均很少外出,每月中都難見其一次,且其獨居村西,跟人家最近者亦達裡許,又很少和村人往來,故其家世底細鮮為人知。
晃眼四年,翠竹村仍平靜如昔。
一個深秋之夜,雁鳴峰下明月如洗,翠竹村中冷風徐來,溪水湍流被山石阻擊,月光中濺飛起一片片銀珠,好一個宜人夜景。
可惜村人習慣早睡,真辜負這秋夜良宵。
突然 正南方入山口處,躍出一條黑影,疾若流星,片刻工夫已入村内,略一張望,随即一長身形,由竹影山石上拔起,一個“蒼鷹掠雲” 躍起兩丈多高,若隕星飛瀉向村西飛去,一連幾個起落,到那所宅院不遠處停下。
此時那夜行人忽趑趄不前,面現猶豫之色,片刻之後開始恢複常态,右腳微向停身山石一蹬,立即轉過身形四下一看,然後,兩臂一伸一長身形,一個“一鶴沖天”,全身拔起兩丈多高,未待身形下落,左腳一點右腳面,全身成一直線向不遠處一顆百年巨松上飛去,手握松枝,身子向上一翻即登樹頂,借秋夜月光向對面那所住宅中望去。
此時已是二更過後,深山空寂,隻有冷風陣陣吹打松葉,發出極微的沙沙之聲,對面住宅是一所三環對立的建築,四周竹籬高可及人,但燈火全熄,屋中主人似早已入夢鄉,夜行人摸出一塊問路石子,向下一投,跟着身形躍起由樹上縱下,及近竹籬,一挺身子,人已站立在竹籬之上,略一換氣,随即飄身落入院中,腳尚未穩,右側一聲清叱:“何方朋友昏夜來此?” 語未畢,一點寒星破窗打出,夜行者一伏身,一支袖箭貼頭頂飛過,接着門聲一響,一白面青年,手握單刀穿出室外。
此時,倆人相距不過數尺遠近,夜行人一望來者約十八九歲,重眉大眼,玉面大耳,一身黑色短裝,手握單刀,一派少年英氣,立即後退一步,抱拳行禮道:“在下夜入貴府,驚動朋友,深感不安,但我周某單人隻身,夜入雁鳴峰,亦非無因而來,借問朋友一聲,有一位聖手神梭羅九峰、羅老英雄是否隐居此地?” 白面少年聞言後,突然一怔,亦抱手還禮說道:“恕小弟眼拙,不知你這位朋友高姓大名,夜訪羅老英雄有何見教?如蒙見告,小弟倒可指明你一條去路。
” 夜行人聞言後,兩條濃眉一皺,一聲冷笑道:“聽你這一說,分明是羅老英雄不在此地,那算我周某幾月奔走自費心機,滿腔熱血盡付東流。
不錯,我周某确有一肚子話,要找羅老英雄一談,不過你這位朋友和周某還沒有這份交情,别說我不會說給朋友聽,就是說出之後,也無非是多費一番唇舌,我這就叫做背着兒媳進香,賣老命受閑氣。
既然羅老英雄不願相見,我也不便強人所難,就請朋友費神轉告羅老英雄一聲,說我飛天鴿子周沖來報十五年前湘江岸畔一梭救命之恩,咱們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日後有緣再見吧!” 周沖說完,一扭身就走。
白面少年突然說道:“朋友請暫留步聽某一言,小弟常聽家師言及兄台大名,掌中亮銀軟鞭,十二口柳葉飛刀,縱橫江北,今得見廬山真面目,實平生大幸。
不錯,家師确隐居此地,适才攜師娘及師弟師妹赴外賞月,料即将歸來,兄暫請入寒舍一坐如何?” 此時周沖亦不再拒,乃拱手移步,随少年進入客室,少年燃起燭光,長揖讓客就坐道: “兄稍坐,待小弟取酒。
”不多時,少年攜酒肴入室。
