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關燈
黑三是個遠近聞名的破落戶。在楊家溝的俗語裡,破落戶是指那種好吃懶做、偷雞摸狗的二流子。早年間,黑三就在村裡為害一方,誰家的雞不見了,去黑三屋裡一看,不消說,定能發現一地雞毛。到了秋天,黑三更是不顧廉恥,常常半夜出門,四處偷秋。楊家溝的人每每說起來,都憤恨不已。

    然而黑三偏偏是個賴皮。隻要你沒有當場逮住他,即使他剛剛把天戳了個窟窿,他也堅決否認。村裡也有人打算對他來幾記狠招,偏偏黑三嘴軟,加之手腳收拾得不留痕迹,思量幾次,也隻得罷了。

    黑三愈加得意起來。沒多久,竟然不知從何方拐回來一個臉白臀肥的女人。有了女人,黑三倒稍稍消停了一段日子,誰知這些年四處兵荒馬亂,正經莊稼人的日子都難以為繼,更何況不事生産的懶漢黑三?

    黑三便打起了侯爺墓的主意。他思謀良久,覺得要掘開侯爺墓,光憑一己之力難以為之,須借助勢力更大的人來盜挖,于是狠心遠遁他鄉,尋找合适的人投靠。

    楊家溝遠去十來裡,有個集鎮叫太和場。有一個名叫李萬勝的劣紳。這李萬勝橫行鄉裡,對普通百姓經常欺辱,民憤極大。後來,他竟然背着官府私自攤派大煙稅款,更使當地的老百姓對他恨之入骨。百姓們生活本已十分悲慘,再加上大煙稅款,根本無法生存了。于是,一些膽大的農民便決定到縣衙門告發他的罪行。

    李萬勝十分害怕,聞說好友張志賢早年從軍,現已成了“靖川軍”總司令司馬玉琨帳下的紅人,官拜司令部機要參謀,便進得城來,要找他的好友張志賢幫忙。酒酣耳熱之際,李萬勝開口了:“張兄,你久在司令部下,這次可一定要幫幫我呀。”

    張志賢可不是省油的燈。這點小事對他來說根本不算什麼,隻是交情歸交情,幫忙歸幫忙,官場的規矩是不能壞了的。他假意為難道:“總司令對我确實有些賞識,隻是,你做得太過了,我不好出手相助啊!”

    李萬勝急了,趕緊拿出一個包裹給他。張志賢打開一看,裡面竟然都是些盤、碟、碗之類的陶器,在燈光下散發出玉石般醇和的光芒,顯見年代久遠,價值不菲。

    “你這些寶物是哪來的?”張志賢吃驚不已。

    “實不相瞞,這是我一個名叫黑三的朋友從墓葬中挖出來的。離縣城一百多裡,有個地方叫楊家溝,溝外有座山叫牛首山。山上有個道光年間的大墓,當地人稱侯爺墓。那墓裡埋着好些寶物,隻要動一動鋤頭,就能挖出一些寶物,随便賣個幾十、幾百大洋都是平常事。”李萬勝為了讨張志賢歡心,趕忙連吹帶騙,将自己從鄉村中強買而來的這些陶器說成是黑三從侯爺墓裡挖出來的。

    張志賢果然十分興奮,走路都有些飄飄然了。回去之後,他就把這些陶器的一大半送到了司馬玉琨手裡。司馬玉琨非常高興,就把李萬勝私加稅款的事壓了下來。

    當張志賢得知司馬玉琨也打起了盜墓的主意,卻苦于無從下手時,他感到讨主子歡心的機會來了,就把李萬勝的話一字不漏地告訴了司馬玉琨。

    那天晚上,由李老者打頭的特别行動組在黑三的帶路之下,威逼侯爺墓的守墳人何水根,很順利地就打開了侯爺墓的入口,進入墓室,盜得了一尊精美的青銅水鼎。那尊青銅水鼎極大地刺激了司馬玉琨的胃口。他詳細詢問着楊家溝的地勢,當聽到除了侯爺墓之外,尚有一些年代久遠的墓葬也在此處時,他再也掩飾不住心中的得意:“志賢啊,看來我們這個行動要擴大了,要把楊家溝全部翻過來,一座墓也不要放過。”司馬玉琨狡黠地笑道:“我們這次找了座金礦,僅靠特别行動組人手遠遠不夠了,要好好地籌劃一下。”

    “司令真是雄才大略,卑職歎服不已。”張志賢一番阿谀奉承,高興得司馬玉琨更加忘乎所以。

    兩人經過一番密謀,司馬玉琨旋即下令,組建一個“掘寶指揮部”:任命駐紮在楊家溝關帝廟内的堂弟司馬騰為挖寶總指揮;張志賢為副總指揮;委任江湖大盜李大為現場挖掘總負責人;黑三、李萬勝為監工。

    然而,最大的問題是人手不夠,司馬玉琨眼也不眨:“把楊家溝的青壯勞力都抓起來!”