一大盤鹿肉和一盤鹹蛋,兩雙杯筷,道:“深夜荒山,無美味以敬佳賓。
”邊說連斟酒杯,二人對坐長飲。
此時少年借室内燭光,打量這位江北俠盜:高約六尺,兩條濃眉,一雙豹眼,高顴口,颚下留有半寸短須,兩太陽穴高高隆起,分明内功已達火候。
少年正自慶幸剛才未有魯莽行動,突感燭光一晃,當門出現一老者,那老者長眉入鬓,花白胡須随夜風輕飄,正是恩師聖手神梭羅九峰。
正想起身行禮,對面周沖早捷若飄風一按桌面,直搶到老者面前,抱拳一禮道:“老英雄!湘江一别,轉眼十五寒暑,尚記得十五年前湘江岸畔,承一梭救之命的飛天鴿子吧!” 說畢,就要行大禮。
老者急忙扶住,緊握周沖之手,哈哈大笑道:“周老弟何須行此大禮,别來無恙?十五年風采依舊,想不到今日竟光臨深山寒舍,虎兒快叩見你周師叔。
” 此時那白面少年原垂手侍立,聞命後立即搶進以晚輩之禮拜見周沖,周沖阻止不及,隻好行了半禮,連稱:“不敢!”随即向羅九峰問道:“聞恩嫂同行賞月為何未見轉來?” 羅九峰說:“因攜你一雙侄兒女同行,腳程略慢,想即可至矣!” 語未畢,屋外院中一聲輕響,一中年婦人背插長劍攜一男一女進入客室,九峰一指周沖對那中年婦人說道:“湘蘭,這就是我常提及的江北俠盜周沖老弟,快來見過!” 中年婦人聞言蓮步輕移,向周沖拜了一拜,說道:“常聽拙夫提及大名,如雷貫耳,今夜幸會。
” 周沖連忙還禮道:“恩嫂言重了。
小弟如非恩兄搭救,十五年前已作無依遊魂,正是大恩未報,何敢再受思嫂之禮。
”話畢,又躬身一揖。
羅夫人不愧女中丈夫,微微閃身一笑,并即喚身後男女道:“雁秋!寒瑛!快來叩見周師叔。
”一男一女向前一步雙雙一揖就要下跪。
周沖兩手一攔,哈哈笑道:“兩位賢侄少禮,快請站起!” 兩童聞言,退回乃母身邊,周沖見那名喚寒瑛的女童約十二歲,生得柳眉鳳目,膚白如玉,嬌美異常,頭上梳了兩個小辮,頗似乃母;叫雁秋的幼童劍眉星目,猿臂蜂腰,資質俊秀,年齡約十歲左右,心中暗想:此一對男女,均骨奇神清,隽逸若仙,滿面稚氣惹人憐愛,但怎知即将遇到一場江湖尋仇殺劫呢! 羅九峰見周沖癡癡望着自己兒女,面色莊嚴肅穆,正想開口,周沖一聲長歎,轉望羅九峰說道:“小弟此次千裡訪恩兄,總算上天見憐得償我願,幾月來奔走,沒有白費心機。
” 羅九峰見周沖出語憂傷面帶凄然,心中一驚,急道:“賢弟滿懷憂慮,必有大故,可否告知小兄?” 周沖面色一正說道:“說起來話長,恩兄是否記得二十年前四川綠林道總瓢把子,追命閻羅馬百武?” 羅九峰聞言,一掀長須說道:“不錯,此人二十年前威震川中,小兄昔年押镖入川,曾被此人邀劫川東,後在黑松林一場決鬥之中,被我用琵琶掌手法打傷,以後即未聞其人。
小兄五年前看破江湖風險,封刀歸隐,已不問江湖之事,想必馬百武又重整旗鼓縱橫武林。
” 周沖聽後慨然說:“十五年前弟在湘江岸畔,和長江巨盜水底蛟梁子川拼命苦鬥,一個失神被他用毒蒺藜打傷左膀,眼看就要命喪那峨眉刺下,得恩兄挺身搭救,用神梭打走巨盜,更蒙三日病榻照顧,使小弟重生入世,本應聽恩兄良言,歸入恩兄創設之镖局,得追左右以效微勞,但弟自知學藝不精,且結仇過多,恐累恩兄,因此留谏潛逃,遠走關外,埋名隐姓苦訪名師,幸遇長白二老收留門下,再練武技。
兩年前始别師下山,重入江湖,探恩兄答謝救命之恩,再者欲尋梁子川報當年之仇。
可是恩兄镖局已收,歸隐山林,追尋無着,小弟即沿江入川尋訪仇人,一連兩年仇人未遇,無意中得知一件大事,二十年前隐迹江湖之四川盜首、追命閻羅馬百武,邀集川湘黔滇一帶綠林大盜,欲報昔日一掌之仇,不知怎的又被他探出恩兄隐居處,本應早日來犯,但因賊人此次實欲置恩兄于死地,故不惜勞碌奔波,遠赴苗疆,說動苗疆三魔,定重九之前大犯山境。
弟雖知恩兄武技超絕,嫂夫人亦名門俠女,掌中劍不讓須眉,但賊寇人多勢衆,弟又聞及苗疆三魔,是藏邊大雪山白雲寺哈木大師門下,十餘年來未逢敵手,把西南道上的綠林朋友盡行壓服,此次已應馬百武之邀,約九月初可趕抵長沙。
小弟偵知此事後,立即由川中折返,一路上明查暗訪,果然川湘一帶綠林人物,均紛紛趕來長沙,聲勢之大,為三十年來江湖僅見,這才日夜兼程趕到此處,現距重九之日雖尚有半月以上,但長沙衡陽恐已集滿馬賊邀請之人,如我推想不差,也許恩兄行動已盡在賊人監視之中!” 羅九峰聽完周沖一席話後,面包一變,略一沉吟道:“想不到這般江湖朋友,為我這個退休镖師竟動員了川湘黔滇四省綠林人物,更有苗疆三魔助興,真是一場盛會。
” 此時羅夫人湘蘭已忍不住滿腹驚忿,說道:“九峰!事已如火燃眉,賊人聲勢浩大,你一人之力能有何作為?要想個禦敵方法才好。
” 周沖接道:“賊人衆多,無一碌碌之輩,恩兄即有項羽之勇,亦勝之不易,以小弟愚見不如暫避鋒芒,徐圖報複。
” 羅九峰此時猛然一聲長笑,聲音凄傷如衡陽鶴唳,震得巨燭亂晃,慨然說道:“馮百武此次邀集四省綠林志在必得,總算我羅某交了賢弟你這個血性的朋友,這份賣命傳訊的深情高誼,永銘肺腑,不過賢弟勸我暫避鋒芒,留待日後,需知賊人既有深算焉能無備,正如賢弟所說小兄行動恐盡在賊人監視之下,即使小兄立即攜家出走,川湘黔滇滿布他們爪牙,也未必能逃過賊人掌握,反落入話柄。
這就是将軍百戰死,壯士陣上亡,我羅某人自仗刀入江湖,三十年來,自信未做一件虧心之事,靠朋友的扶助總算沒有栽過跟鬥,想不到我封刀歸隐之後,他們竟不肯放過我這風燭殘年。
我已年近花甲,難道還想長生不老貪生塵世嗎?到如今隻好以小兄這數十年苦學,一條老命跟這幫賊一拼了,即使我喪身敵手亦死而無憾。
” 九峰正欲再說,周沖已挺身站起,慷慨說道:“恩兄此言真使小弟心如刀穿,我周沖也是鐵铮漢子,不是恩兄援手早已喪命人手,難道還吝惜這條命嗎?但賊勢重大,你我兄弟雖可憑本身所學和賊寇一拼,小弟亦四十開外之人,無所挂慮,但這無異飛蛾投火! 依小弟看來,他們既能請綠林人物尋仇殺鬥,難道我們就不能請天下英雄評評是非嗎?” 羅夫人亦道:“周賢弟之言甚是,妾雖女流,但幼随父兄流落江湖,亦習過武技,雖不是名門閨秀亦略曉大義,更非貪生怕死之人,身入羅門十九年,從未鬥膽和夫君有一句口辯,妾聞馬賊心狠手辣,追命閻羅因而得名,你我夫婦均屆晚年,死有何憾?但雁秋、寒瑛均年幼,你隻知保全你一世英名,難道連自己兒女,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